《回到西游当大神》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回到西游当大神- 第4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说到这儿,他顿了顿,脸上露出悲痛神情,弯腰抱起地上的大半坛酒,举起酒坛往嘴里猛倒,待喝完后一把将空坛扔到一边,接着道:“玉皇即便怒生嗔,却令掌朝左辅相:卸冠脱甲摘官衔,将身推在杀场上。多亏赤脚大天仙,越班启奏将吾放。饶死回生不典刑,遭贬流沙东岸上。饱时困卧此山中,饿去翻波寻食饷。樵子逢吾命不存,渔翁见我身皆丧。来来往往吃人多,翻翻复复伤生瘴。”

    虽清楚卷帘的来历,但从他嘴中说出来,赵清宇不禁长叹了一口气,一代豪杰沦落如此地步,不是世事无常又是什么呢。他默默的从如意袋中连掏三坛酒,一人一坛。

    红孩儿听了卷帘的来历,刚刚心中的不忿早已烟消云散,举起酒坛,向他道:“没想到你这怪还有这段不堪回首的往事,我敬你!”

    卷帘哼了一声,提起酒坛仰头牛饮起来,这一口足足喝了大半坛,加上刚才大半坛酒,这会已经喝了一坛半呢,他此时头脑有些发晕。不是他酒量不行,而是这酒不是寻常酒,乃是黄袍怪从天庭带下的独门秘方酿制而成,连神仙都能喝倒,卷帘喝了一坛半还没醉倒,酒量已是不凡了。

    赵清宇见此,嘴角不由露出一丝阴谋得逞的笑容,问道:“你身为玉帝的卷帘大将,可谓是位高权重,为何玉帝因你失手打破一个琉璃盏,就贬你到此受飞剑穿心之苦,如此刑法未免太重,岂不是有小题大做之嫌。”

    卷帘醉眼朦胧,摇头道:“道长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当年我打破琉璃盏的时候,正是那狮驼岭青毛狮子怪意欲争天之时,玉帝以为我摔杯为号,与青毛狮子怪里应外合,想颠覆他的政权,故对我处以酷刑。”

    赵清宇听了恍然大悟,接着问:“你在玉帝身边当差多年,他为何这般轻易怀疑你。”

    卷帘兴许是醉了,又或许是心里的包袱太重了,将剩余的酒全给喝完后,叹道:“自花果山孙猴子大闹天宫后,玉帝调整了分拨蟠桃制度,有许多人对他这种做法不满,于是他们找到我,想让我借着摔杯为号,提醒他们向玉帝提出反对意见,谁知……”

    一句话还未说完,他就醉倒在地。

    赵清宇正听到重要部分,见卷帘醉倒了,恨不得上去踹他几脚,不过想想还是忍住了。从卷帘今日所透漏的消息来看,青毛狮子怪打上南天门,只怕是有人授意的,如若不然,借他一万个胆子也不敢造玉帝的反。

    想想也是,在西游世界,若没有背景敢行事嚣张的人,估计连怎么死的都不知道。不曾见青龙山三犀牛怪,他们冒充佛爷骗取灯油,结果被取经团队与玉帝联手给灭了。

第六十八章 恍然大悟() 
次日清晨,卷帘一觉醒来,见躺在岸边,半截身子都埋在沙堆里,不由大吃一惊,一骨碌起身去找他的兵器,见宝杖完好无损地躺在火堆旁,顿时松了口气。他视降妖宝杖为命根子,不管去哪都不曾离手,昨晚酒后失态,竟给丢在一旁,若被人偷去,那后果不敢想象。

    见一旁的两人投来诧异的目光,卷帘一阵脸红,连忙解释道:“这降妖宝杖是玉帝赐于我的,就是丢了性命也不能将它给弄丢了。”

    赵清宇点了点头,不过对他的宝杖没半点兴趣,若是换成猪八戒的九齿钉耙,没准会拿来耍两下。降妖宝杖,虽然名字叫得威风八面,但跟九齿钉耙一比就差远了。

    即便是猴子吹嘘厉害的如意金箍棒也比不上,要知道在原书中,取经团队到了玉华县,猴子、猪八戒、沙和三人的兵器被黄狮施法给偷走了。金箍棒和降妖宝杖分别被放在东山头、西山头,唯独将九齿钉耙放在桌上供养着,还专门搞了场庆钉耙会,可见其贵重之处。

    拍了拍身上的沙子,卷帘抱拳,向两人道:“多谢昨晚的盛情款待,卷帘感激不尽,以后若有机会定会报答两位的恩情。”

    赵清宇笑道:“一顿饭而已,何足挂齿。能与大名鼎鼎的卷帘大将痛饮一场,实乃人生一大幸事也!”

    卷帘一怔,涩声道:“曾经那个卷帘大将已死,如今站在道长面前的只不过是一个半人半鬼的水怪,当不得道长如此称赞。”

    赵清宇摇头道:“不然,三十年河东,四十年河西。卷帘你如今际遇确实是苦难当头,不过焉知他日无翻身之时,须知,黄河有澄清日。”

    “实不相瞒,当初遭贬时,我盼着有一天能离开这个鬼地方。但转眼过了几百年,一直无人救我脱身,我的心早已死,哎这辈子只怕如此!”卷帘不住叹气,在流沙河遭罪跟他以前修行时完全不同,那时能看到希望,所以尽管修行生涯很艰辛,但他咬着牙一步步向前迈进,最后得道成仙,做了威风八面的大将军。

    但在此间,原本的希望渐渐成了绝望,他不知自己能坚持到何时,也许天庭的众仙早就忘了他这个卷帘大将,也许玉帝心头的怒火还没消去,要将他折磨至死。

    赵清宇道:“当初你故意摔破琉璃盏,这种行为俨然是挑战玉帝的权威,按在天条就是处死你也不为过,而你为何能逃过一劫。”

    卷帘闻言大惊失色,脱口问道:“你是如何得知的?”说完,他脸上阴晴不定,心里暗思:“莫非是自己昨晚酒后吐真言,将身上的秘密告诉了他。”

    赵清宇笑道:“若想人不知,除非己莫为。你遭贬一事处处透着蹊跷,在下想要猜出一点真相也不是什么难事!”

    卷帘沉吟道:“你既猜出这点,那请不要继续往下猜,不然到时定会引祸上身。”说到这里,他叹了口气,又道:“你们与我不同,还是趁早离开这里,否则被人知道了,给你们增加麻烦。”

    “走,我们肯定会走的,但在走之前,我还有一个道理要说与你听,至于你能不能听进去,那我不敢保证。”见卷帘投来诧异的目光,赵清宇道:“你能逃过一劫,那是因为你的价值还没丧失,不然赤脚大仙如何救得了你。一个人若还有价值,那总有一天会等来他的转变之日。”

    闻言,卷帘若有所思,向赵清宇抱拳表示感谢,接着一个纵身钻入水中。红孩儿忽道:“这卷帘到是一个实在人。”

    “实在!”赵清宇摇了摇头,老沙能在玉帝身边当差,若不是八面玲珑之人如何能胜任,想来是在此间待了太久,所以未得道成仙时的本性又回来了。

    不过,正因为他的遭遇不同,也注定他日后在取经过程中,行事一直低调,有功劳的事情让猴子和猪八戒去争,他在一旁干站着,借着保护唐僧为由,巧妙的避开了两人的明争暗斗,这样看似淡薄名利,实则成了两人都要拉拢的对象,重要性完全体现了出来。

    猴子和猪八戒要争夺取经团队的领导权,就离不开他老沙的支持。至于唐僧,空有师父之名,却无师父之实,更无法行使师父的权力。孙悟空、猪八戒、沙和三人本领高强,曾在天庭为官一任,怎么会听命于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凡僧,只不过没办法,一路上还需要唐僧去吸引那些妖怪,若是少了他,即便到了灵山,如来也不会给几人表彰,所以才暂时顺从他,让他老老实实的取经。

    但也不是什么事都听唐僧的,比如取经的路线,完全是孙悟空一人主导的,至于全程是不是十万八千里那只有他才知道。

    往滚滚河水看了一眼,赵清宇道:“红孩儿,我们走吧!”按照历史进程,还有几年取经就拉开序幕,离老沙脱难之日也就不远了。

    灵山,大雄宝殿中,时隔三百年一次的盂兰会开始了,不过在赵清宇无意的影响下,盂兰会整整提前了十几年。面对众人的疑惑,如来的解释却是上次大会中出现了一件不愉快的事情,是因三百乃是一百的倍数,这与佛教所提倡的九九之数有差距,故提前了十八年,凑成九之倍数。

    众人都知如来势大,哪敢提出质疑,只得点头夸佛祖英明。

    如来环顾了座下,众佛教门人都来了,唯独不见毗蓝婆菩萨,便问观音:“尊者,你可通知毗蓝婆尊者,怎不见她来?”他面色有些不好看,毗蓝婆法力广大,她儿子乃是天庭二十八星宿中的昴日星官,可谓实力很大,她不来是何意,若是观音没有去请,那还能原谅,若是存心不来,那便是不给自己这个佛祖面子。

    自当上佛祖后,如来知道手下有很多人不服,但只要灵山召开重大会议,不管这些人心里的态度如何,他们终究会一一到场,因为不去那是公然跟自己作对,他们暂时还没这个胆量。这也是如来一直能容忍他们私下耍小动作的原因,不然,早就处罚一人,给他人敲山震虎了。

    观音上前道:“回佛祖的话,弟子去请过她,只是她几百年不曾出紫云山,归隐之心甚重,弟子苦劝不动,只得离开。不过走时,她让弟子替她给佛祖告罪。”

    如来沉吟了片刻,便道:“她既不来,那便不强求。但我们西方三百年一次的盛会必须要举办下去。”如来也是没办法,他没有长生资源,只有通过讲经的方式给众佛教中人统一思想,只要取经计划顺利完成,那盂兰会完全可以取消了。

    佛教只有内部实力整合了,才有与道教抗衡的资本,即便道教和玉帝双方联手,如来也不怕,因为道教内部从孙悟空大闹天空后,几百年来一直矛盾不断,道教内部大半数人承认的老大是元始天尊,而他又没有那个实力取代太上老君,所以两人之间一直是斗争不断。

    正因为道教有这个矛盾存在,如来更是迫切想早日完成取经计划,整合内部实力,然后再对道教全力出手,即便不能消灭它,但也要趁机削弱它的实力,让佛教取代道教成为三界中最大的一方势力。。。

第六十九章 传经() 
如来开始讲经,指点源流,讲得是三乘妙典,五蕴楞严。随着金文从他口中吐出,只见宝殿内天龙围绕,花雨缤纷,异香扑鼻,众人状态俱佳,当中有不少人面露深醉之色。

    如来见了心喜,讲得更卖力了,一连讲了半月。完后,向众人道:“我观四大部洲,众生善恶,各方不一:东胜神洲者,敬天礼地。心爽气平北巨芦洲者,虽好亲生,只因糊口,性拙情流无多作践我西牛贺洲者,不贪不杀,养气潜灵,虽无上真,人人固寿但那南赠部洲者,贪滢乐祸,多杀多争,正所谓口舌凶场,是非恶海。我今有三藏真经,可以劝人为善。”

    众人一愣,不知如来打什么主意,怎么突然发起慈悲心肠,要去传经。要知道西牛贺洲之地,妖怪吃人频频发生,狮驼国一城的人都被吃完了,他对此不闻不问,今日行为大为异常。

    观音若有所思,她早就料到如来会有所行动,只是想不到会用真经去劝人为善。

    众人虽都错愕不已,但见如来还有下文。几位菩萨合掌皈依,向如来问道:“佛祖有哪三藏真经?”

    如来道:“我有法一藏,谈天论一藏,说地经一藏,度鬼三藏共计三十五部,该一万五千一百四十四卷,乃是修真之径,正善之门。我待要送上东土,叵耐那方众生愚蠢,毁谤真言,不识我法门之要旨,怠慢了瑜迦之正宗。怎么得一个有法力的,去东土寻一个善信教他苦历千山,远经万水,到我处求取真经,永传东土,劝他众生,却乃是个山大的福缘,海深的善庆、谁肯去走一遭来?”

    说着,他将目光依次扫过众位菩萨,停留在观音身上的时间最长。众菩萨表情无不错愕,都搞不清楚如来在想什么。南边的人,贪滢乐祸,多杀多争,乃口舌凶场,是非恶海,他不去渡而东边的人,敬天礼地,心爽气平,却要去渡。如此岂不是多此一举,况且东胜神洲那是道教的势力范围,他派人去传经,岂不是排挤道教的道统,三清岂会答应?

    见无人自告奋勇,特别是自己所中意的观音,如来不禁大失所望,将目光看向灵吉菩萨,心思:“他虽然交际能力不如观音八面玲珑,但胜在忠心,再说有自己在背后帮他,相信能顺利完成任务,只不过这样一来取经难度却增大了不少。”

    灵吉会意,刚要上前,观音却抢先一步,行近莲台,大声道:“弟子不才,愿上东土寻一个取经人来也。”

    见此,灵吉踏出的脚步又缩了回去,他自知能力有限,无法跟处处吃香的观音相比,若是无人肯去,那他说不得要走一遭。此时,见观音肯去,心下不由松了口气。

    如来闻言,心中大喜,经过反复思虑,他觉得寻取经人一事交给观音最合适,凭她跟老君、玉帝之间的关系,取经计划便有九层把握成功,当即道:“别个是也去不得,须是观音尊者,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