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西游当大神》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回到西游当大神- 第4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赵清宇身穿盔甲,混迹在士兵当中,一脸平静的看着台下众僧,待会该轮到唐僧登场了,他的命运将在这一刻发生巨大改变。

    赵清宇此来,除了看看取经四人组中的老唐外,就是趁机擒住魏征,然后交给小鼉龙处置。

    三位大臣,魏征站在左首,他与萧瑀虽同为宰相,不过资质没有萧瑀老,所以只能屈居其左。赵清宇打量了他一眼,心里暗道:“怪不得小鼉龙在暗中潜伏几天一直没机会下手,这魏征的实力竟然是真仙中期,不仅如此,他的两个侍卫也是真仙初期。”

    见状,赵清宇皱了皱眉,以他的本事,若要祭出真灵珠,擒拿魏征到也容易。只是他旁边的两名侍卫有些麻烦,若不设法引开他们,或者牵至住他们,很难拿住魏征。就算能如愿擒住魏征,但若是让他两个守卫跑了,那也是一桩麻烦事。

    赵清宇心里猜测,魏征十有**是佛教的人,对他下手就要做到神不知鬼不觉,不然要是让如来知道,那可是捅了马蜂窝呢。

    在心里思量了一番后,赵清宇决定暂时不动手,以免打草惊蛇,等和红孩儿、小鼉龙见面后,再和他们一起动手,如此便有九成的把握。

    台上三位朝臣中,魏征身为佛门中人,自然知道这次佛教选中的人乃是如来佛祖的二弟子金蝉子转世的陈玄奘,所以在一堆僧人中找到他十分容易。而张道源在梦中蒙窥天机,也是知道这次挑选高僧只是一个过程而已,法师人选早已内定。剩下的萧瑀也是信佛之人,只要其余两人同时选中,他自然没有异义。

    魏征和张道源装模作样的挑选了一番,从众僧中选出陈玄奘,问了他的身份来历后,当场将此事给敲定下来。

    陈玄奘一愣,似乎不敢相信好事会降落在他头上,壮着胆子向三位大臣确认了一遍后,顿时大喜,若不是顾忌几位大人在场,只怕早就忘乎所以了。

    他自幼为僧,跟随金山寺的法明和修行,一晃几十年过去了,佛法知识日渐深厚,但是拳脚本事却是半点也没学到。他心里有些不明白,明明法明和法力高强,却不肯教他降妖伏魔之功,而整日就教他背佛经,默写经文,对于佛教的往生,或去除五蕴**只字不提。

    陈玄奘从小到大,不知问了法明和多少遍,为何不教他法术,但得到的回答却是:出家人当一心修佛,参禅悟道,经常念着那些打杀的本事做甚。有杀戮就有仇恨,心中若念的是仇恨,怎能结出禅果。

    这番话听多了,他品出其中的意味来,这几年没有再问。

    此番,陈玄奘奉法明和之命,下山出来见见世面,找机会和那些有德行的和交谈一番,增加对佛法知识的了解,没想到福从天降,自己却被选为德行高僧。

    心里激动的同时,他又有些担心,从小跟随法明修行,从未单独主持**,可这次不仅要当众**,而且还当着文武百官的面,若是没讲好,到时哪还有命回去见师父。

    魏征见此,拍了拍陈玄奘的后背,笑道:“法师不必过于担心,你乃德行高僧,主持水陆大会时,佛祖必会庇护于你!”

    陈玄奘闻言一惊,战战兢兢道:“贫僧乃凡胎之身,有何德行令佛祖出手相助。”

    “天机不可泄露。”魏征微微一笑,又道:“法师,随我与二位大人一起去宫中觐见陛下吧。”

    陈玄奘领命同行,他虽看着还是很紧张,不过刚刚魏征的一番话对他起到了很好的定心效果,心中的担忧顿时减轻了许多。

    陈玄奘的反应被赵清宇看在眼里,他心里暗自冷笑,心思:“这老唐喜忧都露在脸上,一点高僧的风范都没,除了身份是真的,其他哪有半点像金蝉子。”。。

第七十九章 擒拿魏征() 
贞观十一年,岁次已巳,九月甲戌,初三日,癸卯良辰。法师陈玄奘聚集一千二百名和,在长安城化生寺开演诸品妙法。

    李世民率文武多官,乘凤辇龙车到寺中上香。

    听闻皇帝领文武百官到了寺中,陈玄奘喜形于色,连忙率众僧前去迎接。他蒙圣恩,被封为大阐官爵,又赐五彩织金袈裟一件,毗卢帽一顶,可谓是春风得意,光宗耀祖。

    但这一切只是一份荣耀,对出家人来说,并不是十分看重。但今日圣上亲自前来,足以证明水陆大会的重要性,用不了多久,他陈玄奘的名声将传遍大唐帝国大小州县,受世人崇拜,这才是他最想要的。

    在罗汉堂见到李世民,陈玄奘上前跪拜道:“臣大阐法师拜见陛下,祝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李世民大喜道:“法师请起!”说着,便问起今日开演**一事进行如何。

    陈玄奘从一名僧人手中接过早以拟好的济孤榜文,将它递给李世民。榜道:“至德渺茫,禅宗寂灭。清净灵通,周流三界。千变万化,统摄陰阳。体用真常,无穷极矣。观彼孤魂,深宜哀愍。此奉太宗圣命:选集诸僧,参禅**。大开方便门庭,广运慈悲舟楫,普济苦海群生,脱免沉疴六趣。引归真路,普玩鸿蒙动止无为,混成纯素。仗此良因,邀赏清都绛阙乘吾胜会,脱离地狱凡笼。早登极乐任逍遥,来往西方随自在。”

    “妙啊!妙啊!”李世民看完大喜,正要夸奖玄奘,瞥眼见一旁的魏征面露好奇之色,随手将榜文递给他。

    魏征看完精神一振,抚掌赞道:“好榜文,简直气吞天下,势贯长虹,真乃难得一见的好文。此榜文一出,天下僧尼必感陛下的皇恩浩荡,届时,陛下威名将永垂不朽!”

    李世民听了龙颜大悦,向玄奘道:“法师不负有德高僧之名。”说着,又对众僧道:“汝等秉立丹衷,切休怠慢佛事。待后功成完备,人人福有所归,朕当重赏,决不让你们白忙一场。”

    那一千二百僧,一齐磕头道谢。

    李世民回宫后,魏征带着两名侍卫回府。在半道上,忽被人拦住了去路,观其年龄约摸十一二岁,拿着一杆枪,威风凛凛地站在路中间,见到自己,喝道:“你便是魏征,快拿命来!”

    魏征沉声道:“小兄弟是谁,为何要我的命?”他也是修行之人,一眼看出对面的小孩修为不低,打算问明对方的身份再动手。

    “谁是你小兄弟!”红孩儿怒骂一声,提枪上前便刺。他是奉了赵清宇的命令引开魏征身边的侍卫,方便赵清宇动手拿人。

    “大胆狂徒!敢袭击宰相!”

    魏征身边一名侍卫抽刀上前挡住红孩儿的动作,红孩儿破口大骂一声,挥枪直取他心窝处,那侍卫用刀将红孩儿的枪往地上一压,火花迸出间,“轰”了一声响,地面砸出了一个坑。在力量的反弹下,两人各自退后几步,接着纵上半空中交起手来。

    本来,这儿住着不少百姓的,不过在许三元用金钱的动员下,这些人都不在家,此时,整条街道异常安静。

    两人斗了十几个回合,不分胜负。这时,从空中跳下一人,什么话都没说,径奔魏征杀去,被另一名侍卫给挡住了。

    见两名侍卫都被人牵住了,魏征突然觉得情况有些不妙,似乎有人专门在此处设伏,目的就是对他下手。往四周瞧了瞧,忽然发现平时吵闹声不断的街道此刻竟悄无声息,如寂静的深山老林。

    发现这反常的一点后,他脸上阴晴不定,准备撇下两名侍卫,先离开这儿再说。可刚想走,就被凭空出现的一名道人给拦了下来,仙风道骨,观其修为竟无法看透。

    魏征脸色一变,沉声道:“道长是谁,你我从无交集,为何在此处设伏?”

    赵清宇笑道:“我是与你无甚怨仇,但你斩了泾河龙王,他儿子小鼉龙现在是我的手下,所以必需拿你的命去告祭死去的龙王!”

    魏征心里大吃一惊,念及形势危急,当以保全性命为主。便道:“道长误会了,宰那泾河龙王并非我本意,实乃奉玉帝之命,不得不执行!”

    “话虽如此说,但泾河龙王却是死在你手,凭你怎么解释也逃脱不了干系。”此地处于长安城中,怕时间长了引人注意,赵清宇打算速战速决,于是祭出了真灵珠。

    魏征见他有法宝,面色大骇,想驾云逃离此地。不过身子刚纵起半丈,就被一只弥天大手给罩头盖来,他心头一惊,使了个鲤鱼翻身,身子往下降,双脚刚着地就被什么东西给缠住了,吃惊之余低头去瞧,只见地面上不知何时多出一摊水,那水如有生命般迅速往身上爬,很快便裹住了全身,只剩下头部没被水覆盖,接着以肉眼可见的速度结冰。

    见状,魏征吓得魂飞魄散,连忙运用法力脱困,可发现全身的法力这会如泥牛入海,消失得无影无踪。

    轻易擒住了魏征,赵清宇面露笑意,他境界突破后,心血来潮之下,从无上佛录中自创这招,灵感取自如来神掌,称之为“弥天巨手”。

    使用真灵珠捆人,时间上太长了,若是对手事先有了准备,很难一击得手。可有了这招弥天巨手后,与真灵珠配合下,若拿人简直轻而易举,不过,只是针对那些跟自己境界不相上下的人物,若是对手修为远远高过自己,像观音那种积年大仙,很难有实质性的帮助。

    见红孩儿与小鼉龙还没结速战斗,赵清宇将魏征装入如意袋中后,便上去帮忙。

    那两名侍卫的道行本来就不如红孩儿两人,又见主子被擒,心存怯意。在赵清宇的加入下,自然不是敌人,才十几个回合就被擒住了。

    见拿住了仇人魏征,小鼉龙大喜,向赵清宇拱手道:“大王法力高强,小龙万不及也!”他刚刚虽在战斗,不过有幸瞅见赵清宇擒拿魏征的过程,着实是心惊胆寒。

    若前几天赵清定跟自己动手时,使用刚才的手段,自己绝不是对手。

    “赵大哥,这两人怎么处置?”红孩儿指着被绑住的两名侍卫,问道。

    “用三昧真火烧,让他们形神俱散!”

    赵清宇知道红孩儿三昧真火的厉害,不仅能将人烧成灰烬,就是连魂魄也能烧没。

    那两名侍卫听了,唬得是魂飞魄散,刚才被擒,之所以没开口求饶。因为他们有恃无恐,就算对方杀了他们,他们的魂魄还能去地府,将今日的遭遇报告给地藏王菩萨,然后再找机会还魂。可没料到对方手段这么狠,齐齐求饶道:“仙长饶命!仙长饶命!泾河龙王之死全是魏征所为”

    话还未说完,在赵清宇的授意下,红孩儿张嘴吐出一团火焰,烧得两人是嗷嗷直叫。怕他们的叫声引起别人的注意,赵清宇用法力凝结一道环形结界,待两人在一阵凄厉的惨叫声灰飞烟灭后,才撤去这道结界。。。

第八十章 袈裟和锡杖() 
观音自领了如来佛旨,一路上经流沙河、福陵山、鹰愁涧与两界山,为取经人找了三个徒弟与脚力小白龙,可来到大唐国长安城访察以久,也未有缘得见取经的善人。

    忽一日,听闻大宗皇帝宣扬,选举高僧,开建水陆大会,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她唤上木叉一同去了化生寺。

    在那儿见到坛主陈玄奘,观音大喜,认出此人是金蝉子转世,当年就是她送其去投胎转世的。不过,前九世领如来的命令将金蝉子投身到狮驼国,待他长大成人后,无一例外被大鹏金翅雕抓去,扔在黑水河成了沙悟静的食物。

    见找到了取经人,观音心定,没打断陈玄奘的讲经,和木叉来到热闹的街市上。两人变做疥癞和尚,身穿破衫,赤脚光头,将袈裟捧定,艳艳生光。

    长安城里,有个选不中的愚僧,手中倒有不少银钱,见那袈裟红光外放,彩气流转,一瞧便知不是凡品,上前问道:“那癞和尚,你的袈裟要卖多少价钱?”

    观音此举乃是吸引官员的好奇心,借他们之口告诉李世民,然后再谋划取经一事。见对方是一愚僧,便漫天要价:“袈裟价值五千两,锡杖价值二千两。”

    那愚僧笑道:“这两个癞和尚是疯子!是傻子!这两件粗物,就卖得七千两银子?只是除非穿上身长生不老,就得成佛作祖,也值不得这许多!拿了去!卖不成,卖不成!”

    观音微微一笑,也不与他争执,与木叉往前走。行了许久,在东华门撞见散朝而回的宰相萧瑀,她虽不认得这官,但见他所穿朝服就知是一员大官,心里暗喜,凑到跟前,喊叫道:“袈裟价值五千两,锡杖价值二千两。”

    萧瑀心情不佳,今日上朝不见好友魏征,问张道源也是不知。散朝后,他准备去魏征府上一趟,看看他是何原因竟不去参加朝议。

    萧瑀是信佛的,见两个疥癞和尚撞将上来,到也没让手下将人轰走。听了其中一和尚喊出高价卖袈裟、锡杖后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