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级工业帝国》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超级工业帝国- 第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情况的复杂显然也出乎陆鸿的预料。

    不过,片刻之后,他就有了新的方案,和吴县令一合计,很快,吴县令书一封聘书、盖上红彤彤的蒙阴县衙大印交给陆鸿,吴达遒显然对开办煤矿之事十分关注,对于陆鸿,他虽然倚重却还有顾虑,稍晚时候,一个二十岁出头、眉清目秀的年轻学子被叫了进来。

    吴达遒一指这年轻人,“陆贤侄,这是我的侄子吴盛熙,是庚寅年的举人,正在府上随我攻读,这蒙阴的产业不妨带上盛熙,让他也能格物致知,学以致用!”

    陆鸿忙起身和吴盛熙见礼,两人客套两句,他立刻发现,这位年纪轻轻就省试考取功名的年轻人身上书卷气浓重,态度虽然是十足的客气,不过,事实上,整日熟读儒家经典、笔下只谱骈文诗赋的这时代读书人,对于这“奇淫巧计”的产业骨子里并不看重。

    不过,毕竟从30年洋务开办下来,大清中兴四名臣都以兴办洋务为己任,这还是对当时代产生的不小的影响力,故而,吴盛熙对于陆鸿要在蒙阴开办的煤矿还是有几分兴趣的,而吴达遒让自己侄子搀和这事情,当然并非完全是为了格物致用的大道道,毕竟这份产业对于他来颇为重要,让自家子侄参与其中,显然自己更容易掌控。

    陆鸿从知府衙门出来后,掏出那关文看了看,腹中暗笑,没想到自己这时代第一份工作尽然是知县老爷的幕僚,这也是为了方便产业事务筹办的临时性举措,毕竟没个身份职务,要筹办这官家之事,那还真是无从下,而跟在他身后的吴盛熙出门也没忘记带上小厮和一个书袋子,倒是个好学生的模样。

    在大街上转了两圈,吴盛熙看到陆鸿东张西望的,也不知道他干啥,忍不住开口问道:“陆兄,你这是在干什么呢?不是要筹办那煤矿产业的嘛,难道就这么在大街上逛来逛?”

    “盛熙,我是在查看蒙阴逃荒农民的数量,这满街可见流民,但农民和乞丐的本质区别,在于农民愿意付出劳力,而乞丐中,不少人并非不能自食其力,而是安逸于乞讨的生活,而且乞讨段高明,所以,接下来的赈灾之时,也要充分考虑这一问题!”陆鸿不紧不慢的边走边。

    吴盛熙显然第一次听到这样的论调,也是一愣神,他一路走来,中都拿着本书边走边读,这会儿低头思考起陆鸿提到的问题,片刻后道:“陆兄,你的意思是……区别这城内的乞丐和农民?难道乞丐就不赈济了嘛?”

    陆鸿侧头看了看这位,边走路还上还拿着本书在看,倒也能一心二用也没跟丢了,也算有几分能耐,对这厮,他其实并没有多接触的意思,这家伙也就是吴县令在自己身边放的眼线嘛,不过,自己可没打算搞什么猫腻,所以,再多眼线也无所谓!

    咱做的是产业,又不是救济所,那些施粥的活自然由衙门里处置,自己要的,只是从这些失生活基础的农民中挑选出符合自己要求的劳动力来!

    不过回头看的时候,一眼瞥见这厮上厚厚的竹纸书页上竟然有一个圆锥体的立体几何图样,这多少让他有些吃惊……难道自己孤陋寡闻了,大清科举竟然考算术?脸凑过仔细一看,还真是立体几何……

    陆鸿眉头皱了皱,这吴盛熙看起来不像呆头呆脑的,那就不妨好好用一下,“盛熙,这边情形我都看得差不多了,现在我们找钱掌柜和钱捕头商议一下,我需要确定下咱们产业目前的资产和资金!”

    “资产、资金……”这两个词在吴盛熙嘴巴里砸吧砸吧后,很快被他消化了!

    要找这钱一铎和钱捕头容易的很,很快,两人就在一个衙役的领路下来到县城南街的一处商铺,钱一铎早在这里迎候了,这厮现在可是一副亲热模样,老远就打上招呼了,“诶呀……吴公子、陆公子,今天小铺可是蓬荜生辉啊,赶快请进……请进……”

    吴盛熙显然对钱一铎颇不待见,只是点了点头后,就缩在陆鸿身后,这厮这等做派倒是让陆鸿省心多了,他立刻和钱掌柜勾肩搭背的进了铺子,等到后后面,这里竟然是一处偌大的雅苑,层层叠叠的假山、泉水,颇有些后世苏州园林的模样,而身后的吴盛熙若有若无的哼了一声,显然对这钱家的土财主风范也有些意见!

    等几个秀气的丫鬟送上茶水后,钱一铎挥示意后,小阁楼里立刻恢复的雅静,这厮一脸的佞笑,“吴公子、陆公子,这产业的事情,可是吴大人要办的,咱钱家无论如何也得帮把吧……什么时候能够动工?”

    吴盛熙脑袋早别到一边了,自然不会回答,陆鸿则拿出吴县令的关文,“钱掌柜,这件事情吴大人已经全权委托我办了,现在要确认的是几件事情,能不能办妥贴了,那是你们钱家的能耐了!”

    陆鸿里拿着关文,这口气也着实的多了几分官腔,和这小奸商话,不好好打磨一番,这厮日后还不知道能办出什么浑事来呢……而钱一铎看到那关文上轰轰的县衙大印,自然不敢翻开来看一看,而且旁边就是县太爷家的子侄,所以,对陆鸿所言更无疑义。

    “陆公子,您……我这都记着呢!”

    “钱掌柜,这买卖首先要保证的是,每百斤粗煤得有50文的利,其次,大人了,这股份嘛,大人那边出了矿山,自然要拿大头,初步定为二八开,第三,蒸汽船、货船、前提投入的运作费,都由你这里处置,第四,海州那边煤炭的出售,你赶快要敲定!”

    等陆鸿一二三四完了,钱一铎的嘴巴张得足以扔下一个大鹅蛋,这厮显然也意识到自己的表情不佳,忙扶正一下掉了的下巴,“陆公子,这二八开,恐怕我没法子投入那么多银子吧,这小火轮我打听过了,最便宜的也得要一万两白银呢,加上货船、矿场造房、人头费杂七杂八的,也得大几千两,这可都博上身家了,至少也得给我四成股份吧!”

    就在吴盛熙异样的眼光下,陆鸿和钱一铎你来我往,不断加码压价,几圈下来,最终以钱大掌柜支付500两白银买断陆鸿生产的m1型选煤机的追加条款下达成了三七开的合股方案,这大问题解决了,接下来的事情,陆鸿显然都无意多掺和。

    重要的是,口袋里再次多了五百两的银票,加上早些时候钱一铎上门送的见面礼一百两大盛川银票,算算自己的资产已经膨胀到近700两银子……没想到,在这时代解决脱贫问题尽然如此的轻松。

    陆鸿提到利用现在逃荒农民众多的条件招募一批合适工人的想法,对于钱一铎而言,倒是毫无难处,别看年蒙阴周边都遭了灾,当地粮价是涨了些许,但是由于河道运输便捷,涨幅其实不高,而且供应充足,而且,这件事情是替吴县令装裱面子的大事情,钱家更是跑的飞快。

    到了下午,已经从城内粮铺调来100石米,其中10石准备在第二天在北城门、靠近汶水码头开粥场,而从衙门里调来的两个老吏显然不是第一次干这事,排着胸脯跟陆鸿、吴盛熙表示,这10石米,铁定能施粥耗上半个月。

    这消息让陆鸿皱了半天眉头,蒙阴现在也有富户每日放粥场,不过领的人多,根本不够分发,衙役估摸着,县城里外至少有百来户流民,乞丐也不少于这个数,这么算下来,一天施粥两三百号人也就分几十斤米……这大概是最低限度保证这些人能在寒冬生存下的极限了,不过,这些显然不是陆鸿能管得了了,这已经是衙门里的惯例!

    而他,显然有更重要的事情要筹划!

    精彩推荐:

第11章 一级评估系统() 
回到客栈里,秦天民就紧张兮兮的跑来找陆鸿,“恩公,好像情形有些不对,早上我在外面走动时,老感觉有人盯着,刚才问了问伙计,说是昨天夜里客栈来了一票带家伙的官爷,说是济南府的,我琢磨着可能是麻烦找上门来了!”

    陆鸿听得一头包,这秦天民也就是欠了几千两银子的债,惊动了土匪,这还要动用官差啊,这山东地界的官场还真够乱的,莫非这厮还有什么瞒着自己?追问之下,秦天民又吱吱呜呜的说出了另外个故事。

    “恩公,我运筹青城县令实职之时,那潍县县令章恒元也正好在运筹转任,当时我也并不知晓,而是找了人到吏部使钱,差事下来了,有人给我透了消息,说是得罪了巡抚衙门的章大人,这才知晓,章守龄章道台是那潍县县令的叔叔,后来我托人送去敬仪给章道台,不过也给退了回来……”

    陆鸿皱了皱眉头,这么说起来,这秦天民在青城县那是被人穿小鞋了!怪不得听他起来,官场上诸事不顺!不过,没想到这件事情越闹越大了,这道台章守龄看起来权势了得,这官场上的黑手可不好防啊……

    而他立刻想到了另外一件事情,立刻追问道:“秦兄,你这银子按理说不会是从姓章的手里借的吧?有没有什么把柄落对方手上呢?”

    “恩公,银子是从大盛荣票号筹的,年息1分半,大盛荣那是巡抚福大人的小舅子办的,和章守龄绝无关系,把柄嘛,应该没有什么落在他们手里,否则,估计直接来拿人了!”秦天民现在也是愁苦不堪,没想到苦心经营官位没了,还惹了这么大麻烦!

    陆鸿在屋内来回走了几圈,这才开口问道:“秦兄,你与章守龄的恩怨不过是因为这青城县令的实职而起,若是你弃了这官位,不知道能不能解这麻烦?至于大盛荣的麻烦,我想你应该已经有办法来处置了吧!”

    秦天民搓揉着拳头来回走动了一盏茶的功夫,这才下定决心,“恩公,那我去见见这几位济南府的差爷,把事情索性做个了断!”

    陆鸿看着秦天民带着忠仆老秦去了客栈后院,倒也懒得跟上,这件事情终究还得这厮自己解决,想要跟着自己走另外一条完全不同道路,显然不能有这么些麻烦拖累着,看得出秦天民确实是下了狠心。

    如今的秦天民已经彻底放弃继续在他那个岌岌可危七品县令位置上的挣扎,当然,对于陆鸿的展现给他的远景大饼,他现在显然将信将疑,不过,今天的表现,却已经看得出他做好破釜沉舟的打算了,事实上,他已经没有退路可言了!

    也就小半天的工夫,秦天民表情淡定的回来了,怀里还抱着一个檀香木的精致盒子,光看这雕工和上面镶嵌的绿宝石就可见名贵,这厮把这玩意往秦铠手里一送,“恩公,这是我手头还拿得出手的些许家当,权当报答您的救命之恩……我很快打算去一趟济南府,把事情办结了,请您务必在蒙阴等我些时候!”

    这厮……到这会儿还不忘记算计自己,陆鸿略一思考,自然很明白秦天民如此做法的意图,借着报恩的名义彻底表明合作的诚意,这厮铁定是要看了煤矿开工就去济南府,至于他如何解决大麻烦,那就不用自己来操心了,这点能耐都没有,对自己日后也是无用之人!

    第二天一早,陆鸿就带着吴盛熙、秦天民出现在北门汶水码头的赈灾粥场,这县城才多点大,消息早就传遍了,衙门里有钱捕头这胖子坐镇,十几号衙役耀武扬威的在粥场周围维持秩序,而一路摆开五六个大锅早已烧的沸腾,高粱米、糙米和杂粮混合在一起的香味让整个码头都能闻到。

    而在粥场口排队的逃荒农民、乞丐天一亮就已经排出大概两三百人的队伍,而且还在不断的延伸,这甚至都超出了陆鸿的预料,他之前估摸着也就百来户逃荒人家,现在看起来可远不止啊,而看到那些稀的如同泉水般的粥锅,他也只好挠挠下巴、无可奈何,这就是如今官场办事的风格……

    不过,大批等待施粥的百姓显然发现今天粥场和往日有些不同,门口一个中年人正在摇头晃脑的解释着挂在粥场门口的告示,“吴县令不忍父老饥馑之态,今特令以工代赈,不劳作者不得,参与劳作者,上午、下午各得施粥两份,今日之工,是将码头上的木料、石料上船,愿意干活的,来我这里领签牌,自会有人带你去干活!”

    这规矩让陆鸿听了,顿时就皱了皱鼻子,自己可记得清清楚楚,之前吴县令说的也是全部都施粥来的,当然,这参加劳作多给一份粥那是自己定下的规矩……结果,等到了这里,规矩已经就改了,这阴奉阳违的可真够直接啊!怪不得那两个老吏说那10石米够施粥半个月来的……

    下面排着队伍的百姓一片叽叽喳喳之声,一些好逸恶劳之徒立时就走人了,不过,不少人多是拖家带口来逃荒的,靠着城里打短工或者乞讨度日,这寒冬腊月的,不知有多少人没能熬到好心人施粥的日子,听说能拿两份,早就迫不及待的候着了,嘴里还一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