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真赵志敬》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全真赵志敬- 第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龙象,对面的洪七公就是一条金色鳞甲,头爪峥嵘的巨龙,两者的交战就像是蛮荒的巨兽一般。你给我一爪,我便还你一腿。盏茶的时间两者周边的草木已经被两者碾压的挥洒在了泥土中。洪七公大喝一声“神龙摆尾”,随即手掌挥舞,就像是一条巨大的龙尾一样扫向赵志敬,周边的石块被掌风扫到,顿时碎裂开来。赵志敬舞动双手宽大的手掌就像巨灵神的手掌一般,两者的手掌相交发出轰隆的声响,就像是天神在和巨龙交战,发出的声响响彻天地。盏茶的时间在两者的交手中溜走,场中两者的胸膛微微起伏,传出粗壮的喘气声。这样全力的交战让两者的真气恢复的速度跟不上真气的输出,并且身体的力量也渐渐地枯竭。这时洪七公大喝一声“亢龙有悔”,赵志敬立即凝聚精神,运转真气,手上可以看到一缕缕的真气自身像是化作了一柄开辟天地的巨剑迎向奔涌而来的巨龙,巨剑和巨龙骤然相遇,两者的相交看到点点的火花,真气凝聚犹如精铁一样,洪七公和赵志敬两者的全力一击骤然相遇,没有其他的声响只剩下一声“轰隆”的巨响在场中回荡。

第十二章 少林() 
鼎鼎大名的少林寺,便矗立在少室山下。少林寺的得名,正是因为建造在少室山下的林中,意为“深藏于少室山下密林中的寺院”自有了少林寺以来无论是在哪个时代中少林寺都是闻名于天下的。在这个武学昌盛的时代,虽然少林已经封山数年但是江湖中仍有属于少林的传说,一句“天下武功出少林”就体现出这是怎样的一座寺院,成为了天下武学人士心中的武学圣地。赵志敬看着这高耸的少室山,想想全真教的终南山不由的感到:“虽然今日的少林僧人在江湖中已经消失了,想少林封山数年来全真教成为天下第一大派,但是这天下第一大派显得有些轻浮,没有了向少林这样的百年沉淀,底蕴有所不足,在全真教中能拿得出手的高手就只有全真七子和自己及一个不靠谱的师叔祖周伯通了。”

    赵志敬将小黑和自己的两柄长剑寄存在山下的农家里,一身青袍的他踏上了少室山的石梯,看着这已经有些磨得光滑的石梯,那是时间的见证,是底蕴的积淀。赵志敬一步一步想一个普通人一样往山上的少林寺走去,直到看到对面山上五道瀑布奔涌而下,如九天的银河坠落。顺着山道转了一个弯,远远地看见一座黄墙碧瓦的寺院,看着着眼前的情景不由的感叹“好大一座寺院”走进一看一块牌匾挂在寺院的正门上,匾上有三个漆金的大字谓之“少林寺”门前有一株株老树矗立,一台台青石镶砌的石阶有一百零八阶。赵志敬略整衣衫,伸手扶了扶头上的道冠,走到石阶前,拾级而上。

    行上那一百零八级台阶,赵志敬看见少林寺的大门洞开,内里香烟缭绕,殿堂深深。赵志敬刚走完台阶,才往前走了几步,忽然内里有知客僧瞧见,快步迎了出来,合什行礼道:“这位道长请了,不知全来弊寺,有何见教?”赵志敬稽首还了一礼,道:“在下全真教赵志敬,向来久闻少林寺大名,一直未能得缘造访。今日路经登封,特来上山拜会。”知客僧闻得“全真教”三字,面色不由得微微一变,随即又再重新打量了赵志敬一眼,道:“原来是全真教的道长,请赵道长在此稍候,容小僧进去通禀。”说罢,又合什一礼,转身进寺而去。赵志敬道声“有劳。”也又稽首还了一礼。目送着那知客僧的背影远去,赵志敬转过身去,负手在后,打量少林寺周边的景色。

    不一会就有一个身穿黄色僧袍年有四十的僧人迎面走了出来,走到赵志敬的身前双手合什一礼道:“这位道长就是全真赵道长吧!我是少林的空见,请随我来。”说罢往赵志敬右边跨出一步伸出右手道了声请,赵志敬随空见走入少林寺中,只见少林寺黄色院墙,碧绿的琉璃瓦,在阳光的照射下耀耀生辉好一处佛家圣地。两人穿过一座座院墙,来到一座大殿前,这时有一个身穿大红袈裟,手持一串紫檀佛珠胡须皆已经花白的老僧和几个年纪和空见差不多的僧人迎来出来。走到身前,空见指着中间的老僧说道:“道长,这是本寺的方丈,空闻师兄”说罢又一一为赵志敬介绍这几位僧人。赵志敬一一稽首还礼。

    方丈禅院中,围坐着几个身穿黄色僧袍的僧人和一个青袍的道人,一盏盏腾起缕缕雾气的香茶放在各自的身前。赵志敬在和几位少林的大和尚谈玄讲经,全真教乃是三教共尊的道教门派。全真教自祖师王重阳创教以来,汲取儒、释两教的部分经意和思想,声称三教同流,主张三教合一。以《道德经》、《般若波罗密多心经》、《孝经》为主要经典。赵志敬刚到这个世界的时候,没有基础的武学基础,就连全真基础心法都看不懂,那些玄之又玄的语言对于一个来自现代的人来说简直就是天书,为了能够看懂这些言语,一有时间赵志敬就泡在全真教的藏经阁研读那些经书,自然对儒释道三宗的经意有所了解。此时在和少林的大和尚们谈论自然不会显得他的修养不足,有时他的理解方式还会给这些个大和尚指明了一条不同道路。

    方丈禅院中的话语渐渐地小了,这时只见空闻方丈站起身来,对着赵志敬合什一礼道:“赵道长对我佛教的经意的了解不在老僧之下,今天与道长讨论佛经让老衲受益良多,老衲在此谢过。只是不知道长到弊寺有何指教,还请明言,若是能够办到的老衲必不推辞。”说罢空闻两眼直直的看着赵志敬。

    赵志敬听到空闻这样的话语,不由暗喜:“想我这样和你在这里说了这么久的佛经,果然还是有用的,这不此时的语气就变得很好了。”想罢赵志敬站起身来对着空闻稽首一礼道:“小子,速来喜爱三教经典,想我重阳宫藏经阁尽是道家典籍,少有佛门典籍,我教自重阳祖师创教以来秉承三教同流的教义,我虽为后代弟子但也秉承此意。想这天下间佛家典籍藏书最多的自然就是少林寺这个禅宗祖庭了,小子斗胆前来拜见,想借贵寺的各类佛经一观。”

    空闻看着赵志敬那闪着缕缕精光的双眼,皱了皱眉头想到:“这位赵道长不知是不是真的只是来研读佛门典籍,还是想要偷学我少林的武学,想我少林今时今日被迫封山还不是因为昔日的火工头陀偷学我寺绝学产生的灾祸吗?”赵志敬看着空闻久久不见回答自然想到这大和尚是担心自己偷学了他们的武学。随即对着空闻道:“方丈是有什么难处吧!小子只是想看看各类佛门的典籍,一定不会看贵寺的各种武学经要,若是方丈还不放心,那这样吧我说出一些佛门典籍的书名,而后方丈让贵寺的小师傅送来即可,我就不到贵寺的藏经阁去了”

第十三章 九阳() 
经过一番的交涉,最后赵志敬还是被允许在藏经阁内抄录一些佛门的典籍。赵志敬跟随一个十一二岁的小僧前往,赵志敬看着这个清秀的小和尚说道:“不知小师傅你的法号怎么称呼,总不能一直叫你小师傅吧!”,小和尚合什一礼道:“小僧绝远,道长你称呼小僧绝远就好”赵志敬看着身前的这个有些害羞的小和尚怎么也没想到这就是将来一代宗师张三丰的师傅,这样的人怎么后来既然破戒了呢?

    赵志敬跟着绝远小和尚,走了盏茶的时间来到一座三层的小楼前,看着牌匾上的藏经阁三个字赵志敬感到微微惊讶,不想在这座座楼阁都是华贵不凡的少林寺中谁会想到藏经阁是这么的不出众,就和少林的柴房一般,想来想要偷经的人想找到都很难吧。

    走入阁中只看到一座座丈许高的书架上满满的摆放的全是佛经,有线装的纸质佛经,有从天竺传过来的贝叶经,还有用兽皮记载的经文和竹简记载的经文。看着这汗牛充栋的经文,这时多少代少林僧人的成果,这是时间的积淀和智慧的底蕴。

    绝远对着赵志敬说道:“道长,你就在这里抄录经文吧!要是有什么需要的可以招呼小僧我,我就在藏经阁内。”赵志敬看到旁边已经有一张尺许高的小桌子,一个黄色的蒲团,桌上已经有了一些先前准备好的笔墨和纸张。随即赵志敬让绝远拿来了一些佛门著名的典籍,有《金刚经》、《华严经》、《地藏经》、《楞严经》,随即仔细的研读抄录,既然来到少林虽然主要的目的是取得《九阳真经》,但是研读这些佛门经典对自己的修为还是有帮助的,不然怎说练武先练的是拳脚功夫,后练的心,一个伟大的武学宗师一定是一个能够包容各叫经意的人,王重阳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在之后的两三天内赵志敬就像是一个好学的学生一样不断地研读经文,抄录经文,在和少林中的一些和尚讨教经文,他的生活被各种各样的经文占满,少林寺中的许多和尚看到赵志敬这样的刻苦,深深的感到佩服,就连少林方丈这个空闻老僧都自叹不如,不由得感叹道“不知谁是佛门弟子”

    这天,赵志敬看到绝远走入藏经阁后便说道:“绝远小师傅,前面你拿来的经文我已经研读的差不多了,并且已经将其抄录了下来,我现在想找一些用天竺梵文记载的经文,比如《楞伽经》、《阿弥陀经》之类的,不知小师傅可否为我找来。”听到赵志敬这样说,绝远随即就去取各类经文,还不住地感叹到,道长真是勤奋好学,想自己想要读懂一本经书需要花上不少的时间,不想道长才两三天的时间就研读了那么多的经文。

    看着桌上绝远小和尚找来的经文,赵志敬的心湖中泛起点点波纹,自己到少林的目的就要达成了,若不是这几天仔细研读佛经有所收获,自己的心神更加稳固,想来此时的情绪波动一定会让人感到异样吧!随即提起笔,翻看在贝叶上用梵文书写的《阿弥陀经》,一字一字的仔细的用梵文抄写在准备好的纸张上,直到自己的心神完全平静下来才拿出那本用梵文书写的《楞伽经》,经文是《楞伽经》没有错,只是在书页的右下角有密密麻麻的蝇头小字,赵志敬知道这就是《九阳真经》的心法,随即仔细的将心法一句一句的记录在纸上,抄完后还仔细的对照了几遍在确认没有错误之后,才放下手中的笔和记载真经的《楞伽经》。在之后的数天里赵志敬一回到自己的卧室就仔细的研读《九阳真经》,白天的时候依旧是研读经文,抄录经文,再就是和少林的僧人讨论经文经要。

    这天艳阳高照,在少林的山门前,赵志敬和少林的各位高僧依依惜别,赵志敬还礼貌的邀请少林寺的大师们到终南山交流各类修行的经验和关于各类经文经意的见解。下山后赵志敬,来都原来寄存小黑和自己的两柄长剑的农家,给了人家几两银子做为这几天照顾小黑和自己的长剑的答谢。随即跨上回终南的道路,在小黑的背上赵志敬还不住的研读《九阳真经》,这《九易阳真经》不愧是与佛门最高深武学典籍《易筋经》及道家《九阴真经》等并驾齐驱的至高无上武学瑰宝。此功阴阳调和,刚柔并济,练成《九阳真经》后,普通的拳脚也能使出巨大的攻击力,自动护体的真气能反弹外力的攻击,九阳真气还有可以炼化一般的毒素的能力,练就此功在江湖上就不怕一些下三滥的下毒手段。赵志敬骑着小黑,背着重剑,脑中想着,九阳的经意,不由得感叹道此功的博大精深,不知是谁创出的,在想到自己所拥有的各类武学宝典已经不少了,比如《龙象般若功》、《九阳残卷》还有在蛇谷中领悟到的独孤求败的重剑术,虽然没有剑谱宝典什么的但也算是一门至上宝典,还有此次前往少林取来的《九阳真经》,自然也忘不了自己最先修炼的全真心法,虽然以前看着此心法并不稀奇,此时赵志敬的武学见识有了很大的进步,可以说比之江湖中的五绝也不相上下,比之全真七子自然更加是超出了一大截。这全真心法并不简单,这心法上手慢,但是全真心法是一门至上的养生法诀,起初的真气大多用来温养自己的躯体自认内力见长得慢,赵志敬猜想这是王重阳的《先天功》的简化版。

    赵志敬想着自己有这么多的武学宝典,有适合自己的,自然有不适合自己的地方,有些两者修炼产生的真气阴阳相冲,对自己的身体是有害的。赵志敬想着这些典籍,感到自己的见识已经是超越前人了,怎么就不能自己创出属于自己的武学呢!

第十四章 终南春() 
赵志敬骑着浑身油光可鉴的小黑踏上终南山的道路,道路上有一层堆积起来的白雪,看着路旁已经没有树叶只剩下光秃秃的树枝的树木,自己离开这个世界的家“终南全真教”已经快要有一年了,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