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领诸天》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独领诸天- 第7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弥勒佛见状急忙拦住了镇元子的话头:“镇元大仙莫要动气,看来我是小看这妖孽了,要抓他看来得费一番功夫,就不要为难弟子们了。”

    “弥勒佛祖哪里话,不就是一个妖猴吗,我就不信他还能凭空蒸发了。”说罢镇元子瞪了一眼跪在地上的弟子,弟子会意,急忙转身退了下去,镇元子接着又说:“既是佛祖之事,我自当帮忙,这样吧,今日我正好无事,就随弥勒佛祖一同去寻着妖猴。”

    见镇元子要亲自出马,弥勒佛急忙摆谢道:“大仙好意心领了,弟子们寻来无果,想必这妖猴已经不在此地,我还是去别处寻他,不敢劳烦大仙。”

    一番推辞之后,镇元子最终还是没有跟着弥勒佛下山,只有他自己心里明白,这么做不过是为了让弥勒佛安心的离开,不出镇元子的预料,弥勒佛见遍寻无果,就起身告辞了。

    离开了五庄观的弥勒佛并没有走太远,而是藏在了九霄之外,远远的注视着观的动静,弥勒佛还是相信自己的判断和能力,一路上他都是寻着方友人的足迹而来,可偏偏到了这五庄观,方友人就消失了,不管镇元子的戏码做得如何真实,他也是将信将疑。

    镇元子又是何许人也,地仙之祖也不是省油的灯,送走了弥勒佛,他并未着急的将方友人放出来,而是隔着天地宝鉴对方友人说:“上仙且安心在天地宝鉴静候,弥勒佛不会走得太远,想必是藏在了那九霄之外,既能监视我这五庄观的动静,又不让我察觉。”

    所谓九霄,乃是十六重天的界二十八重天,九霄之外便是地二十八重天—太皇天。

    人间与太皇天相距甚远,却不是神识所不及,而是因为太皇天有着很好的隐蔽所在,那些修为高深者能够借助太皇天的优势,躲避所有的追踪,即使是同在太皇天,也很难察觉对方的存在。

    镇元子的判断并没有错,弥勒佛藏在了太皇天,佛道相争由来已久,即使镇元子与西天灵山关系甚好,或者说镇元子是两界的异类,属于立派,并不依靠任何人,但根深蒂固的教别让弥勒佛不信任镇元子也在他自己的预料之。

第一百六十章:二次到访() 
方友人并不介意在这里多呆些时日,连日来四处奔逃,四处打杀,让他也感觉到了疲惫,如今藏在这天地宝鉴突然放松下来,身心的疲惫之意一下子都席卷了出来,躺在草地上动也不想动了。

    对于方友人的来历,镇元子也没有问,毕竟弥勒佛并没有就此离开,现在说得太多并不是什么好事。

    一切似乎都回归了暂时的平静,方友人长舒了一口气躺在地上,孟方突然出现在了方友人的身边。

    “方大仙,想不到这西天佛祖居然还有这种勾当,身为师叔,你也不打算管管?”

    望着画的蓝天白云,白鹤展翅,方友人突然笑了:“你错了,这种事情本就不该我来管,我的师兄混鲲祖师都不管,哪里还轮的到我说话,再说了他既然敢这么做,定是有所依仗,而且你觉得佛光剔除人心丑恶真的就有错吗?”

    说完,方友人望着孟方,等待着他的答案。

    但这种事情岂是孟方能够说的清楚的,愣了半晌,苦笑一声:“你说的不错,或许你的这个解释,就是他的依仗,让人找不出毛病,但是你想过没有,他的剔除人心丑恶,我可不可以理解为磨灭了人的本性,世间万物都是对立的,没有丑恶的对比,哪里来的善美,如果丑恶被彻底剔除人间,那些所谓的善美有成了什么?”

    阴阳对立,世间平衡,道家的学说说的就是平衡,平衡一旦被打乱,就会出现灾祸,孟方的话显然说到了重点,方友人一愣,随后哈哈大笑起来。

    “想不到你一个凡人对这些事情的理解比我们这些活了千万年的仙神看得明白得多。”顿了顿,方友人又接着说:“或许我们到了这里,也是个定数,你觉得我们该不该把孙悟空交给弥勒佛?”

    “不该。”孟方想也没想,脱口而出:“交给了弥勒佛,他还能又好吗?再说了,你不是一直想搞明白天界覆灭的原因吗?或许能够从这里着,西天也算是天界的一份子,如来这么胡作非为,恐怕这覆灭的原因和他脱不开关系。”

    方友人的表情明显一怔,深深的看了一眼孟方,又朝画外看了看,大殿之空空如也,也没见到镇元子的身影。

    四下无人,方友人这才对他说:“此事不要再提了,祸从口出,在这里难保会生出祸端。”

    话虽如此,孟方的话却一直在方友人的心理挥之不去,脑不断的回想着这段话,一连过了十多天,除了每天早晚,其他的时间也没见镇元子的身影。

    直到半个月后的一天下午,镇元子突然出现在了大殿,来的不仅是镇元子一人,还有个离去多时的弥勒佛。

    两个人有说有笑的进了大殿之,弥勒佛给天地上了香,咧嘴笑着的脸上,一双笑眯眯的眼睛盯着天地二字久久发呆,隔空与画的方友人对视起来,似乎他能够看穿天地宝鉴一般。

    即便是知道这根本不可能,对视,方友人也不免惊出了一身冷汗。

    弥勒佛就这么盯着看了好半晌,直到一旁的镇元子出言打断,才肯罢休:“弥勒佛祖,似乎对我这天地宝鉴很有兴趣。”

    要知道界不论神魔,最忌讳的就是有人惦记着自家宝贝,有道是不怕贼偷就怕贼惦记,弥勒佛也自然十分清楚此事,意识到自己失礼,急忙双合在胸前,一脸歉意的对镇元子笑道:“镇元大仙说笑了,界之内谁不知道你五庄观的天地宝鉴,我一出家修行之人,对大仙这天地宝鉴实在谈不上兴趣,只是有些好奇罢了。”

    “弥勒佛祖,早就听闻你西天灵山有灵宝无数。”收起了脸上的笑容,一改一副严肃的面孔,镇元子接着说:“我这五庄观只有这天地宝鉴和那人参果树,谁若是想要打我这两样宝贝的主意,老道可都不会轻饶了他。”

    显然这话是说给弥勒佛听的,而以弥勒佛的聪明绝顶,哪里会听不出这话外之意,只是没料到这镇元子说翻脸就翻脸,虽然自己刚刚的行为确实有些不妥,但严格来说也只是多看了一会儿,也没觉得哪里招惹他了,当下只好尴尬的笑了笑。

    “镇元大仙所言甚是,纵使我等已是一方上仙,也脱离不了那些看家的法器,失礼之处还请大仙莫怪。”说完又抬头向外看了看:“时候不早了,我也要回去灵山报信,那妖猴至今下落不明,还是只能请佛祖亲自来捉拿了,就先告辞了。”

    弥勒佛告辞,镇元子也不挽留,只是这二人各怀心思。

    五庄观并不接受人间香火,并不同那清道观,更像是个独立于世间之外的所在,弥勒佛走后,镇元子便现在天地宝鉴前,用宝鉴的力量布下了一个掩盖整座道观的阵法,此阵即便是清到此,也找不到五庄观的所在,就更不用说是弥勒佛了。

    阵法布置好了,此时的弥勒佛也已经飞上了九霄之巅,突然感觉到什么东西消失了,停下脚步向来时的地方看去,原本五庄观所在的山腰,只剩下一片树林,却再也没见道观的踪迹,绕是他开了重佛眼,也仍是于事无补。

    心顿生疑惑,却有没有头绪,镇元子的言行举止似乎都很正常,实难看出任何端倪。

    在镇元子自己看来,这本就是他自己的真实想法,他十分的清楚,弥勒佛是未来佛,佛眼之犀利仅次于如来,之所以不见方友人,而且也不给他解释的会,就是不愿知道太多,否则在弥勒佛的面前,就算他是地仙之祖,也很容易露出马脚,到时就有些得不偿失了。

    也正因如此,弥勒佛才没有发现任何问题,不过此时镇元子布下了阵法,隐藏五庄观,却让他心生疑惑,并不是发现了破绽,而是回想之下觉得镇元子的表现似乎太过真实,虽没有刻意隐瞒,却像是在掩盖什么。

    站在九霄之巅,弥勒佛苦思良久无果,咧着嘴笑了笑,便转身向灵山飞去。

第一百六十一章:独善其身() 
弥勒佛离开的第天,镇元子进入了天地宝鉴,见到了等待已久的方友人。

    镇元子帮助自己打了弥勒佛的追踪,见了面方友人也没有多言,对镇元子深深的鞠了一躬,镇元子急忙扶起了他。

    “上仙不必如此,我这么做只是随心而为罢了。”

    说完镇元子苦笑了两声,方友人却从这话里话外听出了一些端倪,疑惑的问道:“镇元大仙似乎有什么话要说?”

    摆了摆,镇元子向天地宝鉴的山水画深处走了过去,方友人漫步的跟在了一旁。

    二人走了良久,镇元子才开口说道:“佛道两家向来不合,早就不是什么秘密了,就说此次西天派出如来座下弟子金蝉子转世,代表大唐王朝去往西天取经,道门虽没有人提出不满,但谁都知道,这番作为早就不是什么传佛入土那么简单。”

    “那镇元大仙以为如何?”

    镇元子站定了脚步,看了看身旁的方友人,呵呵一笑:“上仙说笑了,我只是个局外人,佛道之争和我这只修自身者而言并不碍事,他们只是身在其,被暂时蒙蔽了双眼,恰巧我这个局外人倒是看的明白些罢了。”

    大道无形,修天修地,修佛修道,终归不如修习自身来得真切,这个就连世间凡人都懂的道理,他们却不懂,方友人忍不住摇头大笑,只是这笑声略带些苦涩罢了。

    “上仙又是为何笑?”

    “我是在笑镇元大仙,太小看这天界仙神了,佛道两家恐怕不会像你说的这么容易区分,你这个立之人也没那么容易置身事外吧。”说到这,方友人不禁又想到了自己被封印镇仙壁的时候,时日太长,已经让他忘记了当初仙神大战的状况,也让他忘记了自己所处的立场。

    如今听到镇元子说自己是保持立的,不免也想到了自己,以自己的性格,有怎么会偏向任何一方呢,更何况所谓代表仙神的两方势力,都是自己师兄门下的弟子,轻易怎么可能偏向谁。

    即便如此,方友人最终也是落得个被封印的下场,在天界残余的仙神的记忆被彻底的抹杀,直到孟方误打误撞将自己解救了出来,又成了被别人盯上的目标,立恐怕没有说的那么容易,这样的乱世,想要独善其身,谁又能真正做得到。

    脑还在不断的消化着镇元子的话,却听他又接着说道:“所谓大道,在他们的眼里不过如此,我们这些修行之人修的是自己,不是道,上仙请看这里。”

    说完在虚空一挥,一副镜花水月出现在了眼前,画无数的人和事,透着忙碌和急躁,有农民,有商人,也有为官者,都在为了自己那些不知所谓而忙碌着,突然画面一转出现了一处战场,战场上一方身穿银盔银甲的光明铠,另一方则是衣着简陋。

    双方碰在一起厮杀,霎时间血流成河,大地都被染成了红色,此时镇元子又开口说道:“上仙觉得这些人又是为了什么?难道不都是为了他们自己心的大道吗?道门将次归结于平衡,此消彼长,阴阳平衡,非人力所能扭转,当然也包括我们这类仙神,听上去似乎很有道理,但佛门却将次归结于杀戮,是恶念丛生的结果,应当化解内心恶念,以求太平盛世,似乎也很有道理。”

    一番话让方友人又变得迷茫起来,佛道两家在他看来不过是个给凡人的信仰,可这信仰之下却是如此的荒唐,明争暗斗都是为了各自心的大道,如此更让他坚信天界的覆灭和他们之间的争斗脱不了干系,只是如今想来,即便是知道了这样的结果又能如何,既成事实也无法改变,他也没有勇气冒着改变过去未来的风险去改变这一切。

    “改变过去未来…”口喃喃自语了两句,方友人突然想到了什么,疑惑的问镇元子:“敢问镇元大仙,可否告知这天地宝鉴的来历。”

    镇元子愣了一下,又哈哈大笑了两声:“上仙真是说笑了,这界仙神谁不知道我这五庄观有两大至宝,一是我那院的人参果树,而则是这天地宝鉴,若是让人来问我自然是不会告诉他,可今日上仙既然问了,我便告诉上仙,还请上仙莫要对他人言。”

    方友人并没有满口答应镇元子的话,反倒是对他的话感到十分不解:“镇元大仙似乎已经知晓我的来历?”

    看着方友人略显警惕的样子,镇元子也不隐瞒:“实不相瞒,上仙刚刚到此,我就知道了,能让弥勒佛亲自来抓的人,绝非一般人,若是真如他所言,只是为了抓一个六耳猕猴,那如来座下八百罗汉,全然没有必要让一个未来佛亲自出,恰巧此时上仙又到了我这五庄观,依我看上仙的身份不会比那西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