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之山寨英雄》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民国之山寨英雄- 第3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保证了吃的好,孩子们可以把身体长得更壮,脑子更聪明,也会少生病。在下一代就会更好,良性循环下去,中华民族就会越来越好,越来越优秀。成人们吃的好,身体才会精力充沛,工作效率也会更高。老人们吃的好,更会延年益寿。总之吃的好也很重要。让黑龙江老百姓吃得好,也要提上政府工作日程,一是由政府引导,成立专业的大型养殖繁育中心,争取做大生产规模,一来可以降低鱼、肉、蛋、奶的价格,二是可以充分保证市场供应,三是可以保障种苗的稳定。政府还要派养殖方面的技术员到农村去,把新型养殖技术传播下去。在这个期间内,政府要拿出一部分钱,给在校学生提供营养餐。”

    “吃得好了,人们对食的**是不会消失的,只会更进一步的追求,我总结为吃得精。古语说食不厌精,烩不厌细;这话很有道理。但我觉得吃的精有好的一面,也有坏的一面;先来说说好的一面,吃的精细,我觉得应该是要在吃的好地基础上,更进一步。也许有一天,老百姓生活也富足了,大鱼大肉随时都能吃上,生活天天跟过年一样。每个人都营养过剩了,大家不要笑,营养过剩也是病。到那个时候,大家就会更加注重营养平衡,饮食的合理搭配,那些食物热量大,那些食物是粗纤维,那些食物的维生素多,盐吃少了会得病,盐吃多了会不会也得病?我觉得这就是吃得精好的一方面,这标志着社会物资的丰富,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坏的一方面,就更要提一提,尤其是诸位当官的,要警醒,这是老祖宗官场上传下来的坏思想、坏毛病!小时候父亲给我讲过一个小寓言,叫做顿餐一头牛。我当时反问道,是开很大的宴席,很多人吃一头牛吗,父亲摇头说:不是,是一个人一顿饭吃头牛。我又问,可是神仙,或是妖精,会不会是武功高手。父亲说神仙是不食人间烟火的,妖精吗又算不上是人,武功高手,也肯定吃不下一头牛,顶多啃条牛腿。我又问难道这一顿饭要吃很长时间?

    父亲还是摇头说也不对,见我实在想不出来,他才解释说,这并不是说一个人真的能一顿饭吃下一头牛,而是形容吃一顿饭要掉一头牛的价钱。正所谓是鸡鸭鱼肉赶下桌,王八毒蛇爬上来,燕鲍翅参,熊掌猴头,山珍海味不知能有多美味。吃这种东西的人不修来世,只享今生。食的是民脂民膏,喝的是百姓鲜血。

    诸位都是我黑龙江的官员,省外的地方我管不到,但若是那个人敢公款大吃大喝,享口腹之欲,定不轻饶!若是觉得自己有钱没地,就想吃这些东西,回家你自己钱我也不反对,但既然有钱没地,那也一定有钱支援一下教育,年后黑龙江将出台奢侈品税。什么是奢侈品税呢?”

    说着话李长庚从怀里掏出一块怀表放到桌上,这块表产于瑞士,价值一千五百块大洋,而一块普通产于瑞士的怀表价值才几十块大洋,它贵在那里呢,首先,它的机心要远好于普通表,也可以用得更久一些,那么这个性能不能算是奢侈,但是它最多值200——300大洋,剩下的贵那去了,贵在这里,这块表是金壳并且镶嵌了各种宝石,那么大家说这块表有必要装金壳或者宝石吗?从实用的角度来看,表是用来看时间的,当然不需要黄金宝石来装饰它,那么这个金壳加上宝石就属于奢侈品。

    奢侈品的意义就是产品本身的价值超出了实用价值的部分。可怎么交税呢,在拿这块表打比方,这块表值一千五百块大洋,三百块属于实用部分,购买时按正常商品收税,一千两百块大洋属于奢侈部分,那就要再交一千两百块大洋的奢侈品使用税,即然有钱卖奢侈品,那么想来也不在意多交百分之百的奢侈品税,这样一来用奢侈品也很光荣吗!

    哈哈扯远了,老板已经要上菜了,还是那句话,只要钱来的干净,怎么我拦不住,也不想拦。可谁要是乱伸手,什么钱都想拿,前明开国皇帝朱元璋对付贪官的手段我也不是做不出来。

    在给大家说点乐呵的,年后黑龙江督军府将出台新的税收政策,其中包括实业投资免税政策,有钱没地的人听好喽,往这里投资是钱生钱!假如你要办个工厂,需要进口原料和机械,在国内没有的情况下,可以给予全部免除进口关税,国内有同类机械原料的情况下,可以给予百分之八十的进口关税减免,工厂建设完成后政府给予免税三年政策。另外将裁撤各地厘金,取消人头税,清仗土地后,按甲、乙、丙、丁,四个等级土地收税。”

    这时餐馆外面一位老秀才打扮的人喊道:“李督军,你这个和前清的摊丁入亩听着差不多吗,现在也按照前清的这个法收税的,变化在那里啊!”

    “老人家是明白人,请进来坐,其实这种法子算不上公平,等于是在变象的鼓励土地兼并。可大家要算一算,一位农民壮劳力一年能挣多少钱,十块大洋还是八块大洋。在工厂里一位普通工人同样是出力,一个月就能赚到三到四块大洋,有点技术的一个月十块大洋也不算多。一年的钱和一个月的钱来比较那个更合算。”

第六十五章 官员们的思想要统一() 
老秀才听李长庚说到这时深鞠一躬,疑问道:“城里能招收多少工人,就算真将大部分农民招到城里,可又让何人去种地?”

    “哈哈,老人家说的好,思路清醒,大批的农民进城务工,这种情况还要个三五年的时间才会出现,所以政府现在就要想办法保护农民和地主的利益,法子也不新鲜,就是采取从前太平仓的方法,黑龙江督军府明年将在黑龙江省,建设十座大型粮食储备库,到秋天的时候以现金的形式收购储备粮,其收粮订价以前三年的平均价格做为参考值,如果遇到灾年或丰年,可上浮或下调收购粮价格。粮食有的价格稳定了,农民和地主的利益才能得到合理的保障。保障了农民和地主的利益,市场上才会有充足的粮食供应。

    至于你说的谁去种地的问题,是要考教政府一个很长期的课题,即要发展工业,又如何保障农业。刚才我说了老百姓吃饭是天大的事情,没人种地了大家吃什么,真要有那么一天说不定政府不但不会在向农民收税,还会给种地的农民发补贴。

    呵呵,现在说起来大家听着有些天方夜谈。还是说回谁来种地这个问题,在欧美等先进工业国家已经出现农荒这个问题了,他们的解决办法是采用大型农耕机器。从种到收都是由人操纵机器来完成,一个人驾驶机器可以很轻松的种一百亩地甚至更多,我现在就以私人的名义投资建设了一家大型农用机械厂,等明年秋收的时候,就可以将产品投放到田间地头,帮助收割运输粮食。

    哈哈,口说无凭,拿纸笔来,我画给大家看。——这种是小型拖拉机,这个部分是车头,这个部分是内燃机,这个部分是传动的大飞轮,这一大一小是轱辘,这个车头,可以拖动铁犁耕地,也可以拖动播种机播种,等粮食收割好后,机头还可以挂载车厢,和几头牛一样有力气,跑得跟马一样快。还不用喂草料,有点实力的小地主都负担得起。

    这种是大型联合谷物收割机机,这个部分是机身,这个部分是收割刀头,就要像几百把镰刀在挥舞,这个部分是离心仓,收割完成后,直接可完成谷物脱粒,在这个地方站个人的话可以直接将谷粒装袋。当然这样的收割机制造复杂,使用要求高。但恰恰适合咱们黑龙江大平原地区使用,这样一台机械一天可以收割200-300亩地的粮食,当然这样一台机械的造价可能只有大地主能负担的起。当然收割效率也是惊人的。”

    看着秀才打扮的老者,盯着画好的简示图,一眼不眨。李长庚端起老板递上来的一大碗面吃了起来。过了会老秀才突然说道:“不知老汉可否去督军大人开办的工厂去做工。”

    李长庚放下面碗笑道:“为何?”

    “不怕督军大人笑话,老汉少时酷爱农桑、机关之学,结果考了半生功名,却转眼成空,刚刚看到督军大人所画之机械,心痒不止,趁老汉还能活个几年,想钻研这种机械,老汉也不取工钱,只要大人赏口饭吃就成。”

    李长庚回到民国这段时间,还是初次碰上这样的老学究,顿时兴趣大起,说道:“现在机械之学,乃是需要庞大的学术基础,老人家要想学这个,可是要从头学起,很难很难!”

    “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说得好,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老骥伏枥志在千里。老人家若想来我工厂做工,也不用你出力,头三个月管饭但没工钱,三个月以后,量才而用可好。”

    “好,一言为定!”

    下面官员中的有心的人,已经开始拿出纸笔记录今天李长庚的讲话。李鸿漠快速吃完,放下碗筷拿过一个小官的记录看了遍,又和自己写的对了一遍,来到李长庚身旁,问道:“督军,你看这个你今天讲话的记录要不要放在报纸上发表一下,我觉得您今天的讲话很有意义,要让下面更多的官员多多学习才是。”

    李长庚听完脸上不动声色地心想,李鸿漠这老头现在越来越上道了,政治嗅觉越来越敏感。遂点头说道:“我今天的讲话对于当官有主要有两条,一是讲工作要有方式方法,遇事多动脑,考虑问题要多为老百姓着想。二是讲廉政,**问题放松不得,黑龙江执行的是高薪养廉的政策,拿了高工资,还不知足,等待这种人的只有严苛的律法。

    今天讲话上报这件事情,虞臣你抓一下,把稿子整理好,我过下目在发表,另外也要向下面的官员说明一下,我要组织黑龙江的全体官员开展一次讨论学习活动,主要目地主是讨论对应自己的职位如何行驶权力,治理好一方百姓建设好一座城市。要结合实际情况,工作汇报要言之有物,结合实际,论据充分,假、大、空的话说出来要负责任的!春节过后汇报到我这,另外下午我叫了你和宋宁来督军府,我主要是想在省秘书处下面设立一个宣传部,其职能主要是宣传政府的一些政策法规,宏扬政府好的一面,为政府争取民心。

    另外春节后黑龙江许多政策都有变动,这个时候咱们黑龙江的大小官员要统一思想,统一观念,不能有事前不拦路,事后拖后腿的情况发生。统一黑龙江大小官员的思想,这是这次讨论活动的意义所在。宣传黑龙江政府的政策法规,争取民心所向,这是成立宣传部的意义所在。”

    李鸿漠应声虫一样的边听边点头,李长庚的说话思路他真有点跟不上,这个督军大人往往只是随意的几句话,看似无关紧要,可细一捉摸,深奥的一塌糊涂。这也让李鸿漠养成了跟在李长庚后面,一定要拿小本记录的习惯。

第六十六章 暗杀进行时() 
结束了小半天的逛街,李长庚成功的做了一场政治亲民秀,并且借着南岗区大小官员在场发表了一场面馆演说。而乔莫愁的采购计划却是泡汤了,对此乔莫愁心里到是没什么不开心,现在她的心思,都被眼前这位男人所占据,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军阀、政客还是真心为民的好官,他今天所做的,是本心还是做秀。乔莫愁不是那种没眼界的小女生,从小官宦家庭长大的她,对于官场和政治并不陌生,虽然她不关心这些,但耳濡目染十几年,眼界还是到位的。可李长庚的政治手腕和官场作风显然有些超出她的认知范围,这便让他苦思不解又好奇心重。

    李长庚回到督军府后,安排孙三炮陪乔莫愁在次去街上采购,而他自己则在书房与李鸿漠和早就等在督军府的宋宁一起研究成立宣传部的事情。成立宣传部李长庚有两层目地,一是有组织有计划的配合政府宣传政策法规,二是要加强舆论审查,乱说话是要负责的!总结起来就是一句话,黑龙江媒体只许发出一个声音,又那就是督军府的声音。

    李鸿漠和宋宁心情沉重的离开督军府,李长庚对宣传部的要求,实在超出他们的意料,原来宣传还可以这么搞,真要这么玩下去,不久之后的黑龙江官场真就是水泼不进的铁板一块。两人脑子里还在不停的重复着李长庚最后说的那句话,当谎言重复一千遍就会变成真理。

    宋、李两人分手的时候李鸿漠笑着对宋宁说道:“恭喜宋大人高升,漠有几句话不知当讲否。”

    “秘书长大人请说,宁恭听!”

    “督军大人以大事相托,可见对乃邦兄的看重,督军大人,乃人中龙凤,黑龙江不过是督军大人眼下奠基之地,他日飞黄腾达,你我兄弟自然也是枝随树高,为长远计,定要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