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之山寨英雄》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民国之山寨英雄- 第5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东北联军还在进行着武装大游行,不过当联军占领新西伯利亚的时候,在国联的谈判桌上,英、法、美、日、意同时向东北联军施压,要求东北联军立即停止前进,必须后撤到伊尔库茨克

    因为东北联军在往前的话就是鄂木斯克了,作为高尔察克的大本营,已经触到帝国主义列强的底线了。李长庚也明白事已不可为,命令东北联军在新西伯利亚设立防线,并且以人道主义救援的名义接受白俄难民。

    随后李长庚在赤塔招开东北联军高级军事会议,10个师的主官云集在赤塔,会议开始前,各师主官在一起,热烈地讨论着战争情况,所有人都很乐观,并且对于停兵在新西伯利亚十分不满,吹嘘着要打到鄂木斯克。

    李长庚一进到会议室就听到各师主官不停的恭维自己的话语,渐渐的会议室里没了声音,因为所有人都发现李长庚的脸色越来越阴沉。直到最后与会的将领们只能听到自己砰砰地心跳声,李长庚冷着脸走到主位上坐下开口道:“大家都坐下吧!”

    此时会场的气氛压得这些手下雄兵数万的将军们大气都喘不上来,悄悄的坐回到自己的坐位上。“诸位将军都很乐观吗,准备要封狼居胥了吧。”“砰!”的一声,李长庚手掌重重地拍在桌案上。

    “糊涂!这么想的人不配处在你们现在的职位上。想想你们打的是什么仗,除了第七师在赤塔打的那场仗还算个样的话,你们谁真格的与敌人交过手。你们碰到的不过是连武装都没有的临时政府,这算什么战争?如果你们把这就当做胜利,我无话可说,奉劝各位及早回家抱女人去吧。

    如果你们心中还有那么点不安,那么就快点清醒过来。红俄300万和240万白俄正在决战,看看他们进行的是什么样的战斗,你们这二十多万人都不够人家个零头,高尔察克被我们捅了老窝都没回头,为什么?一方面是和红俄纠缠在一起,另一方面是根本没把我们放在眼里。

    诸位我们现在轻松的扩地万里,但这不是结果,只是一个开始,甚至这场战争还没真正的开始!一旦俄国人腾出手来,我们将要面对的将是一个强大的帝国,几十甚至上百万军队的进攻。将军们清没清醒过来?”

    听了李长庚的话,黑龙江的几个师长还好,奉军的几位师长却有些打退膛鼓了,张作相作为二十七师师长也是奉军将领中地位最高的代表,说道:“副总司令说的情况我们之前就预料到了,是不是出了什么意外。”

    李长庚也不能总是一幅冷面孔,刚刚的态度不过是为了敲打一下这群骄兵悍将,外一敲打过头就麻烦了,这时有张作相给他下台,正是时候。“嗯,是的情况有了新的变化,本来我们原来的战略是想把最前线设在远东共和国的伊尔库茨克,没想到战事会如此顺利,于是我们把前线推进到了高尔察克的地盘,新西伯利亚,在往前是不行了,一是触到了烈强们的底线,影响到了俄国内战。二是我们打的太远了,后勤补给的压力太大承受不住了。

    所以现在我们一切军事核心就是全力守住我们现在的胜利果实。下一步我们的军事重心将从进攻转为防守,以新西伯利亚和托木斯克为核心,依托西伯利亚铁路这条大动脉,利用鄂毕河天险建立一道坚固的防线。根据总参谋部的推演分析这场俄国内战,红俄的胜面较大,白俄虽然拥有国际上的支持,但刚刚结束的一战使得列强各国都已无在战之心,也无在战之力。加上红俄控制人口的优势,这场消耗战的结果就是白俄很可能会败得很惨。除了军事行动之外,下面将是政治上的博弃,所以我决定出使西方各国,战事将交由总司令和总参谋长负责。”

    李长庚给前线的各位将领开过吹风会后,返回哈尔滨,与张作霖进行了一次长时间的交谈后,登上飞艇,目的地一站将是北京。

    东北自治政府的名号已经完全打响了,也真正成为一方割据势力。这时中国有了三个政府,一个是北京的北洋政府,一个是南方的革命政府,一个是东北的自治政府。东北自治政府名议上还是归顺于北京政府的,但这种归顺也只是名议上的,实际上东北财、政、军、司法、税收,完全独立。

    这次李长庚到北京有两件事要与北京方面谈,一个是外蒙的事情,夏寿田已经说服蒙古诸部的归顺,但徐树铮横插这么一脚,到把内蒙给分出来了,这另李长庚很不爽,但东北联军现在没精力和小徐抢地盘,那么李长庚只好来北京找徐世昌和段其瑞讲数。二是曹汝霖跟列强达成了东北自治政府接管租界和关税的事情,这个利益大了去了,各地军阀难免不红眼,东北自治政府虽然不怕这个,但总要有个大义才说得过去,毕竟税收是代表国家权力的事,一个地方政府的名议还是不够格的。

    李长庚的大红色飞艇出现在北京上空的时候特意飞得很底,而且在北京盘悬一周。最后巨大的飞艇降落在太和殿前的广场上边。

第一百章 坐上龙位的李长庚() 
李长庚的出场方式,惊呆了北京政府一地眼球,不这么拉风行不行,知道你们东北自治政府有钱,可也不用这么张狂吧,这么干以后还让北京爷们怎么混啊。

    虽然李长庚的到来早就与北洋政府通过气了,也在太和殿前架好了飞艇的锚位,但来迎接他的只是一位部长,李长庚很生气,连飞艇都没下,扬言没有对等的人来迎接就不与北京谈了。

    段祺瑞正在总统府跟徐世昌发牢骚,“这个李长庚也太不像话了,当初来北京的进候仗着袁慰亭的看重,坐着专列带着卫队就够嚣张的了,这回更是嚣张以极坐什么飞艇,把北京城弄得乌烟障气不说,还停在太和殿,他是什么意思?

    徐世昌是个老好人,风光、没落的事情都经历多了,涵养城俯足够深刻,不是段祺瑞这种半路军人出身从政的人所能比的。本来计划是由段祺瑞去迎接李长庚的,没想到半道给气回来了。

    正当段祺瑞发火的时候,一位总统府的秘书荒荒张张的冲了进来,“不好了大总统、总理,刚刚山海关发来急电,东北军突然云集两个团的兵力和两般军舰,进入秦皇岛。”这时又一位秘书匆匆进来,大总统、总理,梁部长说李长庚决绝下艇与他见面,说一个时辰之后离开北京,后果自负。

    “啪”的一声,段祺瑞把徐世昌的杯子摔在地上,吼道:“来人,让京机营给我把李长庚抓起来,我看他还怎么嚣张。”

    徐世昌看了眼地上粉身碎骨的杯子叹了口气,“芝泉息怒,即然如此就由老夫去会会这个李启明,看看他到底打的什么主意!”

    “哼,还能打什么主意,不过是要讹诈政府!”

    “自己人在怎么讹诈也比外国人讹诈要好,我看陆征祥发回的电报里说,东北自治府把租界和关税谈下来了,李启明八成是来找我们谈此事的。不管怎么说人家东北自治政府收复了外蒙和远东俄国人占去的领土,对国家是有功的。我这个总统去见见他也不丢面子!在说人家都陈兵山海关了,真要是往北京打的话,岂不又是一场国乱。南方的那些人就够呛了,在把北方得罪了,国无宁日啊!走吧芝泉,他李启明要面子,咱们就给他这个面子,国事为重!备车,去紫禁城!”

    中南海到太和殿只有十多分钟的车程,当徐世昌和段祺瑞在车里看到广场上那大红色巨大的飞艇时,徐世昌不由感慨道:“人家李启明是有本钱嚣张的,据我所知东北这些年借着洋人打仗,做军火生意发了大财,把东北那块蛮荒之地建设成全国最富裕的省份,还是有本事的。”

    段祺瑞这时也冷静下来,想想自己刚才确实太小肚鸡肠了些,一个好好的迎接被自己给搞砸了。长叹一声“东北这些年何止是富裕,他们可没放弃野心,看看他们的军队有多强,一口气扩地万里,打得俄国人毫无还手之力。国内现在有些人,甚至说要让东北政府主政全国,这不是乱弹琴吗?”

    “你啊,还是不放弃武力统一全国的想法。中国要想强大首先就要学会合作,学会团结,现在不是靠武力统一全国的时候了。就是想统一,也是难啊!”

    李长庚此时已经知道徐世昌和段祺瑞一起来迎接他,到也不敢太过拿大,答到目的就够了。见徐世昌的车刚一停稳,就快步走出艇舱,沿着悬梯慢步下飞艇,这时徐世昌也下了轿车。

    “卜公、芝公,哈哈,庚何德何能,竞劳动两位大驾,不胜惶恐、惶恐之至啊!”

    段祺瑞见李长庚这幅嘴脸就气不打一处来,这李启明也太小人了。刚刚还在山海关举兵威胁中央来着,这会却跟这事一幅毫无关系样子。徐世昌到不这么看,对李长庚的政客表现更加气重几分。

    李长庚也看出段祺瑞的脸色不好,笑了一下,语气一转“总统、总理即然到了这紫禁城,不妨我们就在此散散步如何。”

    段祺瑞不冷不热地说道“难道启明对这紫禁城还有眷恋?”

    李长庚没回段祺瑞的话,转身向太和殿走去。徐世昌与段祺瑞对看一眼,都心道这人狂得可以。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李长庚一边背手走路,一边高声诵道。

    段祺瑞是个莽夫,不懂这诗的意境,徐世昌号称文治总统,却是国学大家,自然被词中的意境所感染。“世人都说启明精研西学,却不知国学功底如此深厚,真是好大气魄!”

    李长庚走在君王上朝的龙道上,边诵也边被词中的意境所感染,不觉沉入其中,听到徐世昌的话,才醒味过来,笑道:“去年闲暇时所作,面对这巍峨的紫禁城,不由心朝起伏,还有一首不知大总统可有雅兴?”

    “诵来——诵来!”

    “横空出世,莽昆仑,阅尽人间春色。飞起玉龙三百万,搅得周天寒彻。夏日消溶,江河横溢,人或为鱼鳖。千秋功罪,谁人曾与评说?而今我谓昆仑:不要这高,不要这多雪。安得倚天抽宝剑,把汝裁为三截?一截遗欧,一截赠美,一截还东国。太平世界,环球同此凉热!”

    “哈哈哈,好气魄,好一个环球同此凉热。老夫也和你一首七律。春雷隐隐雷声杂晓钟,疏窗唤醒梦痕浓。云来高树惊栖鸟,雨洗空山起蛰龙。解箨时看栏外竹,舒鳞欲动涧边松。郊原宿麦??发,东作还须问老农。”

    “好诗,好诗,卜翁拿得起放得下的气节——大丈夫也!”

    两人并肩这一翻借诗词抒发各自的感情,气氛顿时亲和融洽许多,这时三人走到太和殿前,几个还梳着小辩的太监连忙跟了上来,合力将太和殿的大门推开。

    李长庚这时到也不敢托大,停了一步,让徐世昌先行,徐世昌也让了一步,两人这一动作到给段祺瑞让出道路,刚刚两人对和诗词,把段祺瑞挤在一边,这时段祺瑞阔步进殿也算搬回一层面子,却不免落了下乘!

    与徐世昌同步进入太和殿,李长庚望着龙椅笑道:“当年卜公也曾站在这里,如今又贵为民国总统,不知对这高台上的龙椅有何看法?”

    “这龙看不到摸不着,不过是古人思来之物,高坐在这龙椅之上的二十位帝王,也不过如此,过眼烟去尔!”

    李长庚点点头“这龙椅不过是一把寻常至极的椅子,坐在上面,也未必舒服,但却代表了中国两千多年的皇权帝位的象征。不过椅子终究是个死物,明成祖坐在这上面,打下了大明的天朝上国,康熙乾隆坐在这上面,治下了康乾盛世。崇祯、溥仪坐在上面亡了国,李自成,袁宫保连这椅子没坐热就下了台。”

    “启明来北京,莫非就是来问老夫这椅子多重?”

    “哈哈哈,是——也不是!”说着话李长庚走上宝座,一屁股坐了下来!望着徐世昌微笑地回道。

    (一百章了,感谢书友们这几个月来对山寨这本书的支持。)

第一零一章 飞艇上的谈话() 
“世人都说你李启明才是袁宫保称帝最大的支持者,如今看来启明的野心也是不小嘛!”段祺瑞冷冷地嘲讽道。

    “段公再造了共和,结果怎样,袁大总统在的时候,国家起码还算统一,各地对中央也还算尊重,如今吗,是不是军阀割据段总理心很清楚。”

    “你还好意思说别人是军阀,我看全国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