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之山寨英雄》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民国之山寨英雄- 第5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交给中央是不行的,毕竟是东北自治政府从列强那里谈下来的,这其间付出了极大的政治代价。如果交还中央不光东北自治政府不同意,就是列强也不会同意。在说即便交给中央,那些地方军阀就会让中央如愿吗?我的想法是,由东北自治政府接管关税和租界权力,然后每年向中央政府上交一笔财政。我觉得这样对中央是划算的,关税管理是专业性很强的经济体系,涉及到货币、贸易、市场调解诸多方面。国家以前税收都被洋人把持着,在这方面人才经验都很缺少,要想运作起来最少也得三五年的时间,我们东北自治政府三年前就收回了关税自主权,在这方面有人才和管理经验的优势,还有自己的海军。接管关税这一块可以说有水到渠成的优势。”

    徐世昌已经完全想透李长庚话中的目地,他和那些强取豪夺列强说的话没有什么区别,无非他李长庚代表的是中国的一个地方政府,这就是点型的主弱臣强!就正象李长庚刚刚在太和殿承认的那样,他来北京就是问鼎有多重的。不过这事还得段祺瑞作主,他徐某人只是被摆上前台的一个傀儡。

    段祺瑞在经济上是个门外汉,不然西原借款也不会被日坑得那么惨,好在东北及时独立,没有向前世那样,把东北的森林金矿铁路都抵压出去。刚刚被李长庚一撩拨,到问了实话:“不知你们东北收回全国关税,能给中央上交多少财政?”

    感谢陪公主下棋兄弟的打赏和兄弟姐妹们的收藏推荐!

第一零三章 胡萝卜加大棒的谈判() 
(今天电脑坏了,晚上才修好,熬夜上传这章,兄弟们收藏推荐啊!)

    看着段祺瑞那渴望的眼神,李长庚笑着伸出两根手指“最多两成!”

    “才两成?最少五成?”

    “总理,五成关税上交的财政的话你也说得出来,那我还不如把关税交给你们自己去收得了。关税不是这么算的,你就是一个经济肓,关税具有维护国家主权和经济利益;保护和促进本国工农业生产的发展;调节国民经济和对外贸易;最后才是筹集国家财政收入。

    我说的最多两成关税是负责任的说法,如果不负责任完全可以达到你五成的要求,但你信不信我能在不偷税漏税的情况下得到的实际好处,远远多于我承诺上交给你的两成。如果你不同意分成要求,我可以每年向中央上交三千万两库平银。”

    听到四千万两库平银段祺瑞到虚心多了,长出了口气,稳定下心神缓和了一下口气问道:“能多说说吗,老夫在经济方面却有所短。”

    李长庚这时拿到了话语的主动权,语气硬了许多“你不是确有所短,你压根就是一个经济盲,真不知道你有什么胆量敢当总理。好吧,我在给你扫扫盲。关税分为财政关税和保护关税两种。

    财政关税是以增加国家财政收入为主,通常向外国生产,国内消费需求大的产品征收,税率适中,也就是你所知道的关税。另一种叫做保护关税,是为保护国内经济行业、农业等而征收;征收财政关税的条件:1商品的进口需求缺乏弹性,2税率不宜过高,3税率高到了完全禁止进口的程度,就是禁止性关税。”

    段祺瑞还真是第一次听说关税还有这些门道,也不在意李长庚话里对他的嘲讽“能说的详细些吗?”

    “得咧,给你说点实际的好容易理解,中国虽然是个农业国家,但人口众多,所以粮食应该避免大宗出口,造成国内粮食短缺,但国外粮价高于国内的时候,不可避免的会出现粮食外流,那么我们就提高粮食出口的关税,减少这种外流。如果国外粮价低于国内,而国内粮食又能满足需求,那么我们就要提高进口关税,保护国内粮价,防止谷贱伤农的情况出现。

    又比如纺织品、轻工产品等这种劳动密集型产业,可以创造大量就业的出口产品,我们要给以适量的减税,甚至出口退税。反之对国外的纺织产品我们要提高进口税收,以保护国内同类产品的竞争力。

    在比如生产机器类的产品进口,在国内没有的情况下,我们要给以免税或退税补贴,但对于汽车手表之类的奢侈品进口时我们要增加官税。言尔总之,关税是一个国家调整经济,保护国内工农业生产的重要手断。”

    “嗯,段某听明白了一些,可是向你说的纺织类产品不收税就可以了,为什么还要退税呢?”

    “唉,你是真不懂啊,就拿纺织来说吧,是从农田里长出来的,春种秋收,靠的是农民一年的辛苦,如果我们出口,那么价格肯定会被买办资本压得很低,又不能吃,这就会倒致明年没有农民在原意种,第二年国内产量就会出现不足,买办资本会进口来的肯定会乘机涨价,所以这种农业初级品,在没有形成规模型国际竞争力的前提下,是不具备市场竞争力的。特别是中国这样的人口大国,土地稀少的情况下,每一分土地,都要压出油来。出来后,首先要纺成纱线,在进行织布,在进行印染,最后才能制服装、纺织成品。

    这其中一环套着一环,从上游的农业到下游的生产、贸易,能创造多少就业工人,这些人要养家,要生活,要消费,这会为社会增加多少财富,这些财富通过出口是实实在在赚到老百姓手里的。老百姓手里有了这些钱是要吃穿住用行的,这些消费那一样不是在为国家创造税收。

    还有一点纺织这种劳动密集型产来,体力要求不高,需要的是长时间的机器性重复,需要耐心细致,女性更适合这样的岗位。而中国的城市女性大部分属于家庭闲置劳动力,把这些人利用起来,等于在给国内增加三分之一的劳动人口。但这个环节还有一个缺点那就是运输所产生的费用,如果我们想把产品卖到欧洲,就要和欧洲同类产品竞争,欧洲纺织品有技术优势、有质量优势。我们有什么?我们唯一可以和欧洲人竞争的只有一个,那就是成本优势,或者说人力成本优势,我们有充足低廉的用工成本,只要东西卖得贱,就不愁市场不认可。

    轻工业产品有一个规律,那就是规模越大就成本优势就越明显,而市场的消费量也会随之增加。”

    段祺瑞端起桌上的杯子喝了口茶,想了一会眼光一闪,似乎找到李长庚话语中的漏洞“段某有些懂了,可是东北自治政府有能力来完成你所说的关税收退税吗?”

    李长庚能把话说到这个份上,自然不怕段祺瑞发问,“东北自治政府自从收回关税以后,三年来一直执行着保护型税收政策,通过实际情况来看,效果非常好,当然这里面有欧战的因素在内,但整体来看,这样的政策是有利于国家工业化进程的。以前关税掌握在外国人手中,人家是想怎么收就怎么收,实际上正和我所说的保护型关税政策倒过来,怎么有利于外国人,人家就怎么收。

    所以说关税的重要性关呼国内经济长远发展,想急于求成是不行的,这是我们黑龙江政府作出的关于托管中国关税实施计划草案,其中规划了从价关税、从量关税、混合关税、选择关税、滑动关税的收取办法和实施细则,总统和总理两位请过目一下。”

    李长庚说完,让秘书拿出一份十六开二十厘米厚的大部头,摆在桌上,徐世昌和段祺瑞顿时明白,李长庚这是早有打算,今天是有备而来,也看出东北自治政府的野心,决不是偏居一偶的打算。李长庚轻松自信地笑道:“这只是一个草案,具体实施的时候还要根据各地的实际情况,作出大量修正和删改。”

    徐世昌翻了几下,就将草案推给段祺瑞,敲了几下桌子,对李长庚道:“启明真是有心人啊,可否给徐某和总理一些时间,详细了解一下,另外这件事情最好经过国会批准才有权威性吗?”

    “大总统说的不错,不过庚听说最近直系那些人对现在的国会的合法性有非议啊。我觉得这事有大总统和总理点头就是了,国会那帮人不过是走个过场罢了。不瞒两位,这次长庚来北京先与两位谈个意向,下一站就是到上海,与那些买办们在谈一谈,大家都说通了,才好实施吗,东北自治政府虽然在这件事上是有好处的,但也冒着极大的风险。不让南方那些人安心,是会出大乱子的。”

    威胁,**裸的威胁,图穷匕见了!徐世昌和段祺瑞这才明白,李长庚来谈判的底气何在。又为何把他们俩诓到这飞艇上谈判的目地。人家这是一手胡萝卜一手大棒,听话就给你们上交点关税,让你们在中央坐安稳。不听话,人家就支持直系,相信直系为了得到东北自治政府的支持,一个看得见摸不着的关税也算不得什么!

第一零四章 东北移民政策() 
既然李长庚已经将筹码押到桌上梭哈了,徐、段两人也只好低头认输,东北自治政府这是不按套路出牌,玩以本伤人、玩釜底抽薪啊!在谈下去两成财政都容易谈没喽,说白了现在中央政府实在没底气和这些东北军阀们谈判。

    段祺瑞还好些,他甚至想先拿到三千万两库平银,整点军火把曹锟收拾掉,可又担心两成关税财政多过这数,正在患得患失之间犹豫不决。

    徐世昌到真是有些意兴阑珊了,光绪十二年自己考中进士在翰林院一呆就是十年,后来与袁世凯一同小站练兵起家,在之后巡警部尚书、军机大臣、钦命东三省总督,民国后再次出山被袁世凯任命为国务卿到现在的民国大总统,看似风光无限,实际上却一直作别人的牵线木偶。

    自己这个大总统何时说话算过数,不过是北洋一干将领政治平衡的产物,不知那天就那群军阀找个借口赶下台去,段芝泉在这些人里还算不错的了,不贪污肥己,不卖官鬻爵,不抽大烟,不酗酒,不**,不赌钱。可就像刚刚李长庚所的那样,他一个不懂经济的人敢当总理,只能说胆子够大了,好在段祺瑞还算会用人,能用自己和熊稀龄这样一干有从下经验的老人,帮其维护政权。可说到底他段芝泉还是缺少治国方略。

    想到这徐世昌不由更高看对面那个看似一脸憨气与狡诈相处和谐的李长庚,听听人家对国家经济和产业布局的认识。只能说够大气!在他们这一堆老北洋还在想着修铁路鼓励工商的增加税收的时候,人家已经在国家层面考虑全国的经济产业布局,这种东西绝不是脑袋一热就能说出来的,那是要经过长时间的统筹计算得出来的,看看眼前这部如此详细的关税草案,没有一年的时间,如何能完成!

    看来大家都低估了东北的野心,看似直系军阀虎视眈眈,实则真正虎视眈眈的确是东北自治政府,眼前这位李启明,在加上东北那位个子不高小眼珠乱转的张作霖,这两人若真心联起手来,怕有个三五年,这天下就要易主了。万兴东北自治政府的野心太大,跟老毛子抢起了地盘,看似胜利连连,实刚拖累了他们南下争天下的步阀,东北军二十个师小五十多万大军。中原的老百姓看样子还能过两年好日子。

    在人沉默了一阵子,李长庚见达到了目地,便打破气氛,笑道:“当年大总统任东三省总督时,实行了移民和修建铁路的策略,至今东北三省仍是照章行事啊!这个政策也作为东北自治政府一项基本政策,要坚持三十年不变!一个好的政策不但要推行还要靠坚持。去年晋冀鲁豫有些地区发生了匪患以及水旱灾害,粮食紧张,甚至出现了饿殍于地的情况,我们东北地广人稀,许多肥厚的土地无人开垦,以现在的东北三省的能力,每年可以接收300万左右的人口流入。

    中央政府完全可以成批的组织移民,一则为国家减少流民,二则也充实了东北人口当中汉人的比例,特别是现在我们东北联军扩地数百万平方公里,急需大量人口填充。只要这些土地上面有足够数量的中国人,那些土地就永远是中国人的了。对了我还要恭喜一下大总统,如今你已经是世界上人口最多,领土面积最大的国家总统了。”

    听李长庚说完,徐世晶笑了笑“感谢你们东北自治政府对老夫政策的认可,这开疆扩土也是你们东北军的功劳,老夫受之有愧啊。这移民东北吗是要坚持的,中央也有意向东北移民实边,只是你们东北如何保障移民呢?”

    “我们的政策是这样的,一年管吃穿,二年发工钱,三年管住宿。到第四年发东北公民身份证和户口簿。就是说这些来东北的移民,头三年时间劳动力归东北自治政府支配,第一年我们只管吃饱饭穿暧衣,住的地方就没得挑了,大工棚子,只能说遮风档雨冻不着。到第二年就不白干活了,除了吃饭穿衣外还要发给一些工钱,到时候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