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之山寨英雄》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民国之山寨英雄- 第7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从战争之初东北军就已经做足的胜利的准备。但谁也没想到一场化学武器的大规模使用,取得了这样大的成果,红俄在没有足够防毒面具的情况下,几呼无法与东北军展开正面进攻。西伯利亚高压况然使毒气在战场上停留数日而不散,这样的战争根本无法进行下去。

    后世许多军事专家总结这场战争,是一场以天时为胜负的战争。战争的双方,东北军以充足的战场预想克服了天气不良因素,俄军却因为对战场恶劣的天气状况估计不足,至使失去了对亚洲的控制权。

    即然战争无法打下去,那么只有回到谈判桌上进行,由于伏龙芝是俄方重要将领,这样的黑锅是不能背的,红俄从西线调来了一名上将级别的政委巴辅诺维奇。

    孙烈臣自然没有什么与俄国人好谈的,俄军的十万援军完全笼罩在东北军毒气弹的倾覆之下,只提出一个意见,那就是红俄割让乌拉尔山以东的土地归中国所有。

    最让人气愤的是,李长庚在这时向国际社会抛出了秋明油田这个巨大的诱饵。宣称东北政府将以这个油田成立国际石油公司,向国际社会招股,共同开采。顿时国际舆论全部违心地站在了中国一边,铺天盖地的宣传俄**队的野蛮和失败。东北军使用毒气弹这种完全违背国际公约的行径成为正义的行为。

    俄军数万人惨死于毒气弹的壮态全世界无人报道,而中国士兵被俄**队虐杀的惨照,却一张一张的传播于全世界各个角落。

    在这样全世界喊打喊杀的情况下,红俄方面的谈判代表,跟本无力辩驳,莫斯科因为西线的压力,对巴辅诺维奇的谈判底线也放纵的越来越宽,不就是乌拉尔山以东的土地吗,只要中国承认红俄的合法地位,完全可以放弃。当然,红俄可以在这背后玩许多阴险的谋划,比如同意秋明油田的国际开采权等一系列主权问题,来换取国际社会的动摇。还有就是哈萨克斯坦自治问题。

    然而出忽红俄的意料的是,李长庚竞然全盘接受了红俄与列强各国签定的开采权协议和哈萨克斯坦自治问题。用李长庚的话来说不就是开采协议吗,红俄不签我们东北也要签,不然上那弄钱开采油田,学过地理的都知道全世界除了波斯弯,石油储量最大的就是西伯利亚油田。在说哈萨克斯坦自治,1864年以前,这片土地一直是中国的附属国,这时李长庚对这片士地根本没有太多的打算,即然红俄主动放弃,这个便宜中国何乐而不为呢,作为后世的人的李长庚可知道这块土地上的资源有多丰富。

    这地方开采石油天然气的深度只有地下六百米,没有这玩意用什么抵消东北与俄国展开的这次卫国战争。无耻的李长庚竞然将中俄战争定性为卫国战争。

    不管怎么说中国赢了,出人意料的赢了,两万枚化学炮弹打得俄国人再也提不起在战的勇气。在随后赶到战场的两个中国师,撤底来了个大包围,近十万红俄士兵投降。

    投降的俄军士兵吃了内战三年以来第一次饱饭,这是他们投降之前谁也没想到的,虽然这一顿饱饭只是士豆玉米面的窝头加盐白菜。

    随之而来的是东北军为俄国降兵造的冰房子,和国社党的政治教育。

    国社党的政治教员对俄国降兵问道:“你们为什么要革命啊!”

    “我们要平等,贵族们剥削了我们的财富。”

    “错了,你们即然要平等,可为什么你们那些所谓的领袖住在温暧的克里姆宁宫里面,而你们却要在这冰天雪地里面对生死。”

    “这是革命分工不同!我们将创造一个人人幸福的社会”

    “好的,革命分工不同我可以理解,可为什么,他们喝着牛奶吃着面包,而你们只能啃冰疙瘩一样的回生士豆?”

    “你们是资本主义的走狗!”

    “好吧,你可以这样认为,那你可以帮我解释一下,为什么我们的士兵吃的饱,穿得暧,虽然职别有差异,可我保证我们国家社会主义党的战士和领袖吃着同样的食物,穿着同样的衣服。你们是错误地理解了**!”

第一三九章 这里曾是大唐的地盘() 
十万红俄降兵,可都是壮劳力,喂饱喽就能当牲口使唤,战俘待遇是可以有的,不过谈判结束以后他们还是要回到俄国的,吃了几天窝头的牲口们显然被养刁了胃口,冻土豆的滋味想起来就让人浑身颤抖。

    不管**谁理解的对错,中国或者说是中国的东北自治政府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许许多多的红俄士兵在窝头的引诱下,走出战俘营,加入到修复西伯利亚铁路的大军当中。作茧自缚这四个字每天都折磨着李长庚的大脑,跟小日本就不能合着干事,能在实在些吗,从叶卡捷琳堡到彼得巴甫尔一千多公里的铁路路基让小日本给拆了个彻底。本来打算着坑红俄一把,没想到头来坑得确是自己。

    俄国人是真打不动了,现在国内形式也很危急,西线战场上的失败,使得东线被国际联军连打了几个漂亮的反攻,急于稳定事态的红俄希望与李长庚尽快签订条约,换回红俄俘虏。李长庚肯定不会放过敲竹杠的机会,中俄边境在乌拉尔山的下面又向西拐了个弯,加了一条乌拉尔河延伸到里海。这一条就把大半个哈萨克斯坦划了进来。另外一名战俘换五名15到20岁身体健康的少女,就这样五万多名意志还算坚定的红俄战俘又回到了红俄的手上,俄军全部撤回到乌拉尔山以东,让出叶卡捷琳堡、新乌拉尔斯克、车里雅宾斯克、奥伦堡、乌拉尔、阿特劳,等主要城市。

    随后中俄签订了中苏友好条约,在条约里中国第一次承认了布尔什维克在苏俄的主导地位,并以人道主义援助的名义,向俄国提供了十万吨粮食。

    中俄条约还没有最后签属,但双方都按条约实际履行了对方的要求,之所以没有签约,一方面是俄国确实不想签定割让领土的条约,另一方面东北政自治政府代表不了中国,布尔什维克党也代表不了俄国,双方都缺乏签订国家级条约合法性的存在。

    最后李长庚提议中俄友好条约,由李长庚和列宁分别以布尔什维克党和国家社会主义复兴党党首的身份签订。列宁开始时明确表示他是不会签订这样条约的,但李长庚却不依不饶地坚持俄方签约代表必须是列宁,只要列宁签字并向国际社会声明,中方原意向俄国红军提供十万人的武器装备。

    俄国国内越来越差的战争环境,列宁只好做出妥协,但条件是在增加五万人的装备。一系的讨价还价之后,中方还是向俄国提供十万人的武器装备,但多加了一百门105毫米榴弹炮和十万枚炮弹。这批武器以交还战俘武器的名义送给俄方。并约定列宁和李长庚在1920年1月1日这一天,双方在叶卡捷琳堡签订条约。

    当东北军进驻叶卡捷琳堡的时候,李长庚为了宣示对新地盘的主权,将这座城市改名为庭州,为北庭省首府所在地,孙烈臣为北庭省督军。随着北庭、安西、濛池、昆陵、月氏、条支、这一系列历史当中的地理名词被东北宣传部门发表在报纸上,中国的文史学家都疯狂了,那里曾是大唐帝国的地盘啊!现在又回到天朝的怀抱了,一连串的地理名词更是成为文士们高谈阔论的话题,碎叶水、药杀水、乌浒河、夷波海,安息洲、火寻、鸟飞、休福。

    最让人不解的是许多日本学者也热情高涨地参与进来,毕竟日本人保留东西的传统还是不错的,许多唐朝的史料保存得比中国自己还完善。一些烧坏了脑子的日本学者还捧起了中国的臭脚,扬言要和中国合并,当然这种脑残的声音被日本政府无情的镇压了!要合并那也是日本合并中国,中国把日本合并了,天皇上那呆着去。

    东北军一夜间大获全胜,让许多人都没做好准备,但胜利的果实要马上收取,时间久了,东西就指不定是谁的了。在中俄条约签订之前,必须要将阿拉什共各国拿下(今哈萨克斯坦北部地区,西南部地区为士耳其斯坦共和国),这个地区属于资产阶级统治,对红俄的**没有任何好感,而作为曾经的天朝附属国,也有着一份浓厚的感情。说乱七八糟的都没用,想当年中国的盐、茶、大黄、丝稠、瓷器等物资那是相当重要的。

    一些地区纷纷推翻俄共的领导,接受东北军派往的官员和军队。李长庚现在最发愁的就是手中官员实在太少了,几呼到了无官可派的尴尬境地,特别是新收回的几个斯坦地区,这些地区民族和宗教问题十分复杂,没有经验的官员去了,非闹出乱子不可。

    纠结解决不了问题,李长庚把主意打在了那些前清遗臣上面,这些人治理一方的能力肯定没个说,尤其是驻新疆的帮办大臣,参赞大臣,伊犁将军,还有一些中低级官员,这些官员对伊斯兰事务和民族事务都十分熟悉,发今这些人多数都是坐冷板登的角色,重新启用的难度并不大,不过却涉及到另一个问题,那就是这些官员满族人的比例远高过汉人,这些人一旦掌权之后,会不会在玩复辟。

    想来想去李长庚决定冒险搏一搏,这时一个人出现在李长庚的视野内,那就是清末驻疆布政史王树楠,此人在新疆其间发行纸币、重订税收、创办邮局,在疆其间声望非常好,是一个非常有能力的官员,如今此人正愚居北京不理世事,李长庚觉得这个人是可以重用的,于是派杨度亲自去请贤。

    东北军连打带抢弄下的地盘还没出乱子,国内这时却又出了乱子,皖系见东北军无暇顾及国内,段祺瑞和徐树铮以为好机会到了,放开手脚纠集大军准备对直系军阀曹锟和吴佩孚开战,曹锟和吴佩孚也不是善茬高呼安福国会为非法国会,直皖大战初起。

    网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最新、最快、最火的连载作品尽在!手机用户请到阅读。

第一四零章 看工业收遗臣() 
第一四零章

    直皖大战不是说打就能打起来的,他们可没有东北军的军事动员体制,说露骨点就是都没钱打这场仗,直皖两系现在最关键的是要摸清楚东北军的态度,外一人家来个黄雀在后,两家就只有哭的份了。

    李长庚正直用人之时,直、皖两系虽然武力不怎么着,但不得不承认这两个派系都有雄厚的人才储备,就拿李长庚要求贤的原新疆布政使王树楠来说,他就是直系元老,别看人家青衣小帽地不理世事,一心在家修着清史,但真要想跟直系领袖曹锟聊聊,曹锟也得恭恭敬敬地跑到北京听教。

    李长庚干脆让还没动身的杨度帮他列个名单,直皖两系不是想试探自己的态度吗,不用试探了,把名单上的这些人给我请到东北来,我东北军保证老老实实地不出山海关一步,两不相帮。

    还别说,这些元老什么的来地还挺快,这是李长庚没想到的一点。出使西域这可是中国文人的一大情怀,这些文人大员从小便学习背诵大量唐诗,在唐诗里面有着大量的边塞诗,谁没有过少年时的冲动,谁没有过青年时的热血沸腾,谁没想过当年万里觅封候,匹马戍梁州。那个梦幻一样的大唐似乎近在眼前!

    这个冬天的哈尔滨也是格外的冷,但寒冷的天气似乎掩盖不了哈尔滨人的热情,到处都是成堆的沙石工料,到处都是搬运机器设备的工人。

    李长庚此时正在一辆有轨电车的车厢里,对着一群北上的前清遗臣充当解说员的角色,各位你们现在所看到的这片区域,是东北联合钢铁公司高炉冶炼厂的二、三期工程,今年三月二期工程已经开工建设,等后年二三期工程全部建设完成后将是座拥有二十座高炉的联合冶炼厂,预计将年生产500万吨生铁,超过了一战前奥凶帝国的全国生铁产量,而四期高炉工程的图纸已经作废,从德国招聘来的工程师正在抓紧设计五期工程,预计产量在翻一翻。等五期工程完工后,这里将成为一个城中之城,近二十万钢铁工人将在这里安家落户。

    “壮哉!我中华有此工业何愁不兴,不过总司令生产这么多钢铁我们能消耗得了吗?”说话的是皖系元老,原新疆巡抚袁大化。也是位晚清能臣,力主修建新疆铁路,可惜因辛亥革命而终止。

    “袁老,放心,且不说咱们新打下来的地盘建设需要大量钢铁,就是东北三省一年的用铁量也远远不够,东北钢铁集团在鞍山分部,也正在建设一座大型的联合高炉冶炼厂,规模和这个一样大小,钢铁在我们东北是怎么用都不够地!”

    袁大化又指着钢铁厂对面的一大片空地问道:“总司令,你这一大片场地,也是要全盖上工厂?”

    “是的,要盖,这一片地方规化是东北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