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大隋风云》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重生之大隋风云- 第1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王大虎眼中杀机流转,他看的出来对方肯定是一个好手,一个极有杀人经验的好手。

    徐世绩的每一刀恰到好处,这种刀法根本就不需要什么变化,能杀人的刀法就是好刀法。

    王大虎之所以懂的这点,是因为这种杀人的方法王大虎也会。

    而且王大虎从徐世绩动手的过程中看的出来他是没有内力的。

    就算杀人的刀法再刁钻,只要没有内力,威力也会大打折扣。

    这种刀法在塞外杀杀突厥还行,碰到自己这种高手当然就没有用了。

    王大虎眼中寒芒一闪,朝着旁边伸了伸手,立即有一个手下带着狞笑递过来了一柄宝剑,仿佛他已经提前见到了徐世绩死在自家寨主剑下的模样。

    清风寨的土匪多用刀枪,但王大虎却用剑。

    他的剑并不起眼,但是王大虎却知道他的这柄剑要比江湖上很多所谓的名剑更有名,因为他的剑饮过了很多名人的血。

    王大虎拔剑!

    自马上一跃而起,体内内力随之流转,冰冷的剑光一闪,剑锋夹杂着凌然刺骨的冷风刺向了徐世绩的咽喉。

    往常王大虎杀人的时候都会使一些花哨而又看着复杂的剑招,这样才能让属下佩服自己,而这一次王大虎径直一剑凌空刺出,使出的是自己压箱底的本事。

    杀人和比武过招不同,这一点王大虎非常明白。

    王大虎的武功在江湖上或许并不怎么出名,但若论杀人,他的经验却比许多名门大派中的弟子要多的多。

    王大虎也看的出,徐世绩似乎也是这种人,所以第一剑已是全力一剑。

    这一剑虽然看似简单,但无论是方向、力道还是出手的时机都是王大虎在一次次生死搏斗中领悟出来的,王大虎甚至连雨滴落到剑上溅起的水花对人的视线产生的影响都考虑了进来了,可以说这一剑已经是王大虎剑术的最高造诣。

    李淳风虽然和人动手的经验不多,但是眼力还是有的。

    眼看对方凌厉的剑锋就要刺到徐世绩的咽喉,他的灵魂深处想要大声急呼,却已然来不及张口。

    他只能眼睁睁的看着剑尖一点一点的靠近徐世绩的咽喉!

第31章 梅花落() 
王大虎的脸上已经提前露出了胜利者的笑意。

    剑未至,王大虎脑海中已经能够想象对方咽喉处梅花绽开的模样,因为这朵梅花他已经见过了太多次。

    他这一剑没有名字,是他从偶然得来的一张残缺剑谱中学来的,他靠着这一招剑法挑战过很多成名的剑客,甚至很多人都不知道,以剑法狠辣著称的海鲨剑派掌门人海灵子也是死在的一招之下。

    他这一招据说可以破掉很多门派中的剑法。

    但是徐世绩用的不是剑,而是刀。

    剑锋终于到了离徐世绩最近的位置,但是梅花却未出现。

    因为在最后一刻,王大虎发现徐世绩的身前不知道什么时候蓦然间多出了两只手指。

    手指修长似乎并没有多少力气,但王大虎的剑锋被两根手指轻轻一夹便再不能动弹分毫。

    王大虎嘴角的笑意还没有完全收起,又见眼前一道明亮的月光闪过,只是令他不解的是这月光为何照耀进了他的身体里面。

    为何周围的人又都露出了一副惊恐的模样,随即王大虎眼前一红,就没有了意识。

    王大虎的脸上缓缓的出现了一条红色的细纹,细纹从上到下渐渐扩大,接下来他的身体便慢慢的从中间裂开,一半朝右一半朝左,分成了两片倒在地上,由顶至股,分的虽不怎么均匀,但却分的笔直。

    王大虎其实本不叫做这个名字,他曾经也是有名的剑客。

    只不过因为惹怒了朝廷这才改名换姓在塞外苟活。

    但是如今他的真名叫做什么已经不重要了,因为没有人会祭奠他,埋葬他。

    青青见到眼前的景象,猛然将眼睛闭了起来,不忍再看。

    而一旁的李淳风更是忍不住呕吐了起来。

    没有人看清徐世绩是如何出手的。

    朱五李青看着倒下的寨主,不由打了一个激灵,感到胯下一阵发凉。

    万幸,那刀光只是斩断了他们的一条手腕而已。

    刘方也已被眼前的场景震惊,他也杀过人,而且杀的人还不少。但这么魔性的杀人方法他却是第一次见到。

    随即刘方就发现眼前煞星缓缓的将目光移向了自己。

    刘方立即下马跪了下来道:“英…英雄…饶命!”

    都说人在危机关头会拼命一搏,但那是在尚有搏命余地的时候,如果危机已经到了自己无法抗拒的程度,人就只剩下了两个反应。

    逃命和祈求。

    徐世绩冷眼看了看刘方,毫不迟疑刀光又现,刘方的头颅已经落地。

    “我已放过你一次,但你既然还敢带人再来,那我就只能送你上路了。”

    剩下的一众土匪虽然也见过不少血腥场面,但以往见的都是别人流血。

    如今清风寨的大寨主和二寨主都死了,他们也都明白了,这个看表面上去人畜无害的少年其实是一个杀人不眨眼的大魔头。

    众人不敢逃,准确的说不敢做第一个逃的人,因为第一个逃的肯定逃不过那片刀光。

    徐世绩杀了刘方之后,将弯刀收起,淡淡道:“滚吧!”

    徐世绩两世为人前世又是修仙者,他长时间跳脱于凡人的善恶之外,所以对于徐世绩来说杀人不算什么,但他也并不是喜欢杀人的人。

    更何况人在面对蝼蚁的时候,需要考虑要杀还是要放吗?

    众土匪听到“滚”字的时候如临大赦,这才发现原来这个字不止能用来骂人,这字竟然还是一个如此美好的字,彷佛是附着着佛家的梵音一样美好。

    众人没有迟疑,立即朝着四面八方一拥而散,此刻心里想的只有一件事,滚的越快越好。

    土匪们很快就都走远了,只留下了一地的血迹和一顶花轿。

    徐世绩眉头微皱,走了过去将花轿的门帘拉开。

    看着徐世绩有些深沉的脸色青青低声问道:“公子怎么了?新娘子怎么还不出来?”

    李淳风看着沉默不语的徐世绩,也感到有些奇怪,连忙也走了出去。

    新娘子已经死了,女子的脸上挂满了血迹,仍可见粉脸上泪痕纵横。

    虽然此刻血泪模糊但也能看的出来她生前必是一个容颜姣美的女子。

    女子额头上有三块淤青,看样子应该是花轿中放着的秤砣砸出来的。

    真正致命的是最后一下,正是这一下将她头颅砸破。

    前几下的时候女子必定心有不忍,但最后还是咬着牙自杀了。

    李淳风站在雨中有些默然:“哎,何必呢。你明明都已经把她从这帮恶人手中救出来了。为何还要死!”

    徐世绩放下轿帘沉声道:“她之前之所以忍辱负重,必定是怕自己一死连累她的家人。所以如今恶人已去,她才放心的离开了这个浊世。”

    青青秀目中无限凄惶喃喃道:“女子名节大于天,若我遭此横祸,只怕也不会活在这世上了吧。”

    说罢她默默看了徐世绩一眼,眼中充满了感激。

    徐世绩叹了口气,道:“青青你先回庙里去吧,外面风冷,我和道士先将这姑娘的尸首入土为安。此事…也不用跟她家人再说了,给他们留个念想吧。”

    土地本就被雨水打湿,两人用土匪们散落的大刀很快就刨了一个大坑,将女子尸身埋好。

    徐世绩低声道:“道士,先回庙里去吧。”

    李淳风擦了一把脸上的雨水,转身和徐世绩也回到了庙中。

    李淳风坐在火堆旁边,看了看外面王大虎和刘方以及几个土匪的尸体,恨声道:“刚才我还觉得你有些心狠手辣,但如今只觉得你不该把那些人放过,这种人应该都杀了,省的再祸害无辜的人。”

    徐世绩叹道:“哎…道士,你也是修道之人,怎么心境如此容易就起了波澜,先前也不知道是谁说我杀气重的。”

    徐世绩不是除魔卫道之士,别人欺负到他的头上时他自会出手,但是出手的程度却只是随性罢了。

    青青也安慰道:“如今事已至此,死对她来说其实也算是一种解脱,道长何苦再伤心伤神。”

    人死如灯灭,人死了所有的痛苦就都没有了,就算留下了痛苦也是活下来的人去承担。

    李淳风想了想道:“哎,这天下这么大,此时此刻也不知道还有多少地方都在发生着类似的事情。你们说那些无依无靠的人又该怎么面对这个浊世呢?”

    青青无奈道:“这个我也不知道,若不是遇见了公子,我的下场恐怕也跟刚才的女子相似。”

第32章 初入榆林() 
徐世绩静静地听着窗外的雨落,“这种事情天底下的确很多,想要避免就需要朝廷将自己设定的律法严格执行下去。道士若是心怀天下,我看不如去朝廷做个官好了。”

    如果法纪森严,朝廷也能严格的将法律落实到每一寸土地,那法律就会像阳光一样,普照于四方。这种威慑能力远比江湖游侠们的“拔刀相助”要有用的多。

    李淳风哂笑道:“这种时候了,你竟然还要开贫道的玩笑,简直是铁石心肠…”

    徐世绩无语,明明自己出的力气最大,而且说的也有情有理,竟得了个铁石心肠的评价…

    青青轻轻笑道:“公子说的其实没错,你做道士只能靠给别人算命骗点钱,又怎么能管的了天下人的疾苦呢。”

    李淳风一时语塞:“什么叫算命骗钱,贫道也是有道之士好嘛,你们。。。你们真不亏是主仆…”

    徐世绩、青青闻言都会心的笑了起来。

    三人聊着聊着,之前的苦闷总算是消融了许多。

    第二天一大早,青青醒来之后就见李淳风早已盘坐在女子的坟旁,口里念念有词。

    徐世绩走到青青身旁,道:“雨一停,道士就开始超度了,他这人看似吊儿郎当,但心地却很善良,将来必定能做出一番成就来。”

    青青轻笑道:“公子什么时候也跟道长学会算命了?”

    徐世绩淡淡一笑,没有做过多解释。

    按照历史的记载,李淳风也算是个大腿,只不过眼下看起来似乎还不如自己。

    李唐!

    徐世绩看着远方不由想到了这两个字。

    蝴蝶扇扇翅膀尚且会引起龙卷风来,他这么大一个活人降临,只怕历史的走向肯定会跟自己所知的不同。

    不过将来究竟会如何,还是要到了中原才能知道。

    二人就这么待在道士身后,也不再作声,默默的等着李淳风将超度法事做完,又砍了一块木头插在了坟头,做了一个墓碑,碑上写了“无名氏”三个字。

    三人收拾妥当便朝南继续走去。

    中原会是什么样子的呢?这个问题在徐世绩脑海中出现过了很多次。

    大业的前五年,隋炀帝将隋朝的繁荣推向了一个顶峰,徐世绩也对这位后世褒贬不一的帝王感到好奇。

    三人离开山神庙之后走了足足两天,这一天上午终于远远的望见了远处的一座城池。

    城池上写着的“榆林”两个大字。

    三人不由都松了口气,塞外的苦日子终于要结束了。

    榆林城是一座大城,矗立在边疆,作为大隋朝的一道重要防线,城门口时不时有商旅出入。

    门口有两派士兵把守,其中一个胖胖的士兵,懒洋洋的晒着太阳,见徐世绩三人走了过来,缓缓伸出了手来。

    徐世绩微微一愣,这是。。。干嘛,这么明目张胆的要钱?

    徐世绩刚要发作青青在一旁小声提醒道:“公子…咱们的路引。”

    徐世绩这才恍然大悟,将路引拿出递到了士兵的手上。

    士兵接过路引轻“咦”了一声,带着好奇的打量起了徐世绩,“竟然是军中开的,进去吧。”

    李淳风也验了路引,随后三人便一起进了榆林城。

    如今已是深秋,一场秋雨过后空气中仍透着一股凉意。

    天气虽凉但是北城门却极为热闹,虽然前不久突厥军队还在马邑和张须陀的大军交过手,但两国之间的商贸还是没有中断。

    正所谓“世人熙攘,皆为名利”,突厥和大隋别看风俗文化不同,但都有对方喜欢和需要的东西,比如突厥人自制的皮毛衣物,饰物,弯刀。中原人的丝绸、茶叶、胭脂水粉等物品,所以两国之间商人一直都存在贸易的关系。

    也正是由于这个原因,如今的榆林城也成了一大商埠。

    三人见如今时候还早,尚且不到用午饭的时候,便漫无目的的在城里面闲逛。

    街道两旁热闹非凡,酒旗招展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