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清原之无极生太极》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三清原之无极生太极- 第41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宇宫仁跟随宇宫照烈已经二十多年了,知道宇宫照烈是真的怒了,他还知道,在宇宫照烈盛怒的时候,任谁劝说也无济于事,宇宫仁只好向宇宫照烈行了一个军礼,然后转身走出了宇宫照烈的中军大帐,带着三十名虎卫军直奔杨修的帐篷,把正在指挥书童收拾行囊的杨修拽到了军校场,然后名虎卫军一刀斩下了杨修的头颅,放在托盘里送到了宇宫照烈的面前。宇宫照烈指着杨修的头颅又骂了半晌,这才算解了气,喝令将杨修的头颅与尸体分开埋葬,让杨修落得了一个死无全尸的凄惨下场。

    虽然斩了杨修,但是宇宫照烈现在面临的困难处境,却并没有因此而好转。第二日,元起又向八十万精兵下令,全军拔寨而起,再次向前挺进五里,在距离魏军大寨不足十里的地方安营扎寨,继续保持着对魏军将士的威压。对此,宇宫照烈束手无策,只能命令多加守卫,日夜不停的在大营五里范围内来回巡哨,防止元起率军发起突袭。只要双方的士气不能回到同一个起跑线上,宇宫照烈就绝对不会贸然发起反击,因为他知道,在敌我双方士气相差悬殊的情况下,只能固守,决不可与敌交战。

    宇宫照烈心中所想的,也正是元起心中所想的。只不过两人看待问题的立场不同罢了。宇宫照烈是想在短期内重振军中士气,争取和将士拉近差距;而元起所想的,是要保持对魏军士气的压制,让他们一直处于低谷之中,无力发起反击。

    因此,在两军对峙的第三天,元起再次下令前进五里,直逼魏军的大寨安下营盘,两座大寨相距仅三里之遥,彼此甚至都可以清楚的看到对方营中的一举一动了。三里的距离,已经进入了红衣弩炮的射程边缘,陈列在燕军营中的数百架红衣弩炮,早已填装好了劲弩,对着魏军大营的方向,散射着慑人的寒光。不过元起却没有下达激发红衣弩炮的命令,他把红衣弩炮摆出来的目的,并不是对魏军造成杀伤,而是为了进一步瓦解魏军将士的战斗意志。试问,在红衣弩炮的环伺下,天下间谁能睡得安稳?

    魏军前营的将士,在战战兢兢、提心吊胆的度过了一个白天之后,却没有得到宇宫照烈撤军的命令,夜晚来临的时候,他们一个个苦着脸,甚至都不敢钻进自己的帐篷去睡觉,唯恐自己在睡梦中,被破空射来的红衣劲弩带走了性命。于是,在魏军大营最靠近大寨的方向,便出现了百年难得一见的景象,成批成批的魏军将士三五成群的聚在一起,在距离地面五尺高的地方架设了数层厚厚的木板,并在木板上倒扣了七、八面盾牌,然后互相拥挤着坐在一起,瞪大着眼睛看着漆黑的夜空,而本是供他们休息的帐篷内,却是空无一人。

    与此同时,抬头目视夜空的,还有元起。

    元起仰着头,神情专注的看着夜空,似乎夜空中有着什么特别的东西在吸引着他一样。站在他身边的诸葛亮也曾数次抬头看向夜空,却什么都没看到,漆黑的夜空连一颗星星都没有,让最擅长夜观星象的诸葛亮感到今夜的夜空,实在是无趣,他真的有些不明白,元起究竟是在看什么能看的那样出神。

    良久,元起收回了看向夜空的目光,缓缓说道:“孔明,你是否在奇怪,某究竟是在看些什么?”

    诸葛亮老老实实的回答道:“是。”

    元起转头看向诸葛亮,展露出了笑容,露出了两排整齐的白牙,神秘的说道:“其实,某什么也没在看。某刚才只是在想,宇宫照烈会不会也和咱们站在这同一片夜空下,也在抬头看着夜空。如果他在看的话,那么你猜,他又会从这夜空中看到些什么呢?”

    不等诸葛亮回答,元起似是询问,又似是自言自语的说道:“漆黑如墨的夜空,连一颗星星都没有,这,或许会让宇宫照烈感到一丝孤单吧?”顿了一顿,元起的语气忽然转为了肯定,认真的说道:“官渡是个好地方。当年某在北,宇宫照烈在南,共同攻击袁丁,他就是在官渡击败了袁丁的南下部队,从而奠定了中原霸主的地位。现在,是时候让官渡再次成为历史新的见证之地了。”

    诸葛亮把元起的话一字不漏的听进了耳中,沉思了片刻之后,向元起拱手说道:“亮明白了。请大哥放心,亮一定会设法把宇宫照烈逼迫到官渡,在那里和他展开决战。官渡必将成为又一场争锋的主战场,这一次,在官渡一战而定天下的,一定会是我们!”

    元起笑了,他的笑容里带着无尽的自信:“第一次官渡之战的胜利是属于宇宫照烈的,他在那里以少胜多,打出了他生平最漂亮的一战,如今,某就要在他的成名之地彻底的击败他!官渡,便是他最好的埋骨之所!

第四百四十八章 断粮() 
翌日,朝阳初升,两座敌对的大营中也升起了阵阵炊烟。

    早餐时间,是两军将士难得的清闲时光,所有的人都可以在这一刻享受到短暂的宁静,至于宁静过后,有谁会战死沙场,又有谁会重伤落下残疾,那就只有天知道了。

    因为相隔的距离只有数里,燕军大营中飘出的阵阵肉香,无可阻挡的钻进了魏军大营的将士们鼻子中,让已经有一段时间没有吃到过肉的魏军将士们十分眼馋。燕军的早餐其实是十分简单的,每个人的早餐都是定量的,两块面饼,一碗肉粥,再加上一小块的鱼干。肉食并不多,但是营养搭配的却很均衡,军中的厨师又是燕京大学培养出来的优秀人才,这些被深深的烙上了印记的厨师们,把灶台视为自己的战场,他们通过自己的双手,尽量让那些在前线浴血拼杀的将士们吃饱吃好,这就是属于他们最大的胜利。所以,每次一到开饭的时间,敌军大营内飘出的香气,总是让对面大营内的魏军将士垂涎不已。

    一名魏军副将伸长鼻子向敌军大营的方向使劲闻了闻,脸上不由得露出了一丝陶醉的神色,可是当他低下头,看到自己手中握着的那块干巴巴的窝头时,脸上的神色瞬间垮了下来,难以下咽的神色溢于言表。同样都是军人,同样都是拿粮饷的战士,为何自己这边就和对面有这么大的差距呢?人家连早餐都能吃的这样香甜,为何自己却只能啃干巴巴的窝头?这名副将越想越不是滋味,越想越是气恼,最后忍不住一把将手中的窝头扔到了地上,还伸出脚向着窝头狠狠地踩了一脚,口中怒道:“人比人简直是气死人,这饭没法吃了!”

    和这名副将有着同样心思的人不在少数。在看到这名副将怨怒的举动之后,不少人也跟着站起身来,吵吵嚷嚷的骂了起来,埋怨自家将士这边的伙食太差,让人无法下咽。有了带头的人,就一定会有跟风的人,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了怒骂的行列:

    “大家说说,这是给人吃的饭吗?简直就是给猪吃的东西!”

    “看看人家对面,连他妈早饭都有肉吃,咱们多久没吃到过肉了?一个月?还是两个月?”

    “最可气的是。每次吃饭的时候,都还要忍受对面传来的肉香,捏着鼻子吃饭,俺都快要疯了!”

    …………

    就在魏军将士们越吵越烈,眼看就要因不满而爆发兵变的时候,宇宫照烈略带冷厉的声音响了起来:“吵什么?!吵能解决问题吗?不要忘了,我们的身后,是我们的家园,是我们的亲人。我们一旦被元起击败,那么你们当中的每一个人都会成为战俘,你们每一个人的亲人都会成为奴隶,你们所有人的良田家产都会被彻底吞并!打不赢仗。还有什么脸面要吃的?还有什么脸面回去见家乡父老?”

    不知何时,宇宫照烈已经来到了军校场的边缘,宇宫仁站立在宇宫照烈的身侧,仅存的左手已经按到了剑柄上。脸上带着怒容,正来回扫视着军校场内的每一名将士,用行动为宇宫照烈刚才的话做出了注脚。在宇宫照烈身后。两百名虎卫军昂然而立,和宇宫仁一样,他们的手也都握到了武器的手柄上,只要宇宫照烈一声令下,他们便会把刚才抱怨伙食不好的一部分人就地正法。

    在宇宫照烈的训斥下,大部分的魏军将士都低下了头,眼睛盯着脚尖前的一小块土地,羞愧的抬不起头来。不过也有一小部分的将士却并没有因此而停止抱怨,先前扔掉手中窝头的那名副将小声的抗辩道:“某本是汉中人,在当初汉中之战时,某便已经是家破人亡了,心中早已没什么牵挂了,某效忠大王只为图个温饱,现在连饭都快吃不上了,哪里还有心思上阵杀敌呢!”

    当初汉中之战,宇宫照烈利用汉中城,引诱元起和泰山同时来攻城,最后宇宫照烈把汉中拱手让给了泰山,撤退时带走了汉中城内的所有粮草和一部分人口,这名副将就是那个时候跟在宇宫照烈身边的。对这名副将而言,中原并不是他的故乡,所以他对中原自然也就没有太多的归属感,在面临危机的时候,口出怨言也就不足为奇了。

    和这名副将的情况大致相仿的人不在少数,不少人都站到了这名副将的身边,默默地用行动来支持着这名副将的言论。对于这些背井离乡,心中早已了无牵挂的人来说,吃饱和生存,是最重要的事,如果这两件事受到了强烈的威胁,他们的心中必定会出现摇摆,这是人之常情。

    宇宫照烈平淡的看了那名副将一眼,然后转头递给了宇宫仁一个狠辣的眼色。宇宫仁会意,大踏步上前,来到那名副将身前,然后迅速抽出腰间佩剑,一剑刺进了他的心窝中,将其格杀当场。踏着血泊,宇宫照烈来到倒地的副将身前,然后缓缓地对眼前的其他将士们说道:“皮之不存毛将安附?不管你和你们来自哪里,现在,你们都是我大魏的一员,如果大魏被消灭了,你们连继续生存下去的权力都没有了,等到那个时候,你们会因伙食不好而无心杀敌而后悔的,那时再去后悔,你们不觉得会太迟了吗?与其那样,还不如孤现在就送你们上路,也免得你们日后遭受折辱!”

    宇宫照烈的话,说的这些将士们哑口无言。诚然,现在虽然军中的伙食并不好,但至少可以果腹,可以为他们提供生存下去的能量,如果因为伙食的原因,在战场上失去了杀敌之心,导致大魏被消灭,那么他们这些人的下场会是什么呢?是被处斩,还是沦为奴隶?或者是其他更加悲惨的结局?

    危机被宇宫照烈这位老谋深算的政治家轻易化解,他用元起惯用的胡萝卜加大棒的手法,让军中浮动的人心再次变得稳定下来,将一场随时可能引发的兵变,消弭于无形之中。

    把危机驱散之后,宇宫照烈的神色缓和了下来,他弯下腰来。开始仔细的拾取着地上已经被踩碎的窝头,将窝头的大部分都拾到掌心之后,宇宫照烈重新站起身来,当着全体将士的面,拂去窝头上沾染的泥土,然后一口一口的吃进了自己的肚中。

    咽下最后一口窝头,宇宫照烈拍了拍手,环视着身边的将士们朗声说道:“将士们!我军目前的伙食确实很差,但是我们现在是在战场!我们必须克服自己吃下这些东西,这样我们才能有足够的体力去和敌人战斗!去击败强大的敌人!孤向你们保证。三日之内,便会有补给送来,到时,你们就不必再吃这难以下咽的窝头了。”

    听到新一批的补给就要送到,魏军将士们欢声雷动,纷纷举起手中的武器,大声的呼喊了起来:

    “大魏必胜!”

    “大魏必胜!!”

    “大魏必胜——!!!”

    长久以来被将士们打压到低谷的士气,终于在这一刻发生了巨变,宇宫照烈以出色的治军手段。成功的唤起了麾下将士们的斗志,让他们的士气重新变得高昂起来。在此之前,宇宫照烈也曾使用过相同的手段,比如望梅止渴等等事例。便是最好的佐证。只是这一次和以前不同,宇宫照烈这一次并不是在画饼,而是他笃定三日之内必定会有补给送到,否则的话。以宇宫照烈的精明,他早就下达撤军的命令了,绝不会让军中出现兵变的危机。

    只是宇宫照烈不知道的是。那批被他寄托了全部希望的补给,此刻正在经受着战火的洗礼。潜伏在魏军中的潜龙成员,早已把这一批补给的路线秘密报告给了元起,为了不引起宇宫照烈的怀疑,元起并没有出动大营中的一兵一卒,而是以飞鸽传书的形式,把这一消息传达给了南方军团的统帅庞统,让庞统想办法切断宇宫照烈的补给线。

    有着凤雏之名的庞统在接到元起的飞鸽传书之后,立刻敏锐的洞察到,这一次袭粮,将会对主战场上的魏军将士造成多么重大的打击。于是庞统在和周瑜商议之后,两人连夜调兵遣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