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灵的力量之类物质世界》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心灵的力量之类物质世界- 第3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思维在由低级至高级的循环往复运行中,物质或类物质世界的巨大剌激有可能会提早催化并激活人类思维中的类物质力量,从而使思维因子获得快速进化和提升。在佛教中,这种思维因子和知性的快速成长表现为一种“顿悟”的结果,并使它与“渐悟”相对。所谓“渐悟”则是对人类思维在演进过程中以一种逐次提高并抵达到类物质世界的一种描述。
  讨论到这里,我们应该对人类思维模型有了一个全新的理解,同时,我们还对思维的本质意义和使命有了一个清晰的认知:即是人类通过思维而获得对于自身与自然宇宙精神本体关系的解。下面,我想使我们的讨论去到思维所涉及的另外一端,从这一端所发生的讨论或许有助于我们对人类思维的终级目的形成一些有价值的看法。
  这些看法是:当我们基于思辩而发现人类自身与宇宙万物的不同区别时,思维协助我们对这些种种不同进行了深入的思考。这种基于“区分”“不同”事物的思维率先在人类的思维中产生,并形成人类哲学的第一根本问题:我是谁?随着思维的不断演进并深入到自然宇宙精神的世界时,我们会发现,万物的“不同”皆出于这个自然宇宙相同的本质,即宇宙精神的本体。如果说辩证是人类思维为了确认事物本质的存在差异特性,那么哲学的目标和使命则是人类探索宇宙世界的本质的解,这个解不是多元而只会是自然宇宙精神的一元。

  思维的生命态(10)

  这一结论类似于每个人类生命的发祥:基于微小的生命基因胚体而发展出一个复杂的生命组织。这一生命体的一方面是复杂生命组织的多元器官、形态与功用,另一方面则是这些复杂体均源出一个引导这一生命起源的本原基因。
  当人类思维触及到自然宇宙万物的种种区别与差异时,几乎所有的思维目的均是为了实现对这些无穷差异体本质的解知。而哲学,则实现了对所有思维的统合与回溯,并从自然万象中获得一个对宇宙万物的统一思想。当哲学的行程在宇宙精神的世界中越走越深,它将发现这样的一个状况:宇宙的所有不同事物实际上产生于一个相同的本源体中。在世界万物的“不同”产生之前,一个“同”的本源体早就诞生了——所有的“不同”都是“同”发育生长并扩散的结果,同时都依附在“同”的基础之上。
  这样的一个哲学的“同”便是我们所探索到的自然宇宙精神的本质,亦是宇宙所有生命的本源和宇宙精神本质的解,以及人类所追求的真知和极致真理的所在。在佛教的经典之中,这一真理被称之为金刚般若波罗蜜,其意便是指如同万世不销并可超度一切事情因果的智慧力量。一旦我们认同这一哲学所获的解,那么,人类剩下的问题则是:这样一个宇宙精神的“同”又从何而来?当这一“同”发祥出宇宙万物时,“同”在我们思维的空间中仅仅只是人类思维回溯的一个交集的P点,在“同”之前还有什么吗?是什么构成了自然宇宙的“同”?
  这会是一个更加深远的人类问题。我曾就类似的问题与朋友谈到过一只梨子的故事:人类在自然宇宙的状况就像生活在一只梨子丰厚的果肉之中——人类便在那儿思考着:我是谁?从哪儿来?到哪儿去等等问题,然而就在思考这些问题的同时,人类同时又永远无法摆脱梨子所创生的世界的局限和约束,甚至无法到达梨子的皮质层更无法穿透皮层而抵达到梨子的外部(然而我确信人类的思维有可能突破这一切)。
  所以,我们可以以此假设来进行一个小小的试验:当人类的思维能够穿透这只梨子的皮层时会出现怎样的状况呢?人类或许会发现以下有趣的几点。
  其一、梨子之中,人类所处的世界是一个由统一精神统合的整体世界,其间所有的不同的事物均源于一个“同”的宇宙精神本体。
  其二、梨子之外,还有许多相同类似的梨子和树叶以及更为广阔的世界(可以用伊甸园来借喻),这个巨大无涯的世界是人类所依附的宇宙精神本体(人类居住的梨子)的来源。
  其三、在梨子之中和梨子之外,我们看到,梨子是人类所认知的宇宙而梨子之外同样是宇宙所认同的宇宙。这样,哲学所探索的解将获得一个无穷延伸而统一的解,这个解便是宇宙本身的大一统。这个大一统的解便是自然宇宙精神的本体即处在一个无有穷尽的精神虚空态中,这种虚空不是绝对的空而是充满孕育万物的生机活力,它以一个巨大的虚空和本源的“同”相统一,寂廖而不灭,无极无涯,无始而无终。
  就这样,宇宙存在于一个充满寂寥生机的时空的多维体系中,人类恰恰处在一个适于它出生并生长的时空交集处,就像宇宙万物中的任何一个诞生物,人类所处的星球在这样一个巨大的虚空中飘浮,生长并延续着。而宇宙精神的本体,当它虚空的精神显出无极的生命力时,人类也就获得了这一生命力的相同响应。如果说万物在宇宙中拥有不同命运的区别,那么也只会是事物生命形态的不同罢了——因此,我可以证明宇宙以及人类在这一意义上的相同与永生。
  心灵的思维模式,即是类物质世界的思维模式的统称。它包括辩证思维的一部分,更完全包容了感悟思维与哲学思维两个部分。心灵思维的最大特征就是无极的放射性与天才的灵悟(这与宇宙虚空的生机十分相似)。这里所讲的思维的无极放射性,是指思维在类物质世界中所进行的自由探索,这种自由,暗合着自然宇宙的无极性,是心灵在类物质世界的自我解放,是对所有人择束缚的打破,更是一种来自宇宙生命境界的升华与回归。至于思维所体现的天才的灵悟,则是心灵本体在完全融入类物质世界并获得的无穷能量之后的非凡启动。通过这一动力,心灵在类物质世界所取得的能量才会被有效地传递到特质态的生命之中直至影响到整个人类社会,起到引领和推动人类思想进步的作用。

  思维的生命态(11)

  因此,达成心灵思维模型的前提就是心灵的“自由”,倘若缺乏这种“自由”,则心灵无法实现对于现实世界的超越更无法真正抵达类物质世界。人类现实生活中,禁锢自己心灵的人们比比皆是,究其根本,大多都是使自己的思维停滞在物质态中而不能超越。再次回到前面所提及动物为什么会在习惯思维面前停止而不再进化的话题,我们可以看到这一因由亦与人类思维停滞的现象十分类似,这之间的区别仅仅只是动物们的思维停止之处更加低级而已。
  在这里我们将人类这一问题揭示出来,我相信这一问题将受到广泛的关注:为什么会有相当一部分人类也会如同动物界一样将自己的思维停止在经验思维之中而不再进化呢?
  在我们所建立的人类由经验思维上升到辩证思维的多元变异的演进模型之外,必须注意到,人类由于种群发源与群居生存形态所产生的趋同心理导致了多元变异模型的极端脆弱性,即人们最后宁肯放弃经验的个性差异而回归到群属经验的统一之中,人们在更大程度上将主动拒绝某种变异的产生!人们更愿意相信大多数人所认同的经验,这便是人类趋同心理的特征,这种心理所起到的马太效应将使几乎所有的人都被纳入到经验之中而无法逃脱。这样,一个经验的整体心态由此形成并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为人类自己所固定,也正因为如此,人类才会在辩证思维之前停驻他们进化的脚步,直到一个人类思维的异已分子出现或由一场自然宇宙的力量来将这些群属的经验击个粉碎!
  群属经验并引导出的趋同心理是人类动物型的心理特质,这一特质更多地为自然动物种群所拥有,比如羊群整体的弱小与狼群的整体强悍,候鸟的集体迁徙与旅鼠和蝗虫的集体行为。
  人类的相当一部分尤其是弱势群体部分往往处在这样的一种群属经验之中而获得思维趋同的生存。当这种生存成为一种人类自己的思维法则与方式时,经验思维的强大与稳固便成为极其自然的结果,这也就导致了人类经常陷入到自己所设定的困囿之中。
  类物质世界在数千年前被先知们感知之时还没有完全发挥出它应有的能量。约翰“汝等当自寻圣经”的训导实质上就是对人类在突破经验思维模式上的一次心灵感召。不幸的是,在感召之后,人们更多的仍然将以趋同的心理归附到新的经验之谈中。
  值得庆幸的是,每一时期总会有一些人类自身种属之中的异类分子出现,他们就像是人类身体上所产生的某种变异物质一样,突然出现在人类的群属经验之中并与这些经验发生激烈的冲突。在人类历史上,这种冲突几乎伴随着人类思想史的始终,其激烈程度令人吃惊不已。这种冲突使得经验人类变得辩证和哲学,变得感悟和有所创造。我相信这种异类的力量完全来自于类物质世界。这是人类本身便具备的另外一种力量,心灵的力量,只是过多的群属经验使人类在更多的时候拒绝了这种力量的输入。
  也正因此如此,一个开明、开放、自由和民主的人类社会结构与体制才会显得如此重要。从类物质世界的原理来看,这是生命本体存在的基本原则,同时更是心灵思维获得的必要前提,在这一前提下,人类将认知 “天赋人权”更为深刻的意义所在。
  可以相信,从人类自身思维发展的规律来看,人类对于心灵世界的自由和生命平等意识的认知将以加速的方式达成。可以预见,人类世界对于类物质心灵的真正解放虽然仍将路途漫长然而却将通过不断的自我解放而无限接近并最终抵达心灵的自由世界——这一世界便是类物质的宇宙精神世界,我们人类最终归宿的所在。
  也就是说,我们将以心灵态而存在于宇宙之中,这一心灵态同时也是未来再次诞生更加高级生命物质态的基础和前提,是宇宙精神本身的使命体现。
  茫茫宇宙,在浩渺之中,孕育着的是无穷的生机和心灵生命的冲动。我们所见到的物质世界仅仅是这个宇宙世界的极小的部分。人类,不应仅仅被这一小小世界的诱惑所困绕,人类应当相信,当心灵被真正唤起时,人类便可以飞翔。

  思维的生命态(12)

  亚马,你便是未来能够飞翔的一个,用你的心灵去感悟——只要你相信飞翔,就一定能飞翔。
  祝你健康。
  你的父亲
  于西斯廷咖啡馆 2003。2。11
  后记:回归心灵家园——类物质世界
  2002年整整一年,我都在作一个我维持了将近九年的公司工作无关的考虑。
  而事实上,这一考虑已经持续很长时间了。
  这九年中的每一天我都会与各种各样具体的公司事务打交道,这中间也会发生一些我并不熟悉以及个人并不情愿的际遇。另外,我也相信包括我自己在内以及许多同伴和我的客户,都是一群务实而且勤奋努力的工作者,注重现实利益、关心年底的红利。2002年底来临时,我对于经营将近九年的公司感到了一种前所未有过的困顿,这一困顿的根源几乎可以归咎于那些过于现实目标的追求而使我感到极端的无聊。我不知道其他人是否也有相同的感受,不过据我观察,金钱以及利润似乎是许多人在这个时代的慰藉所在,在物质所带来的短暂快感之外许多人并不需要考虑其它。
  我相信这是一种人类生命的重大失落与精神的悲哀。然而,当你提出这一点时,人们或多或少会向你投来怀疑的眼光,那个意思是:你怎么这样不切实际?
  有时我想,他们真的要和我比较现实的财富吗?好吧,那我就再创造或者捞一点儿给你们看一看,这种能力我和大家一样并不低下呢。
  这是一个可笑和极容易令人变得可耻的游戏,而且还有可能十分的可悲。
  很早的时候,我对于自然天地就有了一种特别的感悟,这种感悟我相信许多人都曾同样有过。我记得我和父亲,静静地坐在涟江的河边,对岸是涟钢的高炉。我记得那些看到的景色:深深的天空、连接天际的河流以及父亲的那把夏威夷吉它所留给我的种种记忆,这种记忆之深,以致使我从来都不曾忘记掉。少年的时候,我会长时间地观看夏夜的蔚蓝星空,并在星光之下睡去。那种仰望,是出于一个少年渴望对宇宙的求解,更是对它深远无极的仰慕。我常想,我是否可以解读它哪怕是一点点?
  成人之后当我处在人与人的近切关系之中时,我日渐感到这种关系的短浅和脆弱。这种建立在对于物质有形化世界中的种种关系,从唯变的事物原则上来说是极其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