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儒侠》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春秋儒侠- 第18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韩少云无奈的耸了耸肩,却是上前拉住了桓常手臂。

    “我听阿常说过,你如今正在诸侯国漫无目的的游历,何不与我一同前往秦国,看看秦王究竟是否真的雄才大略呢?”

    桓常闻言也有些心动,不过忽然想起了什么,却是坚定的摇了摇头。

    “秦国我早晚都要去,却不是现在。”

    “为何?”

    韩少云脸上露出了疑惑的神色,想要知道其中原因。

    这倒并非韩少云八卦,只是他虽然与桓常相识不久,两人却有些意气相投,韩少云也希望桓常能够与自己一同入秦。

    毕竟,齐国想要强大,不仅要改革内政、发展军事力量,还需要像桓常这样有潜力的武者。

    韩少云哪怕不会武功,也坚信只要给桓常时间,桓常未来的成就肯定不可限量。

    “我有些私事,早就想要前往宋国一趟,当初因为种种原因先是去了齐国,后来又前往东海,最后又来到赵国。”

    “时光匆匆,不知不觉间已经过去了两年多。”

    “宋国我必须走上一遭,若是现在就与韩兄前往秦国,却也不知会在那里耽误多长时间。”

    韩少云眼中露出了失望的神色,不过也没有追问桓常,究竟有什么事情必须前往宋国。

    “既然如此,那么我们有缘再见!”

    ……

    赵国篇完结了。

    有书友抱怨说我在水文,写很多无关主题的人物,写武侠就要有武侠的样子,让我去看看金庸的作品。

    首先我说一下,按照现在的订阅来算,每章我也就只有十块钱左右的收入,为了这点钱水文,除非自己脑子抽了,我其实想现在就完结了,那样更好。

    其次,这本书按照分类来讲,应该算是架空类历史武侠,不过网站没有这个分类,所以可以算是架空历史,也能算是武侠,我本意是想写类似于春秋的那个时代。

    至于墨子任、方离、仲丘、姬伯、韩少云这些人,分别代表墨家、纵横家、儒家、法家、兵家,他们也不是什么可有可无的人物,这些人先后入秦,我觉得铺垫已经很明显了,后续剧情大家应该能猜一些。

    很多读者的心理我了解,大约就是喜欢打怪升级的小说套路,就比如主角今天杀了小弟,被小弟老大追杀,然后突破反杀老大,再然后引出老大背后势力,再被追杀,再突破灭了那个势力……

    这样的小说有很多,不过这本书既然开了头,我就不准备那样写,实在不喜欢我也没办法,我只能按照自己的节奏,按照自己的作者道德底线,把心中的故事写完。

    不过我想要说的是,如果有书友抱着这个心理看小说,就不要拿金庸的书来说事,因为我敢肯定,有这种心理的读者肯定看不下去金庸的小说,不信自己可以去试试,只是开篇的环境描写你们估计都觉得烦,直接跳过不看。如果金庸小说连载的话,写东邪、西毒、南帝、北丐、杨康这些人的时候,你们估计也觉得是在水文。

    还有就是,金庸的武侠一部才多少字,网文一部又有多少字,自己可以去算算,标准可能一样么?

    我敢拍着胸脯保证,那些被我花费笔墨描写的人物没有一个是龙套,不像很多小说一样,人物都是主角升级的垫脚石,到了高级地图根本都不会出现。

    多的也不说,这卷书写完了,该铺垫的人物基本都出现了,下一卷宋国篇主角真正出仕,九州风云才刚刚开始。

    不过我想说,这不是简单的武侠,如果想要看练功升级的读者,我也只能无奈的摊手。

第346章 追寻身世() 
大周之前,还有夏、商两个强大的朝代。

    商灭夏朝,历经千余年,因纣王残忍暴虐,有周武王率领诸侯起兵伐纣,商朝这才灭亡。

    不过按照分封制的礼法,纵然商朝覆灭,仍然不能将以前的贵族宗祀灭绝。

    故此,当武王分封诸侯时,纣王儿子武庚就被分封于殷地,以奉其宗祀。

    待周武王去世后,武庚领兵叛乱,想要恢复商朝的辉煌,却被周公平叛杀死,又另封纣王庶兄微子启于商丘,国号宋。

    自此以后,宋国建立已经数千年矣。

    按照血统来算,宋国宗室其实流淌着商朝王族的血脉,在等级森严的九州大陆,这个血脉无疑非常高贵。

    哪怕商朝已经灭亡数千年,这份传承自血脉的荣耀,仍然被宋国宗室继承,也是宋国宗室自傲的资本。

    由于宋国宗室起源于商朝正统,故此哪怕时代不断改变,宋国仍旧非常注重传统。

    不过相比起遵循周王室礼法的鲁国,宋国所遵循的传统很多都来自于商朝,这就使得宋国风俗与其余国家有些大相径庭。

    桓常辞别韩少云以后,前往飘雪峰一趟,却得知阿牛已经闭关,近几年根本不会见任何人。

    无奈之下,桓常只得辞别了飘雪峰峰主,就朝着宋国赶来。

    进入宋国境内,桓常感到了浓浓的不适,他甚至感觉自己来到了传说中的商朝。

    相比起其余国家,宋国显得更加和谐,国民的性格也非常温和,而且官府提倡仁义,律法也相对比较宽松。

    桓常让小黑放缓了速度,就在宋国境内慢慢游历。

    期间,桓常看到有盗贼被官差捉拿,官府却并没有对盗贼进行处罚,反而将其带到了自己的家乡,就把盗贼放了。

    乡邻得知乡中出了盗贼,全都深以为耻,那个盗贼居然因为羞愧跳河自杀。

    若非桓常正好经过那里,并且将那名盗贼救下,恐怕那名盗贼就已经死了,不过从那以后,盗贼再也没有脸面回到家中,远走他乡不知所踪。

    除此之外,桓常在赶路的途中,还发现很多百姓夜不闭户,路不拾遗。

    这种风气也让桓常大为吃惊,没想到宋国治安居然如此好。

    最为重要的是,相比起其余国家,宋国境内武者却非常罕见,桓常走过几个郡城,遇见的武者也没有多少。

    至于武功高强者,更是寥寥无几。

    “这就是宋国么?真的好特别啊!”

    这个时候,桓常似乎有些明白,当年的书剑阁祖师为何会相助宋国了。

    书剑阁先书后剑,虽然也是隐世宗门,骨子里却有一种儒雅,与宋国的风气非常契合。

    桓常在宋国游历两月有余,新年也已经过去,仍旧没有直接前往宋国国都商丘。

    在宋国这种安详的氛围下,桓常也感觉心灵得到了升华,在此之前身上所积累的那些暴虐气息,也被缓缓消融。

    “怪不得各大宗门弟子,在达到某种境界以后都会游历九州诸侯国,只有见识过诸侯国迥异的风景,眼界才能变得更加开广。”

    武功修炼一途,想要依靠苦修达到巅峰,根本没有丝毫可能。

    修炼也是修心问道,世间万物都有其运行的轨迹,而这些轨迹也都是道,只有触摸到这些轨迹,武者境界才能不断提升。

    到了最后,当武者能够彻底看清某种轨迹以后,甚至能够超脱其外,也就成了堪破生死玄关的绝世强者。

    桓常在游历过程中,也感觉自己心境不断在提升,而且体内真气更是缓缓增多,虽然没有达到入室巅峰境界,却也不停积累着。

    “在宋国,我感受到了一种自然之道,这里没有过多律法的约束,就连官府很多时候,也不愿意强制性解决问题。”

    “宋国以这种方式治国,能够存留至今简直有些不可思议。”

    宋国的风气,虽然使得国内无比祥和,却也导致官府太过软弱,军队无论在战斗力还是数量上,比其余诸侯都要相差甚远。

    事实上,宋国若非有着以前的辉煌,再加上传承了商朝王族血统,恐怕早就被灭国了。

    “这样的国家太理想化了,虽然百姓安居乐业,却不适合生存在这个大争之世。”

    看着那些行走间都带着笑容的宋国国民,桓常忽然有些心痛,他不知道在这种大环境下,宋国还能保持现状多长时间。

    这两年多时间,桓常早就感觉九州风起云涌,各大宗门天才弟子辈出,诸侯国也是大动作不断,想要招揽人才进行变法强国。

    再加上当年签署的条约已经失效,五大隐世宗门先后出世,桓常能够预料,九州早晚都会掀起惊涛骇浪。

    桓常有些担心,弱小的宋国在这种惊涛骇浪下,根本没有办法保全自身。

    “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

    “我如今不过是小人物罢了,根本影响不了九州局势,宋国前途究竟如何,我也管不了。”

    最终,桓常还是叹了一口气。

    其实桓常还有另外的心思,那就是有些怀疑书剑阁与宋国宗室起了矛盾。

    不然的话,师傅徐妄也不会带着自己,躲到鲁国隐名埋名这么多年了。

    “我现在只想知道,自己究竟有着怎样的身世。”

    桓常甩了甩脑袋,不由自主握紧了手中的玉佩,感受着玉佩传来的温热感觉,桓常古今无波的心境,居然都有些砰砰作响。

    这么多年以来,桓常虽然很少提及自己父母,却也非常想要知道自己身世。

    只不过,小时候桓常追问过徐妄很多次,可是徐妄每次都左右而言他,不肯将实情告知桓常。

    留给桓常仅有的线索,就是他的姓氏以及身上佩戴的那块玉佩。

    以前的桓常,并不知道自己姓氏有多么特别,直到在曲阜遇到方离以后,听了对方的讲解,才知道这个姓氏早就不存在了。

    就算曾经存在,也与宋国宗室有关。

    那个时候,方离还提起过宋公宗室姓氏的演变,其中有八大姓分别是:宋、孔、华、萧、戴、桓、牛、穆。

    而这些姓氏,很多都是由子姓演化而来。

    当初的宋襄公正是以子为姓,不过自宋襄公以后,却是不知为何,子姓也几乎绝迹。

    桓常身上佩戴的那块玉佩,相传也与宋国宗室有关,因为在玉佩上面刻着一个‘子’字,还有代表宋国宗室的图案。

    “看来,我必须前往宋国国都一趟了。”

第347章 安阳君() 
商丘,乃宋国国都,也是已经覆灭夏朝、商朝的都城。

    这里城墙高大,城池占地面积极其广袤,乃是九州十分罕见的古城,留有很多古朝遗址。

    桓常骑着小黑来到商丘,也被那气势恢宏,且带着古朴韵味的古都所折服。

    “这商丘真不愧是三朝古都,仅仅这份气势都让人心生敬畏。”

    桓常站在城外许久,这才调整好了心绪,朝着城内走去。

    宋国虽然乃是小国,无论国土面积还是国内人口都非常少,可商丘城内却是熙熙攘攘,繁荣程度比之鲁国曲阜犹有过之。

    桓常穿梭在街道之上,看着川流不息的人群,听着小贩们的叫卖声,忽然觉得这样的生活才更加真实。

    桓常在街道上走了许久,这才找到一个客栈住下,然后接连数日都在了解商丘这个都城。

    过了半月时间,桓常对于商丘也大致摸熟悉了。

    “我的身世应该与宋国宗室有关,可是怎样才能接近宋国宗室呢?”

    桓常有些犯难。

    书剑阁离开宋国三百年,这些年哪怕宋国逐渐衰弱,甚至被其余诸侯国侵略,书剑阁也从来没有站出来相助。

    桓常并不知道,三百年后的今天,自己书剑阁传人的身份,究竟能不能在宋国受到隆重接待。

    “姜小白对于李健亲近有加,阿牛刚刚得到飘雪峰传承,赵、魏、韩三国就迫不及待前去拉拢。”

    “只是不知道这么年过去了,宋国宗室还记得书剑阁么?”

    桓常脸上露出了挣扎的神色,却是正在犹豫要不要亮明自己身份。

    不过思索许久,桓常最终还是觉得,书剑阁可能与如今的宋国宗室之间,有着些许不为人知的秘密。

    在弄清楚这些秘密以前,桓常决定不暴露自己的身份。

    好在宋国武者不多,而且庙堂与江湖信息也不共享,哪怕桓常已经在江湖中闯出了赫赫威名,也不见得会被诸侯国记住。

    毕竟,诸侯国都是雄踞一方的存在,很少会关心蜕凡境界以下的武者。

    而且正如桓常闯荡江湖,很少从武者口中得到有关诸侯的消息那样,诸侯官吏之间也很少谈论江湖事。

    有时候,在庙堂上谈论江湖事,甚至算得上是大忌。

    当然,像方离、姬伯、仲丘、韩少云这些人,并不算是江湖客。

    “我如果不亮明身份,想要接近宋国宗室调查身世,恐怕并不容易。”

    决定不暴露自己的身份,桓常却感觉有些犯难了。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