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辟九霄》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道辟九霄- 第2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法宝的演变有三个阶段。这些祈雨旗正是古代修士将符箓刻画在旗幡上,可以施展降雨道术的法宝。但上面只有一组组祈雨咒,没有灵活巧妙的阵箓图,根本无法施展祈雨之外的用处。

    “当年也不知那位师叔祖动了什么念想,成天在外翻找古修洞府。想那些古修处于仙道初开的阶段,他们研究的法宝丹药对现在而言早已淘汰,他们的洞府中又有什么宝物?”

    “话也不能这么说。”李静洵笑道:“古修传承,代代创新,才有我等当今的仙道体系。从他们手中,或许能对现今体系有所借鉴。再者,这次祈雨旗不就用上了?”

    “倒也是。”张元初没再多言,让姬飞晨挑选。

    姬飞晨随便挑了一件旗幡,张元初热情说:“这次治旱,我们共分为四组。一组降雨治火,一组赈灾解毒,一组铲除尸魔,一组负责诛杀旱魃。姬师弟负责降雨,回头跟李师妹一起准备。景轩师弟,回头跟我们一起诛杀旱魃。”

    杀旱魃可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一只得道旱魃堪比人仙境界。张元初和姬飞晨刚刚见面,自然不好让姬飞晨为自家卖死命。于是,刻意给他找一个合适而轻松的伙计。至于景轩,大家都是门派弟子,谁不了解谁?

    张元初放心景轩的实力,拉他商量铲除旱魃的计划。

    而姬飞晨则和李静洵一组。姬飞晨祭炼祈雨旗后,和李静洵去找其他同伴。

    祈雨是一种说难不难,说易不易的道术。但如果不花功夫研究,普通修士不可能一次成功。景轩那种,就从来没接触过这种道术。

    祈雨组目前找遍附近修士,算上姬飞晨共计六人。刚来到据点,只听里面传来一阵吵闹声。

    “祈雨祈雨,当然是水最重要!”

    “放屁,行风弄雨,没有气流推动,你降哪门子雨?”

    李静洵带姬飞晨过来,看到里面有五位修士,三人在争论,一人在旁观,还有一人在打坐。

    “又开始了”李静洵有些无奈,上前打圆场:“诸位我把方才在成晃山三区降雨之人请来。你们可以好好交流交流。”

    其中一个大汉一把抓住姬飞晨:“老弟便是刚刚降雨之人?看老弟降雨的规模,想必是此中大家,你说。降雨的时候是水最重要还是风最重要?”

    另一消瘦修士尖叫说:“当然是风!”

    “胡说,没水叫什么降雨?”大汉反瞪回去,第三个打圆场的修士倾姬飞晨坐下:“老弟别见怪,大家难得碰到同道中人,所以一时间情绪较为激动。”

    两人各持一词,姬飞晨听罢,明白他们在争论什么。

    所谓道法,是修士操控天地的手段,模拟天地万象的运用。这天地间雨水运行,到底是风吹雨动,还是雨落风起?

    姬飞晨回忆前世所学的课本。

    提出“风”的重要性,无疑是洞察空中云层流动,上下气流的变动,凝云落雨。

    而提出“水汽”的重要性,也是发觉水汽在气层凝结云雾的原理。

    道法,就是将这个自然过程精简,以人力完成自然循环。

    “这个……应该看个人的风格了。我等施展道法操控风雨,本来就和自然演变大有不通,节省不少步骤。只需将水汽凝云,生成雨滴,然后洒下即可。”

    “若无风催动,这雨哪可能均匀分布?恐怕直接就是一道瀑布从天倾斜。唯有风吹雨滴,才能均匀散入大地。一般来说,我们祈雨都是以法力催风,加速空中水汽凝云,逼迫云层落雨。

    当然,那是在普通情况下,目前我们没办法聚拢水汽,只能从其他地方挪移湖水或者海水,比起催风,目前生水才是最重要的。”姬飞晨不好偏袒任何一方,只能跟着同伴一起和稀泥。

    几人聊着降雨心得,忽然门口蹦蹦跳跳来了一位少年:“李家姐姐,麻烦借给人陪我去降雨。”

    涂山前来找人,随便一指,把姬飞晨拉走。

    姬飞晨若有所悟,一声告罪,陪涂山离开。

    涂山属于救人赈灾的一组,和降雨组经常配合行动。涂山名正言顺将姬飞晨带走,路上将一个小纸包甩给姬飞晨:“这里头还有两位道德宗的人仙在,你小心点。这里面有三颗匿气丸,可以让你暂时假扮炼气士的身份。”

    嗯?姬飞晨收好丹丸,谨慎问:“你帮我,有什么要求?”

    “切,真以为谁都跟你们魔门一样?我只是不愿意节外生枝而已。当然,你要说条件,回头记得欠我一个人情。”

    涂山拉他下山,在一个村落处停下。天狐让姬飞晨降雨,自己把事先准备的丹丸药粉投入枯井和河床。只需雨水洒下,自然而然化解此地尸毒。

    半个时辰后,姬飞晨降雨回来,只见少年穿梭在伤患间,熬制汤药帮他们拔毒。

    姬飞晨拿出少年给他的药丸,仔细检查后才慢慢服下一枚。顿时,体内滚滚元气掩盖煞气,再也看不出什么魔修的痕迹,只是一种和涂山类似的炼气士路数。

    “看样子,丹丸没有问题。”姬飞晨在旁静站,忽然有感村落外出现几只僵尸。于是随手上前料理,以毒水消融。

    总共忙活了许久,见天色已晚,二人才重新返山。

第二十四章太上三秘() 
接下来几日,姬飞晨和涂山合作,在成晃山下的村落行走,时不时还跟其他几位降雨修士联手催雨。

    道德宗将成晃山受灾地界分为一块块区域,因为首恶不除,暄气难解,必须每日设法降雨消弭大地炎毒。

    姬飞晨忙碌不停,对祈雨降水之法更有几分心得,隐隐有龙族降雨的神通意味。

    几日下来,倒是没见景轩的影子。

    “想必正跟其他人琢磨如何铲除首恶?”这几日时间,姬飞晨和众人混熟,仗着天狐送给自己的匿气丸,和李静洵以及其他一些同道讨论太上玄法。

    比起自己这个半路出家的“散修”,这些玄门正道的弟子对太上功法别有见解,让姬飞晨获益匪浅。

    不过对于《太上云成龙微玉华真解》的来历,哪怕是这些人也说不出究竟。太上三千法门,当今各大门派所传只占据一小半,很多法门在时光岁月中早已失传。

    这天,姬飞晨打坐练习,参悟“阴阳龙须”这门道法。在场很多门派都是太上传人,李静洵听闻姬飞晨的这门道法后笑着指点:“太上祖师手掌阴阳龙须扇。号称分理阴阳,定乾坤两仪之宝。你若修炼这门道术,不单单要从阳刚入手,更要从阴柔入道,刚柔并济,阴阳同在。我看你走上古炼气路数,不分清浊之辨。何不在子午之时采太阴阳精和太阳***混先天请浊之气炼成神通?”

    子时一阳生,采月华之时正有一缕少阳之气。午时一阴生,采日精之时有少阴之气升腾。

    在李静洵指点下,姬飞晨采日月精华融入龙须,头顶形成一幅两仪阴阳图。

    两只阴阳鱼分别象征日精和月华,太阴鱼的眼睛吐出少阳之气,太阳鱼的眼睛喷出少阴之气。

    太阳、少阳、太阴少阴又构成四象之道。

    “鸿蒙生太极,两仪四象循,这正是太上开天地的真意。”姬飞晨恍然,脑子里那尊老君法相顿时散去,泥丸宫演绎的天地气象重新归入混沌。

    莽莽苍苍的混沌鸿蒙之境,有一缕阴阳混洞的太上神光开辟混沌。

    霎时,太极出,老君现。

    鸿蒙之境向天地转变,老君手持太上神光化作宝扇。宝扇由龙须交汇而成,时而化如意,时而凝仙剑,时而成扁拐。所谓宝扇、如意、仙剑、扁拐,统统都是外相。其本质,正是一缕先天阴阳真意。

    老君法相道妙无穷,生于鸿蒙之开,踏祥云,披霞光,手持阴阳龙须扇破开太极,复又有阴阳盘结不朽,逐渐生出两仪之气。

    时,太上神光一分为二,化作一阴一阳两条龙蛇。阳龙遁天而吸清气。阴蛇下降而吸收浊气。

    清浊始,天地分,两仪变,四象出。

    最后龙蛇起舞,在天地间推动四象变化后化作龙须,飞入老君所化的龙魂处。神龙翱翔天地之间,两条龙须光彩熠熠,象征阴阳之理,每一根龙须有三十六枚先天符篆流转。此乃大道之形也。

    阴阳逆转则化太极,阴阳顺演则成四象。

    泥丸宫变化四象之景,姬飞晨顿时明悟:“原来如此,难怪真解中记录阴阳龙须这门道法,而旁边的太极和四象法门根本没有详细解释。原来,这两门道法需要自行从阴阳龙须中领悟。”

    太极法门,应该象征龙魂的龙珠。太极之珠,混元一体。而四象法门则由阴阳龙须顺演太阳太阴少阳少阴,化作另一门道术。这两门功法,需要自行从阴阳龙须中领悟。

    龙须,对于神龙而言意义极为重要。就跟猫鼠之流的胡须类似,是他们进行判定,感知天地的特殊器官。阴阳龙须,正是《太上云成龙微玉华真解》中入门道法,也是最重要的道法之一。只有凭借阴阳龙须感知太极之变,四象道衍,才算真正得道。

    姬飞晨没多琢磨那两门不知名堂的“太极”“四象”道法,而是将心神收回,专心研究“阴阳龙须”这门秘术。

    道法,是修士御使天地之气的手段。但道法修炼到一定层次后就会形成神通。神通天授,到那个境界后再不用念诵咒文,施展符箓,举手投足便是天地之力。

    姬飞晨的阴阳龙须和神通很相似。观想阴阳龙须的同时,将相应道法的符箓打入龙须中。只要念头一动,就可轻便施展相应道法。

    “《太上云成龙微玉华真解》必然是太上嫡传之法,所以才有这种近乎于神通妙境的道法。如果我能将太极、阴阳、四象这三门道法统统练成,就能凭借真解炼成人仙道果。”

    但是这门真解怎么被煌阳魔教的人得到?姬飞晨心生疑虑:万一正主找上门可怎么办?

    收功凝思,忽然不远处传来一阵喧哗声。

    “回来了,他们回来了!”

    不少修士起身,将刚刚出门探查情况的张元初等人拥簇回来。

    张元初和景轩并肩归来,二人和几个同伴都是一副狼狈相。

    等诸人坐定后,李静洵问:“师兄,情况如何?”

    “情况不容乐观。”张元初扯过舆图,描绘自己和景轩探测的结果。

    姬飞晨用询问的目光看向景轩。

    景轩伸出三根手指:“第三种。”

    诸修倒起一口冷气。姬飞晨眉头紧锁:“果然是天尸门余孽?”

    “这不清楚,但的的确确是魔人修炼旱魃真身。我二人远观,其修炼时赤云遮山,黑雾吞光,已经比得上人仙大魔。单凭我们几人绝无胜算。”

    张元初此刻也重新画出舆图,指着成晃山的地形说:“以往我们只在诸山周遭勘测,但是这次我和几位同道走得远。你们瞧……”

    他在舆图上勾勒朱圈,都是成晃山最边缘的余脉地界,共计八个方位。姬飞晨心中一动:“这是八方之位?”四象八卦,是修士最常用的结构。

    瞧见红圈正对八方,徐大先生疑道:“这又有什么问题?难道他在聚气?”

    “你们再看。”张元初有在每个朱圈边上,按照山脉起伏的山麓,勾勒八个矩形,宛如……

    “棺材?”李静洵喃喃自语,八个棺材图形,有好几个并不具备真正的四边。

    “回来的路上,我们看到僵尸群四处游走,很多僵尸随意破坏村落,造成一片片废墟。更有诸多山石崩塌阻路,原本的舆图没有记下这些,因此我们一直没有发觉。直到方才景轩跟我说笑,说‘如果降雨之时一个不慎,就会在棺材口中形成湖泊。。’这时我二人才有所发觉。”

    景轩接口:“既然是魔人修炼的旱魃,灵智不逊色我等常人。他催动僵尸外走,自然有所图谋。你们看,将山道崩塌之后形成的阻碍和原本的山体勾勒,正好是八个棺材对应八方。而更重要的是,每一个棺材以山为边,以河床为界,其中都有村落栖息。”

    “血祭!他想要将八棺之内的人统统血祭,以此修炼他的魔功?”

    “不单单如此,我们还发现另一件事。”张元初指着八棺图中央的核心一点,那里正是成晃山中的一座幽谷。

    “此谷九窍俱灭,四壁无门,乃死绝之地。魔人本尊正在此处练功。据我们观察,他本尊实力应该不强。显然进入人仙境界不久。但是他炼制八棺,欲以八棺聚运,形成九阴死绝之地。如果他魔功大成,八棺死阴煞气齐动,会让他瞬间把千里之地化作死域。”

    旱魃一出,赤地千里。这千里之地并不是虚言,如果能做到这一步,就说明他的法力道果堪比地仙。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