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祝劫运榜》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梁祝劫运榜- 第2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金玉飘香,花树吟唱,贵不可言!

    英台也不犹豫,取出这页自己创作的书法文章,捏住边缘又是一抖,上面的异象全都从文章中脱离,无论是泉源亦或是花树,都被英台抬手拈起,浓缩成一道云烟状的珠子,送入山伯头脑中。

    得了五品文章的精神补充,山伯终于感到心力、精神上不再疲惫,只感觉神情振奋,能够掌控浑身的力量。

    等到喝完参汤,山伯控制着收回目中的杀气,将刚才没有力气闭合的毛孔收摄,任由人参的菁华在体内回荡、游走!

    再次睁开双眼,山伯终于恢复了清明。

    从脑海中的文人形成开始,山伯就是入品的儒生了,但清醒后直到现在,恢复了体力和精神,山伯才开始能够自如地使用儒家的一些功法和儒术生活、学习、处事甚至战斗!

    此时全身的志气都化作了书生的意气,山伯只感觉全身意气风发,精神和意志处于一种高昂的状态,智慧纷至沓来,灵感如长江大***薄而出。

    此时的心情恰似站在高处,望着国家的大好河山,胸中酝酿着一股豪迈的情绪,在那里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昂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

第19章 九品异象 英台述说储物袋() 
山伯知道这是初入品时儒气转换以及灵感爆发的余波造成的,便稍稍控制了情绪,偏头细看英台,就见他周身有月桂、玉兰双生宝树护体,宝树上有乐器清鸣,枝杈上的禽鸟、彩霞,头顶的宝典,宝典上喷涌的泉水,以及花树上缤纷的落英,都比往日更加的灵动。

    再看其双目瞳仁深处,分别充满着一团大无边际的紫雾,左眼月桂,右目玉兰,其花树深深地扎根紫雾,上不见顶,下不见根,两株花树上的鲜花都在不断绽放,其花瓣飘零飞舞,充塞了整个天地,待其落地,又化作养分滋养着花树和紫雾。

    入品前后所看到的气象,果然大有不同,以前只能看其表,听其音,此时却能看到宝树上的主干、枝桠,甚至树叶,都在微微的生长,散发出一股积极向上的活力。

    花树上乐器奏出的音乐,也能够感受到它所表达的心情,能够听出他的言外之意,甚至只用感受,就能知道他想说什么,而自己的想法,也可以用翠竹的摇曳以及飞旋其间的乐器表达,再也不用像以前那样用言语表述。

    这种感觉,真是奇妙!

    山伯观看英台,英台也在好奇地看着山伯的宝典和他那片茂密的修竹。

    初时看到山伯目中那控制不住的杀气,英台微微地叹了口气,毕竟他还是没有改变初衷,有了征战沙场、武力拯救人族的打算。

    此时又看了看山伯渐渐稳定的异象,不禁暗暗点头,果然没有辜负他压制了许久都没有入品的期望,别人入品,都是一颗树木花草,就连聪明如英台,也仅仅是金桂和玉兰双树一根,此时山伯却有数十杆凝翠欲滴的绿竹缭绕周身。

    观其竹干无风而摇曳,带动竹叶唰唰作响!

    竹叶间的摩擦接触,又有上古八音金钟、石磬、琴瑟、竹箫、笙竽、埙(读作熏)缶、鼗(读作淘,俗称“拨浪鼓”)鼓、柷敔(读作注雨)组成的乐器无风而自动,汇聚成一条音乐飘带,轻轻传来,就像碧玉在互相撞击,发出清脆的响声!

    山伯头顶那册翠竹宝典的虚影,不时散发出一道道璀璨的文思光芒,文思流转,如泉水般喷涌于头顶,泉中有水晶琉璃之门,又有一条鱼龙,不停地跳跃龙门,玩耍嬉戏,观其龙躯如蛇似蛟,头角峥嵘,有了褪去杂躯化为真龙的气象。

    再看其双目瞳仁深处,左眼龙马,右目玄龟,隐匿在带着紫色雾气的竹林中,龟马的身躯聚聚散散,充满着变化的意味,这正是易道登堂入室、初窥门庭的象征。

    化蛇成蛟,鱼跃龙门。

    这是九品书生所特有的异象!

    当然,这一切,未入品的凡人,却都看不到了!

    英台收回目光,关切地看着山伯用筷子夹起碗中的人参,小心地咬了一口,慢慢地咀嚼,回味!

    一股略显甘甜的苦味充斥口腔的味蕾,就像咀嚼着刚出锅的馒头,山伯的满嘴都是火热的!

    分为数次轻轻咽下,胃中得了这口人参,变得像一个火炉一般,散发着无尽的热量,向整个身体扩散!

    放下碗筷足有两刻钟的时间,山伯调养完了,方长出了一口气,直到此时,似乎才恢复了些体力和精神!

    看到山伯状态好了很多,英台这才带着询问地看着他,关切地问道:

    “此次入品可还顺利?”

    山伯虚弱地微笑:

    “与其他人有相似,又有不同,有同有异而已!”

    虽然刚才已经看到山伯的异象,但直到听了他的话,英台这才长出了一口气,庆幸地说道:

    “这就好,这就好!有差异是必然的,每个儒生入品,情形都不尽相同!有些以财气入品的儒生,甚至都不敢加入正气,否则日后做了奸邪恶事,或者作奸犯科,必不容于正气,会被自己的誓言打落品级。”

    “嗯,所以我以正气入品,就是断绝了走上邪路的可能。对了,可能你也看到了,我此次入品,修出了数十株翠竹,乃是九品的翠竹宝典!”

    英台十分欣喜地说:

    “是啊,我看你根基确实十分的雄厚,看来厚积薄发,延迟入品果然是正确的!”

    山伯感慨道:

    “厚积薄发!假如是在和平年代,我也就早早地入品了,可现在是人族生死存亡的时刻,不如此何以对抗虎视眈眈的妖族、魔门?何以解救北方受苦的人族?”

    “不错,和平年代,原本也有许多卓尔不凡之人,可正因和平,也就少了诸多外在的压力,埋没了很多原本可以有所成就的人。比如兵家,在和平年代,就没有出头之日,盖因没有战争,就没有晋升,导致很多兵家之人碌碌一生!如果没有了生命的威胁以及生活的贫寒、朝不保夕的日子,还能有多少底蕴雄厚的人,失去了前进的动力,或者无法崛起?”

    “嗯!不过英雄终究是英雄,在战乱时可以挺身而出,力挽狂澜,但盛世时期,同样可以另辟蹊径,在其他行业,做出不平凡的功绩!每个时期都不乏有真本事的人,就看他是否努力,是否甘于平凡了!”

    看山伯又咬了一口参精,感受着他身上传来的热度,一浪高过一浪,英台察觉到此时山伯已经有力气、有机会说话了,这才犹豫了一下,轻声问道:

    “你开了几个穴窍啊?祖窍也开了吧?冲开祖窍,就能收藏儒器了。”

    顿了顿,英台继续说道:

    “儒家储物,都用下品的储物袋、中品的江山戒、江山镯或上品的乾坤带和乾坤袋;道家一脉中,传承自上古的炼气士,用的是豹皮做的法宝囊,归入儒门的道家则和儒门用的一样;沙门因有‘纳须弥为芥子’的神通,用的都是芥子环、须弥戒;鬼族常用五阴袋,妖族使用鹿皮囊,剑侠用的却是剑囊;装灵兽的还有专门的灵兽袋、灵兽环、五毒幡等。其余上古异宝,如葫芦、宝瓶、花篮、扳指、戒指、手镯、坛罐、宝鼎、人种袋、袖里乾坤术,却不在此列,得之任何人皆可用。”

第20章 冲开祖窍 双手无缚鸡之力() 
山伯听了英台的讲述,与自己所知大致相同,方微微一笑,把自己聪明窍和智窍,以及慧窍的品级说了,至于祖窍。。。。。。

    祖窍,乃窍之祖也!

    祖窍即道家的天心,在眉心、双眼组成的三角形的正中间。此地“不在身内、不在身外,不可摸索以开,只可默存以俟”。

    “意守祖窍”在修真中叫回光法,就是将两眼神光汇聚在祖窍内,虚静守一,降心制性,祖窍之真意在于祖字,人一身之神所系,认之为祖是也。

    现在山伯恢复了儒气,知道了祖窍的开启方法,灵光又指引了其位置所在,所以山伯意守祖窍,将两眼神光汇聚在祖窍内,同时心内默念:

    “微以意运,如磨镜。三光立聚眉心,光耀如日现前。即以意引临心后、关前。”

    “祖窍,给我开啊~~~”

    山伯将意气凝聚于眉心,不断揉压,脑海中文人身飞出,找准眉心的位置,心内大喝一声,控制着儒气狠狠一击,前后贯通,祖窍,就这样被打开了。

    听山伯说开了聪明窍和智慧窍,英台呆了一呆,他也没想到以易道入品,竟然有这么大的优势,能够找准如此之多的位置。

    因为山伯的意气已经恢复,就在英台愣神的功夫,已经将祖窍也冲开了。

    祖窍冲开,就能容纳、温养儒器,同时也就开辟了一个进出脑海、勾连内外的门户。

    刚刚还在发呆的英台,听说山伯又开了祖窍,赞叹之余,又嘱咐道:

    “既然聪明窍和智慧窍都已打开,那么今后就要经常用儒气和经义文章温养了,否则会退化直至再次闭塞。这正应了那句‘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啊!”

    “不错,即便是入了品级,也不能懈怠、偷懒,仍旧需要勤奋地学习!”

    “聪明合一,即为智,智慧窍在聪明窍全开后才能出现,才能打通智窍。所谓‘智慧通天,冠绝天下’,而慧窍天生,却与先天的魂魄有关,越早打开越好、越容易,有人早慧,说明慧窍在很小的时候就打开了,慧窍从心而起,每升一品开一‘慧’,你已经开了‘慧心、慧剑、慧眼、慧耳’吧?”

    见山伯含笑默认,英台并未高兴太久,而是面带忧色:

    “我知你为人族抗争的决心,但你在文人中加入了兵家的意志,可否唐突了?此法和正宗儒学稍有冲突,儒门还并未彻底解决,将来你是没有希望达到上品境界的!”

    看山伯沉思不语,知道他暂时也找不到好的解决之道,英台无奈的叹了口气,走到书案旁,看到一册竹简被浓郁的紫光包裹,其上又有巴掌高下的华盖守护,四周氤氲的紫光内,不时有山川沼泽、风雷水火的气团凝聚、破裂,又有明珠、翠玉、珍珠、灵芝、人参、安神草以及朱碧青白等各种颜色的果子环绕,知道这是四品虚圣手刻的《周易》竹简,遂拿起递给山伯,轻声问道:

    “《春秋》知过去,永恒不变的春秋,当可镇压并恢复受损的神魂和身体。《中庸》把握现在,使行为中正平和、不偏离,不改变目标、初衷。《易经》明断未来,把握天下大势、未来去向。《易经》瞻前、《春秋》顾后与《中庸》要把握的当下,为何你要独精未来?”

    人参的香味在山伯周围凝聚不散,凫止翻腾,得了人参精气滋润的山伯,闭目感受了一下,又酝酿了情绪,这才睁开双眼,叹了一口气,轻轻说道:

    “国事纷扰,内忧外患,明辨未来走势,才能抓住缈缈之机,为人族争取一线生机。若过去、现在和未来三者兼顾,当然最好,但我一无时间,二无精力,三无典籍可读,只能三中取一了!”

    英台想了想,正欲再言,山伯却道:

    “我也知你心意,不过此次入品,我要求太高,虽然凭借功劳已从草堂中获得大半所需,但有些物品实在难求,你已经资助我良多,若这些都是你自己的还好办,有机会了我会慢慢偿还,但还有借了你家族之物,若再提要求,恐怕他们也不会答应。再借下去,不但让你难做,而我的付出也会更多,此事以后再说吧!”

    英台也心有无奈,只好道:

    “那,也只能这样了!我看你的入品已经结束了,就先把这根古参吃了吧!我现在就去熬制黄粱米,估计等你游完书山学海就能吃了!人参补身体,黄粱米补精神,相信很快你就会恢复过来的!”

    家境贫寒的儒生,买不起补品,当入品时被抽空了身体,神魂虚弱,身体气血不足,读书时用心思索,耗费精神,未及时弥补时,身体、精神都会长时间处于亏空状态,被人称作手无缚鸡之力,所以能进入中上品的不多。

    反观世家子弟,补身体的、补气血的、补筋骨的各种补品,不知凡几,需要了即可取来,还有家族建立学馆、聘请专门的儒生授课,授课的博士经常妙语连珠、舌灿金莲、口若悬河,每日都能为学生洗涤身体和精神,所以这些世家子弟,周身气血充盈,神魂凝实,根本不会有‘手无缚鸡之力’的情况发生。

    不说无书可读,单就读书的环境,以及各种补品,就限制了很多寒门世子的求学之路,这品级、这官职,岂不能皆为世家、豪门所掌控!

    山伯站在那里,一边咀嚼剩余的人参,一边看英台转身来到火炉旁,取了一口铁锅,倒入一罐清泠的山泉,又从案几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