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投资法》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时间投资法- 第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作者:'日'胜间和代 
通过时间投资,简化创造成果的过程
2007年,38岁的我出版了《“白骨精”学习法――让你的年收入持续增长》一书,在发售不到1个月的时间里,销量突破了10万册,我又由此跻身于畅销书作者之列。
光看这些表象,很多人也许会认为我一定忙得没时间睡觉。可是,相反,熟悉我的朋友却说:“你总是在玩啊。”“给你介绍个好店,你马上就去了!”“介绍本好书,你马上就开始读了。”他们都知道我空余的时间其实非常多。
实际上,现在我仍会坚持每周去两次健身俱乐部、一次美甲沙龙,从不间断。
我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空余时间呢?大概是因为我对时间的利用有着与别人极其不同的做法和想法。
听我这么一说,越来越多的朋友希望我能公开一下利用时间的秘诀。所以我决定通过这本书,谈谈我利用时间的技术和方法。
如果掌握了时间投资法,短期内就能创造成果
我将自己管理时间的方法称做“时间投资法”。
用一句话来说,这是一种时间利用方法,其核心是“在相对较短时间内创造同样的成果,应该怎样规划时间”,以及“从中长期的角度考虑,应该对哪些事情进行时间投资”等问题。
比如,刚才谈到2007年4月出版的《“白骨精”学习法》,在发售1个月内突破了10万册成为畅销书,但这本书的写作时间却不足两个星期。
为何能用不到两个星期的时间写完一本畅销书?这是因为在动笔之前,我已经开始把时间“投资”到创造成果的各个环节上。比如先将不同形式的各种技巧归纳总结成一套程序,平时经常训练,把头脑中所思考的内容有理有序地写出来,掌握快速输入稿件的拇指输入法等。
由此,写作过程只是将这些环节统筹安排,所以能够在短期内完成。
像这样,准确估计未来,预先进行“时间投资”,就能简化创造成果的过程。这也可以叫做“储蓄时间”吧。
做好计划,人人都能成功!
“用长期的眼光投资时间。”这句话说来容易,具体该如何操作,也许很难。
做好“计划”,人人都能成功
在本书中,我先对“自身所进行的无意识的行为”作一个浅显易懂的解释,再为大家说明获得成功所需要的技巧。我希望,更多的朋友通过读这本书,能够在日常生活中采用“时间投资法”这种新的思考方式,意识到惯有的时间操作法是可以改变的,并为之采取新的行动。
人生最宝贵的资源是“时间”
想要创造成绩,必须投入多种资源。具体来讲,有“金钱”、“知识”、“劳动”,还有“时间”等等。如果这些投资要素都是无限的,那么任何人都能创造出优质的成果,但实际上这些投资要素并非无限。
在这些要素当中,最为稀有和有限的要素就是“时间”,而并非“金钱”、“知识”和“劳动”。
只要有时间,“金钱”可以通过产生利息而得到增值。
只要有时间,“知识”也可以通过学习、调查来增加。
只要有时间,“劳动量”也可以通过延长时间而增多。
唯独时间,一天24小时,对每个人都是公平的。
无论是爱因斯坦、比尔?盖茨还是普通人,每个人每天都只有24小时,但为什么人们在有生之年能够创造的成果有如此大的差别,归根结底,还是因为对时间的使用方法不同。
可以这样说,时间决定我们的时薪,也决定了我们的年薪。也就是说,越是能够将时间投入到有价值而且生产率高的事情上,就越容易通过短期劳动获得高额的年薪。
本书所讲的“10倍年薪”,是以我刚刚毕业开始到现在的年薪增长的实际情况为例。但年薪提高10倍只是一种目的,在这之前,如何挤出时间,如何高效地分配时间,才是达到目的的关键所在。为避免误解,我想重申一次,本书的目标旨在“有效利用时间,过悠闲的生活”,而不是“将时间安排得滴水不漏”。
投资时间是为了更好地利用时间
我首先想要确认一个非常重要的观点:“把一段时间固定用于投资,可以增加有价值的时间。”
这种说法也许有点抽象,请回忆一下我在提到创作《“白骨精”学习法》时所讲的话。
这本书实际的写作时间只有两个星期,但我在背后却投入了许多时间用于训练。无论是拇指输入法、速读法还是逻辑思维法,把这些时间投资在训练上是必要的,而且训练成果也使得我们更容易创造成果。
“运动”也属于投资。通过定期运动增强体力并保持身材,也是对保持身体健康、集中注意力、增强体力非常重要的投资。也就是说,一天半小时到数小时的运动,可以在今后增加许多非常重要的时间。
像这样的基础能力训练和运动,长远来看的确很重要,但是不做,也不会立马有什么损失,所以很容易被忽视而拖延。但是,能在这个部分花费多少时间,不仅决定将来,也会改变现在的生产率。
“虽然不具备紧急性,但是必定能为将来节约时间起到作用”,我把花在这类事物上的时间称为“Ⅲ投资的时间”。
另一方面,有些事情“既不重要也不紧急”,比如无聊时看电视、参加毫无意义的酒会喝得酩酊大醉之类,我把它所耗费的时间叫做“Ⅳ闲耗的时间”。
时间投资分布图
如此,日常生活中“在紧急且重要的事情上花费的时间”就叫“Ⅰ消费的时间”,“在紧急但不重要的事情上花费的时间”就叫“Ⅱ浪费的时间”。
时间管理的关键就是如何将“浪费”和“闲耗”的时间转化为“投资”的时间,促成有意义的“消费”。
这个观点在今后也会作为本书重要的主题重复出现,现在请记住“通过投资可以增加时间”这一点就可以了。
先削减“不必要做的事”
在进入正题之前,还有一点关于时间管理的重要观点,这就是时间管理等于削减不必要的事。
通过时间管理,你渐渐提高了工作效率,但与此同时又增加了不少新的工作,结果陷入了时间越管越忙的恶性循环,不知道是不是很多朋友都有这样的体会呢?
为什么会变得越来越忙呢?理由很简单,因为没有削减不必要的事。
本书坚持的一贯原则就是“削减不必要的事”。
总是当“滥好人”,不会拒绝工作,你的时间就会减少,结果导致工作质量下降,也会连累把工作拜托给你的人。所以本书建议大家要集中精力,把时间花在自己擅长、喜欢做的事情上。
削减不必要的事,提高效率
比如,我在《“白骨精”学习法》成为畅销书之后,陆续接到过近20家出版社的约稿邀请。
面对盛情邀请,我也想尽力应承;但即便如此也没有能力全都答应。仅是回绝这些约稿的出版社,都会增加不少时间和精力上的负担。
因此我准备了一份“回绝范本”。我拜托相熟的一位编辑,请他从迄今为止收到的回绝信中,选出一些他认为“较为委婉、增加读信人好感的邮件”给我看,并以这些邮件为基础,创作了这个范本。
我接到约稿信后,就依照这个范本写回信。我觉得这样既可以表达对约稿方的尊重,也能让对方明白自己的处境和心情。
提高业绩,增强回绝的底气
虽然如此,要拒绝公司的工作得有必要的理由。如果下属拒绝某项工作,上司也会感到为难。这也是为什么作为下属很难拒绝某项工作的原因。
但是,公司的目的并不是给员工海量的工作,而是提高销量和利润。因此业绩好的人都很有信心拒绝不必要的工作请求。另一方面,业绩不好的人,就只有通过工作量来向公司体现自己所作的贡献。
还需要注意的是,上司分配给下属的工作并不是打算要你百分之百地完成。也就是说一般分配给你的是120%~130%,而你完成110%就足够了。这种时候,也需要通过提高业绩,来增强回绝130%工作量的底气。
促成良性循环
精简工作
不仅是公司的工作需要精简,个人的事情也同样。
人总是容易对自己的实力过分自信,常常会超负荷地增加工作计划,最终导致运作失常。
对付这种情况,要养成“把精力集中投入到真正必要的工作上”的习惯,并在规定时间内完成预定的计划,这样管理时间就会变得轻松。
自己的实力越强,就越能精简工作,提高业绩,从而更高效地利用时间,促成良性循环。
本书将重点阐述如何形成这种良性循环。
被精神鼓励所曲解的时间管理论
为了削减不必要的事,就必须进行取舍。应该如何选择呢?答案非常简单。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目标,我们必须分清什么对达成目标是必要的,什么是不必要的。
当然,有时因为所设定目标的关系,我们必须超负荷地工作以增强实力。但是,我建议超负荷工作的期限最好定为一年左右,不超过三年。更长时间的超负荷工作,就不明智了。
为了削减不必要的事情,还必须努力提高“单位时间创造的生产率”。
因为个人能力的关系,有时本来能够轻松完成的事情却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这个时候,公司一般会采取这样的论调:“在工作中可以得到锻炼,因此有时候超负荷工作也是没办法的事。”这种想法很危险。
因为如果不采取有效率的手段,只想通过“加油”这样的精神鼓励加以催促,只会延长劳动时间,曲解了时间管理的精髓。
为了克服这种精神鼓励上的挟制,必须掌握时间管理的手法和知识。
比如,解决问题的手法、业务知识、作出决定的依据、高效的学习方法等,都与时间管理相关。我们采取行动的时候,这些判断依据、知识与能力,会极大提高时间管理的效率。
学习丰田式“持续改善”
我认为在时间管理方面,丰田的持续改善生产率是最有参考价值的。这是以“看板方式”为首的一系列持续改善技巧,是通过由昨天到今天、由今天到明天,一天一点孜孜不倦地积累,来达成持续改善的一种方法。
该观点首先确立了浪费的7种情况(包括过剩浪费、等待的浪费、搬运浪费、加工浪费、库存浪费、行动浪费、不合格产品的浪费),还包括运用最新IT 3D CAD技术的设计、检测系统等多种多样的内容。
我认为个人的时间管理也和丰田的持续改善生产率过程类似,孜孜不倦地持续改善才是有效的。
每个人受各种现实条件的制约,都养成了最适合自己的工作方式,所以每个人的时间管理方法,都已经相对稳定,因而要从根本上彻底改变是非常困难的。
孜孜不倦地持续改善
时间管理方法是我们生活方式的写照,其本身就是一种生活习惯。所以,突然下决心从明天开始早睡早起,或是马上要高效利用当前的三个小时,以此来杜绝生活中对时间潜在的浪费,只能是异想天开,多以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收场。
我们应该效仿丰田的做法:这里作一点新的规划,那里替换原来的做法,用这种形式,一点点地进行不懈的持续改善,才能最终成功地管理时间。
本书的特征
本书与同类书籍相比有以下三个特征:
特征①――理论原则与实践技术恰到好处地结合。
特征②――选定“不必做的事”比选定“需要做的事”更重要。
特征③――对结果进行量化,便于测评效果。
下面我们详细地说明一下。
特征① 理论原则与实践技术恰到好处地结合
过去的时间管理书籍,要么主要是罗列详细的技术方法,要么内容过于抽象,很难用于实际操作。
“详细的技术方法”虽然暂时能令人产生共鸣,但大多与自己的生活方式不合,没过多久就忘了。“抽象的内容”即使当时懂了,由于太抽象,隔个几周也很难剩下什么。
因此,我在写这本书的时候对这两个方面同等重视,尽量将“时间管理的理论原则”与“用于实践的具体技术”恰到好处地结合。
我为大家建议的方法是,在记熟各种理论原则与规划方法之后,结合个人生活实践进行运用。
只要掌握了这一点,哪怕我们实际学习的方法,比如丰田式持续改善法,与自己原有的时间管理方式在切入点上不尽相同,你也能把这种理论原则活用到自己的时间管理中去。请大家一定要学会这样的逻辑思维。
虽然为了便于理解,本书会尽量叙述具体的技术手法,但是如果你在实际使用的过程中能够根据自己的情况不断进行调整,将会更有收益。
特征② 选定“不必做的事”比选定“需要做的事”更重要
第二点我想强调的是,“选定不必做的事比选定需要做的事”起码重要两倍以上。这是因为增加要做的事也不一定能有效地管理时间,但是只要我们能够确定哪些事我们不必做,就能切实有效地管理时间。
选定“不必做的事”比选定“需要做的事”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