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醒狮》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醒狮- 第6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台条约》、《中法新约》、中日《马关条约》,以及与英国、美国、俄国、日本、德国等十一个国家的《辛丑条约》等,中国一次又一次当着输家,一次比一次输得惨。而那些东西方洋人们,越来越凶狂、越来越贪得无厌地到中国来刮钱占地,耀武扬威。半个多世纪来,神州这片伟大而神圣的沃土,就一直在东西方洋人列强的铁蹄的践踏下呻吟着。
  这一次,是在欧洲大战也就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时,在以德国为首的德、意、奥三国同盟军事集团和以英国为首的英、法、俄三国协约军事集团后来又有美国参加的狗咬狗的争斗中,由于英、法、俄、美在中国的势力范围较大,迫于英、法、俄、美的势力影响,中国无形中就作为协约军事集团的成员国,派了些劳工前往法国挖战壕、当搬运工而参战。德、意、奥宣告战败,中国无形中也就成了战胜国之一。
  不管怎么说吧,半个多世纪一直作为输家被洋人们踩在脚底下,现在终于在德、意、奥这三国洋人面前成了一回赢家。
  赢家总归是赢家,该扬眉吐气一下了!
  你看国人们的那个兴高采烈的劲儿,一个个完全都就像是百年不遇地中了个头彩似的,狂喜到了极点。男的,女的,老的,少的,行商的,教书的,以至有些坐车的,坐轿的,都是在笑着,脸上笑开了花,浑身都洋溢着欢快。
  李大钊坐着洋车沿着街道行驶着,在路过东单牌楼时,见牌楼北边石头牌坊那儿围着一大群人,闹哄哄的,吵吵嚷嚷着。
  “那边怎么啦?出了什么事儿了?”李大钊问。
  洋车车夫把车拉得慢了一点。
  “推倒它!”
  “推倒它!”
  人们都在喊叫着,满怀着义愤大声地喊叫着。
  “推倒它!”李大钊听见其中有一个似乎有点耳熟的女人尖利的喊叫声;随着喊叫声,李大钊又看见一个熟悉的女青年的身影一闪,是赵瑞芝班上的那个被称之为“枝花”的学生陶美玲。
  陶美玲旁边是一个李大钊也很熟悉的男青年的身影,也是赵瑞芝她们班上的,那个很有绘画天才的学生宋维新。
  “咦?他们也在那儿?到底是出了什么事儿了?”李大钊觉得很奇怪,但很快,隐隐约约地又意识到了什么,“老师傅,咱们也过去看看!”
  石头牌坊,这是一般北京老百姓的通常的称呼,官方称之为克林德碑。
  克林德何许人也?
  克林德是义和团运动时期德国驻华公使。当时,东西洋人列强在中国横行霸道,逞凶施虐,为所欲为,在国人民众中激起了极大的愤慨。怒火中烧,神州激荡。以庄户人为主的反洋人列强的义和团运动,在神州各地轰轰烈烈地兴起,疾风暴雨般地漫卷于长城内外。老佛爷慈禧太后那期间正想废除光绪皇帝,准备庚子年立大阿哥溥囗为帝,结果遭到各国洋人们一致反对。老佛爷对洋人怀恨在心,利用义和团对洋人的怒气和仇恨,对洋人宣战,鼓励义和团捕杀洋人,声称“果能生擒洋人一名,男则赏银五十两,女则四十两,幼则三十两。”赏令之下,群情激昂。恰逢德国驻华公使克林德坐轿前往总署,路经东单牌楼北边时,被一急于领赏的满洲兵丁枪杀。这一下子,那些早就垂涎于神州这片沃土的东西洋人列强们,可是来劲了,他们想争抢神州这片沃土正愁没有借口呢!这不正是瞌睡给了个枕头吗?老佛爷原本想以义和团压一压洋人,可洋人稍一逞凶,老佛爷那惧洋媚外、想卖国求荣的本性就又露出来了,她忙又一方面派荣禄和李鸿章到洋人那里去赔情告饶,以重金赔偿洋人的所谓“损失”,另一方面命令官兵协助洋人八国联军剿灭义和团,竭尽全力去讨好洋人,紧接着,为了进一步让洋人欢心,以便使她能继续安享荣华富贵,让李鸿章与洋人签订了《辛丑条约》。
  这个沾满了屈辱的血和泪的《辛丑条约》,除了规定了中国要向武装侵略了中国、血洗了北京城、火烧了圆明园的八个洋人国家赔偿战费四万万五千两白银,规定了清朝政府必须负责严厉镇压民众的爱国运动,永远严禁任何人任何组织进行反洋人的活动,“违者处以死刑”,这也就是明文规定了“爱国有罪”而外,还专列出条款规定了“大德国钦差男爵克(德林)大臣被戕害一事……大清国国家业已声明,在遇害处所,竖立铭志之碑,与克大臣品位相配,列叙大清国大皇帝惋惜凶事之旨,书以敕丁,德、汉各文……建立牌坊一座,足满街衢……”在其碑文中,竭力美化吹捧克林德这个日耳曼老洋毛子,而对她老佛爷西太后不久以前还曾称道为“忠勇可嘉的义民”的义和团,却极尽恶毒污蔑咒骂之能事。碑文中说什么“德国使臣克林德,秉性和平,办理两国交涉诸务,尤为朕心所深信。囗本年五月,义和拳匪闯入京师,兵民交证,竟至被戕陨命。”
  传言,在为克林德立这石碑的事情上,北京名妓赛金花自称是出了大力了的。当时,克林德的老婆很是骄横霸道,蛮不讲理,李鸿章代表老佛爷不管怎么认罪赔罪,她都不依不饶,后来赛金花以八国联军统帅瓦德西的情妇的身份,前去劝说克林德的老婆。赛金花把罪责都推到义和团身上,提出给克林德建立牌坊的建议,以此来向德国和克林德家赔罪。
  据说,赛金花当时对克林德的老婆说:一你们外国人替一个为国牺牲的功臣作纪念,往往都是建造一个石碑,或者铸造一座本人的铜像;我们中国,则最光荣的,就是竖立一座牌坊。你们都在中国多年,都看见过许许多多为忠孝节义的人所立的牌坊,那都是能够万古流芳、千载不朽的形象。我们给贵公使建立一个特别大的牌坊,把贵公使一生的辉煌业绩和这次遇难的情况,全都以我们大清国皇上的名义刻写在上面,这也就是我们皇上给贵国和贵公使及你们贵公使亲属赔了罪了。”
  结果,让赛金花这么一说,克林德的老婆也就同意了。
  此后,听说赛金花到处洋洋自得地说:“是我这样七说八说,克林德夫人才点头答应了的。这也算是我替国家出力办了一件好事。条约里面的第一条就是我办的这件事呢!”
  赛金花挺洋洋自得的,她还觉得挺光荣,岂不知这件事实际上就是给华夏神州又打下了一个极大耻辱的印记。因为这显然就是中国战败、国人们奋起反抗洋人列强而被镇压了下去的记录。北京人根本就不把这个牌坊叫什么克林德碑,而叫作石头牌坊。每个中国人每当走过这里时,脑子里闪现的不是那个在中国土地上耀武扬威的德国老洋毛子,而是那些被血腥杀害了的义和团忠勇英杰和北京那些无辜的国民们。
  石头牌坊前面围满了人。
  “推倒它!”
  “推倒它!”
  人们不停地吼喊着,还有力地挥动着双拳,群情一片激愤。
  拉着李大钊的洋车在人群后停下。李大钊下了洋车。
  “推倒它!”
  “推倒它!”
  李大钊从人群的侧面走近牌坊,只见几个法兰西士兵在拆除牌坊。
  宋维新看见了李大钊,忙拉着陶美玲从人群中挤了过来,到了李大钊跟前。
  “李主任,您也来了?”宋维新惊喜地问道。
  “你们怎么在这儿?”李大钊问,“这是……”
  由于激动而满面红光闪烁的陶美玲抢着回答说:“我们两个上街转,走到这儿,刚好碰上这几个法兰西士兵奉命要将这所谓的克林德碑拆除,将石头牌坊搬迁到中央公园去,要改名为‘公理战胜碑’。这是多么令人欢欣的事儿呀!您看国民们都特别高兴,都在这里欢呼助威,并动手帮助法国士兵一起拆除。这耻辱的印记总算要抹去了。”
  是啊,这耻辱的印记总算要抹去了!
  李大钊胸中感到一阵热血涌腾……
  啊,耻辱的印记!半个多世纪来,东西洋列强的大皮靴,在肩上的枪和腰上的马刀的陪伴下,在神州大陆上横行施虐,印下了一个又一个污黑的、对中华民族是奇耻大辱的印记。卑躬曲膝,摇尾乞怜,割地,赔款,划分租界,门户开放,“宁与洋人,不与家奴”,伟大的中华民族早已失去了自我!今天,能不能从抹去所谓的克林德碑这一耻辱印记开始,让中华民族一个一个地彻底洗去自己身上的耻辱的印记,在那些不可一世的东西洋列强们的面前,也昂首挺胸地站立起来呢?
  二
  所谓的克林德碑拆除了。石头牌坊从东单牌楼北边搬迁到了中央公园,并正式改名为“公理战胜碑”。
  从表面上看,印在华夏神州上的这一个耻辱的污点,的确是抹去了。
  公理战胜碑醒目地立在中央公园。
  公理战胜碑!
  确实是公理已经战胜了吗?
  自此后,神州华夏是否真地能彻底洗去自己身上所有的耻辱的印记,在那些如狼似虎的东西洋列强面前,真正昂首挺胸地站立起来?
  那天从东单回来以后,李大钊激动之余,又开始冷静地深深地思索一些问题。
  他听到也亲眼看到,这些日子,一些同学和一些老师,还有其他一些国民们,在欣喜若狂地欢呼“公理战胜”的同时,觉得这都应该归功于美国,认为美国是这次“公理战胜”的主要原因,起了决定性作用,是普渡众生的“观音菩萨”,是救世主。就是在克林德碑被拆除、石头牌坊搬迁到中央公园、并改名为“公理战胜”碑的当天晚上,一些同学、老师和其他一些国民们,在中央公园欢庆了一场,完后,又提灯游行,到段祺瑞官邸前表示祝贺,又到美国公使馆前面欢庆了一番,还热情地高呼:“美利坚合众国万岁!”“威尔逊大总统万岁!”
  这些国民们对美利坚合众国和威尔逊大总统如此崇服,是因为威尔逊的那个“解决武力”的办法,认为正是那个“解决武力”的办法,也才有今天的“公理战胜”,进而也才会有不久之后将在法国巴黎召开的国际和平谈判会议——巴黎和会。
  有人就说:“欧战的胜利是协约国及美国的大战的成功,是美利坚合众国威尔逊大总统的‘解决武力’之办法的成功。”
  还有人就说:“威尔逊大总统的‘解决武力’的办法,才取得了‘公理战胜’和即将召开的巴黎和会,由此,中国也有希望挽半个多世纪来国际上之失败,甚至自此后,中国还有可能将与英法美西洋列强并驾齐驱。”
  与此相同的,还有人说:“……有美利坚合众国和威尔逊大总统,在将来的巴黎和会上,我国关于废除所有不平等条约的提案定能成功,而且,我们还定会有许多获益……”
  不要说有的普通国民们对美国和威尔逊寄予这么大的信任和期望,就连有的名士和学界巨子也对美国和威尔逊及其“解决武力”之办法连连赞誉称道。
  梁卓如梁启超,这位当年在戊戌“百日维新”中曾显赫一时的学界名士,到处游说,称此次欧战是“为世界之永久平和而战也”,说威尔逊大总统在“解决武力”之办法中的“国际联盟”,是实现“将来理想之世界大同的最良之手段”,“吾国人热望此联盟之成立,几乎举国一致,此吾所敢断言也。此同盟最要之保证条件,即在限制军备。故吾谓我国为表示此热望之真诚起见,宣率先厉行裁兵。盖侵略主义既为天下所共弃,此后我友邦断无复有以此加诸于我。”
  梁启超就不说了,此公当年变法之勇早已丧失,现在沉醉于孔学之中,与新文化运动相对垒,有此论也不足以为怪,倒是让他李大钊深为惑然不解的是,胡适博士也到处宣传说:“这一次协约国所以能大胜,全靠美国的帮助。美国所以加入战国,全是因为要寻一个‘解决武力’的办法来。”与此同时,还有那陈独秀陈学长竟然也声称:“美国大总统威尔逊和他的‘解决武力’之方法,都很光明正大。威尔逊大总统可算得上是现在世界上第一个好人。他和他的‘解决武力’之方法,定将有利于中国”
  威尔逊和他的“解决武力”的办法,真的对中国会这么好吗?
  所谓“解决武力”的办法,是威尔逊在今年年初提出来的。
  一月八日,作为美利坚合众国大总统的威尔逊,在国会演说中提出了一个“十四条”。
  “十四条”的核心就是“解决武力”。从表面上看,这个“十四条”确实还有那么一点“公理”的味儿,什么“凡外交事项,均须开诚布公执行之”,“保绝对的航海自由”,“对于殖民地之处置,须推心置腹,以绝对的公道为判断”,以及建立“国际联盟”,等等,都是那么让人对未来充满了希望,让人感到前景的光明,岂不知,若细细推敲揣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