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醒狮》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醒狮- 第8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行,火烧赵家楼,痛打卖国贼,是我们大家一起干的,有什么事情,我们一起承担,不能让那少数的三十二同学单独承担。”
  说到这里,邓仲澥停了一下,望着蔡元培、李大钊、陈独秀,想听听三位师长的意见。
  三人都在思考着。
  蔡元培望望李大钊和陈独秀:“二位呢?”
  李大钊说:“还是请蔡校长先谈谈吧!”
  蔡元培想想,说道:“这一办法并非上策,我觉得不可行。你们这样去集体‘自首’,实际上也就是去集体‘认罪’。爱国之举,何罪有之?即使是众人在极度愤激之下,有一点过火行为,那也只是不冷静之过失,不能说是什么罪!守常先生,仲甫先生,你们说呢?”
  李大钊和陈独秀点头赞同:“就是。”
  李大钊又补充说道:“而且,这样一来,也更加助长了北洋政府尤其是段祺瑞那一派亲日卖国势力的嚣张气焰,曹汝霖、章宗祥、陆宗舆这一伙卖国贼也更得意忘形了。我们的抗争都将前功尽弃。所以,正如蔡校长刚才所说,这一办法,并非上策,万不可行!”
  邓仲澥点点头:“我们许多人也是这样想的!”
  陈独秀问:“你们第二种意见呢?”
  邓仲澥回答说:“第二种意见,以硬对硬,进行坚决的抗争。我们想明天上午召开各学校学生代表会议,联合北京各大中学校进行整个北京学界大罢课,要求释放被捕的同学。”
  陈独秀点头称道:“这倒是个积极的举措。”
  蔡元培摇摇头:“不可,不可!这也并非上策。罢课,中断学业,这对学生来说,这是万般无奈、万不得已才可采取的不是好办法的办法,不到万不得已之时,最好不要这样去于!”
  邓仲澥神情焦灼地说:“蔡校长,现在已经是到了万不得已的情况了。”
  蔡元培说:“我们再想想,看有没有别的营救那些同学出来的办法?”
  邓仲澥摇摇头:“再没有别的什么办法了。”
  李大钊望着蔡元培说:“蔡校长,仲澥同学刚才说得很多,现在已经是到了万不得已的时候了。您想想,李长泰、吴炳湘他们秉承段祺瑞一伙的旨意,已经把刀和枪架在爱国学生们的脖子上了,准备着更要凶狠地往下砍,往胸膛里刺,我们还能再犹豫吗?只有以硬对硬,进行坚决的抗争,才能解决问题。”
  蔡元培默默焦虑地思索着。
  就在这同一时间里,极度恐慌的北洋政府也在着手于密谋如何把爱国学子掀卷起的这场反洋人列强的爱国怒潮压下去。在国务总理钱能训家中召开的内阁紧急会议上,大总统徐世昌和教育总长傅增湘等人,主张采取怀柔政策,把被捕的学生先释放回去,缓和一下民众的愤慨情绪,而掌握实权的段祺瑞及其追随者徐树铮、段芝贵等人,却坚决主张严惩被捕学生,并再狠抓一批漏网的激进学生,将所有参与示威游行的学校全行解散,将各学校校长全行免职。警备司令段芝贵在会上再次咬牙切齿地凶狂叫嚣:“宁可十年不要学校,不可一日容此学风!”
  这就像李大钊说的,北洋政府已经把刀和枪架在爱国学子们的脖子上了,并决定要更凶狠地往下砍、往胸膛里刺了。
  这也必需要像李大钊说的,只有以硬对硬,进行坚决的抗争,才能解决问题。
  钱能训在家里召开的紧急内阁会议的情况,很快被传到了新闻界朋友那里,新闻界朋友把情况当晚很快就又传到了正在进行着的北大学生会议上。
  会议上,滚腾着的热浪一下掀卷起了涛声怒吼、浪花飞迸的狂波巨澜。
  会议决定:明天,也就是五月五日,召开各学校代表会议,联合各大中学校举行北京整个学界大罢课。
  会后,当晚,就开始了行动。邓仲澥和几个同学去了高师,赵瑞芝、漆小玉、林丽萍几个人去了女高师、另有几个同学去了汇文大学,张国焘和几个同学去了中国大学,高尚德和几个同学去了工业专科学校……
  热浪滚腾的夜晚很快地就迎来了热浪滚腾的黎明。
  五月五日上午,北京各大中学学生代表召开了会议,会议作出了决定:自即日起,北京各大中学一律罢课,并通电各界,请求给予支援。关于罢课的理由,以口头和书面两种方式向市民们进行申述:
  我等各校学生,既痛外交之失败,复情同学之被拘,更有何心研究学问?此罢课之第一理由也。青岛问题当以死力争,被拘同学亟宜营救,全体奔走,日无暇晷,学虽至宝,势难兼顾,此罢课之理由二也。
  爱国学子们在申述罢课的原因的同时,还要求北洋政府:1,直电巴黎和会,不承认“二十一条”;2,将山东、青岛直接归还中国;3,致电中国出席巴黎和会代表,不得在和约上签字;4,立即罢兔章曹陆诸卖国贼之职,以正其卖国之罪。爱国学子们表示:“国权一日不复,国贼一日不去,吾辈之初志一日不渝。”爱国学子们呼吁社会各界与学界一致联合,齐心协力地去“外争国权,内除国贼。”
  当天下午三点,北京大学北河沿法科礼堂又召开了各校学生联合大会,有三千多学生参加。
  会议由北大学生会干事段锡朋主持。
  段锡朋向与会的各校同学传达了上午学生代表会议关于举行总罢课、释放被捕学生,和要求拒绝在巴黎和约上签字以及要求惩办卖国贼的决定。
  邓仲澥讲述了由新闻界朋友透露的各学校被捕学生遭受非人道待遇的情况。
  罗家伦介绍了社会各界对学界的爱国行动表示同情与支持的情况。
  完后,同学们纷纷上台痛责北洋政府,痛责卖国贼,愤激之情,溢于言表。警官学校一位学生当场咬破中指,愤然写下“杀卖国贼”四个大字。从西郊赶来参加会议的清华学校高等专科二年级学生闻一多,讲述了他们清华学生当时未能赶得上参加五月四日的示威大游行,但他们准备五月七日在校内体育馆举行“国耻纪念会”,会上决议通电巴黎和会上的中国代表,要求拒绝签字,由全体同学庄严宣誓:“口血未干,丹诚难混,言犹在耳,忠岂忘心。中华民国八年五月七日,清华学校学生,从今以后,愿牺牲生命以保护中华民国人民、土地、主权,此誓。”会后,当即在大操场上焚烧了校内的东洋仇货。闻一多讲述完,又将自己连夜抄写的民族英雄、南宋爱国名将岳飞的《满江红》词,贴在了礼堂门口,以明其志,也更强烈地激发了同学们奋勇亢烈的心绪。
  滚腾的热浪,一阵阵汹涌沸荡。
  也是在这天下午三点,北大校长蔡元培召集十四所大专学校校长在北大开会,讨论如何营救被捕的学生,会上推举出以北大校长蔡元培为首的校长代表团,前去北洋政府国务院和大总统府,要求拜见国务总理钱能训和大总统徐世昌,强烈要求立即释放被捕的三十二名学生,否则将集体辞职。
  在此同时,天津、上海等地的学界、商界以至政界的一些著名人士,也纷纷联名拍电、写信给李长泰、吴炳湘、段芝贵以至钱能训和徐世昌,仗义执言说爱国学子们“迫于义愤,情有可原”,甚至还说爱国学子们“惩贼有勇”,对警厅拘捕学生三十余人,欲加死罪,兴此大狱,众情愤慨。
  二
  北京各大中学校罢课已是第二天了。明天是罢课的第三天,就是五月七日了。
  可怕的五月七日!
  五月七日,四年前袁世凯袁大总统签署“二十一条”的日子,是被义愤而起的国民们宣布定为“国耻纪念日”的日子,对他们北洋政府来说,尤其是眼下对他徐世昌来说,是个灾难的日子。平时没什么大的情况,到这一天,国人们都要闹腾闹腾,何况现在三十二名学生被关押在牢狱中,整个北京学界又在实行罢课,真是顶风的破船又碰上了连阴雨,祸不单行,这叫他这位徐大总统又该如何办为是呢?
  徐世昌这时在他总统府的书房里转来转去着,心里就像火烧火燎、又像猫爪子胡抓胡挠似的,焦灼而又急躁躁地烦乱不安。
  他妈的!他段祺瑞站在一边乘风凉,站着说话腰不疼,张口闭口就是“抓!”“押!”“杀!”几万万国民你能抓得光、押得完、杀得尽吗?!看看吧,这就是抓和押的结果!老天保佑,幸好还没有打开杀戒,要是听他姓段的,再杀上他一二个学生,那现在还不闹翻了天了!
  他段祺瑞也不睁大他的眼睛看一看,现在已经不是几个、几十个、几百个、以至几千个学生娃娃头脑一时发热,而一哄而起胡折腾胡闹了,现在是整个国民,是受了新文化激进思潮影响的新派人物激发起来的整个国民,在为自己不情愿当亡国奴而抗争!众怒难犯。你能把整个国民的抗争风潮镇压下去吗?再说,现在也已经不是他姓段的可以翻手为云、覆手为雨、凭自己意愿而“再造民国”的那个时代了,现在的国民也已经不是那个时候的国民了!
  明天,五月七日,这个灾难的日子,各界人士就要在中央公园召开万人国民大会,可千万不要被那些马克思主义的激进分子一煽惑,愤激之下,酿成前年俄国十月那样劳工赤色暴动了,那可就收不了场了。
  徐世昌正在这焦躁不安、束手无策时,有人来报说:“警察总监吴炳湘求见!”
  这也是个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的家伙!人正烦乱的时候,他说不定又来火上浇油。徐世昌没好声气地问道:
  “他来干什么?不见!”
  “他说有要紧的事求见大总统!”
  “他没说是什么要紧的事吗?”
  “吴总监说,他要面见大总统,向大总统……辞职。”
  徐世昌一愣:“什么?要辞职?这已经够乱的了,他这家伙又乱上添什么乱?!让他在客厅里等着!”
  “是!”禀报的人退下。
  徐世昌走进客厅,见警察总监吴炳湘正也是忧虑重重地恭候在那里。
  “怎么?听说你见我是要辞职?”徐世昌问道。
  “是的。”这个吴炳湘倒是很干脆的,“报告大总统,这个警察总监,我吴某实在是干不了了!”
  “怎么?”徐世昌盯视着吴炳湘。
  “大总统您也知道,现在北京城简直乱成一锅粥了。我已经实在是应付不了了。”警察总监叫苦地说道,“现在只有赶快把抓来的那些捣蛋学生们统统都释放掉。大总统如果再不放人,那明天,五月七日,北京的秩序定会更乱成一团儿,到那时,我可是一点办法都没有。与其到时候那样,还不如我现在就向大总统辞职,请大总统另选贤能吧!”
  徐世昌眉头焦虑地拧成了个结,背着手,在客厅里走来走去着,苦思苦想着;这样来回走了几圈,猛地站住,问吴炳湘道:
  “如果我同意把那几十个抓来的学生都释放掉,你能去和那几个校长交涉通:一,保证学生复课;二,保证学生不去参加中央公园的国民大会?你能去交涉通吗?”
  吴炳湘想了想,说:“我去试试吧!我想,还是有这个可能的。因为那些校长们,也都不大赞成学生们罢课,而学生们有时也还是听校长和那些教授们的话的。”
  吴炳湘从大总统府出来,当即就去了北大,和蔡元培校长达成了协议。
  蔡元培随即通知段锡朋、邓仲澥、罗家伦先组织召开了各学校学生代表会议,尔后又召开了各校学生大会,蔡元培在会上说服了同学们为了使被捕的同学少受点罪、尽快地被放回来,暂时同意复课并不去参加中央公园召开的国民大会。
  三
  五月七日,各大中学校复课了。
  复课的这天上午,警察厅通知各学校去领回自己学校被捕的学生。
  按照学生代表会议所定:在北京大学召开“热烈欢迎被捕获释的同学胜利回校”大会,各学校被释放的同学都先接到北大。
  这天,说是复课,可都没有上课。北大、高师、工业专科学校、中国大学、汇文大学、警官学校、法政专科学校……等各大中学校的学生,都汇集到了北大汉花园文科新校舍即也就是图书馆红楼的北面操场上,迎接被捕获释的学友们返校。
  李大钊、陈独秀、钱玄同、刘半农等教授,也来到图书馆红楼,和同学们一起迎接被捕获释的同学们返校。
  汉花园文科新校舍也就是图书馆红楼北面操场上,像开庆祝大会似的,彩旗招展,人潮涌动。用五张方桌拼合起来的临时主席台的上方,醒目地悬挂着“热烈欢迎被捕获释的同学胜利归校”的横幅布标,两边还有一副对联,左边是:“救国入牢薄海同胞齐顿首”;右边是:“攘夷等策中华志士更雄心”。欢迎的同学们手中的各种各样的彩色旗子上,也都写着“爱国同学万岁!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