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武登天》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以武登天- 第17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这就是所谓的念力,念头之力,乃是泗水龙王千百年来受香火祭祀所积聚的一种力量,天庭有香火神道这一修炼之法,就是借用众生念力,增长修为,甚至能够一夜之间,成就神位。

    但香火神道战力薄弱,多为修道之人不齿,虽有长生,却好似荧荧烛火,随时都有可能熄灭。

    约摸半柱香,泗水龙王积存的念力全部被唯敬吞噬炼化,庞大的法力搜体而出,两抹精光从他的眼中迸发,丹田之中,剑气循环,经脉之内,冰玄劲似涛涛大河流转。

第十三章 晋国扩张() 
自从炼化河神令,成为泗水河君之后,唯敬便一直在闭关,紫光山太元观的山门紧闭,谢绝见客。

    河君之位虽然只是一个低阶水神,但玉帝为了笼络于他,花费的心思着实不少,各种奇珍异宝赐下,甚至还有两颗五千年的蟠桃,凡人吃了可以直接飞升仙界,霞举成仙,他只是稍微炼化,就连肉身和修为都有小小的突破,那大罗金仙的壁障开始慢慢的松懈。

    方圆万里之内的庞大天地元气汇聚紫光山,形成一个巨大的漏斗从天上倒灌而下,灵气浓郁到化作云海盘旋在山谷之间,太元观周边的山石草木受到滋养,长的异常的茂盛。

    观里的各个小道童虽然资质不是很好,但在庞大资源的帮助下,差不多都有了炼气化神的修为,初步踏入了修仙之路,勉强可以用来看家护院。

    岁月如梭,不舍昼夜,眨眼便是十年过于,过于对于凡人这是漫长的岁月,但对于修仙之人来说,不过是打个盹罢了,正如那樵夫所说:“洞中无岁月,世上已千年。”

    晋国有太元观庇护,妖魔不侵,鬼魅不沾,国中修士盛行,尚武之风浓厚,人人以弓马为傲,处处可见练气之士。

    又有国师太元真人为泗水河君,年年风调雨顺,物产丰富,百姓安康,国力日日上升,威压周边数国。

    姜武之子姜文子继父位,和其父一般,心胸广博,素有大志,广纳贤才,于晋城招揽天下有才之士,予重金待之,又训练甲士,铸造刀兵,编制强弓,得带甲之士六十万,兵强马壮,举国上下,蠢蠢欲动。

    国君姜文效仿其父,三上紫光山太元观,无一例外,都被告知太元真人正在闭关,无暇见客,姜文虽然气恼,却也不敢违逆唯敬定下的规矩,只是默默叹息,带着众臣又返回晋城。

    他虽是国君,但没有国师太元真人的许可,亦不敢擅自调动大军,挑起刀兵。

    这一日,姜文刚从朝堂上下来,遂觉得心神一突,耳边似乎响起了一道若有若无的声音,他大喜之下,急忙带着侍卫和钦天监的天官,朝紫光山赶去。

    三日后,御驾到达紫光山,国君下马,和众人步行上山,沿着蜿蜒的山道,又是一天一夜,第二天清晨的时候,他们才来到太元观的门口。

    “哥哥,你怎么又来了,师傅还在闭关,以见不到他的。”观门打开,一个十八九岁的靓丽女子款款走来,素色道袍下包裹着玲珑有致的身躯,露出一节雪白的藕臂,让人目眩神离。女子怀中抱着一柄拂尘,背上背着一柄仙剑,周身隐隐有仙气流转,气势凝而不发,显然修为极其强大。

    姜文看到女子出来,眼中露出一丝丝喜悦,快步上前道:“秋瓷,哥哥这次来是受了国师的旨意的。”

    秋瓷怀疑道:“怎么可能,师傅一直在闭关。”

    “好徒儿,让国君进来吧。”就在这时,一道空灵的声音在她的耳边响起,她还未说出口的话只能咽下去,改口道:“师傅他老人家让你进去。”

    随后秋瓷便领着姜文踏入观中,剩下的钦天监和侍卫则是守在外面。

    “国君心意,本座已然知晓。”唯敬的身上没有丝毫的气息,腰间悬着竹剑,整个人就像一个放荡不羁的浪子,毫无修道之人的气场。姜文不敢怠慢,起身躬身道:“小王欲要派兵出征,可惜一直不得国师许可,今日还请国师提点一二。”

    唯敬淡淡道:“晋国大势已成,若要出征,亦无不可,只是还需切记上天有好生之德,不可滥杀无辜。”

    姜文大喜道:“小王定然不敢忘。”

    唯敬点了点:“此举定然多有波折,本座会一同随军前往,会会这南瞻部洲百家之道。”

    “如此,小王便再此多谢国师。”

    唯敬无疑是解了姜文的最后一点顾虑,晋国军队虽然没有中土七国那般强大,却也远远超过北边的这些小国,但这些国家却早已经被中土百家争鸣的局面感染,引入了百家强者坐镇,或兵,法,道,儒,农,墨,如果没有太元观出手,姜文还真的没有把握只靠这些凡间军队入对付百家的强者。

    “嗯,若是无其他事,你就先回去整军备战,到了该出手的时候本座自会现身。”

    “秋瓷,送你哥哥离开吧。”

    “是,师傅。”

    下一刻,唯敬的身子化作一片虚幻,便消失在大殿之中,悠悠灯火摇曳,如此手段,让姜文心神向往。

    “看什么看,师傅都走了。”秋瓷不满的说道,她向来不喜欢战争,对于这个骨子里好战的王中,并没有多少的欢喜之情。

    “没……没什么。”姜文也知道她的不满,只能讪笑两声,跟在身后出了太元观。

    当天中午,姜文就带人马不停蹄的赶回晋城。不出三日,就集结了四十万大军,刀弓齐备,留下二十万卫戍城池,一时间,刀兵震天,战鼓齐动,杀气直冲云霄。

    晋国背靠汪洋,三面临海,完全不用担心被人从背后偷袭,只要大军一路横推便可,因此大半的兵力都被抽调出来。

    第十日,大军开拔,国君姜文御驾亲征,太上皇姜武坐镇国都,统率四方,晋国开始发动几百年来的第一次战争。

    如同猛虎出闸,大军一天一夜跨越千里,撕开邻国边境,晋军战力凶悍,又有太元观传下各路行军战阵之法,如入无人之境,碾压而过,这个小国的军队节节败退,只是半天便是被攻下都城,半数土地陷落。

    晋军接连突袭,又是一天,彻底把此国拿下,姜文心智此时正是气势如虹,稍作休整便再度出发,四十万大军仿若滚滚洪流,湮没一切。

    数战数捷,晋军军威震天,半月之后,姜文暂停步伐,放缓了大军的速度,开始稳步推进,剩下的北方十六国在兵锋之下,瑟瑟发抖,纷纷四处寻找救兵。

    中土七国亦按捺不住,他们不可能坐视晋国被北边成长起来,成为和他们一样的庞然大物,只是他们不可能出兵相助。只能暗自授意强者前去阻拦晋军。

    诸子百家亦是相同的想法,北方十六国也是他们传道的地方,自然不能就这么眼睁睁的看着被晋国吞灭,于是诸子也派出了门中的各个强者,前去帮助守卫国土。

    正是因为莫名其妙了多了许多强大的修士,所以接下来晋国的兵锋就没有那么轻松,时不时地就会遇到阻拦,索性姜文这些年也招揽了不少的修士,勉强还能应付下去,但直到大军攻到出云国时,却遭遇到了最顽强的抵抗。

    在许多强大的修士帮助下,出云国的大军竟然成功的挡住了晋军的一次次冲击,这些修士修为强大,却从来没有在北方十六国出现过,似乎是凭空冒出来的一样,却个个厉害无比,各种各样的法宝让晋军吃够了苦头,幸好姜文准备的足够,不然就连大军都要折损在这出云国。

    “让你们派去紫光山请国师的人回来没有。”军帐之内,姜文一脸冷色问道。

    下方的大臣急忙跪下道:“启禀陛下,微臣排出去的人还没有回来,不过按照路程估算,明早应该就能到。”

    “那些妖道,也不知道是从哪里冒出来的,竟敢阻拦我大军,当真可恶。”姜文拍了拍桌子,不甘的吼道。

    “陛下,这些修士应该不是北方十六国的。”钦天监严肃的说道。

    “哼,管他从哪里来的,真当我晋国无修士吗?等国师前来,本王看他们还怎么嚣张。”姜文话刚说完,帐外便响起了急报。

    “启禀陛下,出云国大军正在反攻我军。”

    “随朕来。”

    姜文提着长剑,就急匆匆出了大帐。

第十四章 历练() 
时间回朔到两天前,也就是晋国大军在出云国受挫之时。

    地点:紫光山,太元观。

    “师傅,你唤我来干吗?”大殿之内,秋瓷摇曳着身姿,款款来到唯敬的身前,嘴角露出一丝足以魅惑众生的笑意,她美丽的眸子盯着盘坐在蒲团上的唯敬,带着隐藏不住的疑惑。

    “你的王兄在出云国被来自中土的强者阻拦,我欲派你去将拦路之人斩杀,你可愿去。”唯敬淡淡道。

    秋瓷皱眉:“师傅,弟子愿去,只是凭借弟子的修为,怕敌不过对手,反倒丢了师傅的脸面。”

    “你不用妄自菲薄,以你炼虚合道的修为还有为师交给你的武道剑术,纵然是在中土百家,亦是不容小觑,出云国的不过是一二蝼蚁,不足为虑。”唯敬摇了摇头,又把腰间的青竹剑解下。

    “这柄青竹剑是为师在北俱芦洲以一普通青竹所制,虽是凡物,但有我日夜用气血法力洗练,早已通灵,为师用它一路从北俱芦洲杀到南瞻部洲,沾染了太多的血腥,乃是一柄煞气极重的杀剑,专破道家术法,可制道家法器,你把它带去,以防不测。”

    秋瓷郑重的接过青竹剑系在背上,这是她第一次离开紫光山,心情难免有些激动。

    “记住,不用顾及什么,你的身后有为师撑腰,谁敢阻拦,杀了便是。”

    “嗯”秋瓷点了点头,她明白自己师傅的性格,虽然平日里温文儒雅,平易近人,但骨子里却是一个极其骄傲的人,杀伐果断,不出手则已,一出手便绝不留情,这行中土百家胆敢阻拦晋军,那么他们的结局便已经注定,想到这里,她的眼中冒出几缕凶光。

    “去吧,从这里到出云国你御剑也要一天左右,若是晚了,恐怕你王兄要吃大亏。”

    秋瓷不在迟疑,出了大殿,手中御剑诀一掐,身后飞剑自动出鞘,落在她的剑下托住她的身躯缓缓深入天空,紧接着化作一道白色的流光消失在烟云之中。

    ——

    出云国都城之外,两方大军正在激烈的厮杀之中,姜文带着晋国的先锋军撕开出云国大军的阵型,就像一只利剑狠狠地插入敌人的心脏,出云国大军溃败,主帅被斩杀,黑色的洪流尾随其后,朝着城门冲去。

    只靠军队悍勇,晋军虽然无法和中土七国相比,却也远远不是一个出云小国可以抵抗的,只是一阵冲杀,不止击溃了反攻,更是吹起了攻城的号角。

    姜文手持铁剑,一马当下,周围是身着铁甲,手持长戈的禁军,晋国战力最强悍的军队,战马在嘶吼,大地在震动。

    “哼,陛下,你们出云国的军队未免也太弱了吧。”城墙之上,一个身穿道袍的男子对着出云国王皱眉说道。

    在男子周围还有数个做同样打扮的道士,俱是修为不凡,出云国国王只能陪笑,不敢有任何的不满意,四周的王公大臣更是连头都不敢抬起来。

    “这种军队在我大齐连戍卒都不如。”道士不屑道。

    “若是让这晋军来对阵我大齐的悍卒,只需要一个冲锋就能把他们冲散。”

    “仙长,还是先把他们打退再说吧。”出云国国王颤颤巍巍的说道。

    “对付一群凡人,简单至极,师弟你去给他们点颜色看看。”领头的道士指了指身后的一个同伴。

    那被喊中的道士轻蔑一笑,脚下生风,身子从城墙上升入空中。

    “飞沙走石”

    道士一声低喝,双手在身前掐出一个道诀,白色的法力汇聚在他的手中,刹那间爆发。陡然间,战场四方挂起猛烈的飓风,带起无数拳头大小的碎石块,铺天盖地的落下,天空一片昏黄,沙土漫天,姜文率领的禁军被飓风笼罩,密密麻麻的石头卷着强大的力量,轰击在士卒的战甲和胯下战马上,人仰马翻,纵然禁军挥舞刀刃,亦难敌道术之威,只能不断地后退。战马在哀嚎,无数的士卒被打翻在地。

    那道士也是狠辣之人,面露凶光,却是盯上了大军之中姜文的身影,打起了晋国国君的主意。他想的不错,一但姜文身死,晋军必然不攻自破,兵锋自解。

    “疾”

    道士手中道诀再便,背上飞剑出鞘,明晃晃的剑光反射出刺眼的寒芒。他法诀一引,飞剑便化作一道飞虹直直的朝着姜文斩去。

    “陛下小心”,钦天监一声高呼,显然是发现了落下的飞剑,他抬手甩出手中的长剑,“铛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