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武登天》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以武登天- 第18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铮铮”

    剑鸣之声在耳边响起,一柄仙剑在他的眼中愈来愈大,唯敬目光收缩,陡然间一指点出,指尖和仙剑碰撞。

    “铛”,他的手指弯曲,在飞剑的剑身上屈指一弹,飞剑立刻如遭雷噬,发出一声哀鸣,便直直的掉落,里面的剑灵已经被他用霸道的剑意直接抹杀。

    “噗嗤”,庄不才口吐鲜血,目露惊骇,赶忙把飞剑收回去,性命相见的宝贝受损,他也不好过。

    “万剑诀”

    唯敬的身影屹立在天穹,血色的剑刃在他的双手间转动。

    天地间的灵气和杀气疯狂的涌过来,汇聚在他的身旁。

    不过三两个呼吸的时间,就形成了一片血色洪流,成千上万的血色剑气凭空出现,围绕在他的周身徘徊。

    唯敬手掌一推,洪流一分为三,化作三条狰狞的血色巨龙,朝着荀彧,庄不才,老和尚扑去。

    震天的嘶吼之声。

    “杀”

    他的身影化作一缕血芒消失在天空。

第二十三章 一死两伤() 
“诛神一剑”

    淡淡的声音突然响起,荀彧面色大变,不知何时一缕气血出现在他的身前,唯敬的身影凭空出现,霸道的剑意涌入荀彧的脑海,化作一柄锋锐的天剑冲击着他的元神。

    在霸道剑意的冲击下,荀彧的眼神出现了一瞬间的恍惚,身形亦是顿住。

    强者厮杀,胜负只在一瞬间,荀彧终究还是大意了,所以他的结局就是失败。

    “砰”,唯敬手中血色的青竹剑斩下,剑锋轻易就撕开了他周身的浩然正气,紧接着一抹血花乍起,凄厉的惨叫回荡在天地之间。

    剧烈的疼痛让荀彧恢复清明,他低头,肩膀上空荡荡的,右臂已然被齐根斩下。

    “两位道友救我。”

    唯敬哪里会放过这个机会,剑锋再度斩出,血色剑龙咆哮,庞大的龙躯把荀彧困住。

    “斩”,他一步跨出,跨越百十丈远,出现在荀彧的身前,青竹剑毫不犹豫的递入荀彧的体内,狂暴的煞气自剑身涌出,瞬间就把元神泯灭。

    “咕咚”

    “咕咚”

    青竹剑就像一只饕餮巨兽,疯狂的吞噬着海量的气血,一缕缕血色的能量从剑身反馈到他的体内,原本有些暗淡的气血真火汹涌,恐怖的热浪一波接着一波,绵延不绝。

    “道兄?”

    “妖道住手。”

    这个时候,老和尚和庄不才正好赶过来,短短三两个呼吸的时间,荀彧的身躯就只剩下皮包骨头,已经没有个人样了。

    两人又惊又怒,惊的是这太元真人如此厉害,竟然能在三人合围之下,还能把荀彧这个小圣贤庄二当家给斩杀。

    怒的是其杀人的手段当真是残忍至极,血腥程度已然和魔道没有什么差别,正所谓魔涨道消,佛道二家和魔道是死敌人。

    眼下太元真人已经被两人划入魔道修士的范畴。

    “妖孽,今日实在不能饶你。”老和尚怒目而视,盘膝坐于虚空之中,双手在胸口合十,嘴唇一张一合,滚滚佛音从他的口中传出来。

    这是佛门大日金刚咒,净化诸邪,鬼魅,妖魔,佛音化作密密麻麻的金色“卍”字佛印,凝聚在一起,形成一条金色的洪流,就要把太元真人湮没。

    这老和尚却不知,唯敬修炼的是最精纯的道家功法,道武双修,和魔道根本扯不上一点关系,这大日金刚咒虽是是除魔利器,却奈何不得他。

    “破”,舌绽春雷,唯敬咬破舌尖,元神立时清醒过来,一双剑目望向老和尚,直让其心神动摇。

    “本座可不是魔。”他开口讥讽道,剑锋转动,万道剑气横贯虚空,撕开佛印,把老和尚吞没。

    “休要猖狂,且看贫道手段。”

    庄不才急忙出手,他反手一招,一个巴掌大小的青铜油灯出现在身前。

    油灯古朴,还带着丝丝锈迹,周身镌刻着道文和三只金乌。

    金乌主火,乃是先天大神,御火而生,长于太阳星,有莫大的威力,甚至传说在洪荒年间,更有金乌大神能够力敌圣人,实力恐怖异常。

    后十日闹洪荒,被后羿射下九个太阳,至此人间只剩下一个太阳。

    金乌化日,紧接着仅存的一只金乌也销声匿迹,不见踪影。

    后世许多人根据封神演义推测陆压便是最后一只金乌化身,也不是没有道理。

    唯敬自然知道金乌的强大,而这盏普通油灯给他的感觉也是相当危险。

    “此灯名为灭魂盏,乃是我道家祖师所赐下的先天灵宝,今天就让你这邪魔外道见识见识宝贝的厉害。”

    庄不才冷笑一声,左手掐诀,一缕三味真火将灯芯点燃,火焰由橘黄色变成淡蓝色。

    “轰”,灯芯上的火焰暴涨百倍,庄不才一股滂湃的法力打入其中,只见淡蓝色的火焰在天空凝聚成一只巨大的火鸟,展翅翱翔。

    三足

    双翅

    凤羽

    利爪

    活脱脱的就是一只金乌神鸟,灯笼大小的赤色眸子中全无半点灵性,只有暴虐的杀意。

    双翅煽动,就是火海滔天,道士庄不才操控灭魂盏,源源不断佛三味真火涌入金乌之中。

    庞大的威压笼罩方圆千百里,这股气息,已经超出了太乙金仙,无限的接近大罗金仙的力量,让人胆战心惊。

    再三人厮杀的现场下方,虎国国都彻底陷落,晋军在姜文和秋瓷的带领下,正在绞杀残余的百家修士和虎国军队。

    灭魂盏缓缓佛朝着太元真人飞过去,百丈大小的金乌横空,发出凄厉的尖啸,火海漫天,这是三味真火,也就是太上老君炼丹炉里面用来炼丹的神火,可焚山煮海。

    唯敬身上的白色道袍化作飞灰,他的面孔鲜红,周身气血鼓动,元神狂跳。

    “寒冰剑域”

    青竹剑从他的手中消失不见,修长的十指在胸口虚抱阴阳,无穷的冰玄剑气在他的经脉中流转,恐怖的寒气蔓延出去,在他周身十丈之内形成一片寒雾,瞬息之间,他的双掌内就有一个三尺大小的寒气圆球。

    “轰”,圆球抛出,当即炸裂,无边的寒气爆发,化作寒气浪潮,汹涌澎湃。

    一道道凄冷的至寒剑气对着金乌绞杀,冰与火的碰撞。

    强大的力量把庄不才震的连连后退,他咬紧牙关,疯狂的输出法力,但那狂暴的寒潮却硬生生的挡下了金乌。

    庄不才的眼中全是难以相信的神色,他压箱底的宝贝居然没用。

    就在他失神的瞬间,寒潮彻底把金乌吞没,熊熊火光熄灭,陡然间,庄不才感觉到元神刺痛,下一秒,他就失去了对灭魂盏的控制。

    “妖道,还我宝贝,否则不死不休。”他一口老血喷出,悔不当初。

    只见一道人影从汹涌的寒气中走出来,手里面握着的正是他的灭魂盏。

    “铮铮”,一道剑光激射而来,似凶兽咆哮,青芒绝世,翩翩飞虹。

    御剑随心,唯敬手指一点,青竹剑化作百丈大小,劈头斩下,庄不才躲闪不及,被撞出去千丈之远,血洒长空。

    而他也是果断之人,转身就跑,一眨眼就消失在天边。

    “真人今日所赐,来日必定奉还。”

    唯敬的目光转向了另一边,老和尚心头暗恨,荀彧死了,庄不才又跑了,难道要他留下来和这个太元真人硬刚吗?

    他只能暗自咒骂荀彧,继而和庄不才一样,转身就走,毫不拖泥带水。

    要是唯敬有丝毫颓势,他都敢斗上一斗,可眼下,他实在是不敢这么去赌。

    唯敬就这么屹立在天穹,足足一炷香之后才落下来,然后径直走入马车。

    晋军大军亲眼看到自家的国师将来自于中土的强者打败,甚至是屠杀,气势暴涨,军威如虹。

    相反的,残余的虎国国君和百家修士则是面露死灰,这一次他们输了,输得一败涂地,而他们即将面临的结局就是死亡。

    一个时辰后,反抗之人被全部绞杀,虎国国土彻底沦陷。

    至此,攻伐北方十六国的战事告一段落,晋国以一国之力,都吞十六国,占据数十万里的土地。

    自此晋国独霸南瞻部洲北域,以经有了和中土七国争锋的资本。

    这一切,都是国师太元真人带来的,一路斩杀无数的修士,威名赫赫,凶威传遍震慑南瞻部洲。

    晋国百姓家家户户设置长生灵堂,日夜香火供奉国师牌位。

    三日之后,姜文留下二十万大军驻守边界,然后带着剩下的人马返回晋城。

    百姓欢呼,普天同庆,此一战,奠定了晋国千百年未有过的地位。

    唯敬则是带着秋瓷回了紫光山,太元观,闭了山门。

第二十四章 秦王之邀() 
时光流逝,岁月如梭,一转眼就是光阴不再,凡间之人,数载岁月,以是生老病死。

    凡人者,不得修为,不练身躯,不悟天道,一生长则百年,短则几十载,正是终生疾苦。

    人人慕修真,殊不知,修仙亦是苦难,劫难不断,与天争,与地夺,与人抢,时运不济,到头一场空,连个转世轮回的机会都没有。

    且说那在虎国围杀太元真人的三大修士,儒家荀彧惨死唯敬剑下,佛家老和尚和道家庄不才逃入中土,各自归了去处。

    百家震荡,七国震惊,三大太乙金仙奈何不得一个晋国国师,又折损了大量的修士,尤其是儒道两家,其他的势力都在等着他们两家的动作,偏偏荀子和庄周一点反应都没有。

    不是荀子和庄周不想报复,而是太元真人还有另外一个身份,泗水河君,天庭正神。

    别人不知道,他们两人可是知道的,有玉皇大帝在后面撑腰,他们两家若是做的太过了,惹的玉帝大怒,到时候才是真的麻烦。

    况且这件事情本就是他们先挑起来的,门中的长辈已经发话了,这件事情就此揭过,就算要报复也不能选在这个时候。

    眼下七国战事吃紧,东方秦国新政初见成效,步步紧逼,又有阴阳家在一旁窥视,大有气吞六合,一扫八荒之势,已经容不得他们在浪费力量在唯敬身上。

    晋国一统南瞻部洲北域数十万里土地,国力大涨,按照太元观传下来的治国之策,姜文,姜武父子两人把持朝政,开始快速消化巨大的战国,晋国带甲之士增长到百万有余,兵锋正盛,隐隐有和中土七国相抗衡的迹象。

    只是晋国大军固守北域,一兵一卒都不曾踏入中土,这才让七国暂时放下心来。

    紫光山,太元观

    山色清明,万里无云,潋滟日光落下,虽是阳春三月,可山间冬雪未化,山头上积着一层厚厚的白雪,春风拂过,新芽摇曳,带起丝丝寒意,侵入骨髓。

    晋国地处北方,冬天总要比中土长些,也要冷一些,这个时候,晋国的百姓已经开始忙着春耕,四处是人影。

    紫光山四周是绵延山脉,苍茫荒野,少有人烟,所以显得更加的孤寂冷清。

    几道白芒从山野间飘过,雪花翻飞,原来是几个身穿白色道袍的道童,有男有女,长相清秀,眉间带着一点灵气。

    几个道童动作灵活,一跃七八丈之高,就像敏捷的灵猴一般,穿梭在山林,没一会就消失在皑皑白雪之中。

    他们是这太元观中的道童,数十年过去,俱是修为在身,强的也有炼虚合道,资质差一点的勉强到了炼神返虚的境界。

    他们和秋瓷不一样,秋瓷是唯敬的弟子,不过他也没有对这些道童藏私,许多仙家法术,斗战之法,武道剑诀都是倾囊相授。

    在紫光山不远处有一座同样陡峭的巨大山峰,山顶上长着一颗百丈大小的巨木,叶片翠绿,茵茵欲滴,其中又有稀稀疏疏的赤色萌芽,沾染着早春的露水。

    几个道童自山脚而起,沿着蜿蜒崎岖的山道向上爬,不过小半个时辰,就到了山顶。

    “今年的茶树长势喜人啊。”领头的道童打量了一眼巨木,面露喜色的说道。

    “是啊,比往年好了些。”

    “怕是能够摘的四五篮子。”

    “快些采摘吧,不要误了时辰,大师姐还在等着呢。”

    几人七手八脚的爬上巨木,小心翼翼的把那些赤色的萌芽摘下来,放到篮子里面。

    不要小看这些篮子,它们可都是法器,专门用来保存茶叶的,冬茶采摘后不能见天,否则灵气全消,和普通茶无异。

    这颗茶树可不简单,一直生长在此,受到日月精华的蕴养,已然通灵,后来唯敬来到紫光山,无意之间发现了这株灵茶,随手给了它一点机缘,自此每年冬春之交,太元观的道童都要来釆一波茶。

    “差不多了吧。”

    “嗯”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