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鸿蒙天演诀》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鸿蒙天演诀- 第19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这一万人的方阵缓缓的来到了主席台下方,只见这些人突然长枪一挥,大声道:“大唐万岁,皇上万岁”。

    “哈哈,好”主席台上的李旭面带喜色的道,这样的结果真是出乎他的意料,转头撇了一眼贵宾席上的众人,只见这些人一个个发愣的看着下方的一幕。

    李旭心里一阵得意,让你们小看我们大唐,现在知道我大唐的厉害了吧,不过如果真是这样那就不好玩了,父皇的计划不就破产了,看来需要出现一些意外才好。

    第一个方阵就给人如此视觉冲击,他们很期待接下来的方阵。

    接下来的方阵并没有令他们失望,不管是步兵还是骑兵,表现出来的整齐度都让前来观看的众人为之震惊。

    尤其是十个骑兵方阵,可以说是阅兵仪式里最大的亮点,马不比人,想要达到一举一动整齐划一的效果,没有长时间的苦训是不可能的,这可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练就的。

    “这……”贵宾席上的六国使者动容了,大唐或许真的不像他们想象的那样弱小。虽然李敬民不在了,但是大唐并没有一盘散沙,仍旧具有这样强大的战力。

    三十万大军一共三十个方阵,其中十个长枪步兵方阵,十个骑兵方阵,十个重甲步兵方阵。现在经过主席台的方阵已经多达二十个,一半以上的方阵已经达到了预期的效果,主席台上的大唐兵部尚张大亮不由松了一口气。

    说实话他最担心骑兵方阵会出现意外,毕竟这些方阵里都是新旧兵各参半,老兵还好,新兵会不会控制不了这些马匹,这由不得他不担忧。现在十个骑兵方阵已经顺利通过主席台,没有出现什么意外,接下来就是重甲步兵方阵了,这也是各个国家军队训练最多的军种,他对此一点儿也不担心。

    看过了前二十个方阵,此时不管是贵宾席上的六国使者还是下方的平民百姓,心里久久不能平静,大唐的百姓则是更加骄傲。而其他国家的人则怀着负复杂的心情,既为大唐这样的阅兵仪式而感到精彩,又为大唐的军事实力而感到震惊,大唐有如此雄师,那自己的国家能挡得住吗?

    接下来的重甲步兵方阵,他们也和张大亮一样抱着同样的想法,这可是每个国家的最基本军种,也是各个国家兵力最多的军种,如果大唐的重甲步兵方阵还不如刚才的骑兵方阵,他们不得不怀疑大唐的军事实力了。

    接下来重甲步兵方阵的出现真是出乎众人的意料,简直让人大跌眼镜。不是说重甲步兵方阵表现的太好了,相反重甲步兵方阵的表现可谓极差。

    同样是一万人的方阵,重甲步兵方阵行走之间根本毫无章法,虽然他们也想行动一致,但是他们刻意的放慢或加大步伐,反而使得整个方阵很不协调,想要达到整齐划一得效果却显得画蛇添足。

    主席台上的张大亮脸色阴沉的可怕,原本最不应该出问题的重甲步兵方阵竟然出问题了,这简直就是在赤裸裸的打脸,而且还是当着这么多人的面,这让他这个兵部尚如何向皇上交代。转过头小心的看了一眼李旭,发现李旭只是眉头微皱,并没有说什么,脸色也不是很难看,这让他多少放心一些。

    第一个重甲步兵方阵出现了这样的问题,虽然让李旭很意外,但更多的是疑惑,因为他知道发生这样的意外几乎是不可能的。作为拱卫安阳城的大唐精锐左右卫,左右威卫,左右龙武卫,其训练自然是重中之重,尤其是重甲步兵的训练。

    骑兵方阵都能达到那样的效果,重甲步兵没理由会表现的如此之差,那就只能有一种可能,他们是故意这么做。联想到父皇李敬民的惊天大局,李旭一瞬间明白了,脸色自然也不会阴沉了。

    第一个方阵的表现是如此之差,之后的九个方阵也好不到哪里去,可以说是如出一辙,其中第二十七重甲步兵方阵更是因为拥挤发生了小规模的踩踏,所幸没有造成人员伤亡。

    “嘿嘿,原以为大唐有多么强大,也不过如此嘛,最为最基本的重甲步兵竟然都训练成这样,那他们的军事实力也可想而知了”大秦国三皇子对身边的一个侍卫道。

    那侍卫并没有回答,而是皱眉道:“恐怕事情没有这么简单,大唐的骑兵方阵都可以训练到如此程度,没理由他们的重甲步兵会这么差劲”。

    “你的意思是大唐在故意误导我们?”三皇子也不是省油的灯,侍卫的一席话让他有了怀疑。说起这侍卫可不是一般的侍卫,而是他招揽的军师陈友发,这个人智谋百出,是他的左膀右臂。

    陈友发也皱眉道:“也不一定,毕竟这可是大唐的第一次阅兵,他们没理由搞这么差,这不仅有损大唐的威严,更是损害了皇家的威仪,或许大唐的军事实力经过李敬民的驾崩已经衰落了”。

    三皇子若有所思的点点头不再言语,与此同时,其他五国的使者交谈的内容也都大同小异,想不出所以然的他们只能归咎于大唐的重甲步兵实力就是如此。

    “怎么会这样?”

    “难道我大唐的军力真的弱到如此地步了吗?”

    “哎,先皇逝去,我大唐要衰落了”

    ……

    万众期待的大唐第一届阅兵仪式就这么草草的落下了帷幕,皇帝李旭并没有当场发作,斥责任何人,而是一脸怒气的甩袖而去,明眼人都知道皇帝怒了,只是当着这么多人的面不好表示罢了。

    作为此次阅兵总指挥的张大亮事后亲自叫来了六位大将军,问问他们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堂堂大唐的重甲步兵竟然训练的如此差劲,这还怎么震慑四方,然而六位大将军只是一声不吭的接受了张大亮的训斥,而后灰溜溜的离开了。

    这一幕自然逃不过有心人的注意,事已至此,这些人终于知道大唐的重甲步兵确实没落了。于是一个个欢天喜地的离开了,只是他们不知道,训斥完六位大将军的张大亮却露出了诡异的笑容。

    看書蛧小说首发本書

    :

第一百八十三章 父子争权?() 
安阳城皇宫,昭德殿

    “说说吧,到底是怎么回事?”李旭端坐在龙椅上面无表情的看着张大亮道。

    张大亮神色微微一窒,不知道该怎么说,这可是太上皇吩咐,自己只不过是个执行的人,这很可能会涉及到新皇和太上皇的争斗,自己这个臣子夹在中间最难做了。

    看着沉默不言的张大亮,李旭肯定了自己心中的猜测,看来是父皇事先已经找过张大亮这个现任兵部尚了,不然张大亮不可能私自做主将一个盛大的阅兵仪式搞得这么糟,这可是关系到他这个新皇威严的大事。

    新皇上任的第一件事就办的这么糟,这让大唐的百姓怎么看待他,怎么看待皇室。

    “皇上,微臣……”张大亮欲言又止道,李敬民并没有驾崩的事情他还是三天前知道的。当时他听下人说有一个故人邀他去望月楼一叙,他也没有多想,毕竟这安阳城里,能称为自己故人的人太多了。

    于是换了便衣的张大亮匆匆赶往了望月楼,望月楼在整个安阳城那也是达官贵族的聚集之处,可以说是一处高雅之地。张大亮虽为大唐兵部尚,但是还从来没来过这里,进入望月楼的张大亮犹如刘姥姥进了大观园,好在一个侍卫模样的人走过来恭声道:“您是张大人吧?”。

    张大亮愕然的点点头,而后跟着这个侍卫来到了一个标有“望月阁”的雅间,此时雅间外还有三位侍卫恭敬的站在外面候着,看到张大亮后为他打开雅间的门,张大亮也不怕这些人对自己不利,大大方方的走了进去。

    雅间内有一个人背对着他,让他一时认不出这人到底是谁。这时那人突然转过身来静静的看着张大亮。

    看着这张熟悉的脸庞,张大亮怔住了,大惊道:“皇……上”不过后来他也意识到什么似得将声音压低了,只是一脸震惊的看着来人,这人就是假死的李敬民。

    李敬民对着张大亮微微一笑,缓缓道:“大亮啊,不必震惊,朕今天邀你来是有事相商,坐”。

    闻言,张大亮恭敬的坐下,静静的看着李敬民。

    “大亮啊,你怎么看旭儿所说的阅兵仪式?”李敬民不慌不忙的道。

    张大亮一愣,脑子快速的转动,皇上如此问到底是什么意思?是试探还是考验?

    李敬民扫了一眼张大亮,微微一笑道:“大亮,你不必猜测我的心思,想到什么说什么就是了”。

    虽然李敬民如此说,但是张大亮还是微微一沉而后道:“我觉得提议很好,也是一个震慑四周宵小的好办法”。

    李敬民默然的点点头,而后盯着张大亮道:“我想要你在这次阅兵仪式上制造一些意外”。

    张大亮心里一惊,不知道说什么好,看来自己忧虑的事情真的发生了,虽然不知道李敬民与李旭之间发生了什么,但是二人的争斗却是很明显的。儿子一想要搞好这个阅兵仪式,而这做父亲的却要搞破坏,父子的博弈不可谓不大。

    此时的张大亮真的迟疑了,说实话他对李敬民很尊敬,但是不等于他就可以听从他的命令,说到底现在是李旭在做皇帝,他们这些人很传统,谁是皇帝他们就是忠于谁,如今你这个太上皇要参一脚,让他们这些做臣子的真的很为难。

    “大亮,咱们君臣共事多久了?”没有得到张大亮肯定回答的李敬民突然转移话题道。

    张大亮一愣而后缓缓道:“十五年了”。

    “是啊,十五年了,人生又有几个十五年啊。还依稀记得那时的你还是云水郡治下的一个小县令,因不满大唐当时的军事制度而因此触怒上司被罢官。在云水河边遇上了朕,你的才气和那种敢于打破常规的魄力让朕汗颜,也正是那一刻起,朕决定破格提拔你”李敬民絮絮叨叨,眼里闪过一丝缅怀。那时的张大亮是那么的富有朝气,敢于打破任何常规,不惜因此触怒上司。而如今的张大亮官位高了,考虑的也多了,变得有些中规中矩,曾经的魄力消失了。

    看了一眼李敬民,张大亮犹豫的眼里闪过一丝坚定道:“皇上,臣答应你”。

    “好哈哈,不愧是张大亮,你的魄力还在,朕没有看错你你放心,即使旭儿知道了也不会怪罪你的,以后你会发现你今天做的决定是多么的正确”李敬民哈哈大笑道, 眼里满是赞赏,而后推开雅间的门离开了。只剩下苦笑摇头的张大亮,您倒是痛快了,我该怎么向新皇帝交代呢?

    这些画面只是在张大亮的脑海一闪而过,他不能把李敬民交代自己的事情说出去,不然皇室的争斗将会放在明面上,这个罪只有自己承担了,于是跪在地上道:“皇上,臣有罪,阅兵仪式上的事情完全是微臣办事不利,请皇上降罪”。

    李旭眉毛一挑道:“降罪?这么大的罪你能担的了吗?你担的起吗?我大唐的威严,朕的威严何在?你不要以为朕不知道是谁让你这么做的”。

    张大亮心一惊,难道皇上已经知道了?这……

    许久后李旭微微一叹道:“好了,你下去吧,回家好好反思几天”。

    张大亮看了看李旭而后落寞的起身缓缓的离开了昭德殿,他知道一旦今天踏出这扇门,他就永远离开了大唐的权力中心,以后也没有机会再踏进这扇门了。

    看着张大亮落寞的背影,李旭喃喃自语道:“张爱卿,父皇的计划不容有失,只能委屈你了,你放心有一天朕会亲自把你请回来的”。

    养心殿,李旭再次看到了自己的父皇和母后贺兰嫣然,二人正在逗弄着一只鹦鹉,喜不自胜。

    “儿臣见过父皇母后”李旭跪拜道。

    李敬民急忙走过来将李旭扶起来略显严肃道:“旭儿,你如今已是大唐皇帝,怎可轻易给人下跪呢,以后可不能这样了”一旁的贺兰嫣然这时走过来也点头道:“旭儿,你父皇说的没错,现在你是大唐皇帝而不是你父皇”。

    “可是父皇不是没有……,我怎么能继续做皇帝呢?”李旭皱眉道。

    李敬民哈哈大笑道:“父皇是没死,可是你依旧是大唐皇帝,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这么多年,父皇累了,该休息休息了,从你提议的这个阅兵仪式就可以看出来你小子不简单,父皇把大唐交给你放心”。

    “可是我……”李旭还想说什么却被李敬民的眼神阻止了,只听李敬民斥责道:“没有什么可是,记住,你小子才是大唐皇帝”。

    看着有些生气的李敬民,李旭只能接受了这样的事情,说起来他对这个皇位其实并不是很期待,当这个皇帝也是赶鸭子上架,如今上来了就下不去了。

    “皇上,旭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