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刑纪》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天刑纪- 第88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巨大的山谷,足有百里的方圆。四方环绕着高耸的山峰,却寸草不生,唯有异常荒凉的空旷之间,静静座落着无数的房舍。而无论远近,一片惨淡灰色。乍然看去,便仿佛踏入一个沉寂万年,或被光阴抛弃的所在,没有丝毫的生机……

    “这是什么地方?”

    “无从知晓……”

    “齐桓应该知晓……”

    “且看……”

    众人的身后,便是来时的峡谷。面前,则是那诡异的山谷。而灰色的空旷之间,可见杂乱的脚印,还有十余道浅浅的痕迹,如同风吹一般而断断续续,直至山谷中坐落的房舍。而如此死寂的所在,何来的风?分明有人就此而去,十之便是齐桓一行。

    无咎与自家的兄弟们站在一起,远眺之际,心存疑惑,眼光一瞥。

    不远处,便是羌夷、毋良子等三家的弟子,各自也是满脸的愕然。其中的鲁仲子、姜趼子,有自家伙伴的相助,赶路无碍,途中并未落下。而虞山则是抓着淼儿的手,彼此寸步不离,看他二人的神态,倒也情深意长。

    “哦,我记得家传的典籍之中,有个上古传说,诸位是否知晓?”

    羌夷似乎想起了什么,突然来了一句。无咎与众人循声看去,他拈须又道“传说我南阳界,有个上古的村落,虽然经历了无数万年,依然存在至今……”

    毋良子与卫令错愕不已,出声道——

    “羌兄所指,莫非是明涯谷?”

    “早年间,我也有所耳闻,还有句古怪的谶语无量天涯,今朝明日……”

    “没错,说是村落之中,有块明涯石,能够预知明日的吉凶祸福……”

    “难道这便是明涯谷?”

    羌夷摇了摇头,苦涩道“我也不敢断定,而倘若明涯谷就在千荒泽,就在眼前,齐桓的用意不难猜测!”

    众人恍然大悟——

    “齐桓暗害你我,只为寻找明涯石?”

    “定然如此!”

    “那是一件难得的宝物啊!”

    “哼,残害同道的卑鄙小人,此番绝不让他得逞……”

    各家吃了大亏,死伤惨重,那位齐桓、齐家主,无疑成了罪魁祸首。于是众人同仇敌忾,继续出声——

    “当禀报各位前辈,严惩齐桓,严惩齐家,为死难者报仇雪恨!”

    “各位前辈远在天边,而齐桓或在眼前。何况他与丰前辈,姑侄相称。一旦他再次发难,你我防不胜防啊!”

    “你我联手,怕他作甚!”

    “卫令,你的意下如何?”

    “这个……且找到齐桓,再计较不晚!”

    想要联手对付齐桓,自然少不了人多势众的卫家。否则仅凭着死伤惨重的羌家、鲁家、毋家,能否报仇,尚且两说呢。而卫令只是随声敷衍,显然有所顾虑。

    片刻之后,众人奔向山谷。

    而空旷的谷地间,如同积雪般的铺着一层厚厚的灰尘。稍不留神,便深陷双足。所幸轻身术无碍,一路往前飞奔。而人影过后,一缕缕尘烟卷扬……

    须臾,众人收住去势。

    驻足所在,乃是一座凸起的石丘。就此张望,百余丈外,便是成片的房舍、院落,怕不有数百上千,遍布在二、三十里方圆之内,却多半掩埋在尘埃之中。那异样的景象,异样的沉寂,令人瞠目之余,又不禁疑惑重重。

    而远近四方,并未见到齐桓、或齐家弟子的踪影。

    “齐桓或在暗处,唯有亲临实地,方能将他找寻,卫令……”

    也许是为了报仇,也许是想要寻找宝物,羌夷与鲁仲尼、毋良子达成一致,招呼卫令同行。

    而卫令却摇了摇头,谨慎道“诸位,那村舍散落四方,虚实莫测,不宜莽撞啊。何况鲁仲子与姜趼子、淼儿三位道友的身子有伤,应当就地歇息。且由本人带着韦尚、广山、吴管事留守看护,亦便于及时接应。公孙老弟,劳烦你走一趟……”

    他话音未落,有人举手应声——

    “卫兄吩咐,敢不从命!”

    无咎飞身跃下石丘,很是干脆利落。

    羌夷不便争执,只得与阜全、鲁仲尼、毋良子结伴往前。虞山看着卫家的一群壮汉,稍稍迟疑,伸手抓着淼儿,随后追了过去。

    而片刻之后,又有人离开了石丘。

    竟是吴管事……

    。

第一千一百六十一章 万年一瞬() 
    几间石屋,半截倒塌的矮墙,俨如农家的小院,静静的矗立在一片坡地上。院内院外,同样覆盖着厚厚的灰尘,好像没人打扫,便这么荒弃了无数万年之久。

    院子过去,便是整个村落。虽然房舍众多,且占地甚广,却没有人影,也没有丝毫的生气。

    无咎收住去势,落地张望。

    羌夷、阜全、鲁仲尼、毋良子,以及虞山、淼儿,随后赶了过来。

    “公孙道友,何故止步?”

    “莫非有所发现……”

    鲁仲尼、毋良子,相继出声询问。两人与某位先生的相处,倒也融洽,言语之间颇为随意。

    羌夷等人,则是多了几分顾虑。

    无咎摇了摇头,示意并无发现,转向看向古怪的村落,提议道:“诸位,倘若齐桓躲在此地,藏匿不出,只怕难以找寻。何妨分头行事,或能避免疏漏,届时各家联手,再有卫令、卫兄的应援,必然万无一失!”

    “这个……”

    鲁仲子与毋良子尚自斟酌,羌夷却不作迟疑,带着阜全、虞山、淼儿率先离开。两人换了个眼色,又见远近没有异常,与某人拱了拱手,道了声“小心”,也就此寻觅而去。

    而三家修士刚刚走远,一位老者到了近前。

    无咎似乎不解,传音道:“老万,你该留在原地接应。一旦生变,人多反而碍手碍脚……”

    吴管事,或万圣子,满是皱纹的脸上,看不出神情变化,而深邃的两眼中却是精光一闪,哼道:“各家打着报仇的借口,只想寻找那块明涯石,否则也不会与你分头行事,难道你看不出来?”

    “老万,你倒是深谙人性啊!”

    “人性无非一个‘欲’字,与禽兽没有分别!”

    无咎有心辩解,又无言以对。他摇了摇头,面向寂静的院落,疑惑道:“此间究竟发生了何事……”

    万圣子却懒得多想,不耐烦道:“你这般啰里啰嗦,瞎耽误工夫,失陪!”

    “咦,老万,你干什么……”

    不等阻拦,老万已扬长而去。

    浅而易见,那个老妖物也在惦记着宝物呢。而传说中的明涯石,真的能够预测明日之事?

    无咎转身看向来处,卫令、韦尚与兄弟们,以及鲁仲子、姜趼子,依然守在百丈外的山丘上。其中的卫令冲着这边招了招手,然后离开山丘,绕过村落,奔着山谷的远处而去。他点了点头,抬脚走向小院。

    卫令虽然谨小慎微,却也懂得利弊取舍。尤其是吴昊现身,又连番遇险、脱险之后,他不再暗中试探,反而体现出更多的诚意。如此一来,彼此的相处亦更为默契。不过,早晚有撕破脸皮的时候啊……

    无咎走在院中。

    右手边的屋子,应为灶房,其中摆放着水缸,以及坛坛罐罐。灶下的火坑内,还有燃烧一半便已熄灭的木柴。紧挨着灶房的便是正屋,两扇屋门虚掩。

    无咎走到门前,伸手虚推。屋门轻轻开启,屋内的情形一目了然。他眼光一凝,微微愕然。

    神识之中,屋内似乎空无一物。而目力所及,却见屋内摆放着木凳、木桌等物。还有一位男子,斜躺在木榻之上,怀着抱着一个孩童,皆闭着双眼,似乎沉浸在酣睡之中。

    那应该是对父子。

    而父子的身旁,另有一位妇人,坐着小杌子,也就是小凳子,手里抓着衣衫,像是困倦不支,伏在榻边小憩。

    不管是父子,还是妇人,皆衣着整齐,神态安详,表明生前的日子颇为富足安逸。此外,墙壁上悬挂着三人的画像,与卷轴、或兽皮不同,似乎嵌着水晶,显得颇为另类古怪。两旁的侧室内,摆设也极为陌生……

    无咎的眼光最终还是落在那一家三口的身上,不禁有些恍惚。

    多年之前的神洲,他也有过类似的遭遇。同样是温馨与灭亡并存的场景,同样的震撼心魂……

    无咎默然片刻,抬脚轻迈。

    而他的一只脚刚刚踏入屋内,两旁的门扇突然腐烂成灰。他急忙后退,却见墙壁、画像、摆设,以及木榻上父子,倚在旁边的妇人,相继崩溃碎裂。紧接着整座石屋,连同灶房、院墙,尽数倒塌,却又无声无息。转瞬之间,完好的小院已不复存在,唯有成堆的厚厚尘埃,在惨白的天光下透着莫名的凄冷与死寂。

    无咎犹自呆立在庭院中。

    莫非方才所见,乃是错觉?偌大的村落,尽为虚幻?

    那并非虚幻,而是真实存在,却不容外人踏足,也不容丝毫惊扰。否则那沉睡了许久的梦境,就此灰飞烟灭。无数万年的岁月,也不过短短一瞬……

    无咎悄悄吁了口气,抬眼看向四方。

    虽然少了一个小院,而偌大的村落并未消失。却不见了羌夷等人的身影,也没了万圣子那个老妖物。

    无咎转身离开原地,循着村间小径往前走去。许是心绪的沉重,他身后留下一串淡淡的脚印。而看着那远近错落的房舍,他再也没有踏入查看的念头。

    便如光阴的隔绝,或有梦境的重叠,却相差了无数万年,彼此再无交集。哪怕是今朝明日,也只是一种延续。

    今朝明日?

    岂非是说,今朝的惨景,便是明日的重现……

    无咎停下脚步。

    置身所在,是块空地,像是街口,或是村落之中的谷场。四周则是成片的房舍,或高、或矮,或大、或小,或是像农家居所,或是像庄严的殿堂。而无论远近,依然不见人影。

    且不说齐桓躲在何处,羌夷、毋良子等人去哪儿了?还有万圣子,也丢了?

    抬头看天,惨白依然;回望来路,房舍重重,寂静环绕,一时见不到村外的情景。不应该啊,兄弟们就在村外的山丘上,缘何散开神识,那空旷的山谷之中什么都没有?

    无咎很想原道返回,又摇头作罢。

    浅而易见,无数万年前便已毁了的村落,之所以存在至今,显然存在着某种奇怪的禁制,使得村内、村外,天地迥异。

    而一群大活人,总不会无故消失吧?

    无咎的眼光掠过四周,抬脚往前。且将村落查看一遍,不信找不到那几个家伙。而他正要离去,又神色一凝。

    右手方向的数十丈外,高低错落的房舍之间,有座高大的石屋,虽然覆盖着尘埃,却依然显得气派庄严。看上去像是宫殿,或祭祀的所在。而如此倒也罢了,有几行浅浅的足迹与其相连?

    无咎调转方向,慢慢走了过去。

    石屋足有三丈多高,十余丈的方圆。居中开有门户,门扇虚掩。门楣之上,有匾额字迹,却无从辨认,更像是符箓的符文。而几行浅浅的足迹,直至此处,并越过石阶,于门前消失……

    是谁打此经过,并进了屋子?

    而石屋竟然没有坍塌,奇怪!

    无咎迟疑片刻,撩起衣摆,踏上石阶,轻轻走到门前。虚掩的门扇,挡住了神识。他伸出左手,往前推去,右手依然拎着衣摆,神情举止中透着谨慎。手掌尚未触及,威势所致,半扇木门开启,依然没有丝毫响声。消失的足迹,再次呈现。循其看去,朦胧不清……

    无咎回头看向身后,抬脚穿过门户。而便在他踏入屋子的瞬间,开启的门扇竟然缓缓移动。他吓了一跳,便要原路返回。却见门扇依旧虚掩,并未真正的关闭。他松了口气,转而凝神张望。

    石屋内,并非厅堂,而是一个过道,足有十余丈长。过道的尽头,树木、房舍隐隐约约。

    无咎的眼光闪烁,脚步谨慎。

    转瞬之间,到了过道的尽头。

    却见朦胧的天光下,乃是一片开阔的所在。其中树木郁郁,山石耸立,流水纵横,灵气浓郁……

    咦,山谷中的上千房舍,亦并非都是不可触及,至少眼前的石屋安然无恙,而且内有天地呢。或者说,禁制屏蔽的缘故,使得此处幸存下来?

    而齐桓,以及羌夷、万圣子等人,是否便在此处……

    无咎走出过道,踏着林间小径,一边环顾四周,一边寻觅往前。而所散开的神识,碰到山石、草木,即刻弹回,表明此地的禁制无处不在。所幸体内的修为无碍,尚有自保的手段。而分明有人来到此处,缘何还是不见踪影呢?

    小径的尽头,有小桥流水。

    踏上木头小桥,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