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炼道长生》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炼道长生- 第1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这个剑通明不知道是什么年代的人,不知道他为什么要转世重修,他到现在也没有回到这里,不知道是转世失败,还是转世后遇上了其他变故。

    秦石出了这‘颠倒乾坤之脉’,走时,用一块巨石重新封住了被自己打开的入口。

    这样的天地自然孕育的宝地,还可以自然恢复,不过不知道要多少年后了。

29。第29章 洛京城内() 
洛京城是大明第二大城,也是大明两京之一,无数年来,一直是大明物华天宝,精华汇聚之地。

    秦石缓步踏进洛京城,也感慨这座大城的繁华。

    现在陈明应生死不知,虽然陈明应的失踪,以秦石当时的情形也无能为力,但毕竟是他说要陪陈明应到洛京城看看,也是自己要上北邙山去,一切才会发生。

    况且,秦石认为,陈明应在自己遇袭后失踪,带走他的人又击杀花魅离,和那只一直跟踪自己的大鸟,应该与自己遇到的事情有很大的关系,而他要带走陈明应,很可能陈明应这个人对他有用处。

    陈明应曾说过,他师兄百里随风当年失踪前,曾告诫他‘终身不能踏入安都、洛京周围三百里’,北邙山在洛京之外二百余里,陈明应果然就出了事,看来这可能还与当年‘天师道’遇到的事有点关系。

    洛京城街道都是用大块青石铺成,干净宽敞,可以让六架马车并行通过,两边店铺繁多,人流如织。

    “让开,让开!”前方一阵呼喝声传来,人群纷纷避向两边。

    只见一队带甲军士开路,引着三四驾马车,向城门行去。

    当前一辆车驾,用深青色布幔包裹,上面绣满白鹤、灵芝、青松等各种祥瑞,车驾顶盖四角垂下四只金色铃铛,被风一吹,发出清脆的声响。

    车驾正前方,两片布幔向上掀起,可以看到里面盘坐这一个一身玄色道袍的老年道士。

    这老道士白须白发,脸容清癯,手里握着一柄拂尘,这微闭双目,似在打坐。

    他身后,还有两个十一二岁的道童侍立,一人手中捧着一柄长剑,一人手中捧着一柄如意。

    乍一看去,完全是神仙中人。

    街道上人流自动分成两边,都在窃窃私语。

    秦石也站在人群中远远看着,目光扫过那个老道士,接着又转向中间一辆不起眼的车驾,眉头微微一皱。

    他身边正好有也站了个中年胖子,见秦石是道士,又十分年轻,便凑上来卖弄。

    “小道长,外地来的吧?”中年胖子笑道。

    秦石微笑道:“正是!”

    中年胖子见秦石温和恬淡,态度不错,赞道:“这年头,做道士比读书考状元还吃香,你看,那车上的便是远近几百里有名的‘方山处士’,传说是不出世的神仙中人,就收到了信王的多次接见,看看那架势,多威风!”

    秦石顺口道:“想不到大明皇上崇尚炼丹修道,这信王也虔诚信道!”

    中年道人看了秦石一眼,撇撇嘴道:“小道长这就错了,这信王驻守洛京城,与皇上完全不同,生平最不喜的就是什么虚幻神仙之类,也不知道为什么,这几个月,忽然就转了性子,也对这些感兴趣了,否则那‘方山处士’就居于洛京城外百里,为什么之前一直没有受到信王待见!”

    秦石大概知道,依大明国例,太子守洛京,也就是说镇守在洛京城的皇子,均会被封为太子,是未来皇帝继承人。

    但这一代大明皇上痴迷于炼丹,深居后宫十年,不理朝政,这信王驻守了洛京十几年,到现在也没被封为太子,实在是大明历史上的奇谈。

    秦石点点头,不再说话。

    此时那车驾正走到秦石前面,他眼睛一瞟,就见到那端坐车驾之上的‘方山处士’身后,有一个被黑布盖住的东西。

    这车队前后共有一百多带甲持械的士兵,走了一会才出了城门。

    人群又恢复了正常,不过多了许多议论。

    秦石想了想,转身跟了上去。

    这车队出了洛京城,一刻不停,往东面而去。

    秦石远远跟着,以他的修为,这车队中的人根本无法发现,包括那个‘方山处士’。

    此人架子甚大,其实本身武道也到了后天一流境界,而且他的车驾四周也有淡淡的法力波动,应该也有些术法修为。

    秦石之所以跟上来,是他在那‘方山处士’的车架上,感受到一丝淡淡的气息,这丝气息并不纯正,不是正路,但秦石总觉得似乎在哪里感受到过。

    还有一个原因,便是紧跟在‘方山处士’车驾后面那辆马车。

    这架马车通体黑色,毡顶,有些地方已经漆落斑驳,在‘方山处士’气派车驾的映衬下,非常不起眼。

    但在秦石已经运起‘望气术’的眼中不同,这架马车上隐约有一道气息盘旋。

    这道气息不是修道之人的气息,而且不断波动,强的时候透出一股淡淡的威势,弱的时候又透出一丝衰败的迹象。

    秦石从未见过这样的气息,也不知道这车中到底有什么东西。

    这车队往东面行了三四十里,正是夕阳西下之时,远处忽然一阵耀眼的光芒传来。

    地平线上出现一支骑士队伍,这些骑士都是浑身亮银轻甲,装备精良,那耀眼的光芒便是夕阳照在他们的盔甲兵刃上反射入眼。

    这些骑士约有千人,纪律严明,没有一人说话,自动分成两列,待车队行过,护卫在两侧,继续东行。

    天色渐暗,车队进入了一片丘陵地带,在山中又转折而行十几里,忽然停了下来。

    秦石看着周围群山环抱,到处是古树老藤,但那车队停下的地方,却有一条青石铺就的道路延伸出去。

    车队最后一辆车上下来一个中年人,对着护卫的骑士和带甲军士做了几个手势。

    那些骑士立刻掉头出山,在山外防御,而那些带甲军士则散入周围的树林中,设下一个个暗桩。

    那‘方山处士’早便下了马车,四处查看一阵,又回到车驾前,对那中年人点点头。

    他车上两个侍立的道童也下了车,一个依然捧剑,另一个却一手持着如意,一手提着那个被黑布盖住的东西,依稀是个箱子模样。

    中年人走到第二辆马车前,低声说了几句。

    一个声音传了出来:“方山先生,你可看出此地是否还有不干净的东西?”

    方山处士道:“我已经看过,此处再无其他异类妖孽。”

    那车中沉寂一阵,吱呀一声,车门打开,一个人影走了下来。

    此人是个四十左右的男子,一身普普通通的玄色衣衫,面目略带威严,但却显出几分苍白,似是有病在身的样子。

    秦石见到这男子下车,便知道这第二辆车驾上那股不断波动的气息就是源自这个男子。

    只见他头顶隐约有一层淡淡的黄气笼罩,这层黄气不断波动,似乎要凝聚成什么东西,但却始终无法成形,随聚随散,凝聚之时,便透出几分威势,散开之时,便透出一丝衰败。

    秦石正在若有所思之时,一阵风吹过,‘方山处士’身后那道童手中之物上覆盖的黑布被风吹起一角,隐约是个笼子,笼中似乎有个白色东西。

    秦石隔得远,正要凝神看去,忽然心中一动,将眼睛微微眯起,又看向那第二辆车驾。

    就见那车驾上又下来一人。

    却是个粗豪大汉,豹头环眼,下巴下面都是络腮胡子,穿了一身粗布衣服,胸前衣襟敞开,说不出的狂放豪迈。

    那头顶有黄气的男子见这粗豪大汉下来,脸上露出一丝恭谨。

    他即便面对‘方山处士’,也没有这种神态。

    秦石缓缓将全身气息、心跳、血液流动都降到最低,才再次看向那粗豪大汉。

    此人竟然是个武道不世宗师,秦石也摸不清他的修为到底到了何种境界,但这种感觉,秦石只在步沧海身上感受过。

30。第30章 腾龙隐秘() 
“信王,你说的地方,就是这里?”那粗豪大汉道。

    秦石心中微微一凛,这四十多岁的男子竟然就是驻守洛京的信王!

    若这男子便是信王,那他头顶那层黄气好解释了,这正是大明皇气在他身上的体现。

    按大明惯例,这信王实际就是未曾册封的太子,他身上有皇气聚集,并不为过。

    但秦石心中依旧有疑虑,为何这信王头顶的皇气波动如此,而且还透出一股衰败的迹象。

    “杜先生,这次劳烦您护卫本王,实在惶恐!”信王道。

    粗豪大汉哼了一声,道:“惶恐个屁,我不是江湖中人,已经隐居了二十多年,没想到还不得清闲!这次帮你到这里,只是当年我欠你母亲家族一个人情,现在还给你而已。”

    信王干笑两声,不敢回话,转向方山处士道:“方山先生,你上次就是在这里擒住这妖孽么?”

    方山处士点头道:“便是在附近!”

    信王眉头紧锁,道:“没想到这妖孽不是关键,难道真要进去不成?”

    方山处士道:“信王,你到底遇上什么麻烦,为何认定是这个地方所致?”

    信王看着青石路前方沉默不语。

    那粗豪大汉皱眉道:“你让我来护卫你,到现在也不说清原因,未免不厚道,你的命是值钱,难道我们的命便比你贱不成?若你不讲清,我便回去了!”

    信王叹了口气,道:“罢了,既然杜先生也这么说,本王便将其中因由说出来,但本王要告诫各位,接下来本王所说,事关重大,各位听便听了,切不可泄露一点!”

    粗豪大汉一副无所谓的样子。

    方山处士却脸色微微一变,挥了挥手,他身后两个道童,立刻识趣往后退开二十余丈。

    信王抬头开了一眼已经在升起的明月,道:“其实这座山叫做‘腾龙山’,此山之中,葬着一个人”

    他说到这里,看了一眼外围布成阵势的轻甲骑士,道:“此山常年有三千护陵卫守护,方圆三十里内,没有任何人家,是我大明皇族重地之一。”

    粗豪大汉道:“我见过的所谓重地没有十个也有八个,你啰啰嗦嗦做什么,直接说,葬的人是谁?”

    信王对这粗豪大汉毫无办法,道:“此地所葬,便是我大明开国圣祖第一任皇后!”

    方山处士皱眉道:“大明祖陵在安都城外,如果此地所葬是大明开国圣祖第一任皇后,为何不归葬祖陵,而葬在这里?”

    信王道:“大明开国至今,共历二十七帝,其中二十六位,连同他们的皇后都葬在安都祖陵不假,但这里这位不入皇族族谱,所有可见的史书均无记载,知道此事的,只有大明帝尊及太子!”

    方山处士又转头看了一眼四周,实在发现不了什么,脸上忧色更浓。

    秦石远远看着,知道这方山处士不蠢,明白这信王所说的连一般皇族都不知道,肯定非同小可,心中已经后悔卷入此事。、

    但秦石自进入此处,已经用望气术细细观察,也看不出什么特别的地方。

    便听那信王继续道:“此地隐秘,其中的具体原因,除开国圣祖外,没人知道,只是圣祖曾留下遗训,所有大明历代帝尊,都要守护好此处,但不许进入陵墓之中。”

    粗豪大汉道:“既然如此,你凭什么认定此处现在出了问题?”

    信王沉默一会,忽然探手入怀,掏出一个拳头大小,通体用黄绫包裹的东西。

    他伸手解开上面覆盖的黄绫,露出里面一个泛着青铜色泽的东西,递到粗豪大汉面前。

    秦石隔得远,依稀见到那露出黄绫的部分是个造型古朴的兽形雕刻。

    便见到那粗豪大汉盯着黄绫中的东西,口中念道:“印玺裂,腾龙震!”

    他疑惑地看了信王一眼,道:“这是什么东西?”

    信王郑重道:“这便是大明太子印玺!”

    “什么?”方山处士道。

    粗豪大汉不再说话,看着信王等他讲话。

    信王道:“大明建国之初,曾得到一位风水术数大宗师相助。这位大宗师风水术数旷古烁今,传说后来的‘天师道’便是得到了他的部分传承!”

    方山处士已经震惊地说不出话来。

    秦石也来了兴趣,没想到这‘天师道’竟然还有这样的出处,只怕连陈明应自己也不知道。

    信王接道:“这位大宗师在帮助大明建国后,还筑造了两枚印玺,一枚便是这太子之印,还有一枚便是大明帝尊龙玺。选定安都为大明国都、洛京为陪都,太子守洛京,这些都是这位大宗师的安排。这枚太子印玺不能离开洛京城百里,所以我虽然还不是太子,这印玺却依然在我手中!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