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世姝荣》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盛世姝荣- 第13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翌日朝堂,众臣议论之事,仍是太子废立之事。天子没有临朝,太后刘姬对待此事,先是好一阵沉默,随后便道:“诸卿指认太子并非真龙,可有证据?去年便已滴血验亲过,可是并无疑问。”

    神色憔悴的太子一听这话,顿时还了魂一般,高兴地差点蹦起来。

    他的皇祖母,果然还是护他的!他就知道,她一定会护他!从小到大,他多听她的,多乖顺啊……

    “启禀太后,”葛郡侯再一次挺身上前,不紧不慢道,“拒微臣所知,当年被抛弃的那个公主,还活着。她身上,携有一些能够证明自己身份的证据。若能将她请回来,是否可算作证据?”

    众臣听闻此事,皆是唏嘘。

    刘姬于垂帘之后,打量了葛郡侯一阵,只觉他打了胜仗回来,就变成一只狐狸了。回神,她便问道:“既是如此,那为何迟迟不见她现身,拿出那些证物来?”

    “她不敢现身。”葛郡侯直言,“要杀她的人,实在太多了。若太后能以皇室的名义将她接回来,或可说得动她。”

    “还望侯爷慎言!”太子陡然跳将出来,道,“你所说之人还不知是何身份,如何能得皇室车驾迎之?若真这么做了,你让百姓怎么看,怎么议论?”

    “无论如何,接回来确认身份,总是有必要的。”葛郡侯说着反问一句,“难道太子殿下不想让这场风波过去,永远陷身真假龙嗣的漩涡之中?还是,殿下也怕了?恐怕这世上,真的存有另一个公主,而殿下您……”

    他没有把话说全,只莫可名状地笑了笑。

    太子看他这样笑,分明是在告诉自己,他已认定他并非真龙,不由得气不打一处来,一把抓住了他的领口,恶狠狠道:“葛郡侯,你这么做,就不怕断送自己的前程?”

    “太子!”刘姬见状沉声,斥责道,“别忘了这是在朝堂。”

    太子方才放开葛郡侯,退回到自己的列位上。

    这时,殿外有宫人来报,道:“启禀太后,武信侯有急事在殿外求见。”

    李为止这么快回来了?

    刘姬想了想,吩咐道:“让他到慈安宫外候着。”

    “回太后,”那宫人却道,“武信侯说,他有急事,必须在朝堂上,当着众臣,向太后禀告。”

    刘姬心觉古怪,但当着满朝文武的面,她又不好回绝了去。不然,满朝文武定要以为她有何见不得人之事了。

    “宣。”她只得安坐回去,静候李为止的到来。

    李为止进殿,向太后行了礼之后,便禀告道:“太后,微臣奉您之口谕去庹子山接宁公主回宫……”

    刘姬一听这话,眉头就皱紧了。

    这个武信侯,怕是找事来的!

    “只见庹子山上雾气腾腾,刚一进去,便感觉浑身奇痒无比。”李为止话语不停,“正纳闷之际,却接连看到两帮刺客。微臣不解,遂抓了其中两个,一问方知,那山中雾气有毒,恰是为阻拦这些刺客上山的。而这些刺客当中,有一帮人,乃是宫中羽林卫。”

    众臣哗然。

    “是奉天子之命,追杀躲进山林的那位公主。”李为止抬高音调,将这句话一字一句说了出来。

    朝堂之上,更是响起了众臣的议论之声。

    “你如何能判定,是宫中羽林卫?”刘姬不信天子李宪会蠢到让羽林卫带着御牌前去杀人。

    “微臣抓了两个回来,已交由羽林卫高统领确认他们身份。”李为止一本正经,“想必现在已有结果了。太后若不信,可传唤高统领前来对质?”

    刘姬神色难堪至极,暗叹了口气,终于道:“不必了。天子今日龙体抱恙,不能临朝。明日,哀家自会给大家一个交代。”

    “太后圣明!”李为止一句奉承,葛郡侯率先附和,满朝文武,纷纷附和。

    唯有太子伫立着,身子轻颤着,几欲发疯。

    太后退朝刚一离开,他便疾步追了出去,在她身后大喝,“皇祖母,您表面上护我太子的身份,背地里却已让人去接那个所谓的公主回宫!这像话吗?!您这么做,究竟为何啊!?”

    刘姬停步回头,却只轻蔑地瞧了他一眼,随后便走开了。

第283章:废黜() 
直至这一刻,太子彻底地疯了。他怒吼一声,一脚紧接一脚踢在走廊的栏杆上,因用力过猛,头上发冠不整,看起来,当真像个疯的。

    陆续出来的朝臣看见,免不了又是一番窃窃私语。倒也不乏衷心的上前,劝慰他,叫他冷静些,免得贻笑大方。

    他到底是冷静下来了,撇开这些劝慰他的官场同袍,便往天子的正阳殿跑了去。

    然而,都于事无补了。太后的态度,主导着一切。

    “父皇,”太子终于说出这两天在心底深处暗生的想法,“夺权吧!”

    李宪听言,不由得愣了愣神,随即苦笑一声,反问道:“拿什么夺?就连宫中羽林卫、御林军都不完全是孤王的,孤王拿什么从她那里夺权?”

    太子因为自己的这个想法,呼吸也变得急促了。他瞪着一双布满血丝的眼睛,道:“儿臣去杀了她!”

    “住口!”李宪一巴掌重重地打在了他的脸上,怒斥道:“她是孤王的母后!难道要孤王背上弑母的污名吗?!”

    “可她不死,就是儿臣死!儿臣死了,儿臣的母后,也不得好活!父皇您就算不在乎儿臣,难道也不在乎母后吗?”太子一直都知道,李宪在乎的是什么。他还道:“只要她一死,您是天子,就没有人能够撼动您的帝位了!”

    李宪打过太子的那只手微颤了颤,他看着他,许久许久,终于背过身去,道:“你方才之言,孤王就当没听过!滚。”

    太子瞪出来的嗜血的眸光不再那么急切了。他似乎听出了李宪的言外之意,反而露出了一抹喜色。

    当夜,慈安宫。

    太后刘姬就要睡下了,此时却有宫人来禀,说太子于殿外求见。

    “夜深了,他还来做甚?”刘姬面露不悦之色。

    楚大监于是上前,道:“奴去将他打发了。”

    “嗯。”刘姬点头,实在不想再被太子打搅了。

    楚大监出去,不时便回来了。他禀知刘姬道:“太子说,您若不见他,他便一直这么跪着。他还说,有几句重要的话,是太后您明日临朝之前,一定要听的。”

    刘姬想了想,终于道:“让他进来吧!”

    太子一进殿,便端了几分神秘,要刘姬屏退左右,方才能讲自己要说的话。

    刘姬绝然想不到他吃了豹子胆,已然对自己起了杀心,当真让楚大监带着左右侍奉的宫人退下了,直至太子陡然拔出藏于广袖之中的匕首,气势汹汹朝着她的身体刺来。

    她惊叫一声,连连后退几步,匕首,还是凉凉地插进了她的肩窝。“来人呐……”

    太子抽出匕首,意欲再往她胸口刺去,她却不知哪来的力气,一脚将他踢开了,自己则是反身,往一边躲了去。

    到底是上了年纪,又养尊处优惯了的,当年在战场上奋勇杀敌的招数,都使不出来了,能反踢对方一记,已是她的极限。

    好在这个时候,楚大监冲进来了,一边喊着“来人”,一边从后边,牢牢抱住了太子,并命令其他宫人,“保护太后!”

    太子一个反身,用匕首割破了他的咽喉。

    “老东西!”太后大叫一声,看着楚大监倒下,眼底立时泛起了泪光。

    被割破咽喉的不是一个伺候她的奴才,是一个为了她连命也不要了,在她身边进进出出几近四十年的亲人、挚友。

    为何,外头的侍卫迟迟不来?都死了吗?!

    太子又冲过来了,唯有几个宫娥将太后挡在身后,瑟瑟发抖。

    一个,两个……倒下了,倒在了血泊里。哭喊声、求饶声,却都唤不来外头的侍卫。

    刘姬心知出事了,唯有拼力一搏。当太子的匕首刺进第三个宫娥的身体时,她陡然伸手,重重地朝着他的脖颈伸了去。

    藏在她手上的,是她从宫娥头上拔下的银簪。

    太子的匕首,还未来得及从第三个宫娥的身上拔出来。他只觉喉咙一下刺痛,随即便有热乎乎的东西,顺着他的颈项、领口快速地流淌下来……他不可置信地看着太后,张嘴,却已说不出话来。

    “你忘了,哀家这双手,也是提过刀,沾染过鲜血,害过无数条性命的双手。杀人,当直逼其要害,不给敌人还手的余地啊。”刘姬除了这两句话,另有一句让他带到黄泉,“原本,哀家还未想好。至少,若非出了今夜之事,你是无罪的。”

    太子倒下了,瞪着不甘心的眼目,懊悔地倒在了刘姬的脚下。

    慈安宫的侍卫姗姗来迟,皆是惶恐不安。

    “都去哪儿了?”刘姬的目光,始终落在楚大监身上,话语虽轻,却冷得可怕。

    “适才有不速之客分别往东西两座偏殿跑了去,末将带人分头去追,万万没有想到,竟是太子的调虎离山之计!末将愚昧!罪该万死!请太后治罪!”

    “人抓到了?”刘姬问。

    “没……没抓到。末将听得这边有动静,才恍然想起来,中计了……”

    “的确该死。”刘姬弯下身来,亲自为楚大监合上了眼,随即冷看了侍卫长,道:“自裁以谢罪吧!哀家可不追究他人。”

    慈安宫外头,天子李宪看到抬出殿的尸体当中,有一具锦衣华服的男子,他便知道,太子破釜沉舟,把自己的命给搭进去了。

    他有些失望,同时,也松了一口气。

    一夜之间,太子刺杀太后未遂之事,传遍了整个皇城。

    翌日早朝,太后下令废黜太子,并为天子准备了一封罪己诏,宣示了太子乃是偷龙转凤而来的假太子。

    与此同时,她还命葛郡侯亲自带人去东海,接淮阴王李崇俭进京。至于撄宁,她虽没有就此认下她公主的身份,却也派了李为止,以朝廷的名义,带人前去庹子山,将她护送回朝,以证明身份。

    就连葛郡侯和李为止也没有料到,事情进展的竟是如此顺利,如此之快。

    或许,天意如此。

    这个时候的撄宁,在庹子山上的庵堂,倒如出世之人,过得轻松自在。

    她始终相信李为止和葛郡侯。

    她深信,只要他们出手了,她就能住进那座宫殿。与虎谋皮也好,水中捞月也罢,无论如何,这不是结束,是开始。

第284章:接回() 
翌日,庹子山下锣鼓喧天,浩浩汤汤的队伍,比大户人家的新郎官迎娶新娘的阵仗还要气派。

    撄宁隐约听到了,庵堂里所有人,也都听到了。这个队伍,便是为接她而来。

    “玉慈师太,将制造雾气的机关关闭吧!”撄宁对玉慈道。

    玉慈却有些担心,“山下是何情况尚未可知,现在关闭,恐有不妥。”

    “过去的都过去了。”撄宁则是自信地笑了一下,“现在,是新的开始。关了吧!我该回去了。”

    “你确定?”刘九阴只觉还什么都没做,自有些不大相信,可以这样轻而易举地回去。

    “嗯。”撄宁十分肯定地点了一下头。

    山中雾气彻底消散,花费了足有一天一夜的时间。

    也好,如此一来,李为止一行于第二天倒挑了个吉时上山,迎接撄宁。

    因山路曲折狭窄,他只带了几个人上山,让仪仗队于山下鸣乐以候。

    他与撄宁,也不过几日未见,此刻见到,却觉得历经了许久。

    他的阿宁今日,虽还是一身男装,但浅灰色的锦衣干干净净,发髻也梳得极是利落,看起来精神奕奕,明艳动人。

    彼此的脸上,都噙着微微的笑意,却是相顾无言。

    就这么对望了少刻,李为止方才拿出太后懿旨,朗声宣下。随即,他撩起一角衣袍,率先跪到地上,高声道:“微臣,恭迎公主殿下回宫。”

    撄宁不禁皱眉,忙是上前将其搀扶起来,怪怨道:“得到册印之前,还不是啊。”

    李为止一边起身,一边诚挚道:“在微臣心里,早就是了。”

    撄宁笑了,笑得高兴却又不失谦逊。李为止盯着她的样子,更是饱含喜悦与柔情。

    刘九阴看在眼里,心头立时生了一股子酸味儿。

    当撄宁跟着李为止就要离开之时,他终于上前,将李为止拉到一边,压低声音道:“既然是公主,你就当知道自己做臣子的身份,不该与她走得太近,更不该触碰她的凤体。”

    李为止默了片刻,随即不愠不怒道:“当初,太后有意给我和月公主赐婚。那会儿,我还是仪鸾司一名小小的司教。现如今,我获封侯爵,更是名副其实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