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世姝荣》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盛世姝荣- 第6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一旁的撄宁听了这话,方才知道眼前的贺都统,原来就是那个时候利用墨家之术,破除敌人机关暗算,使得大军能够及时登顶的小小兵士!

    她不禁多看他两眼,心生感激。

    贺儒五官周正,看起来年纪不大,估摸着也就二十岁左右。小小年纪,能做到五兵营正四品都统的位置,倒真是少而有见。看来,自那一役之后,如今统管五兵营的大军司马袁绍峰,定然格外提拔和重用他。

    李为止很快与他说了昨夜一战的情况,并提议道:“既然你带来了五千精兵,我们便化被动为主动,向这些反贼分布的据点,发动总攻。你意下如何?”

    “正有此意!”贺儒兴意冲冲,正急于带兵剿灭所有匪徒。

    “昨夜他们明明可以攻城,却只是搬出武器就撤离,现在我们发动总攻,会否为时尚早?”撄宁小小翼翼,目光看向侧眸回视她的李为止,劝道:“不如先派几支队伍前往各山头探查一下情况,再作打算?谨防有诈啊。”

    “怕什么?”贺儒却不以为然,“我带来的这五千精兵,可不是普通的兵,岂会怕那一千匪徒?即便他们有火炮武器,终归也是寡不敌众。”

    看他洋洋得意,颇有些浮躁的样子,李为止对他信心大减。反倒是撄宁的话,让他多思多虑了片刻。

    撄宁行事,向来保守求稳,有时候虽过于谨慎些,导致做事束手束脚,但这份谨慎,的确也能避开许多冒险之事。

    这一次,他决定听她的。

    “他之所言,也不无道理。”他看向贺儒,“还是先派几支队伍,到附近的山头查探一番吧。”

    贺儒本没把撄宁看在眼里,这下发现只她一句话,就让李为止改了主意,他一边应了“也好”,一边暗暗打量她一阵,随后才下去做了部署。

    派出去的几支队伍很快回来了。

    领头的不无兴奋禀报道:“附近山头的匪寇都不见了!那些火炮武器都还在,且完好无损。”

    这话一出,在场的人都惊得坐不住了。

    那些高举造反旗帜的暴徒们,搞出巨大声势之后,弃了老巢都不要了,还留下那么些精良的武器,究竟想做什么?!

第127章:思路() 
李为止和撄宁只觉,发生在汴州之事,匪夷所思、前后矛盾,甚至毫无章法可循。

    “哈!”贺儒突然尬笑一声,打趣道:“总不见得是看我带五千精兵来,都吓跑了吧?”

    周怀有似是听不懂他的玩笑之意,一本正经思忖道:“经昨夜一役,朝廷派兵增援是可预见之事。援军一来,他们弃巢而去,应该并非惧怕,而是有旁的目的。只是……唉,实在令人费解啊。”

    李为止微皱着眉,沉默不发一言。

    “大人,”撄宁在他侧后方,低声道,“那些炮火武器,想必是留给我们的。既然如此,何不派人将其取回?”

    “我这就让下边的人去取!”贺儒接了撄宁的话,看着李为止,就等他点头。

    “也好。”李为止答应了,还不忘嘱咐一句,“小心行事,以防有诈。”

    “是!”贺儒很快指了身边一个副官,吩咐道:“你亲自去一趟,多带些人马。”

    待到那人应声退下之后,周怀有又问李为止,“大人,接下来,我们当做些什么?”

    “且以不变应万变。”李为止无奈说罢,看向贺儒,“贺都统星夜兼程而来,想必也累了。周大人……”

    “下官这就带贺都统到知州府衙休息。”周怀有忙接了李为止的话,“贺都统,您这边请。”

    “不必了。”贺儒却道,“我让五千精兵于东城门外扎营,我在自己的营帐歇息便是,就不劳烦知州大人了。”

    “这……这恐怕怠慢了贺都统。”周怀有颇有些不安。

    “哪里哪里。”贺儒调皮地笑了一下,压低声音道:“还有劳知州大人回府后,差人给我送些好酒好肉过来。”

    周怀有忙做笑道:“这是自然,这是自然。”

    李为止和撄宁很快也回到了知州衙门,青松苑。

    “你先回去睡一觉,睡醒了,再到我屋里来找我。”进门之前,李为止吩咐撄宁。

    “是。”撄宁应声,想了想还不忘关心地劝一句,“您也休息休息吧李司教!休息好了,脑筋才好使。”

    李为止轻点下颔,转身便往自己屋里走了去。

    才刚坐下来,他恍然发现自己放命案卷宗的桌子,好似被人翻过!他不由得心头一惊,急忙走了过去。

    翻寻几下,他发现一张字条,安全地压在一份案卷之下。

    “今夜戌时,天香酒楼,不见不散。”字条上写着这样简短的一行字,连落款都没有。李为止自然不知是谁要见他,但无论如何,只要有人要见,那他必定是毫无犹豫的。

    他没有休息,索性坐下来,一遍一遍地看那些案卷,渴望找出更多十三位死者的共通点。

    而撄宁回到屋中,则是倒头就睡,什么也不想。

    孰料就这么一睡,竟睡了个昏天黑地!醒来时,已经是下午了。

    她惊觉自己睡过了头,一咕噜爬起来,一边整理衣帽,一边便往李为止屋里跑了去。

    “李司教……”进屋见到端坐于席案旁,正拿纸笔在那一堆案卷上边写写画画的李为止,她很是忐忑与惭愧,“我……我起来晚了。”

    李为止抬眸看了她一眼,随即继续手中忙碌,分外好脾气道:“无妨。坐。”

    撄宁三步并作两步跑过去坐下,探着脑袋看他在纸上画画写写些什么。

    见纸上龙飞凤舞细细写着每一位死者的特征,雷同的打了勾,其他格外特别的也做了标记,她不禁高兴问:“那剩下这些案卷我是不是不用看了?我看您做的记录就好……”

    “要看。”李为止却是剜了她一眼,还要求道:“看过之后,像我一样,做一些记录。”

    “……是。”撄宁无奈,只得照做。

    幸得睡饱了,此刻精神振振,看这些命案的卷宗,于她而言并非难事。

    而她看这些案卷的时候,李为止则到床榻上,和衣躺下,睡了。

    约略一个时辰过去,撄宁按着他的法子,写了满满一张纸,自顾便开始了比对。

    她发现,她与李为止看出来的东西,虽然大部分一样,但到底还是有几处不同。综合之后,她盯着几个字眼,陷入了凝思。

    德高望重、忠孝典范、死相诡异……

    “做好了?”

    撄宁突听得这个声音,吓得身子猛地一颤,回头一看,发现李为止已经起身,就在他身边站着。

    “李司教,”她有些恼,“我的思路都被您打断了。”

    李为止缓步走到席案边,不紧不慢坐了下来,方才回了她道:“那便重新整理。”

    分明是没有想出个所以然来,自己都烦了,这才借题发挥,怪怨到他头上!

    事实却并非如此,撄宁的确想到了些许东西。

    她凝思片刻,稍微理了理头绪,终于道:“我们假设这一切都是刘十三郎在背后捣鬼。那便意味着,他做了两条线。一条是城内的命案,一条是城外那些暴徒。他如此大费周章,目的何在?”

    她说这些时,眸光闪烁,颇有几分自鸣得意。李为止冷静地看着她,先且什么也不说。

    “第一条线,十几条人命,都是德高望重之辈、汴州的人物,死的却那样离奇,那样冤枉。朝廷自然会派能者前来查明真相,而这也恰是刘十三郎要的。”

    撄宁一一作出解释,话语不疾不徐。

    “第二条线,唆使汴州匪盗之流发起暴乱,摆出那些武器,闹出如此大动静,多少人都会问,那些武器从何而来?以大理寺丞方大人的断案之能,以及其求真计较的秉性,捉出背后黑手的同时,势必会将火药武器的来源也翻个底朝天,结果……”

    言及此处,她顿了顿,忽而看向李为止,不无严肃反问道:“您猜,矛头会指向何人?”

    “公主!”李为止脱口而出,眼底顿时流露出许多忧虑之色。

    可偏在这个时候,撄宁又可怖地做了另一个猜测,“如果这十三条人命也被大理寺丞查出来与公主有关,那公主的处境,可就更不好了!”

    如果她的假设没错,汴州近来发生的一切,都是刘九阴针对公主的致命一击,那她说的两条线,最后势必会扭成一条足可勒死公主的绳索。

第128章:酒楼() 
李为止越听下去,越觉得撄宁所言句句在理,句句符合逻辑,甚至,他越听越觉得,撄宁因这个假设做的所有猜测,就是事实与真相。

    楚王墓一事,刘九阴吃了那么大一个闷亏,依着他的有仇必报、有冤必纠的性情,是不会善罢甘休的。致命一击,绝对是他能做出来的事!

    “还有件事我一直想不通。”撄宁又道,“满朝文武,能者辈出,太后为何偏偏选了你我二人到汴州?”

    “你认为也是他的主意?”李为止道,“到汴州来,我就遇刺了。”

    撄宁摇了一下头,“把我们引到汴州来,就是为了刺杀?我觉得可能性不大。若是杀了您就能消除他心头之恨,他大可不必如此费尽周章。”

    “可能就是太后重用之意吧。”李为止想了想告诉撄宁,“太后其实,一直未放弃过劝我入仕的念头。”

    “那遇刺一事呢?”这个点,始终是撄宁想不通的。假设一切都是刘九阴在背后操控,他为何要刺杀李为止?

    “不急,总有拨云见日的时候。”见撄宁因为思虑这些,神经越绷越紧,李为止不禁劝她一句。

    原本,这些是该他来想的事的。

    撄宁恍然发现,自己今天说太多了,未免有所僭越。她忙笑了一下,顾左右而言他,看了看外边的天色,道:“我去看看晚膳有没有做好,午间没吃,倒有些饿了。”

    “听闻汴州天香酒楼的菜品不错,”李为止突然道,“你去收拾收拾,一会儿我们出发,去看看。”

    “您要带我去酒楼吃?”这真是太阳打西边出来了!这个时候,李为止竟还有心思带她去酒楼品味佳肴美酒?

    “嗯。”李为止应了一声,心中莫名觉得轻松。

    撄宁很快回屋梳理一番,并换了干净的衣裳,不多时便又来到了李为止屋里。届时,李为止也换上了一身白色常服,给他一贯喜欢板着的脸孔,添了几分温和之气。

    二人很快走出青松苑,来到了天香酒楼。

    天香酒楼位于汴州城最繁华热闹的街市,门头很大,看起来不错。撄宁饥肠辘辘,光是远远地瞧见,就好像闻到了美酒佳肴的香味,脚步不由得买快了些,几乎走到李为止前面。

    见她这番发自始然的表现,李为止不禁在心中暗叹一声:小孩儿心性。却又觉得,这样很好,比任何时候都好。

    在一个抬眸就能看见门口出入的位置坐下,点好一桌酒菜,离戌时还差两刻钟。两刻钟的时间,足够撄宁填饱肚子了吧!李为止这样想着,不由得希望时间过得慢一点,再慢一点……

    戌时却还是到了。不过,又过去一刻钟,约见之人却还没有来。

    “李司教,您怎么不吃?”撄宁吃饱了,发现自己这面一堆肉骨头,李为止那面还干干净净的,不禁觉得羞愧。

    “你吃饱了?”李为止反问她。

    撄宁点了点头。

    “那你先回去吧!”李为止怕是约见之人只想见他一个,这才迟迟未有露面,于是有意让撄宁回避。

    “那您呢?不回去吗?”撄宁的屁股在凳子上挪了挪,有些犹豫。

    “我还有其他事。”

    “噢……”撄宁终于起身,这就要离开。

    却在这时,一位四五十岁,身着布衣,头戴青色纶巾的长者笑呵呵走了过来,并且彷如熟人一般,在李为止身边,背着门口的方向坐下了。

    本要离开的撄宁见状,自是回转身,尚且端了几分客气,问:“这位大伯,您是不是坐错地方了?”

    “没错,没错。”长者摸着下巴上的山羊小胡子,呵呵是笑,“这是我与你们大人订好的位子。”

    李为止则是向他拱了拱手,道:“方大人,您就不要逗弄这个孩子了。”

    撄宁听得“方大人”三个字,自然大吃一惊。

    前世今生都很有名的大理寺丞方暨白,原来长这副模样。弯弯的眉毛、小小的眼睛,笑起来眉毛是个八字,眼睛几乎是眯着的,肤色也是极差,黑不溜秋的……论长相,真是不好看。

    可就是这么个其貌不扬、个头也不高的人,偏偏就是大名鼎鼎、人称“神断大人”的方暨白。

    “既然方大人来了,你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