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五]青天侠义传》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七五]青天侠义传- 第9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记下了今天庭审的第一句话。

    原告是谁呢?在场所有的人都忍不住聚精会神地注视着前方。大门从里面打开,一个身材单薄的女子步态盈盈地迈步走进,慢慢来到了大殿当中。按理说大老爷问案的时候,无论原告被告都要跪倒磕头。但是这个女子进门以后,却站在包拯面前,立而不跪。

    包拯不但没生气,反而十分坦然地接受了这一点。他吩咐人帮这个女子设了一个座位,请她坐下。那女子点了点头,坦然地坐在了椅子上,瘦小的身躯陷在宽大地椅子里,却显得气势十足。她那双本应该十分温柔的眼睛,此时却紧紧盯着端坐在大殿上方的太后刘娥。她的目光锐利而冷酷,看得刘娥浑身不自在,一双手紧紧抓着椅子扶手,竟然控住不住地抖了起来。

    怎么会?她怎么会还活着?自从听说包拯带了一个中年妇人进京,刘娥想过很久,设想过很多可能,但是她一直不肯相信这个女人真的是李萍。她明明已经在玉辰宫里烧成了灰,她怎么可能还活着?

    站在刘娥身后的郭槐更是吓得魂不附体,这女人的脸,就是过去了二十年他也不会忘记。李萍,李萍果然活着。这个女人,大火焚烧,颠沛流离,高手追杀,这么多致命的遭遇竟然一次次都让她逃了过去。是什么力量让她在二十年后依然可以回到皇宫之中,跟当初那些高高在上可以决定她命运的人再次见面?郭槐暗暗憎恨自己,他恨这个命大的女人,他更恨在冥冥中安排这一切的老天爷!

    然而即使他再不愿意看到这一幕,李萍还是出现了。只要她出现在这里,一切就无法挽回。不过,郭槐还算是庆幸,因为李萍的出现早已在他的预料之中。追杀李萍的杀手是他派去的,就在昨晚,他们传回了行动失败,全军覆没的消息。郭槐没有想到,这个包黑炭手下竟然有如此厉害的帮手,竟然连他派去的高手都可以打败。

    郭槐知道,李萍没死,自然就会在今天出现。现在让她早早出来,也未必是一件坏事。毕竟,早有准备,不至于措手不及。二十年前的宫廷密辛,就算如今被李萍一张嘴翻出来,他郭槐也不至于全无应对。

    他只要一口咬定李萍说的都是假话,当年的人已经全死了,死无对证,谁也不能给李萍翻案。到时候只要咬死了李萍就是一个冒认皇亲的疯婆子,将包黑炭他们一起捉拿问罪,看他们还能不能这样得意!

    至于什么秦凤的鬼魂。郭槐根本不信!连李萍这个活人都没办法证实的事情,一个莫须有的死鬼又能做什么呢?玉辰宫闹鬼,不过是有心人在作乱。而包拯也正是因为死无对证,苦于无法给李萍翻案,才不得不假借秦凤的鬼魂说事。

    哼!他想要借助怪力乱神,我偏偏不给他这个机会!郭槐这样想着,略略有些安心,眯着眼睛死死盯住了李萍。

    李萍面色平静地坐在那里,包拯对她点了点头,温声问道:“下面坐着的妇人,你姓字名谁,家住那里。此番来到公堂之上,想要状告何人?”

    李萍抬起头,先是看了包拯一眼,随后又看了看端坐在上面的三位陪审,脸色一寒,淡淡地道:“民妇李萍,京城人氏,此番来到这个公堂不为别的,为的是二十年前发生在我自己身上的一桩冤屈。我要告的是四个人。”

    包拯挑了挑眉,盯着李萍问道:“不知是哪四个人?”

    李萍冷声答道:“第一个人,就是金华宫大总管,大太监郭槐。”

    李萍的话让郭槐脸色一僵,满是皱纹的脸上浮现出一抹愠怒的神色。他怒目蹬视着李萍,刚要叫唤,突然刘后抬了抬手,示意他稍安勿躁。郭槐强压住火气,冷哼一声,不再说话。

    李萍根本没有看到郭槐的反应,她继续说道:“第二个人,就是郭槐的主子,金华宫的刘贵妃,也就是当朝太后。”

    李萍话音刚落,涪王赵延美微微翘了翘胡子,瞄了一眼小皇帝,小声嘟哝道:“这真是有趣,这下面的妇人竟然一口气告了两个大人物。不知道下面的两个是不是也这么有分量,好玩好玩!”

    赵延美刚说完,就听见李萍提高了音调,冷声道:“这第三个人,就是当朝的王爷。”

    赵延美心里一惊,咂舌道:“乖乖,太后告完了告王爷。我就是王爷,不会是要告我吧?”

    还好,李萍并没有告涪王的意思,她要告的,是八王爷赵德芳。包拯听到李萍的话,眉头一皱,虽然心中不解,却没有打断。

    李萍说完了三个人,最后,一双眼睛直直地盯住了大殿的正中,一字一顿地道:“最后一个,就是当今万岁,大宋皇帝!”

第14章 。升堂(2)() 
李萍话音刚落,刘娥已经怒不可遏。

    “大胆!哪里来的疯妇;竟敢如此大放厥词;欺君罔上!来人;把她给我拖出去乱棍打死!”

    刘娥大骂不断;李萍面带冷笑地看着她,一张已然不再年轻的脸上没有丝毫的惧色。

    太后下令,手下人自然立刻遵从。郭槐早就虎视眈眈,听见刘娥的命令;立刻好像饿狼一样扑了过去。

    可是还没等他走到刘娥面前,只听见一声惊堂木响;包拯一张黑脸面沉似水,拦在了郭槐的面前。

    “郭槐,你这是何意?”

    “咱家奉了太后的命令要捉拿这个疯妇,包拯,你还不给我让开?!”

    包拯冷冷地打量了郭槐几眼,沉声道:“如今公堂之上,本官是主审官。李萍乃是原告,而你郭槐和太后都是被告。她是不是疯妇,审问明白之后自有明断。她若是诬告,自有国法处置,轮不到旁人捉拿!”

    “你!包拯,你大胆!”郭槐目眦尽裂,狠狠瞪着包拯,看样子就好像要咬下包拯一块肉一样。

    包拯面沉似水地看着郭槐,却是寸步不让。气氛就这样僵在了这里,赵祯瞄了一眼端坐在身边的太后,又看了看坐在对面的李萍,心如刀绞,左右为难,急的几乎要哭出来。

    关键时刻,还是涪王老爷子及时开了口。他先是看了看小皇帝,对他安抚地笑了笑,然后对着刘娥道:“我说侄媳妇,既然我们早就答应这个案子开审,自然就要审个清楚明白。现在刚刚开始,这个女人到底要告什么我们还不知道呢,你就这样喊打喊杀,是不是有点小题大做了?”

    “小题大做?”刘娥微微皱眉,不悦地看向涪王,“皇叔,您这话我实在不敢苟同。这个疯妇告的可是皇上和太后!难道就因为我们之前答应了要审这个案子,就可以入任她信口雌黄吗?!”

    涪王哈哈一笑,盯着刘娥愤怒的目光,气定神闲地答道:“我老爷子可是听说过这么个说法,包小子,是不是老百姓都说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来着?”

    包拯急忙回头,拱手施礼道:“王爷所言甚是,的确有这个说法。”

    “所以呀!侄媳妇。这王子犯法都与庶民同罪,既然这么说,就是承认老百姓是可以状告皇上的,至于王爷和太后,也是可以的。她告我们,若是有理,我们就要认罪。若是无理,她的罪自然也逃不掉。侄媳妇你既然问心无愧,又何必跟一个民妇一般见识呢?不如就先听她说说到底要告什么,如何?”

    别看涪王一把年纪,这说起话来却头头是道。刘娥的脸上颜色几变,最终却苦于对方身份贵重,说话又有理,只能冷冷地哼了一声,把郭槐叫了回来。

    包拯见郭槐撤了,对涪王感激地一笑,回头坐回了主审的位置,对李萍道:“李萍,将你心中所想的,全部说出来。若是你真有冤枉,说出来,自有本官和皇上太后为你做主。”

    刘娥听了包拯这句话,气的鼻子一皱,狠狠地横了赵祯一眼。赵祯脸上赔笑,心里却忍不住将包拯这小子暗骂了好几句。心道你还让母后给娘亲做主,这怎么可能?你这明显是在气人啊。

    包拯不知道赵祯在骂他,就算他知道,也并不在意。眼下最重要的是让李萍将二十年前的往事一五一十,原原本本地讲清楚。他知道,想让刘娥和郭槐安安静静地听李萍讲故事几乎是完全不可能的事。这两个人一定会打断,会质疑,会想方设法地阻止。可是越是如此,包拯越要确保这个故事被清楚明白地讲出来,让公堂之上的几个人都听得清清楚楚。

    李萍端坐在大堂之上,慢慢地讲述着二十年前发生在他自己身上的故事。没有狸猫换太子,只有一个可怜的宫女被一个位高权重的女人陷害杀戮的故事。

    李萍在告状,刘娥在表情阴郁地听着,整个大堂的气氛凝重到了极点。然而此时此刻,另有两个听故事的人却心情轻松得很。因为这个故事他们已经听过很多次了,而且,他们现在所处的位置也十分优越,可以看见所有的人,而别人却看不见他们。因此他们的心情自然十分轻松惬意。

    若问他们现在何处?自然是房顶。视野宽阔,空气清爽,猫和老鼠这种小动物都喜欢房顶这地方。此时,展昭正像以往那样,认认真真地透过白老鼠打的洞观察着下面的一举一动。而白玉堂呢?也跟往常一样,翘着脚,有一搭没一搭地听着,一边听,一边偷眼打量着展昭表情认真的侧脸。

    “有什么好听的,又不是没听过?”白玉堂笑嘻嘻地瞄着展昭纠结的眉头,笑道。

    展昭回头瞪了白玉堂一眼,压低声音道:“嘘!不要出声!皇宫里高手如云,小心被人发现!”

    “高手如云?”白玉堂撇了撇嘴,不屑地道,“哪里啊?为什么我一个都没看见?”

    展昭头也不回地道:“我大师兄说的,他就认识很多大内侍卫出身的朋友。他们一个个武功都十分高强,像今天的场面,我猜周围至少会有十几个高手环伺保护呢。没准他们已经发现我们了,之所以不出来肯定是皇上早有吩咐。”

    “又是大师兄。”白玉堂冷冷地抽了抽嘴角,哼道,“我看他就是哄你玩呢,拿什么大内高手吓唬你。若是真有大内高手,而且还发现了我们,会让我们这么轻松地躲在这里偷听?”

    “嘘!”展昭再次回头狠狠瞪了白玉堂一眼,“你不听就闭嘴,我还要听呢!”

    “好好好,不打扰你听故事。”白玉堂闲闲地撇了撇嘴,无聊地望天半晌。

    突然,旁边展昭低声道:“不好!包大哥猜的没错,太后果然倒打一耙,说李婶婶是冒认皇亲图谋不轨。说包大哥是受人指使,诬陷太后。”

    “好啊!这个老妖妇竟然敢这么说!简直是不要脸!”白玉堂一怒,恨恨地道,“还好包大哥早有准备。展小猫,现在下面怎么样了?”

    展昭不耐烦地挥了挥手,一边压低声音对白玉堂解说道:“现在太后和郭槐在跟李婶婶要证据,李婶婶拿出了那颗金珠。”

    “然后呢?”

    “太后说她从来没有见过那颗金珠,李婶婶说的事情也根本没有。”

    “这不是睁着眼说瞎话吗?那颗金珠我见过,明显是内造的手艺,外面不准流通的!李萍如果真的没在宫里呆过,就是一个普通老百姓,怎么可能有这种东西?”

    “你说的对,不过太后也着实狡猾。”展昭皱眉道,“太后说,李婶婶不过是受人指使,她没见过内造的东西,指使她的人一定见过。小白,太后是在指责包大哥和八贤王,对吧?”

    白玉堂眉头紧锁,点了点头,还没等说话,就听见展昭咦了一声。

    “怎么了?”

    “我只是觉得有点意外,没想到皇上竟然拿出了一颗跟李婶婶那一颗一模一样的金珠来。”

    “什么?”白玉堂一愣,“这是怎么回事?”

    展昭皱了皱眉,答道:“皇上说,这金珠是先帝赐给刘太后的,上面刻着金华宫刘妃的字样,是刘太后转送给皇上的。”

    “金华宫刘妃,玉辰宫李妃。这明明就是一对。皇上这是在给李萍作证,太后这下子没办法狡辩了!”

    正如白玉堂所说,赵祯将这颗金珠拿出来的目的就是为了给李萍作证。而在他拿出那颗金珠之后,就不敢再看刘娥一眼。他知道,太后此时一定对他十分失望。可是方才李萍被太后和郭槐指作疯妇,又让太后话中有话地指为居心叵测之人,赵祯眼睁睁看着李萍被指责,心情十分难过。

    因此,在忍无可忍之下,他就拿出了那颗金珠。可是一拿出来,他就听见刘娥发出了一声轻轻的叹息。那叹息声虽轻,落在赵祯的心中却仿佛有千斤之重。赵祯难过地将金珠交给了包拯,整个大殿沉默了片刻,所有人都在等待着刘娥的反应。等着她承认李萍的身份,或者继续反驳。

    一阵尴尬的沉默过后,刘娥微微一笑,抬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