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王座》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科技王座- 第27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好的,那就麻烦您了!您看完之后,还可以转交给冶金所其他同仁传阅,有什么意见请务必全部收集汇总起来,以方便我对论文进行修改。”关飞放下电话,继续认真工作起来。

    论文不像,虽说文字不是很多,可是在看的过程中还需要进行细致周密的思考推敲。涉及到计算的地方,对方还要根据论文提供的公式进行验算,以确认计算正确。或者对其有所异议,对照冶金手册,选取他所认为更为适当的公式重新运算,一时半会儿不可能马上得出结果。

    关飞攥写的这篇论文,采用的是倒果为因的方式,只选择了他认知中可能的物理、化学反应,所以跟以往完善的论文截然不同,非常粗糙,只能说是一个理论的大框架式。

    交给冶金行业的专家们审阅,就是希望通过他们深厚的专业功底,帮他找出更多需要考虑的因素,才能据此逐步还原,构建出一个缜密的理论验证体系。

    一一天时间,电话都没有响起,也没有传来肖教授的邮件。

    但当第二天电脑刚开启,关飞就现的屏幕右下角就跳出一个惊叹号提示符:收到新邮件,文件名《对&1t;关于攀枝花钒钛磁铁矿通过还原反应分离钒铁与钛元素的理论构想>;的某些商榷意见》,件人肖建义。

    关飞点开了这封邮件,快拉到底,扫了一眼,就将邮件内容完整地扫描下来。

    随后他重新开启了一心多用的技能,将绘图、资料录入工作交给生物副脑控制,自己的思维却沉入了意识深处,通过回想的方式,认真地着肖教授反馈回来的内容。

    邮件很长,足有七千多字,比关飞的原论文还要长得多。

    看得出肖教授是非常认真地看了他的论文,然后又非常认真地回复了这封邮件,内容非常详实。虽然他的遣词用句很客气,常常使用赞同、商榷等字眼,以表明对某些与关飞论文中所不同之处的个人看法,但大段大段引用自论文的段落后面,都附注了他的长篇大论。

    “原来是这样,所以要考虑到水分蒸,采用分段加热的方式……”

    “混合搅拌的比例,是这样计算的呀……”

    “造球的大小,需要考虑这些因素么……”

    “生球团的垒放高度,是因为这些因素影响,所以不能垒放过多,以五至七层为最佳……”

    “但是他对于温度的要求太低了,认为最高不要过一千四百度,但是根据资料,是要高温高料层,最高温度是一千五百七十度,这是什么原因?有哪些影响因素,是他没想到,还是这个时代还没现?”

    关飞一边看着,一边通过生物副脑快思索。

    肖教授的回复,帮他补充了许多之前没有考虑到、却又非常重要的关键因素,并给出了自己的意见,对关飞论文的理论成型给出了非常中肯的意见,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但有些地方,肖教授的看法,却跟资料上的记述并不一致,甚至是截然相反。

    关飞猜测,或是这是因为这套技术出现于二十一世纪初叶,而肖教授只能立足于现在,并没有后世的经验作为参考,所以在计算时思考范围有所制约,所以才出现了他的某些方面,跟实际相冲突的地方。

    他将这些部分全部挑出来,然后重新搜寻资料库中这三十年的冶金展,一些热学、化学方面的新现,从中搜寻蛛丝马迹,试图像拼图一样,将肖教授所判断错误的地方,重新找到新的理论支撑。

    有了之前肖教授回复的内容,他不用再像大海捞针一样毫无目的地撒网,而是专注于涉及到的方面,搜寻起来更具针对性。

    “原来如此,这里不是有说明吗?”

    “不错,这个问题果然是后来做了更正,所以不是肖教授错了,而是他的理论过时了……”

    在生物副脑的协助下,一个个潜藏在记忆深处的碎片,像是飞蛾扑火,从四面八方聚拢过来,将原本漏洞百出的论文,重新修补了一遍,变得更加完善、更加准确,更加接近于后世那几份相关论文中所披露的部分试验参数。

    短短不到一分钟,一份经过肖教授提出,经生物副脑提炼总结,修改完善的论文就新鲜出炉。

    这篇论文比之关飞最早写的那份论文全面了何止数十倍,各种他没有想到的因素现在全都补完,而且有着详尽的理论依据,公式完整,论证缜密,已经是一份相当全面的研究资料。

    就这样,需要一个研究团队,要做几天、几周,乃至几个月的理论研究部分,关飞只用了两天,就将之顺利完成,并且比人家做得更好!

    接下来,按顺序该是进行实验室试验过程。

    实验室试验,就是通过实验仪器设备,严格复原出研究设计所要求的实验环境,以验证在实际中,是否能够如理论研究一样,得到同样的结果。

    这项工作,自然是要在实验室内进行。

    但是关飞并不需要。

    当天工作结束,在临睡前,他服用了专门为他配置的高能量食物,然后躺在床上,开始通过生物副脑模拟的方式,进行相应验证。

    什么试管、烧杯、冷凝器等等各种器材设备,他都一概不需要。

    在生物副脑虚拟的环境中,完美地按照论文中所提出的要求,将其百分之百模拟出来,然后进行实践。

    说实话,这已经不是实验室论证,而属于小规模试生产阶段了。

    普通研究员要做无数次实验,确认结果与计算一致,然后才能申请经费,批准构建试验用小型炉窑,以确认能否在非实验室苛刻条件下,也能得到满意的结果。但是关飞不需要,他得到了理论支撑之后,立即就展开了实际实验生产。

    虽然仅仅是在虚拟环境中。

第298章 揽权() 
“人都到齐了吧,下面开会。”

    冶金研究所小会议室内,党委书记荣俊抱着他那标志性的军用大茶杯,泡着满满一杯浓茶,最后一个踏入会议室。他看了一遍在做众人,该到的都到齐了,便将茶杯往梨花硬木做的会议桌上一放,理所当然地在主座上坐了下来。

    看到主管技术的研究所长闫鸿飞自觉地坐在他左手,他眼上露出了微不可查的笑容。

    荣俊是部队转业干部,可是党委平时只负责党组工作,平时的业务全部是由闫鸿飞主管,他没有权力也没有机会插手。但这次他总算是逮到了一个机会,可以光明正大地越过权限,主持召开这次技术会议,这对他来说是一次重大的胜利。

    “今天这个会议的主题,是如何冶炼攀枝花特有的钒钛磁铁矿,”他抱着茶杯,环视了一遍众人,正色道,“大家都清楚,由于根据地发展迅速,对钢铁等生产资料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如今已经突破了四百万吨。但是国内经济发展速度也不慢,需求量也在逐年增加,而钢铁总产量,去年才只有三千七百万吨,今年关停了部分社办钢铁厂,产量不增反减,所以实际每年给我们的数量只有两百万吨。加上我们从国际市场收购的废钢,满足目前规模才刚刚够用。而随着各地城市建设步伐的加快、果根重工业基地的建设展开,对钢铁等生产资料的需鼗崦驮觥n思哟笊柿瞎莸赜牍诖锍尚椋餐ㄉ枰慌痔纫绷镀笠担欢笠挡棵湃粗豢咸峁┡手u奶缶邸v谒苤手u奶笫欠邦汛盘蠊采螅捎诮岷辖裘埽掷肽讯燃螅绾未又刑崃冻龈痔且桓龇浅v卮蟮募际跄烟猓源耍厮玖钜卜浅v厥樱3仪鬃孕戳艘黄畚睦床稣飧鑫侍猓蠹颐媲耙灿姓夥莞从忝强梢韵瓤匆幌拢缓笪颐蔷驼飧鑫侍庹箍致邸!?

    说着,他拿起面前这份论文稿,带头认真地阅读起来。

    闫所长跟在他之后,也戴上老花镜,翻阅起来。

    其他人相互看看,也只好翻开了自己手中的复印件,一字一句地看着,不时与身边同事小声交谈。

    “今天这会怎么是荣书记主持?他又不懂技术!”一名研究员碰碰身边同事,低声问道。

    “还有什么,揽权呗!他平时只负责党建,又管不了具体事务,研究项目审批、经费划拨全都没他的份。现在好容易有了一个理由,他当然要一马当先,以党委的名义召开这次会议,干好了,是他倡导,干坏了,也跟他无关,有百利而无一害,他怎么会不主动。”身边同事用论文稿遮住嘴巴,用见惯不惊地语气,小声说道。

    “那怎么行,这可是越权!闫所长为什么不制止?”

    “因为闫所长表示,这不是计划内的项目,必须要向上面报请审批,通过了才能立项。荣书记就是抓住了这一点,说要特事特办,然后就强力推动这项研究,表示出了事由他一力负责。就这样,把钒钛磁铁矿冶炼研究的主导权,从闫所长手中抢了过去。说来闫所长也是难办,他同意立项吧,就违反了规定,搞不好还会被荣书记记上一笔,背后告他的状。他要是不同意吧,以后研究出了成果,也会说是他思想守旧,墨守成规,总之怎么说都是亏了。”另外一名中年女研究员,用见惯风雨的冷漠神情,轻轻说道。

    “原来是这样!”那名研究员用同情地眼光看了闫所长一眼,又收回视线,将注意力集中在手中的那份论文之上完美恋人之申幼美'综韩剧'。

    他粗粗看了一点,眉头渐渐皱了起来。

    这份论文从遣词用句来看,很显然是出自关司令之手。但是和以往论证缜密的论文来看,这份论文显得太过粗糙,可以说除了最基本的必要条件,其他的变量全都没有考虑在内,说是一个框架都有些抬举,充其量就是一个点子。

    这样的论文,除了指明研究方向,可以说是毫无实际价值!

    关司令怎么会拿出这么一份不成熟的论文来,这跟大家印象中无所不知、堪称全才的形象差距太大了。

    冶金所在关飞圈定的研究范围、提供的资料帮助下,先后完善了上百种过往冶金材料的工艺流程,新发明了数种适用于航空、航天、发动机领域的高性能材料,可以说是成果斐然,为支持根据地机械、电子、化工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

    如今在根据地,所有从事科研工作的人都公认,关飞才是根据地首屈一指的首席科学家,任何行业、任何领域,几乎没有他不懂的。

    但现在这篇论文,却太过粗陋了。

    是他事务繁重,来不及细细梳理,还是他也暂时没有眉目,所以只是以此作为抛砖引玉,发动大家开动脑筋的引子?

    他下意识将之归纳为关飞事务繁忙,没有闲暇来仔细论证,回避了关飞在这个课题上并不精通的概念,把它当成了是一项考验。

    由于这篇论文实在太没有技术含量,很多人都跟他有着同样的看法,粗粗浏览了一遍,就脱离原稿设想范围,以自己多年冶金工作的经验,开始深入思考起来。

    “这篇论文是采用还原法进行生产,最终产品是还原铁,之后还要进行二次冶炼,我感觉是多此一举。我认为国内目前在用的高炉…转炉工艺就很成熟了,没有必要别出心裁,另辟它径,继续沿用高炉…转炉工艺就可以了。”一个戴着跟瓶底一样厚厚眼镜的研究员首先打破沉默,发言道。

    他的发言,得到了不少人的认可,纷纷发言支持他的看法。

    “国内既然实行了十多年的高炉…转炉工艺,就说明它是成熟可靠的。采用这种工艺,产量高、成本低,非常适合大规模工业化提炼,完全没有必要另搞一套。”

    “我也是同样看法。还原铁工艺有它的好处,投资成本少、建设周期短、见效快、纯度高。但是它的缺点也很显著,那就是规模小,年产量很难突破五万吨,对于根据地对钢铁的渴求来说是杯水车薪,用作冶炼高性能合金材料的原材料来说很好,但作为主要原料来源,我觉得还是不太恰当。”

    但也有人有不同意见。

    “高炉…转炉工艺确实很成熟,可是它的弊端也很突出,那就是为了炼出钢,浪费了大量宝贵的钛!而且高炉渣中的钛跟其他难融成分混杂在一起,使得其更难提取,成为扔了又舍不得、不扔有无法提炼的废品,这是极大的浪费。”

    “对!还原铁技术恰好避开了高炉冶炼过程中的搅拌环节,使得钛元素不在炉内扩散,跟炉渣等其他成分混合在一起,避免了凝固现象的出现,可以通过铁还原,将铁、钒等有用成分提炼出来,只留下钛集合物,有利于我们后续通过酸浸等方式提炼出纯净的钛白粉”

    双方很快就这个问题,针锋相对地争执起来,相互摆数据、列公式,吵得不可开交'综漫'征服世界吧,骚年!。

    荣俊在上面听得头晕眼花。

    他完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