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王座》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科技王座- 第3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军人服务社还没开门,外面已经挂出了牌子,许多路过的战士都充满期盼地望着这里,指指点点,讨论着能买到啥好东西。

    一些本来准备利用假期去国内县城购买象棋、扑克、乒乓球拍、羽毛球、足球等娱乐用品的战士,也凑了过来,顺着门缝往里看,试图瞧清楚里面有没有他们要的东西。

    “还有两天才营业呢!”里面传来女战士们银铃般的笑声,嘲笑着这些猴急的战士。

    “有没有篮球,有的话我就不去县城了!”一名战士扒着门缝朝里喊。

    “有,有三种呢,颜色也多。”有那好心的女战士回答道。

    “足球呢?”

    “我想买一副跳棋!”

    “这位同志,帮我看看有没有松紧带,我裤子上的松紧带断了,现在只能用根绳子系着,很不方便的!”

    听到前面那名战士得到了回答,其他人也心急火燎地凑在门缝边大声问起来。

    里面传来姑娘们欢快的笑声,还有人反问道:“你用绳子系着,那解手不是很不方便?”

    “呀!”

    一阵尖叫嬉笑声从门缝中传出,一个软绵绵的女孩子声音道:“亚男,你不要脸,说这么不害羞的话!”

    “我哪不要脸了?我这是关心自己同志,是不是啊,那位裤带断了的战士?”那位叫亚男的姑娘大大咧咧地说道。

    “是是是,我们这是纯洁的革命友谊,她们瞎胡说,你别在意。那,同志,到底有没有松紧带啊?还有缝衣针、线!”那名战士很着紧这个问题,坚持要问个明白。

    “有的,长长短短都有!后天吧,你后天来就好了!松紧带一根两分钱、缝衣针一分钱、线八分一管。”

    “谢谢了!那我后天来!”

    那名战士心满意足地离开了,其他人又围了上来,隔着门缝向内喊话。

    银行、邮局、军人服务社即将开业的消息,刺激得291旅六千多名指战员处于兴奋状态。

    以前没有,大家也就这么过着,思想很单纯,就想着每天保质保量地完成训练任务,然后歇下来和几位战友聚在一起吹吹牛、打会儿扑克。

    现在听说即将发津贴了,战士们那个高兴劲啊,不管是平时活跃的,还是沉稳的人,都在努力打听津贴有多少。

    知道津贴数竟然比国内部队还高四倍,达到了新入厂工人的水平,所有人都咧开了嘴笑个不停。他们马上又开始想知道,商店都卖些什么。

    部队里多老烟枪,许多战士都在纷纷打听有哪些牌子的烟,多少钱一包,算着自己一个月的津贴能买几包烟,够抽多久。

    一些好酒的人听说服务社禁止卖酒,稍微遗憾了一下,然后也兴冲冲地开始琢磨着有其他啥需要的。

    商店内外,有人问,有人答。到后来,一些人干脆拿出纸笔,将得到回答的内容一项项记录下来,还有价码,列成了一个商品名录。整理出一张,他们就把它贴在墙上,无数的战士围在下面,认真地记录着,比他们平时上政治学习课时还要专注。

    大前门三毛五,红河三毛一,几个烟枪四处向其他人打听谁抽过红河,口感怎么样。

    作业本五分钱、墨水八分一瓶、英雄钢笔五毛一支……

    女孩子们则聚成一团,商量着到底是买肥皂好呢,还是买香皂好。肥皂三毛六一块,香皂却只要三毛,为什么肥皂比香皂还贵,明明香皂还带香味。

    蚌壳油一毛二一个,雪花膏三毛三,其实蚌壳油就够了吧,这里又不冷……

    几个壮实的战士则关心大米怎么卖,部队上开饭都是由定量的。虽说他们也能吃个八分饱,可总还觉得不够,听说到每斤大米售价一毛五,算了算自己的津贴能买一百四十多斤大米,还能有点结余,也开心地走了。

    与服务社门庭若市同样,银行、邮局门口也聚满了人。

    这里完全没有喧闹的情况,数以百计的战士站在邮局门口,痴痴地望着,许多人嘴里还念念有词。

    “爸,妈,我出来都五年了,你们二老现在还好吗?呜,我好想你们,好想吃妈妈做的菜……”一位战士嘴唇颤抖,泪水从脸上流下来,他也不擦,就是望着门板,好像下一刻,它就会打开。

    “这邮局多久才开啊?”几名战士窃窃私语。

    “好像是后天正式开业,银行、军人服务社也是。”他的同伴去打听过了,小声说道。

    “我想给我爸写封信,他腰不好,这些年过去了,也不知道有没有好点……”一个战士惆怅地望着门板,嘴唇紧抿。

    “我走的时候,小弟才出生,这时候已经该上小学了吧……”另一名战士说着自己最小的弟弟,眼里却含着泪水,眼眶通红。

    也不是人人都沉浸在回忆中,也有的战士神采飞扬,跟身边的战友说说笑笑:“我要是告诉我妈,我现在已经挣钱了,每个月二十块,她不知道什么表情。”

    “肯定是开心呗,打小你就皮,不是砸破东家玻璃,就是踹坏西家的门,天天要你妈去给人上门赔罪。她就怕你不学好,长大以后没出息,现在你成为了一名战士,又能挣钱了,她不知道会多高兴!”身边和他一起玩到大的发小笑着道。

    “是啊,是啊,还要告诉她,我们全体都要上夜校学习。只要拿到了高中学历证书,就能包分配!甚至我以后说不定还能成为一名干部,穿四个兜,回去我妈不知道该多骄傲!”那战士喜笑颜开,憧憬着美好的未来。

    他的话引起了周围其他战士的共鸣,大家脸上的乡愁少了许多,彼此之间也相互交流起来。

    分配工作、当工人,说不定还能成为干部,这些都是好消息,一定要告诉家里,让父母亲人不至于为他们担心。

    还有,他们要亲手创建一座新城市,用旅长的话来说,是一座新型的高科技城市!

    高科技是什么,他们不是太懂,但这个词听起来就带劲:科技,还高,那肯定是比一般的科技还要好。他们这些初中、高中读了一半就休学的人,也能建设期这样一座城市吗?

    真让人期待啊!

    他们几乎是眼睁睁看着291旅的日子,一天比一天好,前途一天比一天光明。

    这一生过得真有意思,能成为291旅这个战斗集体中的一员,是他们这辈子最大的幸福了吧……

    那就让信,带着他们对现在的满足,对未来的憧憬,飞回到亲人身边,让他们也分享一下他们的快乐!

    明天,一定更好!

第三十六章闻得学校开() 
孔令晨扛着锄头,跟着收工的社员们一起,迈着疲惫的步伐朝着向阳公社第十生产大队的方向走去。

    他们大队劳动力一共有三百多人,其中两百多是本地社员,八十多名下乡知青。

    队伍拖得很松散,前面部分是那些本地社员。他们从小做惯了农活,虽然一天下来也有些疲倦,但还能说说笑笑,一些青毛头们还相互之间打打闹闹。

    插队的知青则是走在后面,一个个无精打采,神情木然。

    他们倒不是吃不了苦,下乡这么多年,就算以前不会的也练出来了,最多是没有社员们干得那么好。他们的疲惫,更多是精神上的空虚,看不到前途的麻木。

    当初下乡的时候,人人都是怀着满腔热诚,要开发边疆、建设边疆,把科学知识传播到祖国的每一个角落,帮助贫下中农在**大路上阔步向前。

    来了以后,他们才知道农村的环境是多么恶劣,条件是多么艰苦。真正参加农活以后,才发现他们所学的知识根本没用,连狗尾巴草和稻穗都分不清楚,一切都要从头学起!

    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

    原来送他们下乡,不是让他们教农民,而是让他们接受农民再教育!而且一教就是几年、十几年,“毕业”遥遥无期,丝毫没有一点音讯。就好像是把他们从城里诳出来,然后扔到农村就不管了!

    热情消退以后,剩下的就只有焦躁、烦闷,当仅存的一丝期盼也被扼杀以后,自暴自弃、绝望、麻木、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等等思想,就成为知青生活之中的常态。

    有些熬不下去的知青,选择了跟本地人结婚,有的都已经生下了小孩,但更多的人还是不肯向现实屈服。

    他们大多出身城市,跟农民们实在没有什么共同语言,生活环境不同、接受教育层次不一样,双方之间很难找到都感兴趣的话题。结婚只不过是因为过得太过苦闷,而想找一个伴。

    本地社员们对这批知青也是看不上眼的,一群娇生惯养的城里娃,三个人还顶不上一个本地社员能干活。不懂就学呗,又不是谁一生下来就啥都会,可这些娃还自视清高,不肯好好听老社员教,经常胡搅蛮缠,要么就是闷着头胡干。

    久而久之,双方之间虽说不是势成水火,但也是各走各的、泾渭分明。

    “孔令晨,你听说了吗,龙康那边学校要开了。”同组知青,来自成都的贺援朝靠过来,低声说道。

    “啊。”

    孔令晨拖着嗓子,有气无力地应了一声。今天这锄头怎么这么重,上面是不是沾了太多粘土,咯得肩膀生痛。

    他有心放下锄头看看,却又懒得理会,就这样跟着前面人的屁股,一步步往前捱。

    不过他自己清楚,那是因为他心里有团火在燃烧。

    为什么,为什么跑到偭定去的那些人都有学上,他堂堂三十五中的高材生,却要在这里每天面朝黄土背朝天,为了每天三顿肚子都填不饱的饭,挥舞着沉重的锄头在田间地头干活?

    早知道会是这样,他当初还不如跟着其他人一起,也跑过去算了,就算被打死,也比这样一天天活受罪好!

    “妈的,贾志文那个王八蛋又跑回来了,穿着干干净净的军装,扎着武装带,神气活现地跑到我们寝室来,跟我们吹他在291旅那边怎么怎么好。还说他们部队现在发津贴了,普通战士都有二十块钱,他当了个小班副,还要多两块!看他那副小人得志的样子,老子恨不得揍他一顿!”贺援朝破口大骂着,语气中却带着浓浓的酸味。

    跑过去的知青,很大一部分都是分配到云南的知青。虽说现在一个在农场,一个参加了人民军,可彼此之间并没有完全断绝联系。偶尔还有些知青,利用假期会跑到原来的农场,去和以前的兄弟、朋友聊聊天。

    贾志文就是他们公社出去的,在这里也有几个同乡校友,回来也不奇怪。

    只是最近他回来的次数多了,有几次按说还没到假期,他也跑回来了,在各寝室钻来钻去,逮着人就吹291旅怎么怎么好,饭可劲吃,有时还能吃上肉。这几天又开始吹他们旅每位战士都领到了工资本,每月最低都有二十块钱津贴,又有军人服务社,县城里卖的东西,他们那都能买到。

    偏偏他说的这些,还有不少人爱听,每次他来,都有许多人凑过去听热闹。由于大家都没有积极性,偷奸耍滑的人也越来越多,尽管他们依然是每天下地,可地里收成却越来越少。食堂开出来的饭也眼看着一天天往下减,知青们很少有吃饱的时候。

    听着贾志文一通海吹,大家肚子虽然还饿着,可精神上感觉却饱了许多。

    有喜欢他的,自然也有讨厌他的。

    有些人就趁他来的时候,悄悄跑去通知公社——贾志文是自己跑的,说起来性质跟逃兵一样。公社抓住他,就是不批斗他,也少不了要揍他一顿,让他吃点苦头。

    可贾志文也狡猾,每次都派人在外面放哨,远远发现公社派来抓他的人,就立刻逃走。结果公社几次想抓这个典型,都被他溜了。

    想不到今天又来了。

    这次吹的是291旅即将成立的新学校,据说从国内请来了几百名老师,要给他们上课。只要通过了高中学历考试,就能包分配,进入工厂成为一名工人。

    我呸!

    老子一滴汗掉地上摔八瓣,你小子居然就能进工厂当工人!这什么烂世道,真他娘的不公平!

    这消息孔令晨不是第一次听到,以前也有其他农场传过类似的话,但他都选择了不信。

    没法信啊,信了以后,不是更加心里不平衡了吗?

    有时候他也有些隐隐的感觉,最近消息传得太多太勤了吧,不但是本公社,其他公社也不断有291旅的消息传过来。该不会是有人在背后组织,在国内的知青间大面积传播消息吧。

    不过这想法也就一闪而过,传不传消息又不是他能左右的。关键点不在于谁在传,是不是有组织、有目的在知青中传播,而是这些消息是不是真的!

    他的后衣襟被人拉了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