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一个小世界》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我有一个小世界- 第139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所谓「人无远虑,必有近忧。」人无「远见」,必然只有「浅见」。浅见的人生,他只看到自己,没有看到大众;他只有看到家庭,看不到整个社会。像现在台湾政党裏的一些份子,都是只有看到政党,没有看到人民;只去看股票,没有看道德;只有看权利,看不到责任;只有看结果,看不到其因。甚至整个社会大众,都是只有看到今生,没有看到来世;只有看到生,没有看到死;看得到现在,没有看到未来,人生的盲点有那麼多的「看不清楚」、「看不到」,你说怎麼能健全呢?

    有的人看到人情;没有看到义气;有的人看到金钱,没有看到信誉;有的人看到利益,没有看到道理。主要的,我们做人行事,需要有「远见」。

    所谓「远见」,就是不但看到历史,看到我们的祖先,你还必须看到未来和我们的子孙;你也不能只看到我们人类的同乡、同学、同事、同门,你还应该看到十方法界的众生。

    也就是说,我们不要只看到一个家庭、一个社团,而要能看到全世界,因为「远见」是没有时间、没有空间、没有阻碍,才是远见;远见要有前胆性,要有未来性,要有全面性。请问:你为你自己有远见吗?你为整个的家庭、社会、国家、人类,都有远见吗?

    如果你想要有远见你要看因缘。要看真理。你看到因缘,就是看到真理;你看到真理。才能看到因缘。所以,事都不是凭空想像。不是妄断有无,你要透过你的知识、智慧、般若,你才能有远见啊!

    社会上,有的人很会投资理财,他就是有远见;有的人善於掌握商机,他就是有远见;能够洞烛机先,懂得未雨绸缪,就是有远见。蚂蚁知道天将下雨,他可以储粮;蜜蜂酿蜜。过冬;松鼠聚粮,也是防备严寒。

    动物都有远见,我们怎麼可以不建设我们的远见呢!

    俗话说的好,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意指:不论做什么事,事先有准备,就能得到成功,不然就会失败。也就是说,你在做事情的时候。要有远见!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只要有可能,我们还是应该对自己所走的路进行详细的规划,分清阶段。划分步骤,认真计划每一步应该怎样走,每一步用多少时间。每一步达到什么目标,尽量清晰明确。要用充分发远见。

    哲人说,成功的人生需要正确的规划。你今天站在哪里并不,但你下一步迈向哪里却很。

    我们不能只是有路可走,盲目地进行选择,抱着走不通再换的想法。那时,我们只能碰得头破血流,最后输掉的是年轻的资本。我们应该多考虑一下,对未来要有一个充分的规划和预期。每一步应该怎样走,心中都要有一个明确的计划。

    要知道,成功往往不是站在自信的一方,而是站在有计划,有远见的那一方。

    每个人都要走自己的人生之路,但究竟该走什么样的人生之路?人生之路又该如何规划?很多人的心中并没有明确的目标。

    只是不假思索,匆忙选择,急急地上路,很简单地在想,不管什么路,先上路再说,实在不行再换,但偏偏就不去花时间思考和规划一下自己该走什么样的路。

    如果我们选错了方向,走错了路,好的发展就会离我们远去。有时候,也许根本不用你去选择和规划。因为父母已经帮助你做好了一切,但父母或别人给你安排的真的是你想走的路吗?又真的适合你走吗?父母安排的路是否适合你,一定要先考虑清楚才行。

    有的人即使选择了自己要走的路,但也只是根据自己现有的条件去选择,根本就没有对未来要走的路进行全面的规划与设计。或者虽有目标,但也只是考虑眼前的利益,而放弃了长远的目标。结果,与当初的理想背道而驰。

    很多时候,我们仅仅知道走路是不够的,更要清楚该走什么样的路。西方有一句谚语说,如果你不知道你要到哪儿去,通常你哪儿也去不了。

    人生就是一个始终自我规划而又不可松懈的过程。如果只是懵懵懂懂一无所终地走下去,未来就很有可能过着或困窘或一成不变,或奔波或平淡无奇的生活。人生从来都不是一个轻松的过程,盲目的、散漫的、毫无规划与目标的生活,更是增加了人生的败笔。我们虽不能拉长太多岁月路径的长度,但终究可以通过人生的历练和自我的坚持来拓展生命历程的宽度,增加岁月的厚度。

    上数学课时,我们学过“两点之间,直线最短”。而在人生旅途中,也是这样,我们可以花最少的时间精力,以最短的距离达到目标,用一条直线连接出发点及目的地,而直线就是努力的方向和途径。

    无论我们做什么事情,都需要确定属于自己的原点和目标点。要知道哪里是原点所在,更要了解目标是什么。如果没有原点,就会不知从何下手,无法有好的开始。若缺乏目标,就不知要何去何从,浪费了宝贵的时间与精力,会使你没有方向,最终一事无成。

    所谓原点,就是自己目前的状况与能力,以及条件是否具备。而目标就是你真正想要达到的境界、完成的理想。它一定要非常明确具体,可以衡量又容易追踪。唯有先确定原点及目标点,才能像火箭一样以最快的速度奔向目的地。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如果一个人没有长远的打算。那么眼前就一定有麻烦。

    这句话,要有相对的时间观念才可以深刻理解!人们现在的近忧是由于以前的没有远虑。现在的没有远虑会导致日后有很多潜在的忧虑出现。反之人因为有近忧,所以没长远的打算。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啊!

    所谓“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这就是一种因果循环。今日因是他日果,今天不为他日做打算,他日成今日时必然有许多忧虑,不容不作努力。

    如果将其解释为“一个人没有长远的考虑,一定会有近在眼前的忧患。”不免令人疑惑:为何不作长远考量远虑,很快就会面临危机近忧?反而应该是今天不长远思考近虑,未来便会爆发危机远忧。

    若单纯从表面的字义解释。这句话似乎有时空倒置的疑虑。

    今日的忧愁是昨日所致。昨日的哪些相关决定如果不正确,昨日的作为如果不够周延,才造成今日的苦果?倘使重新来过,哪些错误是可以避开的?进而去认知、体悟这些事物间的因果关系。重新检讨下来,不但学得教训、经验,不致重蹈覆辙,并能强化对事物相关影响的认知,增长决策判断力。俗语说,“不增一事。不长一智”,就是这个意思。

    再深入思索,就会令人豁然开朗。所谓“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应该是指,现在所面临的问题忧愁,是肇因于以前没有深思熟虑的作为;

    同样的。今天的作为如果未经长远的深思熟虑,未来必会尝到苦果。所以。这句话除了提醒我们要深谋“远虑”,还点出一个要点:凡事必是“自作自受”。这是每个人都要有的认知。

    重味“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这句话,除了警惕自己、要对今日的事物深思熟虑、深度思考外,还应对将来进行作打算,即所谓的“深谋远虑”。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这是古老的谚语,充满了先人的智慧,告诫人们要未雨绸缪,不要老看眼前的事物,而忘却了人之所以积极奋斗的远景期待。

    反过来说,也可以讲:“人无近忧,必有远虑。”这是因为如果连眼前的事物都没有办法处理好,日子过得越来越糊涂,那生活终将是一团乱。

    在现实生活中满足而没有忧虑的人,并不一定快乐,因为他们总会想到那遥不可及且不可预期的未来。因此,现在和未来是必须要相互联系,奋斗的曲线必须是专注且连续的,才能有好的人生旅程。

    反而是那些生活在困境中的人,总忙着应付眼前的一切,倒也容易“知足常乐”。

    拜伦说:“忙碌,就没有时间流泪了。”不就是这个道理吗?我们惟有在困苦中才能磨练自己,也才能不断获得突破困难后的快乐。

    根据长期从事教育的经历,越来越感觉到这句话的远见卓识。

    “远虑”是指长远打算,这不仅仅是指具体的事件计划,更是人生道路的规划,或者叫做追求。

    从教育实践来看,一个人最的就是理想教育,人生规划。

    如果一个人缺少了理想追求与人生规划,那他不仅是在未来为之尝到苦果,而且就是在眼前,他就会因为自己的散漫与随意而付出痛苦的代价。

    孔子应该是在强调未来规划的性。一个人有了追求,有了规划,他就会达成这个目标而严格要求自己,这样不仅保证了他能完成这个目标,而且还能在这个过程完善自己的行为,使自己行事顺利。而如果没有长远的追求,对自己没有要求,行事散漫,干什么事都不能认真负责,那从现在开始他就要面对别人的责难与刁难。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所以说,人还是得有远见好,这样的话,你的人生才会成功,你的事业才会有成!(……)

    ps:注:谢谢谢志修大大的月票,谢谢!

    谢谢谢志修大大的打赏,谢谢!

第一千五百九十三章 实战演练() 
十分钟之后,在西方联合武者部队大营里面,使出了十五辆电动汽车,这些电动汽车不是外界那样的电动汽车,而是完完全全的电动军车,而且,看这些军车的样子和外界的那些柴油动力的军用汽车差不多,可见,在西方世界里面,电池的技术其实早就被突破了,西方世界不那样快的把电池技术拿出来,相信最主要的原因还是石油,还有和石油有关的一些利益纷争的缘故。

    总所周知的事情,米国现在实行的是石油米金的政策。

    那么什么是石油米金呢?

    石油米金petro…dolr是指上世纪70年代中期石油输出国由于石油价格大幅提高后增加的石油收入,在扣除用于发展本国经济和国内其他支出后的盈余资金。

    由于石油在国际市场上是以米金计价和结算的,也有人把产油国的全部石油收入统称为石油米金。目前的石油米金估计有8000亿到1万亿米金,成为国际资本市场上一支令人瞩目的巨大力量。

    1973年的中………东战争,导致石油价格大幅度上涨,形成世界性的能源危机。

    1977年10月,石油输出国组织宣布石油价格由每桶3。011米金提高至5。11米金。稍后,又再度提高到11。65米金,结果使得世界的国际收支结构发生很大变化。

    这些变化表现在:因石油输出收入大增,石油输出国家的国际收支出现巨额顺差;而石油消费国家的国际收支因石油输入支出剧增,出现了巨额赤字。

    原来。国际收支的格局为“发达国家为顺差、发展中国家为逆差”,这种国际收支的格局被石油提价冲击后。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在石油消费国家中,发达国家遭受的打击较为严重。发达国家的经常收支因石油提价而多呈现庞大逆差。相反,石油输出国的经常帐户则发生巨额的顺差——这就是“石油米金”。

    对于这种资金的规模,有各种不同的估计,根据一般推算,1974年石油输出国家的石油输出总收入约为1150亿米金,其经常输入则约为400亿米金,因而计有盈余约为750亿米金。

    这项盈余,一方面表示了石油消费国家的外汇减少额,这也是一些发达国家国际收支出现巨额逆差的主要原因。另一方面则表示石油输出国拥有石油米金。

    这种巨额的石油米金,无论是对石油输入国还是对石油输出国,甚至对整个世界经济,都有很大的影响。

    对石油输出国家来说,由于石油米金收入庞大,而其国内投资市场狭小,不能完全吸纳这么多米金,必须以资本输出方式在国外运用。

    对于西方工业发达国家来说,由于进口石油对外支出大幅度增加。国际收支大多呈巨额逆差,倘若采取紧缩性措施,或限制进口石油等来谋求国际收支状况的改善,则可能导致经济衰退。并影响世界贸易的发展。

    因此,工业国家大多希望石油米金回流——由石油输出国家回流到石油输入国家,这就出现了石油米金的回流。

    石油米金的回流。在最初期间,主要是流向欧洲货币市场、纽………约金融市场、各国金融机构和国际金融机构等。其流入地区主要是西………欧,英、米等国家。发展中国家也多希望能利用石油米金资金来发展经济。

    但是。这种庞大的石油米金,又给国际金融市场带来了动荡。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