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一个小世界》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我有一个小世界- 第140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东西方文化拥有很大的差异,这体现在很多方面。尤其在战争法则上,更是千差万别。当双方在战场上相遇时,一时竟有点打不对路子,心中充满了对对方的疑惑和不理解。在这方面没有比对待投降与被俘更能体现这种差别与不理解的。

    先说西方,西方的战争哲学是一种绅士哲学,在中世纪时很多战争交战双方的士兵并没有很直接的敌对情绪,战争是贵族阶级相互倾轧与竞争的手段,而不是国与国之间你死我活的生死对决。

    正因为上述原因所以他们的战争其实是一种游离于大部分社会矛盾以外只因极个别矛盾而展开的一种局部竞争,无论是激烈程度还是双方的敌对情绪都很有限,所以敌对情绪也很容易控制。一旦决出胜负或战场形势已趋于明朗,结束将是不可逆转的结果,失败一方被迫投降,有些还要成为俘虏,由于敌对情绪并不太高,虐俘之事也罕有发生。

    既然战败后投降并不会给自己带来太大损失,而负隅顽抗反而会血本无归,那还不如趁着还没死绝赶紧投降的好。

    一支西方军队在战斗中拼尽全力却发现陷入绝境时,都会向敌军投降。而且他们也仍然认为自己是光荣的士兵,根据国际协议他们的名字将会被通知全国,使其家属知道他们还活着。

    无论他们是作为士兵还是普通公民,家庭成员都不会感到耻辱。因为在西方文化中,上帝面前人人平等,人权高于一切。

    对于个体生命的尊重格外宽容。使得像《堂?吉………诃德》的塞………万………提………斯这类人,虽然在战争中被俘。但战俘这个身份并没有成为他人生中的一个污点,不但为他的作品了无限的创作源泉。也恰好说明他为自己的祖国浴血奋战,所以他是光荣的。

    东方就不同了,且不谈东方文化中“忠信”的思想远胜于西方,国家政权的命运往往就是建立在战争上的,战争往往是多种社会矛盾激化到根本无法调和的地步才发生的。

    在中国,人们对于战争的态度,自古以来就有“一寸山河一寸血,十万青年十万兵”、“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勇武之气。

    就战争规则而言,东方战争的最大规则就是没有规则,看过诡诈多变的东方战史,你会感觉西方战争的拖沓和索然无味。

    既然没了规则,战争双方无论哪方战败后也就没有了值得倚仗的保护伞。

    东方战史中,杀………降………屠俘的事例数不胜数,从两千多年中国战国时期的秦将白起坑杀四十万降卒,到抗战………时………日………军………屠………得金陵城三十余万冤魂。

    杀降虽然在道义上站不住脚,但其根儿却深深地扎在历史里拔不出来。

    既然有了这么多爱杀………战………俘的杀………坯,东方人还会认为投降是件轻松事吗?还不如拼死一战来个鱼死网破,可能还有翻盘的机会,就算翻不了盘,来个青史留名也算对得起祖宗了。

    说到东方有必要把一个国家单独拉出来说说,这就是日………本,日………本………军………队在二战时也是也宁死不降闻名的,但我想他们不投降的原因不止上面说的“忠君”思想和对战争法则的通透。

    还有个特殊原因要在他们自己身上找,二…战时日…军的嗜血成性和滥杀无辜是万夫皆指的。他们自己对此也很清楚,所以怕投降后敌方以同样手段对付自己,也算是做贼心虚了。

    再加上几句欺骗宣传,日本鬼子往自己肚皮上扎刀子的就更多了。

    正是由于东西方文化在对待投降和被俘上的不同,战史才会出现了很多本不该有的纠葛。

    太………平洋战场初期盟军溃败,扔下数以万计的败军降于日本,却被日………本法………西斯在“拉………丹………死亡………行军”中残杀了数万。

    朝鲜战争中宁死不屈的志愿………军战士在中国人心中是最可爱的人。而在山姆大叔眼中则成了不折不扣的恶魔和死神。

    苏…联卫国战争中六十万红…军在基辅…保卫战中尸横遍野也抵抗到底(苏军在这方面体现的更多的是东方人的思维)。

    别说东西方对抗了,就是东方人内部进行的战争也充分体现了东方人对投降被俘的态度。

    中国………人………民………解…放…军一向是以优待俘虏著称于世界的。但在与同样是东方民族的猴子国掐起架的时候优待俘虏政策却没能很好地贯彻。

    原因很简单,因为猴子国也是宁死不降的主儿。就算被俘了也没打算让中**队安生,捣乱捣得过火了,你还指望中国人能优待他们?………

    说到现在了,别的不说,就以作品为例:无论是《亮剑》中的“就算明知是个死也要亮剑,倒在对手剑下不丢脸,要是不敢亮剑,那才叫丢脸!”

    在央…视和各大省台热播了好几年的电视机《亮……剑》中有这样一个情节:在攻打平安………县城的战役中,李………云………龙给一支阻击敌人援兵的小分队下达命令是坚守阵地八小时。在敌人强大的火力下,小分队弹药用尽,只剩下五人,战斗的惨烈难以形容,最后这五人用剩下的唯一一箱炸药与日军同归于尽。

    这是我们中**队的态度:一息尚存,战斗不止,宁战死至最后一人,也决不放弃我们脚下的土地。

    还是《狼牙》中的“我宣誓!我将牢记自己的使命和责任!勇敢顽强,永不退缩!宁死不当俘虏。最后一颗子弹留给我!”

    或者是《士兵突击》中的将举手投降视为奇耻大辱,我想,这就是东方人典型的战争哲学。

    在中国古代,为人们所称赞的有“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文天祥,“留居匈奴十九年持节不屈”的苏武等等。这些英雄在面对金钱、死亡、虚荣和流放仍不失其志,决不投降不改其主的精神令我们称颂了几千年。

    当然还有那些虽然被虏敌营但仍效忠旧主的英雄。像“千里走单骑”的关云长,“身在曹营心在汉”的徐庶。

    在中国。如果一个人投降,无论他是在万般无奈形势所逼。还是墙头稻草随风倾倒,只要一旦迈出了“投降”这一步,必定会为世人所不齿,像投降匈奴的李陵可怜了司马迁了、“冲冠一怒为红颜”的吴三桂、背袁投曹想出火烧乌巢的许攸。

    三姓家仆的吕布更是因为背主次数太多曹操这个素以惜才闻名于世之人痛下杀手。

    看来在中国,投降真的是一件令人非常不齿的事情,而且投降者在投降之后,不但会被旧主方面列为“头大叛徒”下令追杀,而且他在新主这里也好不到哪里去,被猜忌遭排挤,最终也会落得个身首异处的下场。

    中国人最注重忠孝节义,投降就意味着背弃旧主,不忠不孝不义,哪位新主还会对这种毫无节操之人委以重任呢?所以中国的道德纲常教育人们,投降是一件非常可耻的事情,走错一步还可能会祸害全族满门抄斩。

    宁可站着死,不可跪着生,这是气节问题,万万马虎不得。

    东西方的历史宗教的不同和文化内涵的差异造成了人们对战争投降和俘虏持不同的态度,我不能评论孰好孰坏,因为所处的立场和角色不同,就会产生完全相反的态度。

    不同的文明滋养出不同道德立场和判断准则,世界上本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处于不一样文化环境中的人们无需相互指责,和谐共生就好,存在即合理,既然谁也不能完全改变谁,那就让这些多样的文明长长久久的流传下去后来人去选择。(。。)

    ps:  注:谢谢谢志修大大的打赏,谢谢!

第一千五百九十五章 辨别方向() 
第一次实战演习米国的重装坦克全部全军覆没之后,米**方这才开始重视起个得到的情报,他们也像战车国一样,拿出了自己最重装坦克部队和武者实战演习,结果很是令米国佬心头发寒,因为在接下来的几次实战演习里面,他们的重装坦克部队居然都是全军覆没,生俘的比率都在八层以上。※%※%diǎn※%小※%说,。。o

    看到这个结果,米国佬是彻底的傻眼了,然后他们的心里面升起了无数的恐惧,武者那强大的实力让米国佬心里面对于武者彻底地恐惧了。

    不过,米国佬不愧是米国佬,他们心里面很快升起了一股斗志来,作为地球上最强大的国家,地球上唯一的超级大国米国佬的心智是不那么容易就被打破的,在意识到武者对于重装部队的强大威胁性之后,米国佬开始大力的投入怎么防备武者对于重装坦克部队的袭击了,还有,米国佬也开始大力的培养于自己的武者部队。

    进过米国佬一番苦心的研究之后,他们终于是弄清楚了为什么重装坦克部队在遇上武者之后,会有这样惨败的下场,这都是因为在战场上面,重装坦克的移动速度,还有坦克里面士兵的反应速度比起武者来相差太多了。

    现在米国佬的重装坦克的速度相比起普通人来是要快上很多,很多,米国现役的重装坦克越野速度都在七八十公里左右,这样的速度普通人是拍马都追不上,不过。这样的速度对于武者来说,就完全不够看了。

    武者单单是走路的速度都可以达到二十公里的时速。再加上轻功的帮助,一个武者可以很轻易的跑出一百码以上的速度。这样的速度比起米国佬的重装坦克的速度快多了。

    加上驾驶重装坦克的士兵是很普通的士兵,这样普通的士兵反应的速度比起武者来弱太多,太多了,这些普通士兵刚刚发现武者,还没有来得及等他们反应过来,武者就在他们面前失去了踪迹,然后,这些普通士兵又要开始寻找武者的踪迹。

    不过令这些普通士兵想不到的是,这些武者早就在他们视线的盲diǎn里面对他们展开进攻了。等到这些普通士兵再找到这些武者时候,已经是太迟了,他们不是已经被武者施展的隔山打牛给震昏了过去,要么就是他们坐下的重装坦克已经是瘫痪了。

    反正只要武者近身了,那米国佬的重装坦克就像是一个个棺材一样,任由武者摆布了,所以,米国佬首先研究的是怎么阻止武者靠近自己的重装坦克部队。

    这个问题很是棘手,米国佬想来想去都没有什么好的解决办法。因为他们对于武者的了解真的是太少了,所以,对于防备武者的偷袭,米国佬真的是一头雾水。

    就算是之后米国佬了解到了武者的一些实力。米国佬对于武者部队的突袭也没有什么好的办法,武者单体的面积太小,而且。武者一运用轻功,速度太快了。武者在运用轻功的时候,还可以不断的改变方向。这对于防备一方来说,难度太大了。

    最后,米国佬只有大力的培养自己的武者部队,用来在战场上面对抗统帅堂的武者部队,想要对付神出鬼没的武者,最好的还是武者部队,用其他的部队去对付武者部队,不仅损失会很大,而且,还起不到什么本质上的作用,更会浪费无数的弹药。

    没错,米国佬想出的其中一招对抗武者突袭的办法就是地毯式的攻击波,在发现武者部队的时候,运用米国佬那强大的火力,直接把武者部队突袭的途经给覆盖了,这样的话,武者部队哪里还能够近身,只不过这样的防御办法真的是太呆滞,太浪费金钱了。

    米国和战车国的情报网络也不太严密,很快的,其他的西方国家也知道了米国和战车国的动作,这下子,这些原本在嘲笑中国的西方国家心里面彻底的慌神了,他们真是想不到这个在他们看起来是天方夜谭的事情,居然是真的,而且,比起他们了解的还要更加的令他们心寒。

    中**人在战斗的时候,会誓死战斗到底,就算是弹尽粮绝,也不会投降,但是,西方国家知道,要他们的士兵做到这一diǎn,那真的是很难,很难,几乎可以说几率是零,西方国家在面对着不可力敌的敌人的时候,士兵们往往会举起手投降。

    所以,西方国家心里面才会这样的惊慌,因为他们很是清楚的知道,要是他们遇上了同样的武者部队,他们部队的损失情况,比起统帅堂手底下的部队的情况会糟糕几倍,甚至是几十倍,这样巨大的差距,哪里能够不让这些西方国家心里面胆寒不已。

    因此,在这之后,西方国家才真正开始大力的培养自己的武者部队,因为,想要抵抗武者部队,最好的就是自己的武者部队,不过,这个时候,西方国家在武者部队的培养上面,已经晚了整整半年了,再加上中国在武功秘籍文字上面的绝对性优势,所以,最终促成了西方各个国家的联合。

    这一次的联合可不是十九世纪的八国联军了,而是几十国联军了,也是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