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医院财务制度》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05-医院财务制度- 第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基金医疗财会

医院财务制度
1998年11月17日 财社字〔1998〕148号
             目录
        第一章 总 则
        第二章 单位预算管理
        第三章 收入管理
        第四章 支出及成本费用管理
        第五章 结余及其分配
        第六章 流动资产管理
        第七章 固定资产管理
        第八章 无形资产及开办费管理
        第九章 对外投资管理
        第十章 负债管理
        第十一章 净资产管理
        第十二章 财务清算
        第十三章 财务报告与分析
        第十四章 附 则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 规范医院财务行为,加强医院财务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促进事业发展,根据《事业单位财务规则》和国家有关法规,结合医院特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  本制度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各级各类独立核算的公立医疗机构(以下简称医院)。包括综合医院、专科医院、门诊部(所)、疗养院、卫生院等。
  第三条  医院是承担一定福利职能的社会公益事业单位,不以营利为目的。
  第四条  医院财务管理的基本原则是:执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财务规章制度;坚持厉行节约、勤俭办事业、制止奢侈浪费的方针,为以社会效益为主的原则下讲求经济效益。
  第五条  医院财务管理的主要任务是: 合理编制医院预算,如实反映财务状况;依法组织收入,努力节约支出;建立健全内部财务管理制度,加强经济核算,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加强国有资产管理,防止国有资产流失;对医院经济活动进行财务控制和监督。
  第六条  医院实行〃统一领导、 集中管理〃的财务管理体制。符合条件的医院应建立总会计师制度。医院的财务活动在主管院长或总会计师领导下,由医院财务部门统一管理。
  第七条  医院医疗收支和药品收支分开管理,分别核算。
第二章 单位预算管理
第八条  医院预算是指医院根据事业发展计划和任务编制的年度财务收支计划。医院预算由收入预算和支出预算组成。
  第九条  国家对医院实行〃核定收支、 定额或定项补助、超支不补、结余留用〃的预算管理办法。定额或定项补助的具体内容和标准,可根据各级各类医院不同的特点和业务收支状况以及财力可能进行确定。大中型医院一般以定项补助为主,小型医院一般以定额补助为主。
  第十条  医院预算参考以前年度预算执行情况, 根据预算年度收入的增减因素和措施,测算编制收入预算;根据事业发展需要、业务活动需要和财力可能,编制支出预算。编制收支预算必须坚持以收定支、收支平衡、统筹兼顾,保证重点的原则。不得编制赤字预算。医院要逐步采用零基预算方法编制预算。医院所有收支应全部纳入预算管理。
  第十一条  医院财会部门根据年度事业计划提出预算建议数, 经主管部门审核汇总报财政部门核定。医院根据主管部门下达的预算控制数编制预算,报主管部门审核批复后执行。
  第十二条  在医院预算执行过程中, 当上级下达的事业计划有较大调整或由于国家有关政策的变化对预算执行影响较大时,医院须报经主管部门或财政部门调整预算;对预算执行影响较小时,由医院自行调整,报主管部门备案。
第三章 收入管理
第十三条  医院收入是指医院为开展业务及其他活动依法取得的非偿还性资金。
  第十四条  医院收入包括:
  (一) 财政补助收入,即医院从主管部门或主办单位取得的财政性事业经费(包括定额和定项补助)。
  (二)上级补助收入,即医院从主管部门或主办单位取得的非财政性补助收入。
  (三)医疗收入,即医院在开展医疗业务活动中所取得的收入,包括挂号收入、床位收入、诊察收入、检查收入、治疗收入、手术收入、化验收入、护理收入和其他收入。
  (四)药品收入,即医院在开展医疗业务活动中取得的中、西药品收入。
  (五)其他收入,即上述规定范围以外的各项收入,包括培训收入、救护车收入、废品变价收入、不受用途限制的捐赠和对外投资收益、利息收入等。
  第十五条  医院要严格执行国家物价政策,建立健全各项收费管理制度。医院门诊、住院收费必须使用财政部门统一监制的收费票据,并切实加强收费票据的管理。
  医药费用原则上当日发生当日入账,并及时结算。门诊、住院的现金收入不得坐支。
  第十六条  医院药品收入实行〃核定收入、 超收上缴〃的管理办法,财政和主管部门核定医院药品收入总额(包括药品成本、加成收入、折扣等各项收入),超出核定部分的收入按规定上交卫生主管部门。
第四章 支出及成本费用管理
第十七条  支出是指医院在开展业务及其他活动中发生的资金耗费和损失。
  第十八条  医院支出包括:
  (一)医疗支出,即医院在医疗过程中发生的支出,包括在开展医疗业务活动中的基本工资、补助工资、其他工资、职工福利费、社会保障费、公务费、业务费、卫生材料费、修缮费、设备购置费和其他费用。
  (二)药品支出,即医院在药品采购、管理过程中发生的支出。具体内容与医疗支出相同。
  (三)其他支出,即医疗、药品支出以外的支出。包括被没收的财物支出、各项罚款、赞助、捐赠支出、财产物资盘亏损失、与医院医疗业务无关的基础性科研支出、医疗赔偿支出等。
  第十九条  医院实行成本核算, 包括医疗成本核算和药品成本核算。成本费用分为直接费用和间接费用。
  (一)直接费用,即医院在开展业务活动中可以直接计入医疗支出或药品支出的费用。包括医疗科室和药品部门开支的基本工资、补助工资、其他工资、职工福利费、社会保障费、公务费、业务费、卫生材料费、药品费、修缮费、购置费和其他费用。辅助科室中能明确为医疗或药品服务的科室或班组的费用支出,如一般医院的营养食堂、洗衣房等的支出,基本上是为医疗业务服务的,可直接计入医疗支出。提取修购基金应按固定资产使用部门分别计入医疗支出、药品支出。
  (二)间接费用,即不能直接计入医疗支出或药品支出的管理费用。包括医院行政管理部门和后勤部门发生的各项支出,以及职工教育费、咨询诉讼费、坏账准备、科研费、报刊杂志费、租赁费、无形资产摊销、利息支出、银行手续费、汇兑损益等。间接费用按医疗科室和药品部门的人员比例进行分摊,并按支出明细项目逐项进行分配。
  第二十条  医院从财政部门或主管部门取得的有指定用途的专项资金应当按照要求定期向主管部门报送专项资金使用情况;项目完成后应报送专项资金支出决算和使用效果的书面报告,接受主管部门的检查验收。
  第二十一条  医院的支出应当严格执行国家有关财务规章制度的开支范围及开支标准;国家有关财务规章制度没有统一规定的,由医院规定,报主管部门和财政部门备案。医院的规定违反法律和国家政策的,主管部门和财政部门应当责令改正。
第五章 结余及其分配
第二十二条  收支结余是指医院收入与支出相抵后的余额。
  业务收支结余和财政专项补助结余应分别计算。
  收支结余的计算公式如下:
  业务收支结余=财政补助收入中经常性补助+上级补助收入+医疗收入+药品收入+其他收入-医疗支出-药品支出-其他支出药品收支结余应当单独反映。财政专项补助结余=财政专项补助上年结余+财政补助收入中专项补助-财政专项支出
  第二十三条  年末业务收支结余首先支付超收上缴款。 支付超收上缴款后的收支结余为负数的应由事业基金弥补,不得进行其他分配;事业基金不足以弥补的,保留待分配结余为正数的,按规定提取职工集体福利基金,记入专项基金,剩余部分转入事业基金。
  财政专项补助结余按规定结转下年继续使用。
第六章 流动资产管理
第二十四条  流动资产是指可以在1年内变现或者耗用的资产。医院的流动资产包括现金、各种存款、应收款项、库存物资、药品等。
  第二十五条  医院应当严格遵守国家有关规定, 建立健全现金及各种存款的内部管理制度。
  第二十六条  医院应收款项包括应收医疗款、 应收在院病人医药费和其他应收款等。
  医院对应收款项应及时清理,应收住院病人医药费要及时结算。
  对期限超过3年, 确认无法收回的应收医疗款应作为坏账处理,坏账损失经过清查,报经主管部门、主办单位批准后,在坏账准备中冲销。年度终了,医院应按年末应收医疗款和应收在院病人医药费科目余额的3%…5%计提坏账准备。
  第二十七条  库存物资是指医院为开展业务活动及其他活动而储存的材料、燃料、包装物和低值易耗品等。
  购入的库存物资按实际购入价计价,自制的库存物资按制造过程中的实际支出计价,盘盈的按同类品种价格计价。
  库存物资要按照〃计划采购、定额定量供应〃的办法进行管理。库存物资要合理确定储备定额,定期进行盘点,年终必须进行全面盘点清查,保证账实相符。对于盘盈、盘亏、毁损等情况,应查明原因,分别情况及时处理。盘盈的以其价值冲减管理费用。盘亏、毁损的、属于正常损失部分,扣除残料价值后,计入管理费用;盘亏、毁损中属于非正常损失部分,经主管部门或主办单位批准后,扣除过失人或保险公司赔偿和残料价值后,计入其他支出。
  低值易耗品实物管理采取〃定量配置、以旧换新〃等管理办法。物资管理部门要建立辅助账,反映在用低值易耗品分布、使用以及消耗情况。低值易耗品领用实行一次性摊销,个别价值较高或领用报废相对集中的可分期摊销。低值易耗品报废收回的残余价值,作为其他收入。
  第二十八条  药品是指医院为了开展医疗活动而储存的各类药品。
  药品管理要严格执行《药品管理法》、药品价格政策和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有关规定,并遵循〃计划采购、定额管理、加速周转、保证供应〃的原则。
  医院药品按零售价进行核算,其实际购进价与零售价的差额为进销差价。月末按当月药品销售额和药品综合加成率(或综合差价率)计算药品销售成本。
  药品必须建立健全出入库制度。药房要正确计算处方销售额并与药品收款额核对相符。使用计算机进行药品管理的,应做到〃金额管理、数量统计,实耗实销〃;没有实行计算机管理的,必须做到〃金额管理、重点统计、实耗实销〃。
  医院自制药品应建立健全管理制度,进行成本核算。自制药品按规定的零售价入库,成本与零售价的差额计入药品进销差价。有条件的医院应设置分类账分类分批核算制剂成本。
第七章 固定资产管理
第二十九条  固定资产是指一般设备单位价值在500元以上,专业设备单位价值在800元以上,使用期限在1年以上,并在使用过程中基本保持原有物质形态的资产。单位价值虽未达到规定标准, 但耐用时间在1年以上的大批同类物资,应作为固定资产管理。
  医院固定资产分为五类:房屋及建筑物、专业设备、一般设备、图书、其他固定资产。
  第三十条  购入固定资产, 按购入价格、包装费用、运输装卸费用、安装调试费用和进口设备的进口税金等计价。
  新建的房屋建筑物,按固定资产交付使用前发生的实际支出计价。
  在原有基础上进行改建、扩建的房屋、建筑物,按其原值加上改建、扩建发生的实际支出,减去改、扩建过程中发生的拆除的固定资产原值和固定资产变价收入后的余额计价。
  自制的固定资产,按制造过程中发生的实际成本计价。
  借款购建的固定资产,安装完毕交付使用前发生的借款利息也应计入固定资产价值。
  接受捐赠的固定资产,按市场同类固定资产的价格计价。接受固定资产时发生的各项费用,应计入固定资产价值。
  无偿调拨或由于医院撤并转入的固定资产,按原单位账面原值记价。
  盘盈的固定资产,按重置完全价值计价。
  第三十一条  固定资产按账面价值的一定比率提取修购基金 (详见附件3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