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当掌门》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武当掌门- 第10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不是,皇上身边除了最亲的脱脱相爷就是张天宝公公了。”

    “好的,那就是我孤陋寡闻了。”张无极笑了笑,这蔡富锦不是什么皇上身边的红人,那就好办多了,差点被这小阉党给吓到了。

    张无极开车行驶进入城内,当他看到城内的繁华景象,他才知道为什么二十一世纪的首都那么拥堵。

    因为在元末的大都都那么拥堵了,更何况现代化轿车遍布满地?

    络绎不绝的人群,开着一辆大型悍马,确实难以行走,但张无极对这大都不熟,不开着悍马,下次这车放哪他都不一定还能找到。

    就这样一磨就是一天了,才赶到了皇宫来

第207章 觐见惠帝() 
皇宫,这里充满了大气磅礴的气势,高墙绿瓦,巨耸龙门,一眼看过去,充满了霸道的气息,让人心生敬畏。

    张无极开车远远的看着这仿佛建造在云端之上的皇宫,心血澎湃,第一次看到那么辉煌大气的皇宫,虽然在二十一世纪他去过首都,看过天安门等地。

    但那些地方有太多的现代化的气息了,根本没有古代的大气磅礴之感,只能当走马观花一样看一眼就没什么好欣赏的了。

    不像现在的元蒙皇宫,大气磅礴之下,还有着一股得天独厚的霸道之气,让人望而生畏,心存敬意。

    不得不说古人的建筑能力与算计人心之力还真是高,料到了这样建筑会让人心存敬畏,望而生畏,所以建造出来的皇宫,充满了霸道之气。

    这元蒙皇宫是至元年间建造的,距离现在至正元年只有十多年的历史,所以看上前就跟新的没什么区别。

    金黄色的瓦砾,灰白色的高墙,红色巨门,无一不牵动人的心弦,让人屈服在这皇宫的大气之下。

    坐在副驾的守城兵士道:“张掌门,到了,您看皇宫之地禁止骑马”

    “我开车,没事儿的。”张无极道。

    “好吧!”那守城兵士,暗自嘀咕:这张掌门就是个另类,骑马跟坐车有什么区别吗?根本就没区别的好吗?

    不过这张掌门得皇上亲自召见,他也不敢多说什么废话,在下了车之后就出了大都城,盘查去了。

    此时,红色巨门前,两队兵士,上百人左右交叉巡逻,大门前站着一名身形高大,手持长枪的御林军副将,每日的任务就是守住皇宫巨门,有人需要入宫觐见皇上就会开启一道小门。

    在皇宫前还有一条护城河,这护城河不降下木桥来,就过不去。

    在河边,张无极鸣笛两声,取出了圣旨。

    那名御林军的守将走过来,高声道:“闲杂人等,禁止入宫,请速速离去。”

    张无极闻言,下了车子,举起圣旨,高声道:“贫道武当派掌门张无极,皇上召见前来,请守将大人通报一声。”

    “原来是武当派张掌门,出于保护皇城安危职责,请张掌门出示圣旨。”那名守将开声道。

    “行,你拿去吧!”张无极说完把圣旨扔过护城河对岸去,以他的轻功,要过护城河那简直是再简单不过了。

    那守将的看张无极说着就扔过来圣旨,吓了一跳,内心惶恐不安啊!

    这可是皇上的圣旨啊!说扔就扔,也不怕掉河里弄脏了吗?他心里暗道早知道这张掌门是这样的人,就不应该问他要什么圣旨。

    直接给他开门进去得了,搞得他心情大起大落的,还真吓得不轻。

    接过圣旨,那守将单膝跪地看着,良久,点了点头道:“皇上召见张掌门,放下吊桥。”

    “是。”

    在城墙上,此时站着上千人,这上千人有的拿着弓箭,有的拿着长矛,也专门有一批人是用来降下吊桥的。

    吊桥放了下来,张无极上车坐着,然后驶过吊桥,往皇宫开了进去。

    红色巨门打开,张无极开着霸气侧漏的悍马进去,这一幕让守城的兵士们都羡慕啊!

    就是丞相进宫也是坐木轿进入,这张掌门倒好,直接把这霸气侧漏的悍马给开了进去。

    此时,皇宫金銮殿中,皇上元惠帝高坐龙椅,身穿龙袍听着朝会文武百官上奏各方事情,龙颜时而紧皱,时而放松。

    突然一名小太监绕着两旁文武百官,步履轻盈,手里拿着浮尘往高坐在高台上的皇上走去。

    “陛下,武当派张掌门前来,已经在宫外等候了。”那名小太监在元惠帝面前小声禀报道。

    “哦?张掌门来了?”元惠帝龙颜大悦,笑呵呵道:“行,你让张掌门到御书房等等朕,朕随后便到。”

    “喳。”小公公离去。

    元惠帝坐在高台上,听着下方文武百官的进言,无心听政,良久,挥了挥手,道:“今日若无大事,就退朝吧!”

    文武百官看皇上无心听政,只能高声道:“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文武百官离去,元惠帝眼神示意身旁公公,让他去留下脱脱丞相与新任六部尚书的吏部尚书刘炝。

    吏部原尚书因贪污公款被拿下,元惠帝看刘炝有大才能,觉得刘炝可以胜任这个位置,于是把他从湖广行省的左布政使直接提拔成为正二品大员,掌管元蒙所有官员的位置。(元朝是没有吏部尚书,但在这里为了方便大家了解刘炝所在的位置,特写吏部尚书。)

    刘炝与脱脱丞相被留下来,两人一同前往御书房。

    此时,张无极正站在御书房中,说不忐忑是假的,毕竟现在是来面见天子,稍有不注意就可能身陷万劫不复之地。

    元惠帝这次回到御书房,没有让人抬轿子,而是快步回来。

    丞相脱脱与刘炝紧随其后,不敢有丝毫懈怠。

    元惠帝,现在求贤若渴,为了让大元江山稳定下来,他可以放低皇上的身段,只为了求一位真正有才能的人才。

    张无极有没有大才能他不知道,但在民间,张无极有着一定的影响力,他看重的,其实也不过是张无极的影响力。

    当然!若张无极真有能力,他也不介意力捧张无极成为太师,官居一品都可以,只要张无极有才能就可以了。

    正是因为他把张无极看的比较重要,他一听张无极来了皇宫,就不想听政了,只想来看看张无极。

    一个心情急切的皇上,一个心情忐忑的武林门派掌门,两人各怀心思。

    一人想着求贤治国安邦,一人想着劝君退出中原,还汉人天下。

    想法不同,各执所见,最终会产生什么样的摩擦,谁也不知道,各怀心思,都在暗自揣摩着怎么开声。

    良久,张无极耳边传来窸窸窣窣的脚步声,听着脚步声,有点急切,有点乱,好像人还不少。

    张无极站直身板,微眯双眼,一副高人的做派怎么看都不像,就像个江湖坑蒙拐骗的江湖郎中。

第208章 元帝试探() 
元惠帝进来后,看到一名身形挺拔,站在那如一棵青松,岿然不动,气势凛然的年轻人,他心中暗道:好一个年少俊杰,气势果然不凡。

    张无极突然睁开双眼,一双眼睛闪烁着精光之色,这是他故意运转内力在双眼,让人一时间拿捏不准他到底在想什么的。

    元惠帝双眼被闪烁了一下,当一切平静了下来,他看到张无极在看他,他也看着张无极的双眼,从张无极的双眼,他看到了睿智之光。

    “龙颜凤眼,颧骨高耸,三停饱满,五岳如山,张无极见过皇上,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张无极抱拳行礼,这话说的是皇上万岁,而不是吾皇万岁。

    落在不知情的皇上眼里就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但听在刘炝耳边,却又是另外一回事。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少了一个吾皇二字,就等于皇上只是代表天之子,而有吾皇二字,却等于承认了他们都是皇上的子民。

    刘炝心情大悦,看来张掌门还是心系汉人天下江山,并没有表里不一,明面一套,暗地里一套,他果然没有看错张无极,这是一位真正的得道高人,为汉人着想的掌门啊!

    元惠帝听着张无极恭维的话,龙颜大悦,这么一说后,他整个人都高兴了不少,笑道:“武当真人张无极,久仰大名,今日一见,果然是人中龙凤,气质非凡。”

    “皇上过谦了,贫道不过一介村夫,闲云野鹤,何来称得上人中龙凤。”张无极微微摇头,心里暗自揣摩着元惠帝这么称赞他是为了铺垫什么吗?

    “哪里哪里,张先生大才,朕远在大都都能听闻张先生的事迹。另外张先生心系天下苍生,黎民百姓,真是我朝子民之福,天国之福啊!”元惠帝走到御书房桌案前坐下。

    看向一旁的公公道:“给张先生相爷他们赐坐。”

    “喳。”

    几名公公去拿来几张椅子,张无极等人相继坐下。

    坐下良久,也不知道元惠帝在说什么,一时间大家都沉默了下来,张无极也没有事先说话,这种现象应该是元惠帝想看他能不能沉得住气吧?这时候要事先发问的话,肯定会被元惠帝给看不起的。

    良久,元惠帝看众人不说话,他看向刘炝道:“刘尚书,你不是跟张先生是旧识吗?你们先聊聊天,朕看会奏折,一会再好好与张先生聊聊。”

    刘尚闻言,点了点头,站起来抱拳行礼道:“臣遵旨。”

    随后元惠帝就真的陷入了看奏折的时间里,头也不抬一下。

    刘炝来到张无极身旁,两人相视一笑,坐在一旁小声说着话。

    丞相脱脱看着张无极,在看张无极看了过来后,他友善的笑了笑。

    刘炝小声问道:“张掌门,你这是”

    “奉旨前来面见皇上,刘大人,近期混的风生水起啊!”张无极看着刘身穿朱雀官袍,这不是官拜二品的官袍吗?

    从一个正三品直接跳到了正二品,甚至权利比一品大员还要高级,这些年刘炝的付出,也没有被蒙尘了。

    不过,刘炝儿子加入了义军,一旦被朝廷知晓,那就真的完蛋了。

    但看刘炝现在混的风生水起的,应该不至于被发现了,再加上刘炝与刘伯温平时都很低调,平时刘伯温都被人称为刘基,现在用刘伯温这名字,几乎等于与刘炝没有很大的关系了。

    “混的还行吧!不过我还是希望国泰民安啊!”刘炝说出他内心的话来,不管是在元朝执政,还是参入进义军中,他更多的是希望可以让百姓们好过点。

    张无极闻言,总感觉刘炝这话好像话里有话,莫不是刘炝已经加入了元惠帝的阵营?不然怎么会说出希望国泰民安的话来?

    在这个兵荒马乱的年代,国泰民安就等于义军被招安,但现在义军箭在弦上,还能被招安吗?

    张无极只能点了点头,没摸清刘炝此时到底是站在元惠帝的阵营还是在汉人的阵营前,张无极觉得有些东西不宜透露太多了。

    张无极略带忧心,神色带着些许不安,他有预感,此番大都之行,肯定不会太平了。

    在内心的一番思索下,元惠帝放下手中的奏折,笑道:“张先生此番前来大都,不知道武当派之事可有安排?”

    “得知皇上圣旨已是半月开外传来,深受皇恩,不敢怠慢,接到圣旨的第一时间就马不停蹄赶来大都了,武当派之事尚未安排。”张无极琢磨着元惠帝话里的意思,总感觉如果说安排好武当的事情,他可能离不开大都了。

    果然,元惠帝眉头微皱,长叹了一声,道:“我还以为张先生把武当事情安排妥当,欲要与张先生携手微服私访江南一趟呢!”

    “此时兵荒马乱的,皇上微服私访龙体重要啊!”张无极说道。

    “无妨,我大元朝当年犯下血征江南的罪行,朕若真丧命于汉人之手,就当是偿还当年元蒙铁骑对汉人造成的伤害吧!”元惠帝在说这话的时候,双眼直视着张无极的双眼,好像想从张无极的双眼中看出点什么东西来。

    张无极道:“冤冤相报何时了,元朝虽然当年在中原留下些许恶行,但成王败寇,朝代更替本就需要踩着尸山血海才能开创出一个伟大的征途。”

    “事已至此,再追究也无用功,我相信元汉本是一家,皇上只要福泽苍生,一视同仁,汉人也会供奉皇上为人族天子,享万民朝拜。”张无极上前一步,抱拳弯腰道。

    “好,张先生这句冤冤相报何时了真是深得朕心,但是朕现在四面楚歌,江南之地即将丢失,朕心不甘啊!正所谓一山不能容二虎,朕这虎是老了吗?”元惠帝脸上带着些许落寞的神色,轻声叹息道。

    “哪里,有句话说的好,瘦死的骆驼比马大,江南之地,百姓不过是开个玩笑,与皇上天朝之师,哪能比较。”张无极只能奉承一下。

    他可以感受出了元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