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在太平天国的日子》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穿越在太平天国的日子- 第4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韦昌辉、石达开、秦日纲各自率领精壮战士组成陆路军向东北方向翻山越岭,以迅猛的姿态直奔永安。一路虽偶遇一些地方团练,但那些团练看到太平军如此严整的军容,连挑衅都不敢,纷纷目送太平军挺军向前。

    洪秀全、杨秀清、冯云山等保护老弱妇孺,全军辎重从大同江顺流而下前往永安。胡以晃和杨小山则率部夹江而行,在两侧护卫太平军的水路安全。藤县知县张鹏万见太平军这路老弱妇孺较多,想来占点便宜,率领团练在三江口意图阻击太平军。谁知被杨小山、胡以晃从两侧夹击,这位倒霉的张知县又被太平军的炮弹集中,落马负伤,得身边壮丁扶起背走,才捡回了一条小命。留下的团勇或被杀死或自逃走,自此水路再未有清军前来骚扰。十天后,洪秀全等人终于来到了永安城。

    萧朝贵等人早就在永安恭候了,这几天他把那些勾结清妖的地方豪绅杀了,抄没了他们的家产,把大批的粮食衣物分给城里的穷苦乡亲。又把城里的监狱打开,释放了所有未作奸犯科的犯人,这些人成了太平军最忠实的拥护者,带领天兵搜寻还藏在城里未被抓获的清兵。

    洪秀全坐在八抬大轿上威风凛凛地入了城,沿途护卫天兵,高喊“天兵专杀妖魔,绝不伤害百姓”,安抚所有还在观望的永安人。

    永安原来的知府衙署被改造成了洪秀全的“天朝”,大堂五间,堂之前署两厢六房,托厦三间。又前为仪门,左为吏目署,右为礼拜堂。所有大堂、房舍和前署两厢,全用“黄纸裱墙”。各大堂门额,分别书写“天朝”、“二朝门”、“三朝门”、“四朝门”大字。大堂“内门涂黄,对画龙虎”。听取诸臣奏事的大厅,铺着红毡,厅前列花盆,处处张灯结彩。

    天朝内还有龙虎四轮车一辆,由洪秀全专用,天朝大门的照壁,是太平天国颁布各种条规,诏令的地方。此刻上面就写着四赏四罚“带队归顺者有赏,探报妖情者有赏;捐献钱粮者有赏,输送军需者有赏。帮妖藏妖者必斩,凑勇反逆者必斩;**妇女者必斩,掳掠杀人者必斩。”

    太平军虽入城不久,但已经初步安定了人心,太平军在一般百姓眼里并不是传说中会吃人的土匪,他们的军纪比清军都要好。原来的吴知府的人头在太平军入城后就宣布了他的几条大罪,包括镇压饥民等,他的人头挂在城门楼上,对所有还支持清廷的人是一种威慑。旧的权威被打倒了,太平天国新的权威在永安建立起来了。

    精明的杨秀清没有让大军全进城,他观察了永安的地势,这座被群山包围的城市如果单单只守城池是无论如何都无法长期坚守的,他把主力分散在各个隘口,水窦,城外的莫村作为接应联络点,创造了一种主力部队守险,二线队伍守城的新战术。

    杨小山没有被杨秀清安排在城外,因为之前立功太多,作为奖励他被接近城里让他多休息几天。在看到杨秀清的战术后,杨小山也不由得暗暗赞叹,不亏是军事天才,这样的防守战术,既牵制了清军对永安城的直接进攻,使得清军无法对永安形成合围,还保持了交通线和补给线的畅通,又可伺机机动出击,集中优势兵力,歼灭来犯之敌。这就好比强盗进村,大家不能等在家里让强盗杀,而是要埋伏在村子暗处,偷袭打闷棍,这样动态的防御更加有效。

    在这样的防御体系下,永安足可坚持数月,清军短期是绝不可能打进来的。

第七十三章 封王建政() 
洪秀全在永安安定下来,数日后召见杨秀清、冯云山两人商讨天国大事。

    杨、冯二人在大厅稍等了一会,洪秀全就从后堂走了进来。

    “让两位爱卿久等了。”洪秀全笑容满面地走了进来,在金田村他时刻被战事牵扰,这次到了永安终于可以睡个安稳觉了。

    “见过,万岁。”杨、冯两人就要跪下行礼。

    “免了,免了,没有外人咱们就不要这些虚礼了。”洪秀全格外看重他们,这一文一武,是他的左膀右臂,天国的重臣。

    “进入永安好几天了,有什么重要的事嘛?”洪秀全望着两人。

    “我这里有个好消息要禀告万岁,咱们的太平历法经过这么长的时间,终于可以拿出来运用了。”冯云山非常兴奋,这历法他在象州的大牢里就开始研究了。此后自己又不断的查阅书籍、试验完善,此刻基本可以拿出来运用了。

    “云山啊,咱们发小的时候就知道你会星卜历算,想不到真给你弄出来了,你是怎么弄的?”洪秀全喜出望外,自己虽然早就建了国,但却没有自己的历法。这一点非常尴尬,自己都建新朝了,怎么还能用清妖的历法?

    “这套天历是按照古法按照干支纪年、纪月、纪日,但它不是农历。臣造历,以三百六十六日为一年,单月三十一日,双月三十日。立春、清明、芒种、立秋、寒露、大雪俱十六日,余俱十五日。又参考西历,每七天为一星期,设礼拜日。太平天日平均圆满,无一些亏缺也。”冯云山对自己创造的天历非常满意。

    “如此甚好,咱们以自己方式纪年,这国更加名正言顺。咱们以后就是正朔,看那清妖怎么喊我们是发匪?冯爱卿这次你立大功了。”洪秀全深知有一套自己的历法对国家的重要意义。在中国历史上,周边的藩属接受宗主国的历法,就等于承认了宗主国的宗主地位。历法对政权有非常重大的政治意义。

    “太好了,等下了朝,我让文书们去冯军师那学习我们自己的历法。”杨秀清也非常开心,文书上一直都是按清朝的历法书写,怎么读怎么别扭。

    杨秀清接着又禀告道:“臣这里有一些城防的事要报告,臣在永安城外布置了。。。。。。”

    “军事上的事无需多说了,爱卿自己拿主意即可,不必禀告了。”洪秀全对杨秀清还是非常信任的,没有他太平天国也走不到今天。

    “除了这些,还有两条文件要万岁过目签署。这一是让众将士把杀妖所得的金银珠宝、绸缎宝物交上来,不得藏私。这二是要统计战功,对有功的将士要按功封赏。”杨秀清不紧不慢道。

    “爱卿说得极是,咱数次战斗所获丰厚,特别是打下永安这么一座大城池。我也听闻有人藏私不上交,这样的苗头一定要掐死在萌芽里。如果人人都藏私,咱就是打下一座金山也不够分,咱的力量就不能集中在一处,就没有力量对抗清妖了。”洪秀全非常赞同杨秀清的建议,“论功行赏也是必须的,不过一定要公平公正,不能让老实人吃亏,不然以后没人肯在战场上卖命了。”

    “来到永安前,咱们也有不少兄弟为天国献身了,咱们是不是对他们也要进行封赏?”冯云山在一边开了口,提议道。

    “我赞同。”杨秀清立刻同意,对死人封赏才能让活着的人安心,这对士气非常有帮助。

    “要赏,把赏赐给他们的子女,没有子女的给亲戚。不但要赏,还要封官,他们死了享受不到,还可以留给他们的孩子,官职让他们的子女世袭。”洪秀全虽说自己喜欢享受,但对下面人也相当慷慨。特别是官职这样的高帽子,反正也不要自己花钱,给弟兄们都封一下,大家都开心。

    “另外,给咱们老兄弟也该封爵了,这事宜早不宜迟。现在正好安顿下来,干脆就一并封了吧,这也是朕今日召见两位的目的。”洪秀全突然开口道,“朕让陈承瑢按朕的意思草拟了一份爵位表。朕称天王,四位军师居功至伟,分列东西南北四王,达开为人一向天马行空,朕就赐他一对翅膀,封翼王。你们看一下有什么要补充的?”

    杨秀清、冯云山接过洪秀全草拟的诏书,走上前观看。

    诏书上白纸黑字上写着“洪秀全称天王,为万岁;封杨秀清为东王,称九千岁,管治东方各国;封萧朝贵为西王,称八千岁,管治西方各国;封冯云山为南王,称七千岁,管治南方各国;封韦昌辉为北王;称六千岁,管治北方各国;封石达开为翼王,称五千岁,羽翼天朝。以上所封各王,俱受东王节制。”

    诏书上的排序还是按照当时四军师的顺序来的,并无改变。但杨秀清看到“以上所封各王,俱受东王节制”时心里非常满意,这等于洪秀全正式确立了自己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地位。

    诏书后面还有侯爵的排名“封秦日纲为顶天侯,封胡以晃为护国侯,封陈承瑢为兴国侯,封林凤祥为靖胡侯,封李开芳为定胡侯,封杨小山为通天侯,封黄益云为灭胡侯,封蒙得恩为赞天侯。。。。。。”

    杨秀清看到杨小山的排位时,眉头稍微皱了一下,朗声道:“天王既然封了小山通天侯,为什么不把他的名字写到最前面呢?既然已是通天自然要比顶天来的高。”

    冯云山愣了一下,这杨秀清胆子真大还敢对诏书有意见,天王不过是客套一下而已,他笑着打圆场道:“小山毕竟资历尚浅,若排第一恐怕会有人不服啊。”

    “不服?谁敢不服?自从金田起义以来,杀副将伊克坦布、杀总兵秦定三、杀叛徒张钊、杀乌兰泰之弟乌兰康,杀参领马善宝,擒永安知府吴江,攻入永安夺粮库、击溃广西提督向荣,这些事哪一件不与他有关。这样的人才不放在第一,谁还能放在第一?”杨秀清把小山的功劳一一数来,连洪秀全也暗暗吃惊,想不到并不起眼的杨小山都立了这么多的功劳了。

    “是朕疏忽了,想不到这杨小山不但人才了得,还是一员福将。他走到哪,我天朝就胜到哪。好吧,就依东王,把杨小山排到侯爵第一位。”洪秀全倒是没有任何不快,爽快地提起笔,把杨小山勾到了侯爵表里的第一位。如果是其他人,他可能还会怀疑杨秀清任人唯亲,但杨小山的功劳在那边摆着,洪秀全也觉得杨秀清建议得对。

第七十四章 拉拢() 
第二天,各种太平诏令就在永安好几处人流密集地公开发布了。发布完毕后,自然是有人忧虑有人喜。私藏财物的人当然是坐立不安,立了功的将士一个个都兴高采烈,盼着封赏。

    秦日纲立了功,也封了爵,但他依然闷闷不乐。原来北王韦昌辉曾提前告知他是侯爵第一,可最终公布后,却排在了第二。人就这样,如果一开始就知道是第二,也许他倒没什么,可开始以为是第一,现在却是第二,心里有了落差,心情自然就低落了下来。

    “怎么拉,在这长吁短叹的?”韦昌辉进到了秦日纲的军帐中。

    “没什么。”秦日纲撇过脸去,不愿让韦昌辉发现自己的不满意。

    “是不是因为之前我告诉你,你排侯爵第一,现在变第二了,心里不痛快?”韦昌辉为人非常精明,一眼就看出了秦日纲的心思。

    “既然是第二,北王你又何必告诉我是第一,戏弄于我。我在弟兄们面前牛都吹出去了,现在弄得很没有面子。”秦日纲嘟囔道,男人都要个面子,这没来由落个话柄给别人,的确非常扫兴。

    “我可不是故意骗你,本来老陈给我看的诏令上你的确排第一,公布出来后我还特地去打听,你猜怎么回事?”韦昌辉故意卖了个关子。

    “怎么回事?”秦日纲也好奇道。

    “公布的前一天,是东王提议让杨小山排到第一的。”韦昌辉怕了下桌子,说道。

    “杨秀清,又是他!”秦日纲气得忽的站了起来。

    “小声点,怎可直呼东王名讳?”韦昌辉连忙摆了摆手,提示道。

    “北王,你是不知道,我也不知道哪得罪了这个杨秀清,他处处与我为难,上次东岭之战他也是要重罚我,后来还是靠着天王给我台阶,南王替我说清才逃过了处罚。”秦日纲愤愤道。

    “东王跋扈嚣张,说一不二,你又不是不知道。上次我账下的黄以镇,他不是说杀就杀了。你当时也在,任我怎么说清,他都不给我一点面子。我那时好歹也是第四军师右军主将,弄得我在部下面前没一点威信。”韦昌辉长长出了一口气,叹息道。

    “哎,想来想去,还是以前他第一次天父下凡的时候,我当时没有立刻承认他上帝附体,引起了他的猜忌,就一直排挤我。”秦日纲思来想去,不由回想起以前的事,那个时候他和杨秀清还平起平坐,天父下凡后杨秀清就一下子地位提高很多,只排在天王之后了。

    “天父下凡?你真的信?”韦昌辉对着秦日纲递过一种耐人寻味的眼色。

    “难道不是真的?”秦日纲吓了一跳,当时虽然他也是半信半疑,但后来杨秀清表现出来的神奇的军事才能,让他不由不相信他是天父附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