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我是慈禧》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重生之我是慈禧- 第3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荃大人此言甚是,自从逆贼从广西过境湖南之后,湖南这地方一直不靖,劫匪和流贼甚多,标下的意思,不如先拿这些杂碎练练手,也好叫不胜其扰的士绅们对着咱们印象好些,下次捐献银子也能爽快些。”荣禄点了点头,表示同意曾国荃的观点。

    &好,沅甫(曾国荃的字),你去准备下,看看左近哪里有些闹得地方乌烟瘴气的的流贼,让二郎们见见血!”

    &曾国荃抱拳出了帐门,曾国藩看到帐内没了他人,便对着荣禄开了口,“仲华,京城传来消息,兰嫔娘娘三月初三日已然被皇上封了懿妃了。”

    荣禄身子震了一震,脸色变幻了一会,方用着平静的口气恭喜了起来:“那真是要恭喜懿妃娘娘了,入宫一年不到,已然是六宫中第一尊贵的妃子了。”

    &凭着懿妃娘娘给皇上出的火攻之计,烧去了那么多的逆贼水师大船,这个妃位自然是无话可说,倒是咱们要赶紧的把兵练起来,不枉费皇上和娘娘的厚恩,也不让那少荃赶在老夫这个老师的前头,不然老夫可真是丢脸丢大了,呵呵。”曾国藩一脸坚定的神色,待我练成精兵,必然要北上杀的逆贼落花流水。

    荣禄也不知道怎么和曾国藩道别出了他的帐室,昏昏噩噩地到了自己帐中,木木的出了会神,猛地想起了什么,掏出了在胸前揣着的杏花玉佩,那玉佩被体温暖的微微发热,荣禄低着头看着那含苞欲放的洁白杏花,忍不住滴下了几滴眼泪。

    窗外的春雨依旧无言绵绵的下着。

    最怕此生,已经决心自己过,也没有机会再拥有你,

    却又突然听到你的消息。

    &荣禄是个痴心人。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最新、最快、最火的连载作品尽在!

二十二、金陵王气(四)() 
&记?卷八?高祖本纪云“秦始皇常曰东南有天子气,于是因东游以厌之。”魏书?卷六十五?李谐传云“金陵王气兆于先代。黄旗紫盖,本出东南,君临万邦,故宜在此。“金陵王气”遂与南京并称。元丰九域志?卷六?丹阳古迹云“金陵,楚威王以此地有王气,埋金镇之,故曰金陵。”

    明洪武元年,明太祖建都应天府,以为南京。洪武十一年南京更名京师。清顺治二年,改南京为江宁府。

    咸丰三年三月二十日,太平天国以号称三十万之众,沿江东下,水陆并进,帆幔蔽江,衔尾数十里,一路滔滔,所到之处无不势如破竹,剑指江宁府!一时两江震动,江宁一带的士绅无不瑟瑟发抖。

    三月二十一日,咸丰皇帝的谕旨到了江宁,诏曰:“令江宁成内满汉百姓即刻撤出城中,前往扬州镇江等地避让。。。。。。总督陆焚烧外城墙几处,并转运钱粮等物到别处。。。。。。即刻撤退,以周坚壁清野之策。钦此。”史无前例的大迁徙开始了,数以十万计的江宁城百姓拖家带口的沿着长江分散到了各地,留给太平军的只剩下一座空城,和一些不想离开还对着太平天国有幻想的人。

    &家南渡日,次地旧长安。地即帝王宅,山为龙虎盘。”咸丰三年四月十五日,伴着轰隆的火炮声,太平天国左辅正军师东王杨秀清骑着桃花胭脂大马站在安德门外,得意洋洋地看着潮水般的太平军涌入江宁城,志得意满地吟起了李白的这首金陵诗。

    边上的亲随连忙凑趣道:“恭喜东王军师,贺喜东王军师,如今轻描淡写,一举攻下金陵,打下了这泼天的基业,如今就要学着前朝明太祖爷爷一番,开国东南,争霸天下呢!”

    杨秀清哈哈大笑,“这是自然,天王与本王都已经商议好了,准备着定都这金陵古城!开国建朝!你们等都是我们天国的开国功臣,共享天朝富贵!哈哈哈。”

    一群人正在说笑间,前头江宁城中飞马出来了一个红色军服的太平军,那小兵策马赶到杨秀清一行人前头,滚下马行礼道:“报东王军师!翼王已经搜检全城,均未发现清妖官吏,想必是已然早早逃出江宁城了!”

    杨秀清眉毛一拧,随即放松了下来,“也罢,清妖们逃的了初一,逃不了十五,到时候总有和他们算总账的时候,且不急于今日。”想了想,又开口问道:“城内粮草如何,人丁如何?”

    可千万别像着汉阳汉口城那样!

    那信使道:“城内粮库已然空了,大多数的银库也已然被清妖搬空,还剩下两江总督府内的一个内库,内库里北王已然打开,不敢擅专,请东王前去验收,此外城中剩下一些本地的富庶人家尚在,老百姓已然全部搬空了。”

    杨秀清咬了咬牙,好狠的清妖,又给我来这手坚壁清野之计,若不是天军在武昌城被烧了水师,焉能如此慢的进军,才让清妖又搬空了这江宁城,真是恨煞我也!

    &我的王命,立刻抄了城内富户的家,那些是清妖帮凶,留不得!财物妻女全部犒赏三军!”

    地官正丞相李开芳开口劝道:“东王军事,城内的那些富户并不是满妖,若杀之,这可。。。。。。”会失了民心的!

    &岂有不知之理,可是大军自从破了安庆之后,没什么油水,如今破了江宁,若不让士兵们乐呵乐呵,军心岂能高涨,些许富户,没甚关系!你去告诉北王,”杨秀清骄纵地用马鞭指着那个信使,“城内三日不封刀!犒赏三军!三日后,我再进这金陵城!”

    &

    &喜天王,贺喜天王,军师东王和北王已然攻克江宁!这东南第一镇已然是咱们天国的了!”服侍在天王边上的亲随得到了军师东王杨秀清传来的得胜战报,忙不迭的进了天王在太平府的行宫,朝着正在打坐的上帝次子、耶稣亲弟化身的天王洪秀全报了大喜。

    洪秀全吐纳了几下,长长的出了一口气,这才缓缓睁开了眼,在香炉的云雾中脸色肃然,众亲随惶恐之极,纷纷低下头,不敢直视这人间神袛,一片肃穆中,天王缓缓开了金口,玉音广播。

    &帝已然托梦给我,江宁已然攻下,何须你等前来禀报,冥冥之中,我已然知晓了!”亲随们唯唯诺诺,“传下天王旨!江宁城中,除清妖之外,平民百姓不得残害!”

    有个亲随大着胆子,偷偷地瞧着天王在烟雾中若隐若现的天颜,插了句嘴,“天王,东王九千岁已然下令血洗江宁,三日不封刀。。。。。。”

    行宫内一片死寂,那个大着胆子插嘴的亲随跪在地上瑟瑟发抖,冷汗如雨水般的落下,彷佛过了很久很久,天王那飘渺的声音才从天边传了过来,“既然是军师的意思,那就罢了,让军师东王去处理江宁城内之事吧。”声音里听不出什么喜怒,还是一副天人在上的云淡风轻模样。

    &天王旨!”

二十二、金陵王气(五)() 
此时因为太平军失了水师的大船,已然比历史上晚了一个月左右才攻克江宁,此外,在安庆、九江等地掳掠的财物和人丁都比历史上少了大半,而且除了江宁空城一座,其余的财物粮草均未得到。

    江苏省,扬州城外。

    扬州城外的两江总督兵部尚书兼都察院右都御史陆建瀛升了帅帐,陆建瀛自从上次在湖北吃了败仗,到底不敢靠着江宁城扎了大营来防敌,只是远远地在扬州城外建了江北大营,拱卫漕运并切断长毛逆贼北上的可能性。陆建瀛面容憔悴,一品朝服补子上的仙鹤也是一副无精打采的模样,虽然是奉了皇上的旨意退出了江宁城,但是陆建瀛清楚的知道,若是守不住这扬州的江北大营,阻不了长毛逆贼望着北边攻去,自己就算是当过皇帝当阿哥时候的太子洗马,当过帝师也免不了,到时候旨意一到,摘取顶戴花翎,锁拿进京!此时的陆建瀛已然没有在山东省主持乡试时候的风流倜傥,还有闲心去路人家中赋诗“这个婆娘不是人,九天仙女下凡尘,养的儿子是强盗,偷来蟠桃献母亲。”的从容君子姿态了。

    江宁将军祥厚苦着脸进了帅帐,跪下给陆建瀛行礼,“参见大帅!”

    &么,你带出来的旗人出了问题?”陆建瀛连忙开口问道。

    &些人倒是好好的,今个早上江宁城里安插的探子拼死出来禀告,他们日常放在江宁吃印子钱本地乡绅家,已然被逆贼灭了满门,金银财产并家人妻女全部被贼掳走了,那些人正在营中骂娘,盈沸翻天呢!”

    &贼如此倒行逆施,必然会自取败亡,祥将军,如今皇上救了你们满城两万多的旗人,你说你们该怎么办?”

    &消大帅激将!标下的旗人已然怒不可遏,连连叫着要帮着大帅守住江北大营,若是逆贼敢来,定然和那些逆贼拼个鱼死网破!”

    &立刻传本总督的钧旨!将军以上立刻到帅帐议事,咱们好好商议商议,不仅守住江北大营,还要伺机打回江宁城去!”

    &

    孝陵卫位于江宁城的东部,紫金山南麓。孝陵卫得名于明代,因为当时曾在这里驻军保卫明孝陵。

    专办军务的钦差大臣向荣骑着马站在紫金山横出来的小山麓上,身后的清兵正按扎营地,搞得一片火热,向荣用手搭了个凉棚远远的凝视江宁城,可惜城中的烟已经日夜燃了三日,黑茫茫的一片,怎么看也看不清楚。

    向荣叹了口气,抚了抚身上御赐的黄马褂,转过头厉声对着自己的亲兵说道:“叫这些龟儿子加快速度,一个时辰之后,本官要看见这里的大营巍然矗立!”

    &

    皇上下的密旨里头旨意要我阻断逆贼前往苏杭的进攻路线,若是能多杀逆贼,更是大功一件,日后剿灭逆贼叫我做两江提督!

    正一品武将,两江提督!从未有过的江苏、安徽、江西三省提督,穿麒麟补服,和两江总督分庭抗礼的正一品两江提督!

    向荣狠狠的往地上啐了一口,富贵险中求,龟儿子的,老子拼了!

    湖南,长沙府,湖南巡抚衙门。

    一个中年书生拿了一本孙子兵法在沉思不语,连签押房外头的一对春燕在窗头缠绵不去,叽叽喳喳地响个不停,那有着一双极大的眼袋的书生也是捏着胡须苦苦思索。

    签押房外头脚步声响起,外头走进来了穿着锦鸡补服的正二品大臣,赫然是湖南巡抚张亮基。

    张亮基看到那中年书生正在发呆,不由开口笑道:“季高,你这又是在想什么呢?”

    中年书生被惊醒,看到来的是湖南巡抚张亮基,连忙拱手行礼,“东翁,季高在想着咱们湖南的局势呢,这逆贼大军虽然已然东去了两江,可是残留的余孽还有不少,各地受了逆贼蛊惑的老百姓也有不少揭竿而起的,上次皇上诏令各地组建团练,如今这绿营不行,何不想着另起炉灶呢?湘人热血骁勇,上次长沙之围倒是磨练出了不少将才!”

    张亮基在正座坐下,思索了一会子,方才开口道:“此事也是该及时去办了,另外如何安靖地方,稳定民心也要季高你多多担着,若你想好了法子,本官自然立刻画押签字!我虽然是要即刻去山东巡抚的任上,但早已书信一封,命人寄给了儒斋公,告知你的事迹,必然要他留下你在湖南再尽一番力才是!”

    &人有命,季高自然是不敢不从。”自个自从三次进京会试不第,几乎已然熄了名利的心思,自从听了郭嵩焘的劝勉下,决意出山,在炮火连天的日子里缒入长沙城,巡抚又授以全权,军事上任由我施为,这才堪堪守住长沙城,逆贼围了三个月之后无奈悻悻而去。这才发现自己以前学的历史、地理、军事、经济、水利等经世致用之学果然是功不可没,乱世中第一等的才学,心中建功,立业的心思又冒了出来。

    左宗棠,你才四十一岁!不算太老!

    正如自己在湘水边上的一个无名古庙里头求到的签里头说的那样:

    太公八十遇文王,

    百尺皆有渭滨藏。

    一旦佐君治天下,

    万古传芳人不忘!

二十三、乱象四起(一)() 
捻军是一个活跃在长江以北安徽北部及江苏、山东、河南三省部分地区的反清农民武装势力,与太平天国同时期。“捻”是淮北方言,意思是“一股一伙”,捻军起源于“捻子”,最初安徽、河南一带有游民捏纸,将油脂点燃,烧油捻纸用来作法,于节日时聚众表演,为人驱除疾病、灾难以牟利。早期捻子是向乡民募捐香油钱,购买油捻纸。后来,也有恐吓取财、勒索而实与盗贼无异的现象。越是荒年歉收,入捻人数越多,所谓“居者为民,出者为捻”,而清朝官方称之为捻匪。

    咸丰三年春,皖北大旱,入捻农民增多。亳州人张洛行、龚得树等结捻聚众万人攻占河南永城未果,自行散去。四月,捻众在安徽亳州雉河集(今安徽涡阳)歃血为盟,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