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长安》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重生长安- 第22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看着朱云佳还没有蹲下去,贺长安赶紧示意银针扶助她:“侧妃现在有孕在身,可就不要这么多礼了。快坐下来吧”

    一边说着,一边指了指旁边的绣墩。

    朱云佳神色一凛,王妃从来不会像别人家的主母那样对妾室立规矩,让妾室站着说话,可是今日虽然语气还算温和,但是她如何听不出来,王妃这是在敲打她呢?她自己的肚子到底是个什么来路,她却不清楚,唯一能肯定的就是,那不过就是个假肚子罢了。她心里面也暗暗猜想过,莫非是王爷和什么上不得台面的女人有了孩子,偏偏王妃那会儿正怀着小郡主,不可能半年之内生两个孩子,不然这会儿假怀孕的一定是王妃自己,哪还轮的上她?

    收敛了心神,朱云佳到底还是挤出来一个笑容:“多谢王妃体恤婢妾腹中的孩子,有您这样宽和的嫡母,也是这个孩子的幸运。”

    不管怎么样,她这辈子是别想着让王爷近自己的身了,如今阴差阳错,王爷“给”了她这个孩子,别管这个孩子的生母是谁,王爷说是她生的,难道日后还能反水不成?而她日后可以依靠的,也就是这个孩子了。若说这个孩子因为亲生母亲的关系而被王妃厌弃,那实在也不是什么好事情。

    要知道,历朝历代,不被嫡母喜爱的庶出子女,只怕都难以翻身,更别提她这个名义上的母亲只是个无宠爱无权利无娘家帮衬的侧妃。

    贺长安自然也看出来了朱云佳的这些小计较,不过却没有说破,朱云佳能在这个时候就开始小心翼翼地为这个并非亲生的孩子铺路,也就证明她对于这个孩子是上了心的。能给花楠的孩子找一个上心的母亲,至少也是她对于花楠这么多年所做的事情的回报了。

    点点头:“方才你娘家九妹妹还来过,我也有段时间不见她了,不想她这两年个子长得这样快,竟然都比我还要高了。”

    朱云佳抿嘴一笑,回忆起往事来,那种拘束的感觉倒是要少了不少,顺势说道:“说起来,我祖父我父亲都不是个子高挑的人,家里姐妹的母亲们,也多是温婉可人的女子。九妹的姨娘走得早,因此我印象并不深刻了,只隐约记忆中有个姨娘身材十分高挑,人也长得明媚,可是后来却没见到父亲后院中有这样的人。王妃这样一说,婢妾就回过味儿来了,只怕那就是九妹的姨娘吧。”

    贺长安听了也觉得好笑,竟不知道朱老爷那样五短身材的人,还能有一个高挑明艳的妾室。想来朱燕这样明媚爽利的性格也是随了她姨娘,不然在那样复杂的朱家后院里面,这个没娘的庶女,早就要被一众女人们给磋磨死了吧!

    只是不知道这样爽利明媚的姑娘,最后会被什么人给娶回家。抛去门第不论,贺长安是真心觉得,能娶到朱燕这样好的姑娘,是这户人家三生有幸。

    “你妹妹她现在过得不错。”贺长安给出这样一个答案,算是安了朱云佳的心。朱家是皇商,能够依仗的到底还是皇家才买的生意。她早前也听说了朱燕帮父亲打理生意的事情,却是担心一个未出阁的姑娘不能游刃有余,反倒得罪了权贵,现在听王妃这样说,心中的一块大石头可是落了地。

    端起旁边银针倒好的茶轻轻抿了一口:“若不是当年王爷王妃出手相助,帮父亲清理了身边那等心思不干净的人,只怕我们一众姐妹,如今还在苦海中煎熬着。早些年父亲一心想生个能传宗接代的儿子出来,可是生到了……生到了最后一个却一直是姑娘,不由得有些心灰意冷,”本来差点要提到朱良玉的,可是想到她做的那些混账事,朱云佳到底还是话到嘴边未出口,只用了最后一个来代替:“如今九妹也算是让父亲刮目相看了。长姐两个月前刚刚为遂安伯世子生下了第三个儿子,这日子过得也是蜜里调油,我如今也承蒙王妃给脸面,日子过得极好……这些,都是当年想都不敢想的。”

    许是说到了往事的缘故,朱侧妃就像打开了话匣子一般,滔滔不绝,贺长安本来有点倦意,但是朱家的故事实在是精彩,尤其是朱云佳讲起小的时候朱燕是如何与于氏打擂台的,贺长安几乎要笑得弯下腰去了……两个人竟然从未觉得能聊得这样投契,贺长安甚至想,如果不是隆庆皇帝这一桩乱点鸳鸯谱,她能和朱云佳成为手帕交,也说不准。

    可是两个人聊天中的重要角色朱燕,返回自己的书吧的路却并不顺利——倒也并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无非是被几个地痞拦了车。她今日虽然穿了男装,但是为了安全起见还是乘了车,却不想真如她预料的那样,有人盯上了她。

    那几个痞子的口吻也是异常有趣,一口咬定了有个蟊贼盗窃了黄尚书府上珍藏的前朝古籍,还藏到了这车上来企图满天过海,非要把车上的人扭去送官。

    能在光天化日之下明目张胆的拦车扭人,朱燕心中冷笑一声,这不摆明了就是已经与官府中人里应外合想要栽赃于她吗?偏偏这被盗的东西也选得瞧,前朝古籍,她一个做书吧生意的人,巴望着前朝古籍,不是很正常吗?

    正在想着如何自保,忽然听到马车外传来了一个男子的声音:“几位大哥,方才在下经过这里,无意中听到了几位的言语,敢问几位大哥,你们口中失窃的黄尚书,可是吏部尚书黄程黄大人?”

    车外不过是稍微寂静了一下,就听得一人朗声答:“正是黄户部大人,难不成满朝里面还有第二个尚书大人姓黄吗?”

    朱燕摇摇头,吏部尚书,坐在这个位置上,想要和别人互通有无,也不是什么难事。估计是她做的生意,挡了这位黄大人什么亲戚的财路,这伙人才如此想要败坏她的名声吧。

    经商者,尤其是皇商,名声败了,就全都完了。

    车外的男子轻轻笑了一下:“那可真是无巧不成书了。几位有所不知,我与四殿下平素里是极为要好的朋友,前些日子我与四殿下还有其他几人一同谈论经史子集的时候,有人提到了这本书,正巧四殿下之前在黄大人府上见过这本书,就说要把书借过来看看,说好了轮流看的,正巧就轮到我这里了,如今这书就放在我们府上。不知为何几位大哥竟然说着书是失窃了。不如这样,几位押着我回黄大人府上一趟,我修书一封,让下人把书送到尚书府,让尚书大人亲自鉴定一番,也免得这中间出了什么误会。诸位看这法子可好?”

    为首的那一人啐了一口,嘀嘀咕咕地也不知骂了些什么,最后神色惊慌道:“那许是我们管事弄错了,弄错了,弄错了……”话未说完,人已经不知道跑到哪里去了。

    朱燕这才撩开帘子,看了一眼车窗外说话的人,那人皮肤白净,脸亦是圆圆的,看起来定然比自己大不了多少,又听他自称能与四皇子一道谈论经史,又口口声声提及“府上”和“下人”,心中已经有了计较,只怕不知道是帝都哪户勋贵人家的公子哥儿。

    心中不由得生出一丝敬佩来,这年头,身为公子哥儿,肯路见不平仗义执言的人,倒是不多见了。招来身边随行的人,低声耳语了两句,那丫鬟上前道:“今日我家主人遇到了些麻烦,多谢这位公子仗义援手。家主的铺子就在前方二郎巷拐进去的第二间门面,不知恩公可有时间前去一叙,家主也好报答您的恩情。”

    窗外的男子明显一怔,顿了顿才道:“不过是路见不平,哪里谈得到什么恩情,只是听闻您家主人的铺子里有两卷邻国乾祐前朝的殷文帝留下来的《政要十卷》的股本,在下今日还有事,不知可否改日登门借阅。”

第三一六章 李琳() 
第三一六章李琳

    朱燕想着让贺长安见李琳一面; 贺长安又何尝不想见一见这个有可能成为她弟妹的姑娘呢?同哥儿有多荒唐,她心里是十分清楚的; 虽然说日后巩昌伯府定然是由大哥继承; 但若是娶回来一个不安分的姑娘,不能管住同哥儿倒还是其次; 若是和同哥儿联合起来想要钻营伯府的好处,那只怕母亲和嫂子有的头疼了。

    虽然她和母亲白氏、嫂子刘雁翎并不是真的有血缘关系,但是人和人之间的相处就是这样的微妙; 她们对她好,她自然要有所回报。至于贺丁青,她不求他能够对她多好了,只要不拖这个家的后腿,不连累到陆城,她就心满意足了。

    有了这样的因素在; 当媒人的兆宁长公主更是乐见其成了; 在见李琳这件事上; 几方参与进来的人的意见竟然是出奇的一致。只是虽然私下里面已经有了想法,为了女儿家的名节; 却是不能堂而皇之地说出去的。可是兆宁长公主却还是相出了办法来--冬月十二是她四十岁的生辰,

    虽然往年依着兆宁长公主的性格并不会大操大办,但是毕竟是整寿; 就是宫里面帝后都往遂安伯府送了寿礼; 帝都哪一户不会给兆宁长公主几分脸面呢?

    遂安伯府后院的宴会厅里面; 只见得几位平时与遂安伯家交好的夫人坐在兆宁长公主的身边; 纷纷赞叹兆宁长公主气色极好,完全不像是到了不惑之年的,若是跟女儿站在一起,只怕别人要以为她是自己女儿的姐姐,兆宁长公主一边笑呵呵的应下来,一边感慨道:“不行了不行了,到底还是老了,连女儿都嫁到别人家做媳妇儿去了,咱们能不老吗?”

    在场的人都是常年游走在这个圈子里的,自然知道兆宁长公主捧在手心里的女儿是嫁给了巩昌伯世子贺甲青的,前几日刚刚给巩昌伯世子添了第二子,这会儿正在坐月子,所以母亲的整寿也没办法来参加了。刚刚恭维得最厉害的那个也不由得暗暗后悔,她哪能想到兆宁长公主会把话题扯到女儿身上啊,早知道她就不开口给人家添堵了!

    贺长安虽然有孕,但是时日尚浅,想着兆宁长公主对于陆城一直以来也是十分照拂的,加上还有嫂子这一层关系在,想了想,不仅备了丰厚的贺礼,还亲自来祝寿,这会儿也不去看那位懊恼至极的夫人,笑嘻嘻地接过话茬来:“知道姑母惦记着嫂嫂,姑母放心,若是我哥敢对嫂嫂不好,我第一个冲回娘家去给嫂嫂打抱不平。倒是姑母您呐,嫂嫂虽然出嫁了,可是您身边的好女孩儿可一点都不少,不如接几个样貌好性情好的姑娘来家里小住,权当是陪陪您了,您说这样可好?”

    贺长安敢这样说,也是因为在大宣这并不算什么稀罕事。公主这样的人家,只要交情不错,倒是可以请别人家的女孩儿来家中小住的。之前兆成长公主不是也把黄时雨带在身边亲自教养了一阵子吗?虽然说大多数人家都不指着女儿去谋前程出路,但是能在公主身边当个义女,也算是镀了一层金,说婆家的时候或许也能更顺利些,所以一般人都是不拒绝的。

    这时已经有脑筋转得快的琢磨过味儿来了,合着人家兆宁长公主这并不是多想女儿,而是想借着这样的机会收个义女,做个大媒。只是遂安伯府家的两位公子都早已经娶妻,而且各自都有儿子,遂安伯府似乎历代都没有纳妾的习惯,更不涉及到要开枝散叶的问题,兆宁长公主这是在给谁挑呢?

    兆和长公主端过面前的茶杯轻呷一口,慢悠悠地说道:“我倒是觉得秦王妃这话不错,自从雁姐儿那丫头嫁了人,这遂安伯府少了多少笑声啊!姐姐我别的本事没有,就是家里女儿一大堆,不如这样,姐姐借两个女儿给妹妹,让她们陪陪妹妹可好?”承恩侯家里孩子不算多,可是一个女儿都没有,早些年的时候,倒也是兆和长公主的一块心病。可是这些年兆和长公主早就到了不能生的年纪了,也就渐渐看开了,没儿子又有什么大不了,她依旧是她的公主,到头来,失去了太后这座靠山的承恩侯还不是要对自己百依百顺?何必眼睁睁地看着别的女人生出个庶子来继承家业呢?

    兆宁长公主早就对她说过琳姐儿的事情,琳姐儿是承恩侯府上唯一的庶女,

    还是当时琳姐儿她娘不小心有了身子,承恩侯心怀侥幸,想着万一是个儿子呢,就护着她把孩子生了下来。不过也好在琳姐儿不是男儿身,不然的话她可真不能保证自己有足够的善心把她养大。庶女配庶子,说起来倒也是门当户对,落到谁的耳朵里都不至于说她这个嫡母苛待庶女了,不过若是直接把李琳一个塞到遂安伯府去只怕太明显了一点,不然的话她哪里舍得自己亲生的小女儿一起过去呢?

    兆宁长公主平时是不大看得惯这个同胞姐姐的,只觉得她为人太过强势,喜欢步步紧逼,所以来往也算不得太多,若非是同父同母的姐妹,只怕早就断了往来了,这会儿虽然也觉得兆和长公主假惺惺的,但是为了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