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长安》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重生长安- 第5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嫡出庶出,向来是界限分明的,刘雁翎是嫡女,能让她看得起的庶女,实在是不多,居然能这样说一个庶女名气大,就是贺长安也跟着好奇了起来:“是哪一个庶女?”

    “是朱家的九小姐。朱家别的名气不大,可是就这个生闺女的名气,在咱们大宣,那是哪一家都没得比的,一连气儿生了十二个姑娘,一个儿子都没有,也难怪人家管朱老爷叫泥瓦匠呢。”说着又掩面笑开了。

    贺长安费解:“泥瓦匠?”

    刘雁翎说到这里简直像笑岔了气一般:“可不是,生儿子那是弄璋之喜,生女儿是弄瓦之喜,朱老爷一顺儿生了十二个闺女,可不是个个儿弄瓦之喜?你说,朱老爷不是泥瓦匠,是什么?”

    贺长安简直忍不住翻白眼:“亏你想得出来这个词儿!”

    刘雁翎摆摆手,又摇了摇头:“这话可不是我说的,而是我说的那个名气很大的朱九小姐说的,朱九小姐是朱老爷身边的一个丫鬟生的,据说那个丫鬟长得倒也还不错,因为家里面穷才到朱家伺候人的,原本在外面也订了亲事,只是误打误撞被朱老爷给收了房,又怀上了朱九小姐,这才不得不断了外面那一桩亲事的念想。只可惜于氏进门之后,这位六姨太太不知道怎么得罪了于氏,反正最后是被扣了一个跟外面男人,就是从小定亲的那个私通的罪名,活活的被朱家治死了。这话也就是说出来蒙人的,我可不信,不管怎么说朱家的条件都要比那个外面从小定亲的人好多了吧,朱家就算是姨太太,那也是可以锦衣玉食的,何况还是有孩子傍身的,再怎么说也不至于非要去外面找男人不是?”

    这话实在是有一些热耳朵的,饶是贺长安听了也不由得脸上一红:“说什么呢,你还没嫁人呢,说这些也不知道臊得慌……”

    “这不是这儿也没有别的人嘛,不过我跟你说,朱家六姨娘出事儿的时候,朱九小姐好像也就三四岁的样子,如今朱九小姐已经长到十岁了,去年不知道怎么,莫名其妙的从自己家屋顶上跌了下来,足足昏睡了七天,醒来的时候,人人就说那朱九小姐变得更聪明了,有一次朱九小姐跟着于氏一起上门来探望我大嫂,大嫂跟于氏也不知道在房间里说什么,反正没让朱九跟在房间里面听,朱九居然有胆量直接找到我娘,问我娘愿不愿意解开大嫂的心结!”

    “兆宁长公主怎么说的?”

    刘雁翎跟着叹了一口气:“我娘当时实在是吓了一跳,没想到那朱九小姐人小鬼大的,一条一条分析,说我家大嫂很小的时候就没有了亲娘,而且朱家的原配夫人只留下了她一个女儿,她也没有什么同母所生的兄弟姐妹帮衬着了。于氏进门的时候,大嫂已经十三岁了,正是要说亲事的年纪,于氏就跟着忙里忙外的操心,最后还把她一个商家女儿嫁给了遂安伯的长子。因为我兄长是个样样都不差的,所以嫂子一直觉得,是自己高攀了兄长,一方面又觉得于氏是真心为了她着想的,所以有什么事儿都爱和于氏商量,那个于氏一口一个我的儿,我嫂子从小没娘,自然受用的很。但是那于氏哪是什么好鸟,还不是一心一意为着自己罢了,表面上对着我嫂子千好万好的,实际上总是不经意之间就‘透露’点什么东西出来,所以说要彻底的让我嫂子解开心结,就是要让她认识到于氏根本就不是为了她好!”

    贺长安一听到先前儿刘雁翎的那一句从房顶上跌下来,昏睡七天之后变得聪明了,就开始琢磨,既然她都可以在死后变成新的贺长安代替原来的贺长安在落水昏迷很多天之后活过来,那这个变得聪明了的朱九小姐会不会也是什么别的人借尸还魂而来?越想就越觉得很是可能:“这朱九小姐可是出了什么好主意?”

第六十六章 朱九谋划(上)() 
第六十六章朱九谋划(上)

    听着刘雁翎把朱家九小姐的故事讲完,贺长安不由得暗自纳罕这位朱九小姐的深藏不漏。

    就算朱家不是权贵,但却也是从太祖时期就扎根在帝都的出名的富户了,能稳稳当当的坐在皇商的位置上这么多年,朱家跟帝都各个高门大户也是有一些人情往来的,否则当初兆宁长公主就算想为儿子选一个不显山露水的媳妇,也不会一下子就想到了朱家。

    当初兆宁长公主为自己的嫡长子,也就是遂安伯世子,未来的遂安伯求娶朱家嫡长女,未尝没有兆宁长公主自己的考量。

    毕竟在兆字辈长公主里面,兆宁长公主从小到大都是最默默无闻的那一个,姐妹们的夫家侯爵居多,她的夫君却是一个不起眼的伯爵,但也正因为这一份儿不起眼,她从来都是长公主里面最不会引起猜忌的那一个,但是长子刘伯龄却是这一辈儿长公主的孩子中间第一个出世的,占了先帝爷孙辈中的一个长字,自然就与众不同了起来,加之刘千泽很看重这个长子,刘伯龄又自小勤奋好学,承担起遂安伯府的家业自是稳稳当当的,但是毕竟锋芒难掩,对于圣上是不是会因此猜忌遂安伯府,兆宁长公主想都不敢想。

    所以即使当时有意向和遂安伯结亲的人中不乏朝中举足轻重的大臣,也不乏贵族圈子里面的人,但是兆宁长公主都委婉的拒绝了,而是把眼光投向了朱家这个没了生母的嫡长女。

    不和朝中重臣结成儿女亲家,圣上就不用担心兆宁长公主会和某位朝中重臣同气连枝,到时候不听圣上的摆布,不和贵族结亲,皇帝更是求之而不得。虽然说朱家是从先帝爷就开始的富户皇商,可是朱家是有钱,可是朱家这种女儿众多的局面,继室夫人又是生了自己的嫡女的,没有了生母的嫡女究竟能从公中得到多少助力?寥寥无几是路人皆知的事情。所以更不用担心遂安伯是想借着什么财力造反,甚至遂安伯给儿子选了这样的儿媳妇,若是有朝一日真的遂安伯面临站队的问题,有于氏在,朱家肯定是不会偏帮长女的,反倒和朱家成了仇家。

    但是不管怎么说,现在还不到刘家和朱家反目成仇的时候,而且随着刘朱两家成为儿女亲家,于氏也时不时的带着自己的女儿到兆宁长公主府上打着探望大女儿的名义串门子、打秋风,不管兆宁长公主心里面怎么想于氏,但是面子情总是要给的,所以说朱家也就在帝都的贵族圈子里面交游更加广阔,人家提到朱家都会说一句,人家可是皇上呢,又是遂安伯世子夫人的娘家……

    在这种情况下,且不说如今朱九小姐已经到了十岁,正常帝都的姑娘,但凡是家里面跟贵族搭得上关系的,到了九岁十岁的时候,都已经开始进入帝都的交际了,是好是孬,帝都圈子里面自然有经了很多事儿的夫人们去评价,有的时候宫里面的娘娘主子也会随口评说两句,就着随口评说的话就已经像是风向标一样了,所以大部分有野心的姑娘们,都会赶在九岁之后,说亲之前这段时间在帝都好好地活跃一下,争取能得到宫里面人的金口玉言,那这辈子的归宿是绝对差不了的了,远的不说,单是朱家从五到八一顺儿四个小姐,如今都还是待字闺中的年纪,就有一位朱七小姐得到过景王妃的好评,据说如今说亲也比其他姐妹们容易一些,于氏表面上笑呵呵的接受众人的祝贺,暗地里几乎要咬碎了一口银牙。

    唯独这个朱九小姐,在圈子里全然听不到这个姑娘的名声,但是看她的所作所为,能让一直对于氏这个继母言听计从的朱大小姐开始不再那样相信这个继母,这也算得上是不小的本事了,可是偏偏声名不显,那只有一个解释,朱九小姐不希望自己的名声传出去,所以在家中还是夹着尾巴做人,在女儿众多的朱家,朱九小姐还是一个不显眼的存在。

    其实朱九小姐的做法倒也算不上多么满腹心机,但是贺长安却看出来了,毕竟遂安伯世子夫人对这个继母还是有感情的,一心一意认为继母做什么都是为了自己好,如果说朱九小姐大大剌剌的就跑到长姐那里说继母如何如何不好,如何如何亏待了她,只怕这些话听在遂安伯世子夫人那里,反倒是觉得,继母如何如何好,倒是这个从小没了生母的九妹不知道安分,实在是投鼠忌器,朱九不会这样冒冒失失,心里面多少还是有成算的人。

    转而选择跟兆宁长公主合作,才是真正神来之笔的选择!

    朱悉瑶嫁到刘家时日不短,但是一直没能给刘伯龄生个一儿半女的,一直是兆宁长公主发愁的事情,又怕孩子还这样年轻,就给儿子媳妇压力,难保媳妇不会心事重重,怀孩子就更不容易了,所以说就一直堵在心口,但是不说并不代表这口气儿不窝心。朱九小姐朱燕正是看准了这个机会,找到兆宁长公主推心置腹了一番,兆宁长公主想到这事儿毕竟是对自家子嗣有利的事情,再说对于氏的了解,自己无论如何也比不上这个可以和于氏朝夕相处的朱九,姑且死马当成活马医,也就同意了和朱九联手。

    在于氏又一次借着探望朱悉瑶的借口带着朱九小姐朱燕和朱十小姐朱良玉上门打秋风的时候,兆宁长公主原本态度总是不咸不淡不冷不热的,这一次却一反常态,不但客客气气的,还让贴身侍奉的嬷嬷去传话,让于氏带着朱十小姐留下来用饭,席间兆宁长公主有意无意的叹息着朱悉瑶嫁到刘家这么长时间却没有替刘家开枝散叶,然后还用惋惜的眼神儿看着朱家的九小姐和十小姐,一边看,还一边摇了摇头。

    于氏向来自诩是个极聪明的人物,兆宁长公主越是故弄玄虚,还殷勤招待,于氏就越觉得是兆宁长公主有意示好,根本想不到算计这一层上去,在她的心里,兆宁长公主不过就是个没权没势的长公主罢了,也不是顶顶聪明,还算计不过她。

    所以便极其敏锐地觉察到或许天上有可能砸下来一个馅儿饼,正巧这个时候朱燕声称自己肚子不舒服,不得不离席,于氏嘴上关切的很,心中却为这个庶女没福分乐开了花,刚才她差一点就在后悔自己为了不让人觉得只偏心自己生的朱良玉而带上朱九了,没想到没福分的人就是没福分,就算带了她来又如何?

    看着朱九跑了出去,于氏才试探着开了口:“方才我听亲家母的叹息,也为亲家母感到难受,其实这事儿说来也有我的不是,若是我能早几年进朱家的门,我们大姑娘也就不至于那么多年没有娘亲照顾。要知道,我们老爷经商的确有一套,可是向来不怎么管内宅的事情的,大姑娘调养身体这事儿也就这样被耽搁了下来,哎……都怨我啊……”

    朱九在外面还听了一下壁角,听到于氏说出这样子的话,她都能想象得出于氏手上攥着一个绣花帕子假惺惺擦眼泪的样子,倒是正中她意。不过朱九有点邪恶的想,幸亏于氏是在大姐姐十三岁的时候才进的朱家的门,要不然,大姐姐这辈子非要不能生育不可。

    房间里面的于氏也还真就是朱九所想的那样,一边擦着眼泪,一边哭哭啼啼的念叨着:“我苦命的儿啊……都是我的错啊……”

    兆宁长公主这些年来对于氏也有自己的看法,未必就会被于氏这唱念做打俱佳的表演打动了,只是心中有跟朱九的约定在,也就耐下性子来劝着于氏:“亲家母也不需要太难过了,老大媳妇儿虽然体弱,但是人是好的,我们刘家也不愿意就做出什么休妻的事儿,平白的担了刻薄名声。只是我家老大毕竟是世子,膝下总是玄虚也不是什么事儿。原本我想的倒是好,就是看看能不能再从朱家挑一个闺女嫁给我们家老大,虽然这刚开始的名分不好听了一点,是做妾,但是只要生下个一儿半女的,我自然有办法把正室的位子给腾挪出来,这后嫁进来的,将来可就是遂安伯夫人,那孩子若是个男孩儿,将来也是要继承整个遂安伯府的啊。”

    于氏自诩聪明就有一点好处,这话兆宁长公主不需要说的太明白,就说到那样子,不算显山露水,但是于氏就已经可以想象到自己的朱良玉嫁到了遂安伯世子身边,朱悉瑶一直不能生育,朱良玉则是三年两个的生,很快朱悉瑶就“病故”了,到时候整个遂安伯府,还不是她自己嫡嫡亲的姑娘朱良玉的天下了?

    而她也可以尝一尝当老封君的滋味儿了,有朝一日外孙是遂安伯,还有什么比这个更让她觉得面上有光的了?

第六十七章 朱九谋划(中)() 
第六十七章朱九谋划(中)

    于氏只要那么稍微的想一想,就觉得这心里,简直是无限舒坦,似乎自己的女儿已经嫁到了兆宁长公主府上去了似的。

    谁知这美梦还没做得有多热乎,就听到兆宁长公主叹了一口气,摇着头道:“可惜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