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长安》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重生长安- 第8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也是在潭州,他学会了想其他将士一样,大口的喝酒,大口的吃火上刚刚烤出来的牛羊肉,没有宫廷里那么多而且复杂的作料,只是用盐巴抹一抹,再撒上点可以驱寒的辣椒,味道就已经足够好了,现在回到帝都,突然感觉走到哪里都不和口味了,吃什么都不自在,回到驿站,虽然也很想吃炙牛肉,可是哪里能够寻得到?只好用热热的卤牛肉代替了。

    打开房门,潭州大营带给他的敏锐的直觉却告诉他这房间里面一定有人,尽管并没有开灯。

    陆城警觉的问了一句:“谁在这里?”

    一个熟悉的声音想起:“是朕。”

    陆城惊得赶紧把房门紧紧地关上了,还用门闩反插起来,这才把房间里面的风灯点亮:“儿臣叩见父皇,父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风灯只有一盏,房间里面的灯也不是很明亮,但是这样昏黄的灯光反倒衬得皇帝平日里都很是威严的脸,今日的线条柔和了很多,隆庆皇帝一把拉起陆城的手:“起来吧,这里没有外人,你我父子之间,又何至于生疏至此?说起来,朕也有半年多没曾见到你了。”

    但是话虽如此,陆城却不敢太过于放肆,毕竟他这一次也算是偷偷从潭州回来的,若是父皇心情好,可能笑笑就过去了,但若是父皇真的想要追究,他这未尝不是贻误军国大事了:“父皇……怎么会在这里?”

    皇帝轻轻笑了一下,嘴唇上面的胡须跟着颤动了几下:“就行你偷偷的去溜到人家家小姐的闺房去,就不允许朕夤夜来你的客栈坐坐?城儿你这是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啊!”

    陆城的脸一下子红到了耳后根:“父皇既然一直派暗卫能够探知儿臣的行踪,又何苦非要说出来呢?”

    皇帝却苦笑了一下:“其实城儿,朕看着你,倒是有几分羡慕的心思在里面的。你当初请求可以去潭州那等苦寒之地历练,朕没有多想就同意了,那是因为其实朕年轻的时候也不是没有想过去边境走一遭。可是一直到现在,朕贵为天子,富有四海,却还是不曾踏上过潭州的地界,潭州对于朕而言,只是奏折上的军事重镇,和朕御书房挂着的疆域图上的最靠近南安的那一个点罢了。”

    门外传来店小二带着一点困顿的声音:“客官,您要的卤牛肉和热酒来了。”

    皇帝赶紧噤声,陆城道:“放在门口吧,等下我就出去拿。”

    “得嘞客官,您就擎好吧。”等到店小二的脚步声远了,陆城走出去把那放了两盘卤牛肉和一壶热酒的枣木食盒子给拿了进来,摆在床边的小几上,自己扯过桌案边的椅子坐在床边,拿出两双筷子和两个酒杯。

    “父皇,儿臣先尝一尝。”

    这边是以身试毒的意思,天家的父子之情,总不是和普通人家那样可以围坐在一起乐乐呵呵的吃一桌饭菜的,单单是等级的着一道鸿沟,就足以把什么都隔开了。

    却没有想到皇帝直接把陆城的手按在了那里,拿起自己的那一双筷子:“不妨事,朕同你一起吃。”

    陆城突然想到了很多年前,那个时候他只有五岁,父皇还是父王,还是太子的时候,其实那个时候他们是可以亲密无间的一起说话一起吃东西的,那个时候父亲还只有他和陆垣两个孩子,可是父皇深爱着母后,自然爱屋及乌,下了朝,政事在忙也总会在去书房之前来母亲房中看一看自己。

    那个时候他抓着丫鬟给他准备的一盘糕点,拿起一块:“父王吃。”

    却不知道宫中的皇爷爷已经在父王回复之前曾经赐宴,父王其实已经吃不下了,却还是应把那一块糕点塞进肚子里面:“城哥儿也吃。”

    盘中的牛肉切的很是粗糙,皇帝在宫中见惯了那种切的薄如蝉翼,几乎都能入口就化的牛肉,看到这种牛肉的时候也很是惊奇,夹了一块,仔细看了看,道:“你在潭州整日就吃些这个东西?”

    “父皇恐怕有所不知,潭州苦寒,不适合垦田,但是靠近南安,那边的气候倒是很适合放牧,因此军营里面倒是养了不少牛羊,再加上平日里经常有猎物之类的,因此儿臣在潭州大营里面吃的基本都是炙牛羊肉和烤野味儿。”

    皇帝的眼里面涌现出了一丝愧疚:“这些应该是普通战士的吃食吧,你毕竟是朕的亲子……”

    陆城说起这个眼神里面都充满着斗志:“父皇,在战场上,没有皇子,每一个人都是您的子民,他们流血流汗,都是为了保卫我大宣疆土。若是我因为是您的儿子,就有格外的优待,只怕潭州大营就要骚乱了。”

    听陆城这么说,皇帝的眼睛里面露出了赞许的神色:“不错,身先士卒,你做得很好。”

    说完夹起了一块牛肉,放入口中细细的品味:“的确,这样吃起来确实比宫中的水晶牛肉有味儿多了,看来大隐隐于市,其实有很多东西都藏在民间的。”

    “父皇说得对,儿臣在潭州的时候,除了在潭州大营的时间,也抽出了不少的时间去看潭州当地的牧民,其实很多时候,下层的百姓能反映很多您并不知道的事情。儿臣仅仅举一个例子,三年前潭州冬日里面下了几多的雹子和冻雨,您可知道当时死了多少人?”

    皇帝的神色却变得很是凝重,三年前潭州的天灾他不是不知道的,奏折上来之后,他还特地拨了国库不少的银两到潭州去赈灾,怕的就是人心不稳,再让军事重镇失守,可是听陆城的意思,不需要他再往下说,他也能想到潭州饿殍遍野的景象。

    皇帝又给自己倒了一杯酒,学着陆城的样子喝了下去,之前他喝酒可都是极有风度的小口抿下去的,如今对面坐着的越来越有能耐的儿子,可是和儿子这样一起喝酒,仿佛让他觉得自己也不曾老去似的:“吉利堡处境艰难,易守难攻,这一次你只带了一千六百人就把吉利堡拿下了,实属不易。只是吉利堡虽然是南安的军事重镇,但是位置却和我大宣并不是很近,即使要了吉利堡,也不方便管辖。朕同意了南安太子的请求,以十五城易吉利堡,你不会怨朕吧。”

    陆城借着酒劲儿摇了摇头:“怎么会?父皇这才是治国的长远之策,如果我们只要一个吉利堡,一个被南安大部分国土包围着的吉利堡,只怕用不了三五年,人心所向,也会让吉利堡重回南安手中,但是以十五城易吉利堡就不同了,这十五城虽不繁华,但都是靠近大宣版图的城池,父皇御下宽厚,这十五城,南安太子交了出来,只怕就再也没有机会要回去了。更何况有了这十五城,南安若是再敢挑衅大宣,大宣也可以借力打力,吉利堡甚至整个南安被大宣吞并,也指日可待。”

    隆庆皇帝仰天长叹了一声,然后低下头,盯着陆城的双眸看:“若是你母后还在,看到今日的你,只怕也会欣慰吧。不过她又少不了念叨朕了,一定得说,她就你一个儿子,让你只带着一千八百人孤身犯险,虎毒尚且不食子,朕连猛虎都不如……说吧,这一次吉利堡之役,立下这么大的功劳,想要什么赏赐?”

    陆城深知隆庆皇帝身边定是有暗卫在监视着自己,甚至连他都跟长安说了什么,只怕也会如实禀报,如今过问,不过就是提前给自己一个邀功请赏的台阶罢了,想了想道:“南安降将瓦尔图姆,现在已经改名叫靳忠,若不是他熟知南安的作战攻略,吉利堡之役也必然不会如此顺利,儿臣恳请皇上可以封靳忠正三品兵部左侍郎的官职,并且赐其府邸,准许他携带家眷定居帝都。”

    皇帝轻咳了一声,点了一下头:“关于这个靳忠,你做得很好,疑人不用,用人不疑才是上上之策。他既然一心一意效忠大宣,朕也必定不是刻薄寡恩之人,只是他毕竟是南安降将,吉利堡之役功劳虽大,但是封爵也会引起朝堂物议,封为正三品的兵部左侍郎,正合适。还有呢?”

    陆城站起身来,把身上披着的外袍解下来轻轻披到皇帝身上:“夜里凉,儿臣在潭州历练过,这点风寒不算什么,倒是父皇万金之体,可不要受凉才好。韩国公耿威和巩昌伯这一次虽未率兵出征,但是共达吉利堡所需的粮草辎重的支援,国公爷和伯爵做的也十分周全,因此这二位也是有功的。只是这样的功勋封爵却不合适,因此儿臣请求,追封韩国公早逝的嫡长子耿海滨为云阳伯,追封巩昌伯已经亡故的父亲为巩昌侯。”

    耿海滨是韩国公嫡长子,十年前南安兴兵犯边的时候死在了潭州战场上,妻子范氏听到夫君的死讯,伤心难过之下神情恍惚,失足跌落到水井中,也没了,只留下当时还在襁褓中的女儿耿暖。只是那一次战役南安和大宣也只能算是打了个平手,所以皇帝也只能本着安抚的原则封了耿暖为盱眙县主。直到现在韩国公都已经年逾花甲,还一直坚持在潭州镇守,未尝没有替儿子报仇的心愿在里面,想来若是早逝的儿子能得到追封,也算是了了韩国公的一桩心事吧?

    “准你所奏。”皇帝挑了挑眉看向陆城,眼神中带着一点戏谑的以为:“就不为你自己求点什么吗?”

第一零八章 谗言() 
第一零八章谗言

    陆城严肃的跪在地上:“儿臣别无所求!”

    其实他很想说,爹,你让贺长安给儿子当媳妇就行了。但是他却不能这么说,毕竟……这样说很有拉帮结派的嫌疑啊!

    这下轮到隆庆皇帝郁闷了,朕给你这个小子机会让你自己说出来,可是你偏偏还藏着掖着,郁闷之余心下还暗想,看来自己也得是时候给皇后提个醒了,有些事情,的确还是由皇后来说,更为妥当吧。

    就在驿馆隆庆皇帝和陆城父子夜谈的时候,锦瑟宫的灯也没有熄灭,庆妃已经卸了妆,慵懒的靠在美人榻上,一头青丝垂下来,因为保养得好,已经四十余岁了还是一根白发都没有,可是卸了妆之后,眼角的皱纹还是能隐隐的看出来有些许老态。

    锦瑟宫虽然不是中宫,但已经是整个皇宫除了皇后住的凤栖宫之外位置最好的一个宫殿了,正殿里面就很是宽敞,还比其他宫殿多了好几个配殿,其中有不少都是在她住进来之后皇帝派人给扩建的,想到皇帝,庆妃的脸上就多了些许温柔。

    想当年她虽然是李家庶女,可是好在李家并没有嫡出的女儿,有太后这样的亲姑母,帝都的嫡女也不敢小瞧她几分。后来到了她该成亲的年纪,太后的意思,本来是把她说给景王做王妃,可是景王早就有了意中人,便是现在的景王妃。她原本也就想着随便找一个王侯公卿嫁了也就是了,可是却没有想到,圣上竟然向太后求娶她为侧妃。

    她那日恰好在姑母宫中小坐一会儿,在屏风后面把圣上的话听得清清楚楚:“儿臣身为皇子,正妃想来父皇心中已有决断,但是侧妃之位,还希望母后能够略略使力。儿臣听说母后您娘家内侄女秀外慧中,因此也生了倾慕之心。儿子虽然不能给母后的侄女正妃的名分,但是却愿护着她一世无忧。”

    后来她比白乾留下来的孤女晚几日嫁给了他,那个时候他已经是魏王,虽然外面都说魏王和魏王妃琴瑟和谐,好的容不下第三个人,但是她一直记着他像姑母求娶时候说的那句话。

    果然,虽然说王妃早于她怀上了身孕,但是她暗中用了些手段让第一个孩子没能生下来,还因此一年之内难以怀孕,她相信她一定是知道这件事情的,但是对她什么都没说,反倒更加的温柔体贴,后来她还是生下了他的长子陆垣,虽然陆城也在八个月之后出生,但是她虽然不能给陆垣嫡子的身份,但还是保住了他长子的地位。

    其实她心里很清楚,她这辈子可能祸害了很多人,也赢了很多人,但是白倩云,她这一辈子都是输给她的,她可以在白倩云第一次怀孕的时候下了药让那孩子早早的流掉,可以在她生陆城的时候下药让她产后体虚五年都难以怀孕,可以在她生陆可意的时候下药让她芳华早逝,可是她敌不过白倩云在皇帝心中的地位。

    想到这里,庆妃用右手撑起头,身体半靠在引枕上,心道,就算那样又如何?白倩云还不是已经死了十多年了?她也真是老了,居然还去跟一个死人争地位,仅仅是活着,而且还能为自己的儿子谋划前程,她在这方面就是赢了白倩云的了。

    陆垣七日之后就要大婚了,千辛万苦的选择了兆兴长公主的女儿贺平安做自己的儿媳妇,她未尝不是在效仿刘彻的生母王皇后,虽然没有金屋藏娇的诺言,但是现在陆城失去了圣心,陆垣便是最有可能的皇位继承着,如果陆垣登基,那么贺平安便会是将来的皇后。

    杜若跪在地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