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动力时代》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重生之动力时代- 第41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红楼是他能掌握的唯一政治,如果连这么点也保不住,他杨卫平就真的没脸再在华夏大陆呆下去了。

    在得知季胜利这段时间一直在为红楼的事奔走出头,杨卫平不由暗自庆幸自己当初替季胜利“逆天改命”这一着闲棋下得太妙了。

    杨卫平压根就没想过季鹏飞竟然会顶替赵东阳出任华夏政务院总理。现在,如果能跟季家父子结成利益同盟,对他杨卫平而言当然是有百利而无一害。

    也正因为这样,杨卫平才会放下手头的工作,用了将近二十分钟跟季胜利通电话。

    “红楼危机”杨卫平深刻地意识到。在国内如果他保持沉默。接下来肯定会有幕后黑手伸向天工集团在华投资项目。是时候该发出属于他杨卫平的声音了!

    心中有了决断,杨卫平对于掌控北缅大局突然变得空前热衷。

    特别是对磐石雇佣军和北缅人民军的当前现状,杨卫平更想尽快的搞清楚他手里的枪杆子究竟够不够硬。

    结束完与季胜利的通话,杨卫平重新拿起那份《关于北缅人民军现行编制、装备和部署情况报告》文件。并就北缅人民军和磐石雇佣军接下来的发展规划。反复细致地与秋芳商谈起来。

    经秋芳介绍。杨卫平这才知道,磐石雇佣军有近三分之一的兵力,已经在历次战斗中融入北缅人民军。这部分兵力。八成以上都是华裔军人,在北缅人民军中担任各级军政指挥官,只有少数英籍、美籍军人出任参谋顾问。

    北缅人民军实行兵役和志愿兵役双轨制,现有总兵力38万,其中陆军34万,海、空军各近2万。另有6万多人的jǐng察部队。陆军编成12个军区,另有九个全机械化机动师。

    北缅陆军负责的地面作战行动,以及负责将空军和海军纳入联合作战编成体制。陆军部队的编制与众不同,不采用旅级编制,而是将陆军分成十个地区司令部编制,每个地区司令部由“战术行动司令部”(toc)组成。

    北缅人民军共有十个军区:果敢军区驻果敢、北部军区驻密支那、东北军区驻腊戌、东部军区驻孟宾,东南军区驻东枝、西北军区驻望濑、西部军区驻帕兰、西南军区驻实兑、中部军区驻曼德勒、南部军区驻马圭。

    北缅陆军还有九个机动师,分别驻果敢、帕安、曼德勒、达通、实皆、仁安羌、密铁拉、马圭、蒙育瓦。

    10个地区司令部,其中的8个地区司令部的每一个由3个战术行动司令部组成,另外2个地区司令部中的每一个由4个战术行动司令部组成。10个轻型步兵师,每个师有一个战术行动司令部。

    32个战术行动司令部,包括145步兵营。这些战术行动司令部指挥223个步兵营,4个装甲营,7个炮兵营,2个防空营。

    北缅人民军的武器装备,与磐石雇佣军一脉相承。常规武器多数为天工hk武器公司制造出品。主战坦克为华夏制造的东北虎一型主战坦克,步兵战车同样是从华夏采购的63系列。

    北缅海军主要由原磐石舰队组成,空军主力战机为fc…1枭龙和强五b2天狗。陆航部队另外装备了从华夏采购的30架直九劲弩通用直升机和24架武直十长弓武装直升机。

    不得不说,杨卫平在担任国防科工委主任期间,的确为磐石雇佣军和北缅人民军的军事行动了一定的优先权益。也正因为这样,他被授人以柄,说他是以权谋私。

    北缅人民军无论从兵力,还是武器装备,相对于南缅政。府军都具备压倒xìng的全面优势。这么一支军事力量只要能掌握在手里,他杨卫平在时候都能立于不败之地。

    而随着北缅国家化工业体系渐渐成型,杨卫平有足够的信心为北缅人民军装备上自产的当今世界最先进的各类型武器装备。

    望着杨卫平眼里闪动的自信神采,秋芳知道,她的男人对她在北缅的工作还是比较满意的。

    “卫平,如今北缅大局已定,你看是不是可以让我也退下好好休息一下?”秋芳轻轻握着杨卫平的右掌,那双水汪汪的美眸里流露出明显的疲惫神情,“我一个妇道人家,整天打打杀杀的,总不是个事?”

    “芳姐,这些年来,真的让你受累了。”杨卫平深情款款地握着秋芳的一对纤手,“我决定了,有些事,的确是该由男人来承担!”

    “北缅新政。府成立大典,阅兵是重头戏。”秋芳很认真地说道:“我希望你能作为北缅人民军的最高指挥官,出席检阅那支属于你的部队!”

    “芳姐,我从来没有参加过北缅人民军的一次战斗,你觉得,这支军队,我能指挥得动吗?”。杨卫平对此显然有点信心不足。

    “现代战争,主要打的就是后勤保障。”秋芳紧紧地握着杨卫平的双手,为他打气鼓励,“不论是磐石雇佣军,还是北缅人民军,官兵都知道,如果没有你这位大老板站在背后,他们就不可能用上当今世界一流的武器装备,不可能用上最先进的战场指挥通讯系统,不可能用上最好的野战后勤保障体系,不可能享有丰厚的薪金福利。

    说白了,如果没有你的雄厚财力,他们就算打下一块地盘也没可能将之保住并建设好!你虽然不经常出现在磐石雇佣军中,也从来没有跟北缅人民军打过交道,但是,他们都知道,杨约翰男爵不仅是他们的大财神,而且也是他们人人敬仰的jīng神领袖!你是磐石雇佣军的创史人,而磐石是北缅人民军的不容质疑的基石!”

    听秋芳这么一说,杨卫平心里顺畅不少。

    诚如秋芳所言,他杨卫平虽说没在战场上出过力,但他在军费、经济方面作出的贡献,是谁也无法取代得了的。

    磐石的高层都知道,秋芳是他杨卫平的女人,她从掌管磐石开始,就是在替杨卫平打理生意。

    外人眼里畏之如蛇蝎的“黑寡妇”,在杨卫平面前则温顺得俨然就是一位言听计从的贤内助。

    “芳姐,小乔的爷爷跟我说了,中。央希望我暂时不要在北缅新政。府露面。”杨卫平想到不久前刚刚结束与叶健雄的谈话,有点左右为难地皱眉说道:“北缅的工业建设和经济发展,需要源源不断地从华夏大陆进行输血。这个时候得罪了华夏政。府,对我们非常不利。”

    “卫平,难道你在国内得罪的人还算少吗?”。秋芳眼显费解之sè地问道:“你刚才跟人打电话的时候,我在旁边也听到了一些。现在国内摆明了有人已经将歪主意打到你头上来了。你还犯得着有那么多的顾虑吗?

    华夏的经济改革,如果没有外资企业向华夏输入资金和技术,能取得目前的显著成果?如果不是你带头让天工集团华夏,我相信那些在华夏投资的外商至今还在持币观望。

    我觉得,华夏的人力固然是一大优势,但是,我们在北缅并不缺人,更不缺资金和技术!只要你在北缅登高一呼,届时必定应者云集。英国、美国、联邦德国、瑞士、香港、台湾等国家和地区的商人,他们能在华夏投资,同样也可以来北缅投资!”(……)

第546章 不能再继续沉默了!() 
从秋芳的话里,杨卫平听得出她对他在国内的际遇不仅仅是不满,而是有些愤慨。

    秋芳明显是想要说服他从华夏撤资,把在华投资的资产全部迁往北缅。

    显然,她并不认为北缅的工业建设和经济发展非得要依靠华夏不可。

    站在她的立场,她这么想也没有错。

    只不过,她能力再强,眼界再高,也还是一个女人。女人对于宏观层面的控制力,还是比不了男人的。

    杨卫平可以肯定,一旦他真这么做的话,所产生的连锁效应,会让华夏改革开放以来所取得的大好局面全面崩盘!

    他能看清楚这一点,华夏中。央高层领导同样也能看清楚这一不得不面对的现实。

    抛开公司搬迁过程中所造成的经济损失不说,就北缅现有教育水平,天工集团那么多的工厂,搬到北缅后根本就找不到那么多可以上岗的熟练技工。

    这不仅会有经济上的损失,在时间上他同样也损失不起。

    如此损人不利己的事,他杨卫平当然不能做,也不敢做!

    他真这么做,肯定会被华夏政。府和全国人民扣上叛国者的千秋骂名!

    “芳姐,这事没你所想的这么简单。”杨卫平在秋芳的手背上轻轻拍着,叹然说道:“你应该知道,我并非是一个普通的商人。天工集团更非那种一般的名不见经传的小公司。牵一发而动全身,否则的话。我早被那些对我喊打喊杀的家伙吞得连骨头渣子也不剩了。”

    “卫平,我觉得没你想的那般复杂?”秋芳黛眉微微皱起,若有所思地问道:“你是担心叶家受到牵连?”

    “我是不想成为国家和民族的罪人!”杨卫平苦笑着叹声说道:“天工集团如果真的全部从华夏撤资,很可能引得华夏的国家经济陷入崩溃,届时改革派势必被保守派推翻打倒,甚至还有可能引发政治混乱。一旦这种局面出现,越。南、老挝、柬埔寨肯定也会随之发生政变。说不定,华夏大陆将从此陷入一场比过去的十年浩劫还要混乱的分裂、动荡格局。”

    秋芳闻言后不由倒吸一口凉气,一双大眼睛睁得溜圆溜圆,脸sè发白的失声惊道:“老天爷!会有这么严重?这太可怕了!不行不行不行!卫平。咱们绝对不能当这个罪人!”

    杨卫平这话并非是在威言耸听。而是这段时间自我反省。仔细深思得出的一个结论。

    他从海外回国的时候,正值华夏大乱初定万象更新之际。改革派提出改革开放的思路,保守派则喊出了“两个凡是”的口。

    改革派将一首长重新请出来主持领导工作,很快便占据上风。杨卫平就是在这种政治背景下毅然回归华夏大陆。

    他的出现。让改革派感到眼前一亮。加上天工集团在国际上的影响力。于是他们决定把他树立成一面旗帜,充当改革开放的先锋。

    让杨卫平组建国防科工委,并全权负责国防科工委领导工作。不仅是特事特办,而且也将他推上了风口浪尖。

    好在他身藏这个世界谁也不知道的秘密,知道如何在最短的时间内取得最显著的工作成果。在很多人都在等着看他杨卫平的笑话的时候,他大刀阔斧的推行了一系列不同政策方针,创造出一项项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

    杨卫平巩固了改革派的政治地位和根基,同时也得罪了保守派。

    虽说华夏自1977年年初就打出了改革开放的旗,但是,放眼整个中。央,乃至全国,保守派和顽固派的势力远远要强于改革派。只不过,保守派和顽固派因为看到了改革派确实取得了成效,所以都蜇伏起来,冷眼旁听,坐等改革派犯错,再行致命一击。

    在保守派看来,只要把杨卫平打倒了,就是对改革派最有力的还击。

    而改革派也知道,只有保住了杨卫平这面“改革开放先行者”旗帜,才能将华夏的政治经济体制改革扩大深化。

    置身于华夏政治斗争漩涡中心的杨卫平,若非他自身足够硬,只怕早被扣上“四人帮余孽”“万恶的黑心资本家”等莫须有罪名,粉身碎骨了。

    这不是他杨卫平跟他们有私人恩怨,而是政治斗争的必然xìng。

    华夏的改革派全面压住保守派,并把建设有华夏特sè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推行到底,这种局面,一直要等到华夏二十世纪九十年代。

    而八十年代,是保守派与改革派斗争得最为激烈的十年!

    杨卫平也是想明白了他身处的现状,他既不想成为别人的靶子,也不想被人当枪使,所以他哪怕心里有太多的怨言怨气,也一直保持沉默。同时为跳出这个政治漩涡作准备。

    然而,他的隐忍和退让,被别人当成了懦弱和畏惧。

    每个人做人都有他的底线。

    红楼的利益不受侵犯,就是他杨卫平的底线!

    因为,红楼是杨卫平在华夏二十一世纪后实现全面经济腾飞的政治根基!

    吕文杰被挖角事件,绝对不是一个偶然、孤立的事件。

    在杨卫平看来,这是保守派和少数对他杨卫平不待见的改革派联合起来,有预谋的想动天工集团在华利益而进行的一次试探。

    他不能再保持沉默,必须有所行动!

    否则,不仅严宁、季胜利会对他感到失望,的红楼也将因之而离心离德,分崩离析。

    既然叶健雄提出了让华夏一航集团并入天工集团这个意向,这说明以一首长为首的改革派想借助这次大动作,更进一步加大体制改革的力度和深度,向目前已经渐渐开始占据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