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在1978》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重生在1978- 第11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大伙就齐唰唰的看向张兴明,张兴明走到前头,过去棚子边上往里看,这里光线不好,所有的路都是有顶棚的,防止高空坠物。本来是点着灯的,这会儿应该是要停业了,灯已经关了。

    那安保员也没看清是谁,坐在椅子上又说:“停业了,明儿个来吧。里面已经在点货了。”

    张兴明敲敲棚子边的铁柱子,说:“怎么灯关这么早?”

    安保员伸手拉开灯,抬头仔细看了一下,扔掉烟头站了起来,笑着说:“二明啊。这不是要关门了嘛,开着灯就总有人要进,刘店长就说关门前半小时闭灯,半个小时里面的人也走差不多了,正好关门点货。

    你咋这前来了?一个人哪?”他侧身从棚子里探出来往张兴明身后看了一眼,“这都谁呀?跟你一起的啊?”

    张兴明说:“我老师和同学,过来转转,那我就进去了啊,我姐在里不?”

    “在,刘店长在呢。”安保员把门口的几盏灯都打开,门口一下子变得明晃晃的。

    张兴明对富老师说:“富老师,大伙进吧,这会儿是要关门了,安保按规定是不能再往里放人了。”

    大伙往里走,周天英小声问:“你认识啊?”

    张兴明点头嗯了一声,富老师说:“这商场是人家开的,能不认识吗,天英今天想买啥得抓紧啊,让张兴明给你打折。”

    周天英有点吃惊,问:“真的呀?”

    张兴明点头,说:“真的。今天你们买啥全打折,没带钱的找我拿,回去再还我。”

    周天英说:“你家开的你还用给钱哪?嘎哈还要你先垫着啊?”

    张兴明说:“这是商场,停业了要点货结账呢,不给钱人家咋结账啊?”

    一群同学听了似懂非懂的,相互推挤着进了商场,商场里光线比外边亮的多,一进来大伙全咪着眼睛。

    听见动静,营业员和还在里面的顾客都看过来,营业员是奇怪怎么这个点了安保还往里放人。

    张兴明的穿着打扮在一堆同学里太显眼了,营业员一打眼就发现了他,喊:“咦,小老板来了啊,今儿咋有空了呢?”边说话手上也不停,给那个站着等的顾客打包东西,“我就说这李大头咋还往里放人呢,以为他不想要奖金了呢。”

    张兴明说:“别欺负人家老实人啊,瞎起什么外号,人家找不着媳妇你嫁他呀?”

    营业员脸就红了,冲张兴明啐了一口。

    张兴明转头对富老师和同学们说:“富老师你们都去逛吧,不着急,慢慢看,想买啥就拿,到门口一起算账就行。我就在那头等你们吧,我姐在那边呢。”

    富老师答应了一声,同学们就激动的散开各自看东西去了,张兴明背着皮包一晃三摇的往后门走,这个时候大姐肯定在那边。

    后门这边有一个简易的办公室,不大,能坐下两个人的位置,大姐正和会计在里面合账,办公桌上堆的全是钱,持枪的安保就守在门口,看见张兴明笑着点了点头。

    张兴明靠在门框上把脑袋伸进去:“妞,给点钱花呗。”

    会计听了一愣,然后哏哏的笑起来,大姐就瞪他,骂:“死孩崽子,啥胡话都敢说,进来帮着数钱。”张兴明进去走到桌边,拿起钱来数,一百元一叠,用纸带扎起来。

    这时候流通的还是第三版人民币,最大面值是十元大团结,数起来很麻烦。

    第四版人民币要87年才上市,而且当年发行的最大面值是50元,要88年5月100元的才能面世,就是那张蓝色的四伟人。

    话说人民币第三套发行的最狠,从上市发行到所有面值币种发完用了十多年的时间,81年纸币的一分二分五分上市的时候,被许多流动商贩拿来诱惑小孩子,要到他那买了东西才换给你。

    张兴明班上的好些个同学都换过,买五分钱的糖稀可以换一毛钱的纸分币,黄色的一分,蓝色的二分,绿色的五分。换到的同学就在班上拿出来显摆,在满兜钢崩的年代是很牛逼的事。

    当时特别流行在家里摆一个用分钱叠的船啊飞机啊什么的,有的人家做的特别大,摆在桌上年看着挺漂亮的。

    学生里就流行用分钱叠枪,平时藏在书包里,下课了拿出来显摆。

    ……

    啪的一声,张兴明胳膊上挨了一巴掌,大姐收回手说:“数个钱也走神,你那是一百啊?”

    张兴明一看手里的钱,足足有二百多,嘿嘿笑着重新数过,问:“现在这店一天能走多少?”

    会计说:“搬这边来影响不小,以前那边一天最少也得三十来万,搬这边以后每天也就二十万左右,有时候还得少,你这一年多可少挣老了钱了,心疼不小老板?”

第二百章 政府给你发小红旗(5)() 
张兴明一边扎钱一边说:“挣多挣少一个样,挣多少是多呀?现在这店主要是养人,以后用人越来越多,暂时还全靠着本溪这边抽人呢,只要能保证你们的工资奖金我就是挣着了。”

    大姐说:“我听苗丽说二哥去巴渝了啊?那边也要开店?”

    张兴明点点头,说:“巴渝,巴蜀,都得开,一下又得要不老少熟手呢,现在就愁人不够用啊。”

    “啥时候要啊?一下要开不少店哪?”

    “至少得三到五家店吧?明年年底吧,那边一年到头都能施工,盖的快,我估计明年年底差不多了。完了就是和奉天一样,把省城占住了,下面地市一锅出,不得几百人哪?”

    “那就招呗,咱这待业的多了去了,到时候政府给你发小红旗。”

    张兴明就乐,这个年代还是精神鼓励大于物资奖励的时候,但是人快乐啊,无比满足。

    三个人边说话边忙活,把十元五元的全数好扎起来码在一起,剩下的小面值等明天各柜台收银来领零钱的时候过一遍就行了,还有不少毛票分币的,都装到一个大箱子里,一个月银行来清点一次。

    数了数,十元五元的十九万七千六百,估算一下,今天的营业额超二十万了,还不错。

    大姐搬出箱子,和会计把钱往里码,一会安保那边有车来运走。

    正装着呢,门口安保伸个脑袋进来,说:“二明,你同学找你。”

    张兴明探头往外看,周天英三个站在那,他招招手,说:“进来吧,都买啥了?”

    三个小丫头有点紧张的进了小办公室,人都长的倒也能站开。

    周天英把手里的东西放到桌子上,说:“我买个支钢笔,一个围脖,给我妈买了件衣服。”

    那两个女同学也把东西放到桌上,钢笔,文具盒,卡通手套,都是些小玩艺。

    大姐那边已经装好了一个箱子,正在上封条,问:“二明这都是你同学啊?”三个小丫头就看过去,就看见一大垛一大垛的钱正被会计码到箱子里,一模一样的箱子有三四个,不禁都张大了嘴巴。

    半晌,周天英说:“你家真有钱哪。”

    张兴明笑着说:“这也不全是俺家的呀,还有成本呢,进货不要钱哪?”

    三个小丫头也不知道听懂没,羡慕激动兴奋的看着大姐和会计装箱,估计她们这辈子也很少再能看到这种景像了。用现在话说,这一次够吹十年的。

    钱数起来慢,码箱就快了,很快贴好封条,安保员进来盖了章,这一天就算是过去了,可以下班了。

    店里这会儿也就富老师和几个同学在逛,张兴明就让几个住宿舍的店员陪着,让其他人下班回家。

    外面天已经黑下来了,冷风来了精神,猛劲的吹着。

    安保公司的运秒车进来,几个安保员下来搬钱箱子,一个一个和张兴明打招呼,两个在商场值班的安保也跟车走了,他们要随钱一起入库,那边交了账才算下班,这边晚上另有人值班。

    又过了一会,半个小时多点,富老师和其他同学也走过来,都选好东西了,张兴明让店员给开了票,让大姐在上面签了字,自己给打了八折,签上字,从身上的包里掏钱出来付账。

    都是学生,算上富老师一起才花了二百多块钱,这里面富老师和周天英就占了一百二十多,85年对于普通老百姓来说,一件衣服上个五六十块就算相当贵的了。

    上一世88年的时候,张兴明在南地商场里买了件西装上衣,80块钱,在当时都没几个人会舍得。

    付完钱,大伙拿了东西,大姐和会计收拾了一下,和几个店员一起出了店,接人的中巴已经在路边等着了。

    店里也就六七个人,大家挤了挤,十几个人全上了中巴,往本溪宾馆开去。

    也没多远,走的时间还不如等的时间长,不过必竟天冷了,坐车总比走舒服些。

    十多分钟,车到本溪宾馆,大伙下车,直接进了餐厅,现在整个宾馆被张兴明包下来了,里面的职工除了正常工资,每个月还能从他这边拿几十块钱奖金,都挺高兴的,一天弄几顿饭也不觉得烦了。

    住在这里的员工加一起有三十几个,加上老妈领着哥和弟弟,一天四顿饭,晚饭店员们要六点过开饭,老妈和哥弟就先吃,算一顿。

    这边全是女孩子,大家嘻嘻哈哈的坐着等开饭,也不用点菜,每天吃啥是早就定好了的。

    今天这算是多了一桌,张兴明让大姐去给厨房交待,自己跑楼上去看老妈和哥弟,也有一段时间没见着了,有点想了。

    一上楼,弟弟正在走廊上玩,门开着,电视的声音传出来,老妈在织毛衣,哥哥趴在一边写作业。

    弟弟听见有人上楼就看过来,一看是他,就叫了声二哥跑过来,张兴明抱起小弟照脸上亲了一口,话说小弟小时候长的不是一般的可爱,胖乎乎的脸蛋,两道又黑又浓的月牙儿眉毛。

    因为家里没有女孩,上一世弟弟一直到上小学,都是被老妈当女孩儿养的,梳着大辫穿着裙子,经常因为上厕所吓别人一跳。这一世就没有,活脱脱臭小子一个,淘的不得了。

    抱着弟弟进了屋,哥哥抬头看了他一眼,继续和作业战斗去了,老妈放下毛衣问:“这咋这前跑这来了呢?才来呀?”

    张兴明把弟弟放到床上,说:“早上五点就起来了,坐早通勤车来的,开会。”

    老妈问:“开会?开啥会?店里有事啊?”

    张兴明抬手指指掏前的团徵说:“你二儿子是团员了,今天入团宣誓,明天要受奖,后天联欢,三天的大会,就在教师培训中心那块,给安排的宿舍。”

    老妈就乐,说:“哎呀,我二儿子这是进步了,受啥奖,奖啥呀?那不在这住啊?那边冷不冷?”

    张兴明按上一世的经历说:“优秀班干部,优秀团干部,还能啥奖?给支钢笔给个笔记本呗,还能给台电视啊?老师同学都在呢,回那边住吧,也不能冷,我看了,被褥还挺干净,挺厚实的。”

    那个年代虽然穷,到处都是脏乱的样子,但人不脏,人心也不脏,宾馆啊宿舍啊被子褥子都洗的干干净净晒的透透的,用着比现在可是放心多了。

    老妈又拿起毛衣来,问:“吃饭了没?”

    “我

    没吃,他们估计也都没吃饱,给太少了,一个人半斤米,五毛钱菜,女孩都不够,教育处这事弄的一点也不大气。”那年头油水少,大人孩子都能吃的很。

第二百零一章 怎么越看她越眼熟呢(1)() 
老妈说:“那下去吃饭去吧,你同学也来了呀?爱吃啥要啥,快下去陪着去吧,一会吃完饭再上来。”

    张兴明低头看了看老哥的作业,说:“嗯,上来看看你们,一会吃完饭我就让车直接把俺们送过去了,不上来了,等开完会过来。”

    老妈说:“你随便吧。对了,啥时候搬家?不是都弄好了吗?”

    张兴明从兜里掏出块糖来递给弟弟,刚刚从商场抓了一把。说:“马上搬,我这开完会那边就要和市委交接了,完了咱就搬,反正东西从商场送过去呗,还不是人去了就行了,你还有啥东西要搬那边去啊?”

    老妈用毛衣针挠挠头,说:“东西到没有,就是这边太窄吧了,来来去去不得劲,那边不是宽点嘛。你哥和你弟弟玩也有个地方,这成天窝这走廊里,弊屈不弊屈。”

    说着话呢,一个和弟弟差不多的小不点从门外伸个脑袋进来,问:“小兵你嘎哈呢?”张兴明回头一看,是毛部长家小子,他和姐姐就住隔壁屋,这会儿是写完作业了。

    老妈问:“写完作业啦?你姐呢?”

    毛军说:“她还没写完呢,我先写完了,婶儿,我和小兵下楼去玩行不?”

    老妈抬头看了他一眼,说:“不行,天都黑了,在屋里下棋吧。过几天咱搬大房子了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