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在1978》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重生在1978- 第17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王老师个子比较小,和大昌差不了太多,举着茶缸倒水有点吃力,张兴明走过去说:“老师我弄吧。”王老师看看他,说:“一定要淌到舌头上,不能断流,不能淌太快。”

    张兴明点点头,伸手扶住茶缸,王老师收回手,往后退了一步,看着水往下淌。

    大半缸温水倒下来,王老师说:“轻轻活动一下舌头,看能下来不?”

    大昌的舌头动了动,大部分从铁柱上脱离开了,只有舌尖还粘在上面。

    王老师看了看,点点头,说:“行,没事,水够用,继续倒别停,别偏了啊,王志昌你试着往起拿,别使劲。”

    水快倒完了,大昌这边可能觉得差不多了,一下子把舌头缩回到嘴里去了,然后他捂着嘴瞪着眼睛,脸都扭曲了,“唔,唔唔,哼哼哼,唔。”

    张兴明看了看他,看了看单杠的柱子,倒在上面的水已经结成薄冰,里面隐隐的有一小块白色印迹,大昌弄急了,舌尖的皮被剥掉了一层,估计他这会疼的全身都在颤抖中。

    他哼赤了一会儿,渐渐缓了过来,没那么疼了,直起腰,紧闭着嘴出了一口长气。看了看王老师,还挤了点笑容出来。

    王老师啥也没说,挥手就是一个大嘴巴子,啪的一声脆响。

    打完,王老师对张兴明说:“回去上课。”扭头往教学楼里走过去。

    张兴明跟着走了几步,回头看大昌还站在那抖,说:“回来啊,你还站那嘎哈?”

    王志昌捂着嘴,弊屈着小脸,感觉还挺委屈的样子跟在两个人后边,回了教室。

    进了教室,张兴明把手里的茶缸放到讲桌上,回了座位。

    王老师站到讲台上,回头指了指讲台边上的墙角,冲走在后面的王志昌说:“站那去,你这节课就站着听。”

    王志昌愣了一下,扭扭摆摆的走到墙角,站在那里看着老师。

    王老师把书从讲桌上拿起来,翻了几下,说:“今天咱们学习新课文,不过在学新课之前,咱们先把上一课的生字生词复习一下,来,谁上来,把上节课的生字写一下。”

    王老师抬起头,开始打量同学们,胸有成竹的脑袋抬的高高的和老师对视,心里发虚的低着头假装没听见老师说话,其实我们在学生时代都有这样的表现,我们不知道的是,所有人的表现,在讲台上看的一清二楚,根本就木有一点作用。

    老师没修理你,不是你成功躲过去了,只是老师没想修理你而已,包括考试打小抄的,在老师那边来讲,想抓的话真不要太容易。

    可能是因为大昌的事耽误了时间,老师这次没折磨差生,直接叫了江泽喜上去。

    江泽喜拿着粉笔认真的写,他个子不高,要踮着脚尖,引得前面几个学生嘿嘿乐,结果大昌以为同学在笑他,冲前面几个同学挤眉弄眼的玩了几个表情,这下真把几个同学逗乐了,趴在桌子上乐的哏哏的。

    王老师面无表情,拿着书慢慢走过去,扭身拿书往王成昌脑袋上就是五六下,拍的啪啪响。

    拍完,王老师也没说话,转身走回讲桌,指着江泽喜刚写好的几个字,说:“来,大家一起读。”

    同学们齐声把几个字念了一遍,王老师拿黑板擦把黑板擦干净,写上了新一课的名字。

    “好,今天我们来学习新课文,同学们把书翻开,跟老师一起朗读。”

    “杭有卖果者,善藏柑,涉寒暑不溃。出之烨然,玉质而金色。置于市,贾十倍,人争鬻之。”

    整齐的朗读声在教室里响起,飘散在走廊里。

    ……

    课讲完,下课的时间也马上到了,王老师收拾好教案和书本,她上课的时间一向卡的非常准,从来不会拖课,也不会上半节闲半节。

    收拾好,王老师扭头问一直站在墙角的王志昌:“王志昌,你过来,我问你,好好的你去舔单杠干啥?”

    王志昌这会儿舌头已经没那么疼了,他向后倾着身子,怕被打,说:“我就是想试一试,他们说能粘上,我看能粘上不。”

    “啪,”一个嘴巴子。

第三百零四章 集团化和职业化的思路(4)() 


    晚上,张兴明正在痛苦的写作业。

    “铃……”,电话响起来。

    张兴明像看到救星了一样跑过去抓起电话。

    “喂?”

    “二明啊?我你二哥,嘎哈呢?”

    “勤奋的初中生正在写作业。”

    “哈哈哈,就你还勤奋的初中生。跟你说一声,俺们回来了,到奉天了,人带了七十多个回来,吃住都安排好了,歇两天就让他们上班,工资和这边员工一样,能行不?”

    “行,你看着弄就行,这摊你现在比我熟。怎么样?事顺利不?”

    “行,那啥那个肖市长办事真咔嚓,爷们,说啥是啥,下面人连个屁都不敢放。”

    “你说话得注点意啊,以后经常和政府部门打交道,你别哪天秃噜了,当人面说这些。”

    “咋能呢。对了,不是搬家了吗?我听二姐说你把我爹我娘还有大哥大姐全弄市里去了,你一个人在南坟呆着嘎哈呀?有对像了啊?”

    “我是好孩子,不早恋,这不是这头熟嘛,同学都是从小玩到大的,反正也得念,那同学熟点多好。”

    “行吧,你的事咱不管,也管不了。你又弄那么大块地,要整轿车啊?能行吗?”

    “肯定行,老郭那边光合归咱们了,你知道了吧?他现在是咱汽车公司的股东了,研究所都弄好了,现在就等着生产线呢,车型都是现成的。过了年这边开工,争取后年,咱们能开上自己产的轿车,到时候我设计两款牛逼点的车型,咱俩和二姐一人弄一辆,绝版的,全球就这几辆那种。”

    “行,你心里有谱就行,反正这块我也不懂,我就把工业园区这边弄好就行了,商场那边我也不打算再管了,慢慢寻摸个人吧,这次出去,我有点体会,咱们缺大将啊,这个你得早想办法,到时候你算计,他们去干,我就守好屋就行了,多好。”

    “嗯,慢慢肯定得正规化起来,引进经理人是肯定的,不过这个不急,慢慢来,争取找一个就能行,别到时候出点啥差。你放心吧,我心里有数,慢慢咱俩都要脱出来,不管细活。后面还有好些事得咱俩去弄的,拴个死身子肯定不行。”

    “你叫我哥我姐嘎哈呀?我听着他俩都要结婚?日子定好了啊?”

    “定好了,大姐是12月13号,大哥是元旦,你提前个一天两天回来就行,我都安排好了,你把奉天那天捋顺了再回来。对了,你让陈哥给介绍一下白山自行车,过了年让大哥去学习半年。”

    “嘎哈呀?你让他俩去市里要弄自行车啊?”

    “嗯,大哥弄自行车,大姐弄个服装厂,主要是给市里解决点待业青年,我就想着,咱俩现在起来了,不管咋的算混出样了,不能让你家我大哥大姐看着啊,正好嘎子他爸和我说待业青年的事,我一想,干脆弄俩厂得了,即能帮市里一下,又算给大哥大姐弄份产业,要不然你说咱俩这样的,大哥大姐还在厂里上班挣点工资,让外人看了算啥事啊,你说呢?”

    “我说啥呀,你说咋整就咋整呗。原来我还想着给他俩点钱,让他们干点啥呢,这么一弄我是省事了。就怕他俩干不好。”

    “没事,你干这些年了还不了解啊?管人是最简单的事了,定好规矩,把人用好就行了,技术上的事咱事先安排好,后期就靠他们自己发展了,话说回来,实在不行了不是还有咱俩吗?”

    “你脑子灵,你说咋办都行。对了,过了年我可能还得过去一趟,成都那边过来人了,初步谈了一下,我答应过了年过去细谈,那边咋整你拿个规程出来,我觉得他们挺有诚意的,说了,一切都按重庆这边模式来。”

    “行啊,谈呗,那东西你也搞熟了,都是差不多的事,就是地方大点小点,整体模式不变,内部规划设计不变。不过,还是等重庆这边商场营业之后吧,走太急了,人不够用啊,咋也得这批人训出来能用才行啊,你去过应该知道,直接从这边派人肯定有问题,方言这关就过不去。”

    “重庆这边已经开工了,估计明年年中差不多了,年底前能开业。这么算下来,我过了年去成都,事定好了,开工建成怎么也得明年年底,正好有将近半年的时间,把成都那边的人整重庆这边培训不正好吗?”

    “行啊,只要衔接好不出问题咋都行,你直接定就行了。明年不只是成都,你还得跑几个地方,我觉得差不多了,武汉郑州长沙这些枢杻型的省会城市都可以去谈了。要不这样吧二哥,二姐那边现在不用你操心了,园区这边你安排个人管,你组织点人,从明年开始就只管跑马圈地得了,争取在90年以前把摊子铺出来,咋样?”

    “行啊,我还愿意干这个呢,到处跑跑挺好,书念少了,管公司前两年还行,这会儿有点累了,脑袋里东西不够用,守着还行,要是让我想点道定个发展目标我真不行。”

    “那干脆咱们把公司整个重捋一下得了,商场单独成立公司,酒店,物业,物流,通讯,地产开发,研究所,汽车厂,下面还有服装厂,自行车厂。明年开始汽车厂下面还得建几个二级厂,将来还有院线银行啥的,咱们干脆弄个集团吧?然后集团成立hr中心,审计中心,财务部,法务部,宣传部,研发部,后勤部,安保部,只管对下面各公司进行宏观管理,招一些职业经理进来打理下面公司,咋样?”

    “我早就这么想了,要不我弄那些助理嘎哈呀,事太多了,你又不出来,有时候我都懵圈了。行,你弄吧,反正你说咋整就行,到时候可别让我管这么多事了,就你说的那个,找职业经理吧,我就到处跑跑打个头站挺好,要不太累人了,钱挣的都没啥意思。”

    “行,我琢磨琢磨,年后咱们合计一下,这边不用你管了,有事给你做。”

    “啥事呀?对了,你整那么些混子嘎哈?我去看了一下,还有几个熟人呢。”

    “他们将来有大用,现在先不和你说,你赶紧安排好手头的事吧,对了,二姐那边现在咋样?”

    “挺好啊,写字楼那边租的买的都挺多的,物业公司也转起来了。酒店这边餐饮部对外营业效果挺好,就是住的人还不多,二姐还说你客房弄多了呢。”

    “那不是啥大问题,写字楼和餐饮这边做起来就挺好,酒店那头得慢慢来,咱不着急。”

    “那就没别的事了,等我回来再说吧,挂了啊,我洗个澡。”二哥放下电话。

    张兴明右手在左手手心里轻轻拍着,考虑着公司细化和经理职业化的问题。

    作业?啥作业?作业是啥呀?

第三百零五章 85大事记(5)() 


    “好小子,这是你家国仇”

    “好小子,你莫再躲背后。”

    “吹开乌云,洗清污垢,誓要全力一斗。”

    正想着呢,电视里突然一阵激烈激昂的音乐声打断了张兴明的思绪。

    他扭头看向电视,因为要写作业,他把电视的声音给的很小,但这段音乐在1985年来说太热血了,音乐一起,这边血就往脑袋上冲,想不听都不行。

    随着歌声,电视屏慕上闪动着电视剧的篇头画面,张兴明看到了几个郭悉的面孔,想起了这部电视剧的名字,《霍东阁》。

    精武三部曲,是那个时代的人永远不会忘记的三部电视剧。

    《霍元甲》《陈真传》《霍东阁》

    黄元申,梁小龙,钱小豪,就是那个时代的巨星,内地老百姓没有一个不知道的,没有一个不追剧的。话说黄元申好像是重庆人哦。

    不过这部《霍东阁》张兴明记的最清晰的反而不是主角,而是大反派督军熊定一,还有他那个强烈违反时代感的女儿熊鹰翘。

    香港人那时候对历史和名人的戏说,脑洞可以说直达天际,一点也不比现在混起点的写手们差,甚至尤有过之,不信,找找80年代初期的香港电视剧看看就行了。

    全民追星最简单的例子,问问从那个时代过来的女人,去发廊做过鹰翘头没有。

    那是那几年国内最流行的女性发型了。

    看到霍东阁,张兴明来了兴趣,走过去开抬换台,因为他记着,好像这部电视剧和另一部一直火到后世的电视剧是同一时期播出的,那就是83版《射雕英雄传》,黄日华,翁美铃。

    找了半天,其实也就三四个频道,按了半天也没找到《射雕英雄传》的影子。

    作业也不写了,他满屋找报纸。

    这年头没有网络可以随时查东西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