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在1978》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重生在1978- 第3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恒生本身就有许多物业资源,进关就可以进行交易,到时还要三位老板照顾。”

    香岗恒生被汇丰收购之后,从60年代起主要业务就是地产按揭,82年地产低潮时,大量房屋因还不起按揭被银行回收。

    恒丰银行一直想进入中国内陆,82年在深镇设立了办事处,但未获得商业批准,而同一时期香岗南洋商业银行却获得了批文,在深镇设立分行,随后往内地发展,不久南洋商业就变成了中国银行的全资子公司。

    要说实力,香岗股市是叫恒生指数的各位

    “那户口呢?”二哥现在比较在意这个问题。

    张兴明差点喷出来,拍拍二哥,说:“那边不叫户口。”

    郭副理对大陆这边的户籍政策到是比较了解,说:“居民证系没问题的,只要物业交割完毕,恒生给你们提供担保就可以拿到居民证,不过,你们大陆不承认双重国籍的,你们这边的户口就会被取消掉,你们可要想清楚。”

    这时候的香岗其实和大陆这边,由其是GD这边,社会状态还有居民面貌相差真的不大,财富量也大同小异的,所以这时期的香岗居民是想像不到这个身份在十几年几十年之后代表着什么的。

    张兴明点点头,说:“那就没问题,明天咱们就过去办,还得麻烦郭副理费心了,等事情办完,我们再专门感谢郭副理。”

    当天几个人就住在恒生的员工宿舍里,第二天,八个人跟着恒生的班车过关进了香岗。

    一进关,路上车流就成倍的大起来,人也多,大街上的色彩比关那头丰富不少,但也并不夸张,即使只是这些,除了张兴明在闭目养神,那七位都是睁大了眼睛四处观看着,新鲜哪,这就出国了。

    很快到了恒生香岗皇后大道的办公地点,陪同回来的郭副理带着几个人进了楼,坐电梯上楼,来到十七层的一间办公室。坐电梯的时候,二哥几个竟然露出了害怕的表情,还有兴奋,个个的一张大红脸,不过幸好都弊住了,就抓着手抖,到是没弄出什么惊人举动和话语来。

    张兴明可以保证,这几个哥们绝对是辽东省第一批坐电梯的老百姓,也是辽东省第一批登上这么高的高楼的几个人,而且几年之内这个数字都不会变,等回去够哥几个的色几天的了。

    想到这,张兴明上前一步,小声在郭副理耳边说了几句,郭副理看了看二哥几个,点点头。

    中国第一部电梯是美国奥的斯的,1895年安装在尚海,1907年奥的斯进入中国。

    美国奥的斯公司是世界电梯和空调业的鼻祖,其地位仿佛汽车业的奔驰,它在1857年制做世界上第一部载人电梯,1902年发明了空调,从那时候开始一直是世界电梯和空调业的巨无霸,并进入飞机和螺旋浆制造业,主攻直升机。

    1948年开始生产喷气发动机,1952年生产活塞发动机,同年发明窗式空调机,火暴全球市场,后来成攻拿下火箭喷射推进技术,奥的斯的发展史无数的光环笼罩,这是一家值得我们学习和尊敬的公司,它在1929年就致力于科技研究,成立了实验室,它用科技改变了世界,整个世界。

    不过它改变世界还是需要靠花巨资成立实验室搞研究,而我们不需要,80年以后各类实验室迅速消失,各类民族品牌彻底消失,各类民族文化渐渐消失,我就不知道,以后我们还有啥?那些只看派别不看事实只能当官不能做事的乌纱?

    进了屋,开始办正事。

    几个表情严肃的人男人开始给张兴明和二哥他们照相,正面,左侧面,右侧面,然后是指纹录入,填了一大堆表,不过大部分是人家代填的,两个人只说了姓名,籍贯,出生年月日等基本信息。

    这边忙活这个,那边一个美女拿着一个相机引导着赵志邦哥六个上下参观,到处照相,电梯里,落地窗边,办公桌后面,赵志邦还无耻的和美女来了几张合影。

    忙了一会,表填完了,那边相也照完了,有美女端上来茶点,让几个人坐下来休息。

    然后郭副理拿来一堆文件给张兴明和二哥看,因为香岗这边全是繁体字,二哥是怎么也看不懂,张兴明到是没障碍,一份一份看过去,都是一些房产。

    要知道83年正是香岗房产低迷的时候,早两年被哄抢的中心区房产现在也是价格低落,写字楼工厂楼更是大量闲置,因为80年代香岗买房就可以按揭,所以这时候各大银行手里都压了好大一笔房产,占用了大笔的资金,巴不得能有富人来打包拿走的。

    郭副理拿这些文件来是让张兴明挑选的,由恒生出面,两个人可以直接落户,只要选定个房产,和恒生把手续一办,两个人就是有产业的香岗居民了,这时候这事就这么容易。

第四十三章 香岗买房() 
(推荐票你投了吗?那玩艺不能吃不能喝,留着也没啥用,好好的页面带个红点你看着不别扭啊?投吧。收藏点一下)

    郭副理拿来的房产资料可是不少,张兴明按照记忆对照着翻看。

    翻了一会儿,张兴明就看到了好几份太古城的房产资料,正是他想的地方,这可是香岗太古集团重金打造的地产项目,也是香岗的第一个大型高尚住宅项目,李家诚的沙田第一城都要排老二的。

    虽然这两年低迷了,但84年下半年就会翻起来,到85年更是每平方尺涨到了2000港币以上,再说以后这里会是RB人和韩国人的聚集地,等房价上来了,可以立刻转手给财大气粗的RB人。于是立码决定,就要太古城的,房子都不用去看了,马上就能决定。

    太古城的房产用现在内地人的话来讲,那就是都是小户型,最大的也就一千四百平方尺,相当于一百三十几个平方,话说香岗是寸土寸金的地方,住宅都是小型化的,后世所谓李家诚的深水湾79号豪宅,居住面积也不过七百多平米,号称香岗第一豪宅。

    其实许多港地豪宅还不如内地土财的乡间大别野,这玩艺得看谁住。像李家诚,房子漏雨修了好几年也没修好,那也还是豪宅。

    后来李家诚搬到寿山道,住进那个占地四千五百平方的新宅,这第一豪宅的名头才算落实,不过也只是占地面积,其居住面积也不过刚刚上千平米而已。

    张兴明按着图片随便选择了一套最大的房子,当然银行提供的这些房产也没有太小的,然后二哥就和恒生签约,买下了这套房子,恒生给了个底价,五百二十块港币一平方尺,让张兴明小小的幸福了一下,在他的记忆里最低也要七百左右的。

    等了有一个多小时,郭副理带着笑容进来,拿着两本护照递给张兴明,说:“恭喜张生,恭喜孙生,从现在起,两位就系香岗合法居民了,要不要开香槟?”说着又把手里给赵志邦几个人办理的通行证(临时护照)交给张兴明。

    张兴明接过来看了看,随身揣到随身的包里,说:“感谢郭副理,我看,咱们还是把事情办玩再庆祝吧,到时我请郭副理。”(这里为了故事虚构了一下,护照不可能这么快,当时的情况只能给居住证,和护照不同)

    二哥小声问:“香槟是啥?”

    张兴明翻了个白眼,说:“大瓶汽水。”这时候南坟已经有汽水卖了,一毛一分一瓶,水果味的,二哥就点点头,小声说:“太小气了,这么大事就喝瓶汽水啊?”

    张兴明差点直接喷了,忍着说:“很贵的汽水”。

    二哥就点点头,八十块一包的烟都抽了,再有很贵的汽水也能理解。

    张兴明有了香岗居民证和护照,在这边就可以直接办理银行账户了,和二哥商量了一下,两个人直接一人开了一个账户,拿到了这个时代的香岗银行卡。

    香岗银行卡都是能透支的那种,而且额度还给的挺大,张兴明这张有五百万港元,二哥那张是二百万,张兴明心想银行也不怕两人把钱花了跑回内陆去。

    话说这时代香岗的银行有点像放高利贷的,是个活人都可以办银行卡,基本上都能透支,咱们看香岗电视剧电影,经常演谁谁把卡剧爆了,银行上门催债,房门口挂满了条幅,门上泼鸡血啥的,这可不是虚构。

    张兴明把银行卡的功能和使用方法给二哥讲了一下,二哥试了一下就了解了。

    赵志邦也想办个香岗银行卡的,不过现在香岗和内地银行业务不通畅,他又没有香岗户口,银行表示无法办理,除非他也入英籍,不过一听说入了英籍原籍会被取消,赵志邦把脑袋摇的像拔浪鼓一样,说啥也不干。

    他家就他一个,他要把国籍改了,估计他家厂长大人得把他人脑袋打成狗脑袋。

    张兴明和二哥一共兑了三百多万港元,开去买房子的钱,两人手里还剩二百多万,两个人一合计,这啥事都办完了,房子也买了,好像可以回内陆去姜苏了,可是这二百多万也不能就放在银行里啊,换都换了,最后决定,干脆,全买了房子得了。

    郭副理到是挺高兴的,这全是他的个人业绩啊,一下子帮银行拉了个大客户回来,又一下子处理掉这么多房产,想不升职加薪都难啊。

    又买了三套房子,两人手里各留了十几万港币,分别存到两人户头上,再让郭副理把剩下的钱全换成美元现金让二哥带在身上,香岗之行大获全胜。

    这时候一美元换人民币是三块二,兑换港币是七块八,港币换成美元再换成人民币比直接换人民币要划算,但反过来拿人民币换成美元再换成港币就不划算,也不知道中英美之间这兑换关系是怎么弄的。

    领着赵志邦六个人,坐着郭副理的丰田车,几个人来到太古城。

    张兴明买的这四套房子,有三套位于星辉台,张兴明只是去看了看,星辉台位于整个太古城的中间,视界上不是很好,三套房子两套在金星,还是同一楼层的,一套在天星。

    参观了这三套房子,拿全了钥匙,一行人才奔向海景花园,买的最大的那一套,说实在的以这么低的价格能买到这个方位的房子,张兴明都觉得不太真实。

    这套房子位于海景花园青松阁,位于三十一层,站在窗前就能远远的看到维多利亚港,不但是现在,就是后世,这也是难得一遇的好位置啊,话说海景花园的房产后世都涨到了一万七一平方尺,就是差不点二十万一平米啊。

    接近一百四十平米的房子,但在香岗这边,绝对是显得比张兴明后世所见的同样大小的内地房子要大,也不知道人家设计师是怎么设计的出来的,空间利用率相当的高,而且装修的很精致,很舒服。

    站在窗前看着不远的海面,那心里是无比的舒畅啊。

    高楼大厦,面朝大海,不就是成功人士的最爱吗?

    感谢山村俗子,爱上几岁,只如初见^_^,书友161210110704990,迎风飘扬的小草等书友的推荐票,感谢众位书友一如即往的支持。

第四十四章 合作() 
(感谢书友的推荐收藏,求继续支持,求点击,求收藏评论)

    把众人送到这里,又带众人参观了一圈后,郭副理就提出了告辞,张兴明也没留他,约好了等郭振光回港岛后再请他出来一起吃饭庆祝一下,就让他离开了。张兴明让二哥把美元放到卧室的保险柜里,然后领着一行人到下面的商场买了些生活用品回来,又买了些菜回来做饭。

    话说这些天从广周到香岗,把这几个爷们吃的是眼冒酸水啊,一群土生土长的东北大老爷们,哪里吃得惯GD这边的清汤淡水,张兴明到是无所谓的,上一世他全国跑了好几圈,吃哪里的饭都一样饱。

    回到青松阁的房子里,一研究,张兴明傻眼了,七个大老爷们,没一个会做饭的,没办法只好外衣一脱,亲自下厨,伺候这几个大爷。

    虽然除了赵志邦,其他五个哥们不知道这几天的内情,但再呆也看出来了,二哥和张兴明这是发了大财了,看这香岗人跑前跑后的,这一下又买了好几套这么牛逼的房子,上下都是电梯啊,这得多少钱哪。

    于是五个人的态度和来的时候又不一样,是铁了心要跟着二哥和张兴明混了,咱不要香岗户口,不用买这房子,咱整点好衣服兜里厚点也比别人牛逼啊。

    话说这几位自从80年跟着二哥混以来,月月的拿着三十块的工资,其中李栓柱同志更是一个月五十块,跟着二哥吃饭喝酒从来不用花钱不说,时不时的还给点补贴奖金,那日子过的可比一般的全民工人还强,要知道83年这时候,一斤肉才六毛钱啊。

    现在再看二哥和张兴明的这架式,这以后还不一定发到啥程度,说啥都得跟紧喽啊,张兴明也是没想到,本来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