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在1978》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重生在1978- 第37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也坐累了。二明到我办公室来一下,其他同志赶紧召集人,今天说的这些事情要尽快处理,我要看计划。”

    大家都笑着点头头站起来,纷纷出了会议室去忙自己的事情,一场涉及到省市各部门的会议潮拉开了大幕。

    来到全书记办公室,张兴明坐到沙发上说:“哎呀,来一次太累了,有种被你们掏空的感觉啊。”

    全书记把会议记录放到办公桌上走过来坐下说:“你呀,行为上可以,思想上太懒。整个计划下来涉及的资金可不是小数,你这边不会有什么压力吧?”

    张兴明说:“不存在。只要钱用在正地方就好,能帮助家乡发展我还是很乐意的,再说了,不是有利息嘛,我也是有钱赚的。”

    全书记说:“你的报告我看了,你要那么多地干什么?你真有把握把杯溪和奉天连起来?还有关于杯钢的合资申请,省里原则上同意,正在和杯钢方面沟通,你要知道,杯钢就是因为拒绝中日合资才由部企降为省企的,许多老同志的思想工作还是要做一下。”

    张兴明说:“我本来就是杯溪人,我这个合资可以看成是公私联营的性质,又不是卖国。现在国内钢铁企业的格局还看不出来吗?和小日本合资的单位渐渐成为主体,话语权越来越大,中央也重视,要钱给钱要人给人,再不改变就彻底落后了呀。

    安钢建厂比咱们晚,技术比咱们差,规模比咱们小,产业链比咱们窄,人家就敢喊自己是共和国钢铁长子,为什么?还不是因为人家是央企,是最早的合资派,有人有钱有政策。”

    全书记哭笑不得的说:“安钢也在辽东,你这么说好吗?”

    张兴明说:“有什么不好,我哪句话说的不对?人家在辽东怎么了又不归你管,人家发展和省里有一点关系吗?我就是心里不服,为什么什么都要合资?真的就能换来技术吗?我不信。

    将来有他们后悔的那一天。天下大事我人小力微管不到也改变不了,但是我还是要尽自己所能去做点什么。心安。你看看现在,汽车工业,扔了,大飞机扔了,什么都造不如买。一群买办,罪人。”

    全书记说:“所以你要造汽车,弄特钢,这又要搞钢铁,你不会将来还想搞飞机吧?”

    张兴明说:“有什么不可以,国内不可以我到国外搞,大飞机我是肯定要搞起来的,全伯伯你等着看吧。反正不管在哪里搞,我的东西就是中国人的东西。”

    全书记叹了口气,轻轻拍了拍沙发扶手,说:“你是个有志气的,这一点上我们都帮不上你什么,祝你心想事成吧。对了,你要划那么多土地到底干什么还没说呢,虽然都是非城市荒地山地,但是也太多了呀,真的要把杯溪抚顺同奉天连起来了,你打算怎么发展这些地方?”

    张兴明说:“建厂啊,新材料精密制造光学精密仪器,要不我这么着急合资本钢干什么呀。我需要杯钢成为一个母体,然后哺育这些新厂,形成一个完整的产业链。对了,铁西的厂子也搬那边好了。

    全伯伯,给我两年时间,我交给你一个工业集群,那个时候这里不再是中国的鲁尔,而是中国的奉天。让那些臭不要脸喊什么这长子那长子的都好好看看,共和国的工业长子只此一家别无分号。”

    全书记愣了一下,有点意处,马上激动起来,欠身问:“真的?”

    张兴明点头说:“真的。”

    全书记摩娑着沙发扶手想了一会儿说:“好,我作主,在三市之间成立一个省级开发区,我把这个新区交给你,两年以后我要亲自去视察。”

    张兴明说:“保证完成任务,您就等着看好吧。”

    全书记说:“杯钢这边我亲自去给你谈,但是控股权是必段在省里的,这个你要清楚。”

    张兴明说:“可以三方合资或者四方合资嘛,选举董事长,再由董事长任命总经理,这样不就行了。港资,英资,再来个美资,您看怎么样?”

    全书记问:“你小子都把生意开到约翰和白头鹰去了?”

    张兴明点了点头说:“这两年的重点就是那边了,我这算打入敌人内部。现在事实上全世界都在抵制咱们,好工艺好设备国内完全搞不到,包括毛俄老大哥对咱们也是防备加防范,不走出去怎么办?”

    全书记点了点头,说:“注意安全。做事要前后考虑清楚。行了,你也不用陪着我了,我也要安排一下工作,你可是给我找了一堆的事情啊。你去看看崔高官那边,他和老岳在召集省市两级商业部门开会,你去听一下给点意见。”

    张兴明站起来说:“行吧,我过去听听,完了我就回港岛,有事您让下面和我助理联系吧。”

    全书记点了点头,走到办公桌后面坐了下来拿起电话。

    张兴明自己从全书记办公室出来,溜溜达达的来到崔高官他们开会的地方,轻轻推开门往里看了看,轻手轻脚的溜了进去,在后面找了个地方就要坐下来。

第740章 牛向东() 
    崔高官一眼就看到了张兴明,招了招手,示意张兴明坐到他身边。

    这是一个长桌会议室,没有主席台。张兴明走到崔高官身边坐下,看向正在讲话的那个人。中年男人,个子不高,微胖,戴着副金丝眼镜。

    这个人张兴明认识,或者说知道。奉天市商业局现任局长,牛向东。

    奉天在90年代最大的事件就是慕牛大案了,张兴明的印像非常深,这位牛向东就是案子里那个牛。再过几年,他就会从商业局长爬到副市长的位置,然后勾上连下疯狂弄钱,在全民工人一个月七八百块工资的时候,他就出入濠江豪赌了,出手都是以十万为单位的美元。

    当时流行的词语就是慕的着装,牛的豪赌还有夏的庄园,震惊全国。

    当时奉天进入高速发展期,从港岛请了一批记者过来帮助宣传。结果没想到的是请来的记者里有一个不务正业的家伙,狗仔出身,关注点习惯性的跑偏,别的记者都在报奉天的发展,城市的规划,这哥们偏不,他着重分析了慕的着装和内地的工资情况。

    当时一任市长的工资是一千多块钱,但是慕的西装领带皮带鞋子手表这些经过这位大记的分析,需要几十万港币,也就是十几万人民币,他的报道一出来就成了热门。估计谁也没想到吧,自己请记者来把自己搞了,所以弄清楚合作方的职业素养真的相当重要。

    也是巧合,那时候濠江刚回归,国家某安全部门正好在濠江监控,发现几个东北人流连高档酒店出入豪车出手阔绰,无意中一查,特么是奉天的常务副市长,财政局长还有国资委主任,再加上那个没正形的港岛记者的花编报道,大案就发生了。

    此案牵连之广在当时为全国之最,一个副省十七个地市一把手,众多的行政部门一把手,其中级别低影响大的当属庄园夏,一个客运站总经理,在奉天市内住着几千平米的豪宅不算,拥有多处房产不说,在金德村买了二千亩地盖私人庄园,真的很牛逼。现在那庄园还扔在那。

    “所以,以几条步行街为中心,重点打造商业零售区,这是我们目前的首选策略。奉天城市范围大人口多,完全可以继续这种模式,分地段的打造出一批这样的商业零售区出来,零售的兴盛自然会带动批发市场的繁荣,批发市场又会带动相关厂家,一个商业链条就自然形成了。

    所以,我觉得奉天现在的发展方向没有错,重点关注零售商业才是我们商业部门的工作重点,我认为完全没有必要舍近求远抛开零售去打造批发市场,投资回报太长,有这笔钱不如我建几座大型商厦,让更多的私人经济参与进来经营。”

    刘书记问:“私人经济参与进来是指什么?”

    牛局长说:“现在国家鼓励私营经济,私人经营的商场也确实比国营的更有活力。我的意思是,我们建商场,然后承包给私人经营,按年份收取租金,这样,私人也赚钱,符合国家政策,而我们政府也有了稳定的收入增长点却不用再操心费力的去管理。管理成本也是很高的。”

    刘书记想了一下又问:“你认为对五爱南塔这些批发市场进行扩张改造没有必要吗?”

    牛局长扶了扶眼镜说:“书记,高官,对于商业这一块,我觉得我还是有一定发言权的。批发市场只是针对特定人群,我觉得它的承载力是有限的,投资进去,万一经营不起来怎么办?

    必竟批发市场批发的性质就决定了它的受众人群,影响力是可以想像的,而商场不一样,商场是建在各个地区,面向全体市民,它的经营是有保障的。“

    崔高官问:“批发市场就不能面对市民吗?”

    牛局长说:“高官,五爱四点开门十点就关了,商户看重的都是数量,批发嘛,靠的就是出货数量来挣钱,他们哪有那个耐心一件一件的和市民讲价,要不然它也不会十点就关门了。而且现在的五爱经过前期的几次整改已经完全成熟了,我认为它现在的规模已经完全能满足全省的批发需求。”

    刘书记问:“小牛你认为铁西商业这一块有没有发展前景?”

    牛局长说:“我不看好。书记,铁西全是工人,商业意识很淡薄,消费意识也不是很强烈,你看现在,商业收入这块基本集中在和平沈河大东这三个区,所以我觉得还是在这三个区深挖一下,把太原街中街重资重点打造一下,相信效果是立竿见影的。”

    刘书记说:“那,铁西黄姑于洪东陵这些区在商业上就放弃了?”

    牛局长说:“不是放弃,不过,我认为在现有的基础上再建几个商业综合大厦就行了,或者再增加几个综合市场。商业是不讲平均的,它的热点就这么几个,不会说我们人为的去打造一个它会火起来。

    沈河能形成五爱,和平能形成太原,大东有中街,这是多少年下来经过历史的沉淀才形成的局面,这是自然规律的选择。我认为这不是主观思想能人为去改变的情况。“

    崔高官笑呵呵的看了一眼张兴明,问牛局长:“你对现在比较火的便利店怎么看?据我所知,这就是人为打造的一种商业模式嘛,老百姓好像接受的也挺好。”

    牛局长说:“高官,我认为这只是一种短期现像,就像老百姓开的遍地都是的食杂店小卖点一样,原来不也是火的一塌糊涂的,现在看怎么样?

    大量的食杂店小卖点都消失了,反而是大型商厦不断的火起来,我觉得大而全才会聚拢人气吸引消费,这是便利店无法达到的,所以我觉得未来大型商场的发展才是主流,便利店这种东西会逐渐淘汰掉的。“

    刘书记问:“那超级市场呢?”

    牛局长想了一下说:“超级市场目前还看不出什么,它实际上和大型商场是重复的,不过购买货物的过程有点新奇所以才受到追捧。我觉得,实际上它的只是大型商场的一个变体,因为营业场所和营业面积的问题,最终应该也是敌不过大型商场的,必竟新奇感总归会慢慢消失掉。”

第741章 这个人我不太看好() 
    会议散场。

    等下面人员离开,崔高官哈哈大笑起来,对张兴明说:“二明,你的提议建议思路都不被看好哦,一样一样的被小牛驳斥掉了,有什么感想?”

    张兴明摇了摇头说:“挺官僚的一个人,走的完全是过去大而全那一套,可是事实都已经告诉我们了,大而全最终是不行的,现在的商业必须要精细化。而且,一切的零售最终是要和老百姓挂钩的,超市为什么会受欢迎?便利店为什么会火?

    原因很简单,超市的运营成本低,可以把这部分省下来的费用折现返还给老百姓,让老百姓得到实惠,同样一件商品,超市里的销售价格永远会比大型商场里低一大块出来。

    至于便利店,完全靠的就是便利两个字,便利店不能弄大了,经营的商品也是老百姓日常生活中的必须品,出家门就可以购买,这就是它火的原因。

    超市和便利店已经在所有发达国家证明了,这是最成熟的销售方式,永远也不会被淘汰掉,反而是大型商场,弊端太多了,未来的淘汰是显而易见的,当然,这个过程会很缓慢。未来,大型商场会变成品牌商场,面对中高端消费人群,而超市和便利店面对的是中低端消费人群,形成互补。”

    崔高官说:“你的意思,大型商场的发展是有上限的,而超市和便利店没有,是吧?”

    张兴明点头说:“对,必竟一个城市最多的还是普通百姓,中低端消费群体。”

    刘书记皱着眉头坐在一边思考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