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在1978》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重生在1978- 第7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自己把握就行了,至于后续的嘛,我们以后会以合资公司的名义不断将我们内部的,以及社会上的发展状态和情况向你们通报,以便你们及时的跟踪报道,你们看怎么样?”

    宣传部的副部长咳了一声,说:“省委非常重视这件事,那么,任务就交给你们了,我看,张董事长的提议很好,就照做吧,就这样,要及时准确,把宣传样稿和片子定期送到我这来,具体你们协商,多听取香岗友人的意见。孙局长,我就不多陪了,那边还有个会。”副部长和邮电局孙局长打了个招呼,过来和张兴明握了握手,也拍了拍,转身出去了。

    电视台和报社的人相互看了看,也站起来,递了张名片给张兴明,说:“那我们就失陪了,还请张董事长多多关照,我们就等着张董事长的消息了,一切拜托。”张兴明收下两人名片,和两人握了握手,两个人也离开了,屋里就剩张兴明、二哥,孙局长和那个科长,四个人大眼瞪小眼,相互看了一会,张兴明扑哧一声乐了,说:“孙爷爷,咱也用不着在这坐着相面了吧?要不我请爷爷去喝一杯吧,咱们爷俩酒桌上唠。”

    孙局长抚了抚花白的头发,一挥手,说:“好,香岗资本家有钱,好好宰宰你,走,鹿鸣春。”张兴明苦着脸说:“要不咱勺园吧。”孙局长哈哈大笑,说:“下次我请你就勺园,走。”

    把孙局长请上奔驰,技术科那科长坐着孙局长的吉普跟在后面,一路杀向十一纬络,车上,孙局长四下看看,摸了摸,说:“好多年没看到这么好的车了,当年的时候,还是宋副主席来奉天的时候,也是到鹿鸣春吃饭,我坐过一次这样的高级轿车,一晃好多年喽,老了啊。”(宋庆龄,国家荣誉副主席,临终被选为国家荣誉主席,曾到奉天指导儿童教育工作,在鹿鸣春就餐)

    张兴明看看他,这老头不简单哪,看来也有故事,不过,怎么混成邮电局局长了呢?摇摇头,想这些无关的事干嘛呀。

    孙局长湊进张兴明,小声问:“和沈副书记什么关系?”

    张兴明摇摇头:“领导和老百姓的关系,我这还是第二次见呢。”

    孙局长又哈哈大笑,说:“说的好,英雄少年哪,英雄少年。”

    张兴明就翻白眼,这老家伙表面直爽豪气,看来花花肠子也没少长,和这样的人打交道更得留个心眼,别一不小心让他卖了。

    80年代最大的好处就是不堵车,无论到哪都不塞,红绿灯少的可怜。车很快就到了鹿鸣春门前,几个人下车,木友德把车停靠到一边去了。

    走近鹿鸣春大门,一股厚重的历史沧桑感迎面扑来,仿佛回到了那个旗袍马褂的年代,耳中仿若有铮铮瑟鸣响起,梅影廊花间不经意的古韵通透而出,穿体而过,让人由内到外的有了一种升华。

    (事实上,在84年的时候,老鹿鸣春已经被拆了,盖了个不洋不土的砖楼,挂了个不洋不土的牌子,饭店里就像后世乡镇街面上的一样,又破又脏,这里只是怀念吧,曾经的老店)

    84年是鹿鸣春最是名声大噪的时间,83年刘敬贤力压全国名厨,为鹿鸣春搏得了偌大的荣誉,也为自己铺就了执掌这间老店的路,从此人生得意,把炒勺翻到了国宴。

    站在门外看了一会,张兴明回头对木友德说:“木哥,上车上把相机拿过来,给我在这里拍张照片。”木友德应声过去,几分钟拿着二哥那台哈苏过来。

    孙局长也不急,有趣的看着张兴明先是陶醉,然后就伤感的,这时候又拿了相机过来,就说:“哟,哈苏啊,好机器,来,我也照一张,好多年没照过相喽。”

    别说这年头,后世就算胶片相机最火的时候,也没几个老百姓认识哈苏的,90年代中期一台国产相机几百块,日本相机三四千到一万,这哈苏的机身就是三万八千块,加上镜头就小六万的货,听老头张嘴就哈苏,张兴明不禁对他刮目相看,这老头还不是一般的有故事啊。

    几个人照了几张像,然后进到店里。

    张兴明照相是因为鹿鸣春89年就要拆了,原地起了高楼,改成鹿鸣春大酒店,91年开业,可是到了95年就因为经营不善停业,刘敬贤亲手把鹿鸣春的牌子送到了奉天博物馆,这一停就是十二年,才在原址重新开张,一个三层小楼,不过已经没有了历史的感觉,张兴明是想起了这些,想留个记忆而已。

    (我19岁学厨师,刘敬贤算是我的老师,后来在他父亲的勺园呆过一段时间,不过最后没有从事这个职业。刘氏父子厨艺盖世,作出来的菜像艺术品一样,可惜,一个搞技术的被弄去搞管理,可惜了一个近百年的字号,从此鹿鸣再无春,刘敬贤也去给中央领志做菜去了)

    进了包间,张兴明把菜谱扔给老孙,便和二哥要了茶慢慢喝,等着老孙宰他,老孙也没客气,要了四道热二道凉,虽然没要压轴菜,可也算是鹿鸣春的招牌菜了,张兴明就有点肉疼。

    点完菜老孙也喝茶,这里的茶可是真正的好茶,不说是外边有价无市的货色吧,那也是难得一寻之物,基本上都是十几元钱的档次,这时候的十几元钱,就是后世的几百上千元钱。

    喝了几口,老孙晃晃脑袋,说:“便宜你小子,熊掌没货,哎呀,好多年没吃过喽,听说这刘小子弄这熊掌得了个全国冠军,可惜呀,吃不到。”

    张兴明就拿两大白眼球看他,说:“孙爷爷,你是国家高级干部,要知道没有买卖就没有杀害,熊是国家保护动物的。”

    老孙咪着眼看了张兴明一眼,说:“没有买卖就没有杀害,这话说的好啊,有道理,有味道,精僻易懂,意义深远,好话。”

    喝了一口茶。张兴明说:“孙爷爷你原来不是语文老师吧?”老孙一愣,随即哈哈笑起来,说:“我有点稀罕你了,果然不是一般啊。”

第一百二十五章搞定模式(5)() 
菜上,老孙挥挥手,拿着筷子就吃,几个人也动筷,名家名菜就是两个字,好吃,不过后面紧跟两字是太贵。

    就这六个菜,一壶茶,消费了张兴明几百大洋,84年的几百啊,老爸的一年工资才一千出头。

    (83年鹿鸣春对外一桌席面是35块钱,家常菜,单点就有点贵了)

    吃饱喝得了出来,老孙也没说啥正事,张兴明也不急,他不说张兴明也不吱声,木友德把车开过来,老孙看了看自己那吉普,说:“你送我,下次再坐就不知道啥时候喽,享受一回是一回啊。”钻进大奔。

    车行数里,快到邮电局大门了,老孙看都没看张兴明,说:“基站我来建,公司你来搞,股份你说吧,不过,丑话说在前头,设备不能挣我的钱,机器大家一起卖,别的随你,明天拿合同来。”说完吩咐停车,下车头也不回的走了。

    车里张兴明愣了半天,道:“真,神人,也。”

    第三天,张兴明通知了电视台和报社,在省邮电局会议室开了个小型发布会,和邮电局签署了合资成立中港合资辽东和祥寻呼台有限公司的合同:双方商定,由双方共同注资组建公司,其中,中方负责辽东省境内各市寻呼基站发射塔的建设维护,占股35%,港方负责设备技术的引进及公司的运营管理,设备技术的升级,占股65%,张兴明任公司董事长,总经理另行认命,公司暂租用邮电局办公室若干临时办公,和祥记总部大楼落成后迁入总部。

    合同上未提及双方合资金额。

    张兴明的BP机计划顺利完成。

    合同签了,张兴明心里反而没有底了,这孙大局长就像一团浓雾一样弥漫在张兴明的脑海里,可是,合同签了呀,股份写的明明白白,这也作不了假啊?想不通啊想不通。

    拿着合同想了半晌,把合同往桌上一扔,去他妈的,爱咋咋的吧,先把设备弄过来是真格的,早建早赚不是。

    想了想,给赵三打了个电话:“马上到奉天来,带上丛书记的孩子,啥?住校?抓来。”放下电话,想了想,又拿起来:“喂,陈处长?你好你好,嘿嘿,说话方便吗?哦哦好的,这样,晚上出来吃个饭,嗯,没啥,就是寻呼台合同签了,庆祝一下。没有没有,就你和我,还有那个,那个啥,能不能把沈副书记的孙女……嘿嘿嘿,对对,认识一下,吃个饭,好的好的,晚上八点,我在鹿鸣春等你们,嗯嗯,好,再见。”

    再次放下电话,张兴明偏着头想了想,没啥遗漏了,一拍巴掌,站起来扭了两下,叫二哥去鹿鸣春订座位。

    下午五点半,天都黑了,北风呜呜的吹着,赵三开着吉普车进了宾馆后院,下来哆嗦着往宾馆里面跑,一个十四五岁的半大孩子跟在后面,边跑边问:“到底啥事啊哥,这一路上也不说个啥,我这跑出来我爸知道得把我腿打折。”

    跑进宾馆,热气扑面而来,赵三摘下棉帽子,抖抖上面的霜(天冷,喘气会在帽子上形成厚的白霜),搓了搓冻麻的脸,斜眼看了那小子一眼,说:“从小到大,三哥唬过你?”半大小子摇摇头。

    赵三嘿嘿一乐,拍拍他肩膀,然后搂住往楼上走,说:“走吧,上楼,进屋暖和暖和,一会你就知道了,好事,保证你爸知道了也不生气,跟你说,一会见一变态,比你还小,不过咱得听他的,懂不?他和你家老爷子也是平起平坐说话呢,好像前几天还去你家了,今天是他叫你来的。”

    半大孩子就瞪大了眼睛问:“我操,这么牛逼,谁呀?”

    赵三摇摇头,说:“说了你也不认识,马上看着了,跟你说真格的,和他客气点啊,不吃亏。”半大孩子点点头,一脸好奇。

    上了三楼,几个香岗人满嘴鸟语的擦身而过,半大小子扭着头看,小声说:“这啥人哪?说话听不懂呢,瞅着够洋气的。”赵三回头斜了一眼,说:“香岗的,这楼上住十来个呢。”

    “香岗人?哇,有没有明星啊?他们来这嘎哈呀?”

    赵三拍了他一下,说:“香岗人就是明星啊?香岗也有老百姓,嘎哈,来打工呗,就是我说那变态的手下。”

    半大孩子站住,惊奇的问:“他手下全是香岗人哪?我操,你不是说他比我还小吗?他嘎哈的呀?”

    赵三就推着他走,房间门大部分都半开着,房门上已经钉上了铜牌:奉天市政府和合工业园区联络处,和平区政府和祥酒店工作组,大东区和合工业园区工作组,香岗和合实业集团大东工业园区项目筹备办公室,香岗和祥记实业公司和平区酒店项目筹备办公室,赵三一边走一边扭头看,半大孩子也看,说:“这香岗公司挺牛啊。”

    赵三靠近他小声说:“啥**香岗公司啊,就咱南坟的。”

    半大孩子瞪大了眼睛:“真的呀?”

    二哥正好从里面房间里出来,后面还跟着王海,看见赵三说:“到了啊?等你半天了,这谁呀?”赵三说:“二明打电话说必须来,也不敢不来啊,这一道啊,差点没把我冻死,操。这丛书记家小子,小时候总跟着我跑呢,现在大了,嘎子,叫二哥。”丛嘎子点点头,叫了声:二哥。

    二哥点点头,伸手拍了拍丛嘎子肩膀,说:“二明在里面呢,去吧,我去接人。”领着王海下楼去了。

    丛嘎子看着二哥背影小声问:“这谁呀?挺牛的呢。”

    赵三白了他一眼,说:“人家随便买辆车都是四百万,你说牛不?”

    丛嘎子就张大嘴巴看着赵三。

    赵三拉了他一把,两个人顺走廊往里走,说:“二力子你不认识,小时候俺们总打架,不太在一起玩,后来关系处好了你都搬走了,嘎子我跟你说,别看你爸是书记牛逼,人家现在是香岗老板,兜里全是钱,不比你爸差啥。

    看着没?人家来奉天盖楼,奉天市政府区政府全派人来蹲着,干啥?给人跑腿,牛逼不?看刚才跟后面那人没?奉天市政府给派来的司机,就来给开车的。”

    丛嘎子弊半天:我操。

第一百二十六嘎子(6)() 
“满走廊就听你在那白话,来了就赶紧进来吧,还得请你啊?听你说那些话?牙疼啊?让人听见成怎么回事了,嘴大漏风的货。”张兴明站在里面房间门口皱着眉头看着这俩人。

    赵三在丛嘎子耳边小声喳喳:“二力子跟他混的。”挤出满脸笑容走过去拥抱,被张兴明躲开了。

    进屋,屋里那叫温暖如春,赵三和丛嘎子脱了大衣,坐在沙发上,张兴明拿杯来给两个倒了水。

    赵三端杯喝了一口水,说:“啥事啊这么急?差点没冻死在半路上。”张兴明上下瞄了他几眼,说:“这是丛书记家孩子?”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