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情道》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天地情道- 第15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你们为什么这样看着我?!”

    朱丹臣想了想走到了段誉的面前说道:“世子,让臣帮你把把脉。”

    “好吧!”段誉笑呵呵的把手递给了朱丹臣。朱丹臣挽起了段誉的衣袖,仔细的把起了脉。大约过了半炷香的功夫,朱丹臣拱手道:“恭喜世子!”段誉好奇的问道:“恭喜我什么?!”不等朱丹臣回答,道姑开口道:“誉儿,你要感谢延庆太子,他把他毕生的功力都传给了你!”

    “什么?!”不等段誉反应过来,朱丹臣有些不敢相信的看着带着笑容坐在地上已经死去多时的残废问道:“王妃,你怎么知道他就是延庆太子?!”道姑苦笑了一声编了一个谎说道:“他没有被毁容的时候我见过他!虽然现在他面目全非,但是仔细看看还是能够把人认出来的!”

    数天后,古笃诚带着仪仗来到了道观,迎接段誉母子返回镇南王府。回到都城,朱丹臣先面见了保定帝把延庆太子的事情,一五一十的上报给了保定帝。保定帝听完朱丹臣的叙述,轻叹了口气说道:“他能够在最后时刻,醒悟过来悬崖勒马!真是难得啊!”

    朱丹臣犹豫了一会说道:“陛下,臣一直觉得这件事里面有些蹊跷!”经朱丹臣提醒,已经有些明悟的保定帝沉吟了一会说道:“这件事已经过去了,也没有必要深究了!这段时间辛苦你们了,你先下去休息吧!”

    “遵旨!”朱丹臣向保定帝行了个礼退了出去。等朱丹臣离开后不久,皇后走进了保定帝的书房。看到愁眉不展的保定帝,皇后问道:“陛下何事如此愁眉不展啊?!”保定帝把延庆太子的事,告诉了自己的皇后。

    听完保定帝的叙述,皇后叹了口气说道:“当初刀白凤生誉儿的时候,我就觉得日子不对。现在看来十有八九誉儿是刀白凤和延庆太子的儿子!不过不管怎么样,誉儿总归是我们大理皇室的血脉!”

第238章 倒霉的鸠摩智(上)() 
半个月的时光一转,由于段正淳不知道段誉不是他亲生的,还以为段延庆把功力传给段誉是不想大理皇室血脉断了,以为这次自己赚了一个大便宜。于是每天派人看管段誉,逼迫段誉习武。

    而住在万劫谷中的周烈阳和钟灵的感情越来越好。看得钟万仇和甘宝宝两个人是喜上眉梢。一天晚上,闲来无事的钟万仇走进了周烈阳居住的房间。正在看书的周烈阳看到钟万仇笑着行礼道:“伯父,这么晚来找小侄有什么事吗?!”

    钟万仇咳嗽了一声说道:“周贤侄,这我看你与我家那丫头相处的非常好,我想把她许配给你,不知道你意下如何?!”周烈阳挠了挠头说道:“小侄何德何能受伯父如此青睐,小侄真是汗颜啊!”

    “怎么?!”钟万仇装作不悦的看着周烈阳说道:“难道我的女儿长的丑陋,配不上你?!”周烈阳摇头道:“伯父此言差矣!并非小侄嫌弃灵儿,而是家师不允许我在二十五岁前婚配!”

    “哦!”钟万仇犹豫了一下问道:“这是为何啊?!”周烈阳笑着扯起了谎,说道:“伯父有所不知!本门武功必须童男之身方可修炼,我十岁开始修炼,十六岁小成,二十岁刚刚踏入大成。二十五岁方能圆满!如果在次之前泄身,我功不成是小,那女子受不了我纯阳之力,也将有信命之忧!”

    钟万仇摸了摸胡须,沉思了一会说道:“你现在二十一岁,再等四年,我家灵儿也等得起!这样吧!你们两个先订婚,你看怎么样?!”

    周烈阳眼珠子一转笑道:“既然如此,那就恭敬不如从命!”说罢周烈阳向钟万仇行礼道:“小婿拜见岳父!”

    “哈…哈…”钟万仇放声大笑了几声,满意的拍了拍周烈阳的肩膀说道:“好了时间不早了!你也早点休息吧!”说罢钟万仇迈着八字步走出了周烈阳的房间。等钟万仇走后不久,钟灵溜进了周烈阳的房间,快步来到了周烈阳的身边说道:“大哥哥,你带我出去玩吧!”

    周烈阳摇了摇头说道:“灵儿,这几天不行!过两天我正大光明的带你出去玩,你看如何?!”

    “啊!”钟灵边皱着眉头边挠头道:“大哥哥,我爹是不会让我跟你走的!我们还是趁今天晚上溜走吧!”周烈阳笑了笑说道:“我什么时候骗过你?!你放心,最多三天,我就带你正大光明的离开这里去外面玩!”

    钟灵嘻嘻一笑,说道:“大哥哥,你可要说话算数!”说罢钟灵一溜烟的跑出了周烈阳的房间。看着钟灵离去的背影,周烈阳盘算了一下时间,心中暗道:“差不多也该到了鸠摩智去天龙寺索取《六脉神剑剑谱》的时间了!也该是我横插一脚的机会到了!”

    第二天一早,周烈阳被钟万仇派来的佣人叫到了大厅,书写了一份婚书,双方交换了信物之后,周烈阳对钟万仇说道:“岳父,小婿过几天要去天龙寺办一件事,我想带灵儿一起去!不知岳父是否同意?!”

    听到“天龙寺”三个字,钟万仇皱起了眉头,问道:“你去天龙寺做什么?!”周烈阳笑着回答道:“奉师命,取回《六脉神剑剑谱》!”

    坐在钟万仇身边的甘宝宝忍不住问道:“《六脉神剑》不是段家的武学,这个跟你师傅有什么关系?!”周烈阳回答道:“《六脉神剑》和《一阳指》是我派先祖传授给还是海通节度使的段思平,如今段思平死了那么多年,而且《六脉神剑》段家也没有人炼成,所以这次家师让我去天龙寺收回《六脉神剑剑谱》。”

    “原来如此!”钟万仇嘀咕了两声,随后搓着手,一脸琐碎的看着周烈阳问道:“贤婿,我到现在还不知道令师是谁!”周烈阳回答道:“家师黄裳!”

    “皇上?!”钟万仇微微皱起眉头。看到钟万仇的表情,周烈阳笑了笑心中暗道:“看来今天不露一手是没有办法蒙混过关了!”想明白后,周烈阳笑着对钟万仇说道:“岳父,想必你对小婿的武功有些怀疑,那么小婿就露一手给岳父您看看!”说罢周烈阳走到了边上,拿起了一个大铁盾,放到了左侧的椅子上,说道:“岳父,请看仔细了!”随后周烈阳运气了《丙寅元阳神功》,施展出了元阳神火,直接把铁盾从中间切割开了。

    站在周烈阳身后的钟万仇和甘宝宝两个人看的是目瞪口呆,过了大约一盏茶的功夫,钟万仇和甘宝宝两个人才反应了过来。这时钟万仇就听到钟万仇说道:“贤婿,既然你有要事要办,那老夫也不拖你的后退了!灵儿,我已经把她许配给你了,你愿意把她带在身边,老夫也没有意见。”

    周烈阳听到钟万仇的话,笑了笑,拱手道:“既然岳父您答应了!小婿我这就跟灵儿去说!明天一早我们就走!”说罢周烈阳跟钟万仇和甘宝宝两个人拱了拱手,快步离开了。

    得知明天可以离开万劫谷,钟灵兴奋的一晚上没有睡着。第二天天还没有亮,就把周烈阳从被窝里拖了出来。提着小包裹拉着周烈阳离开了万劫谷。

    出谷后,钟灵跟周烈阳并肩而行,好奇的问道:“大哥哥,我们去什么地方啊?!”周烈阳笑道:“我们先去天龙寺,我有事要办!办完后,我带你去江南一游,你看如何?!”钟灵低着头回答道:“昨天你走后,爹爹和娘跟我说他们把我许配给了你!让我今后听你的!”

    周烈阳笑着把钟灵揉进了怀里边走边说道:“灵儿你就放心吧!大哥哥以后一定不会亏待你!”

    两个人一路走,一路玩。两天后周烈阳带着钟灵来到了离开天龙寺不远的小镇找了一家客栈住了下来。住下后,钟灵问道:“大哥哥,我们什么时候去天龙寺?!”周烈阳笑了笑回答道:“我们在这里玩两天,现在去还不是时候!不过这两天,你必须把我教你的那些武功学会!”钟灵想了想点头应了下来。

    就在周烈阳和钟灵两个人住进客栈的时候,保定帝段正明收到了天龙寺的求援信。看我信中的内容,保定帝把朝政交代好之后,连夜赶去了天龙寺。

    到了天龙寺,保定帝被一个小沙弥带进了一座偏殿。进殿后,段正明扫视了一圈认出了两个枯黄津瘦的僧人法名本观、本相,都是本因方丈的师兄,那魁梧的僧人法名本参是本因的师弟。他只知天龙寺牟尼堂共有‘观、相、参’三位高僧,却不知另有一位僧人,当下躬身为礼。本观等三人微笑还礼。那百壁僧人不知是在入定,还是功课正到紧要关头,不能分心,始终没加理会。不过段正明还是一脸认真的行礼道:“段正明拜见众位大师!”

    站在边上的本因方丈,关上门,听到一阵机关响动之后,面壁的老僧开口道:“吐蕃大轮明王以派人送来拜帖,三日后来我天龙寺求《六脉神剑剑谱》!”

    听到“六脉神剑”四个字,段正明心中咯噔一下,因为他心中清楚,天龙寺的存在就是为了保护《六脉神剑剑谱》。六脉神剑是天龙寺的震寺之宝,同样也是大理段氏最高武学。就在段正明出神的时候,面壁老僧又开口问道:“你是我段氏俗家第一高手,如能联手共御强敌,必将成功的保留下《六脉神剑剑谱》。不知你是否愿意?!”

    段正明回答道:“弟子愿意!”这时站在边上的本因接口说道:“本寺虽藏有此经,但说也惭愧,我们无一人能练成经上所载神功,连稍突击堂奥也说不上。枯荣师波所参枯禅,是本寺的另一路神功,也当再假时日,方克大成。因此这次对敌只有依靠六脉神剑。目前咱们倘若分别练那六脉神剑,不论是谁,终究内力不足,都是练不成的。我也曾想到一个取七的法子,各人修习一脉,六人一齐出手。虽然以六敌一,胜之不武,但我们并非和他单独比武争雄,而是保经护寺,就算一百人斗他一人,却也说不得了。只是算来算去,天龙寺中再也寻不出第六个指力相当的好手来,因此连夜请你前来相助。”随后本因从枯荣大师手中接过了六脉神剑的一路剑谱递给了段正明。

    一转眼三天过去了。清晨整个天龙寺牟尼堂一片宁静。远处传来了一阵敲锣打鼓的声音。站在寺门口本因方丈看到鸠摩智行礼道:“明王大驾,请移驾牟尼堂。”鸠摩智点头,单手合什道:“有劳方丈引路!”

    在本因的指引下,鸠摩智走进了牟尼堂,向枯荣大师合什为礼,说道:“吐蕃国晚辈鸠摩智,参见前辈大师。有常无常,双树枯荣,南北西东,非假非空!”

第239章 倒霉的鸠摩智(中)() 
枯荣大师心中一惊,不过脸上依旧表现的波澜不惊,带着一些嘲笑的语气说道:“大轮明王博学津深,果然名不虚传。一见我在面便道破了我所参枯禅的来历。”枯荣知道坐在周围的本字辈弟子不明白他和鸠摩智打的禅语,缓了口气解释道:“当年世尊释迦牟尼在拘尸那城娑罗双树之间入灭,东西南北,各有双树,每一面的两株树都是一荣一枯,称之为‘四枯四荣’,据佛经中言道:东方双树意为‘常与无常’,南方双树意为‘乐与无乐’,西方双树意为‘我与无我’,北方双树意为‘净与无净’。茂盛荣华之树意示涅般本相:常、乐、我、净;枯萎凋残之树显示世相:无常、无乐、无我、无净。如来佛在这八境界之间入灭,意为非枯非荣,非假非空。”说罢枯荣手一挥,一个蒲团推到了鸠摩智的面前说道:“明王原来,老衲未能远迎,还望赎罪!明王请坐!”

    鸠摩智道谢后顺势坐下后双手合什,做出一副虔诚的样子说道:“佛曰:不生不灭,不垢不净。小僧根哭鲁钝,未能参透爱憎生死。小僧生平有一知交,是大宋姑苏人氏,复姓慕容易,单名一个‘博’字。昔年小僧与彼邂逅相逢,讲武论剑。这位慕容先生于天下武学无所不窥,无所不津,小僧得彼指点数日,生平疑义,颇有所解,又得慕容先生慨赠上乘武学秘笈,深恩厚德,无敢或忘。不意大英雄天不假年,慕容易先生西归极乐。小僧有一不情之请,还望众长老慈悲。”

    隐蔽在牟尼堂对面菩提树上的钟灵听到鸠摩智的话,撇着嘴轻声说道:“大哥哥,这个吐蕃和尚怎么这么不要脸啊?!他想学六脉神剑就说他想学,为什么还要绕那么大一个圈子啊?!”

    周烈阳笑着回答道:“自从两晋南北朝开始,佛教在中原大兴,其实真正虔诚礼佛的寥寥无几。其余的全师沽名钓誉之辈。”说着周烈阳示意钟灵继续看下去。

    就在周烈阳和钟灵说话的时候,本因方丈反驳道:“明王与慕容先生相交一场,既是因缘。如今缘起缘灭,慕容先生已经魂归西方极乐。明王与慕容先生的缘分已尽。慕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