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教武周》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调教武周- 第16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妾身听说有王爷造反了?”上官婉儿见唐冠愁眉不展,鬼使神差的说出这么一句话来,唐冠闻言又是一惊,抬头道:“谁和你说的?”

    上官婉儿听他语气不善,不由有些害怕,她虽然隐约能感受到唐冠对其保护的意味,可她本就生在政治世家,对于这种事向来很敏感,如今宗室谋反失败,诸王被捕入京已经人尽皆知,上官婉儿从下人嘴中都能耳闻。

    唐冠见她楚楚可怜的模样,心中一软,知道自己语气太强硬了,柔声道:“婉儿,我不想让你再和那些人接触,是为你好,你懂吗?”

    上官婉儿闻言轻轻点头,而后还是有些不甘,唐冠一人背负着沉重的枷锁,可他独自沉思的模样又恰恰是她最喜欢的时候。

    唐冠见她点头,这才继续沉吟起来,就在这时上官婉儿突然出声道:“你真会娶我吗?”

    “会。”唐冠闻言毫不犹豫的回应,随即才听清她的问题,不由有些讶异的看向上官婉儿,自她醒来,这还是第一次主动与自己说那么多话。

    上官婉儿见唐冠斩钉截铁的回答后,似乎有话要说,可是犹豫片刻后又欲言又止,唐冠曾说他最讨厌自己的小聪明,她不知道自己到底是真聪明还是假聪明,只是她突然猜到了唐冠在想什么。

    唐冠见怀中人儿吞吞吐吐,心中却暗暗一喜,这是一个良好的开端,她向来寡言少语,唐冠喜欢清静女子不假,但却不喜欢哑巴,更何况还是带有赌气性质的小性子。

    可是唐冠没料到的是犹豫半天的上官婉儿竟然说出这样一番话来:“小郎君,宗室诸王造反被捕,你是在想更进一步取信于她,亲自审理这伙人是也不是?”

    “嘶。”听到这,唐冠倒吸一口凉气,险些就想将怀中上官婉儿马上丢出去,以为这是一个冒牌货。

    还有上官婉儿口中的那个“她”更让唐冠背脊生寒。

    可是唐冠似乎意识到什么,随即点点头,上官婉儿像是故足了勇气继续说道:“这伙人理应交由大理寺初审,可是他们犯的却是谋逆,御史台中有一相公名为周兴一定会插手,今夜你肯定见过了是也不是?”

    眼前女孩说这些话时眼也不眨,只见上官婉儿似乎不想停顿,继续说道:“此人可怕异常,郎君肯定也已察觉,也最有可能被她所用。郎君所顾虑的是如此狠人插手,你便不能参与其中取信于她。”

    唐冠越听越惊。慌忙定住心神道:“绝对是他,来俊臣虽狠。其实不堪大用。”

    上官婉儿闻言却不理会,摇头道:“她不会找周兴,也不会找来俊臣,也不会是郎君你。”

    听到这,唐冠早就陷了进去,也顾不得上官婉儿怎么突然冒出这些话来,愣神道:“那会是谁?”

    上官婉儿闻言道:“阿猫阿狗。”

    “嗯?”此话一出,唐冠脑中乱麻像是被一刀斩开,他一直将心思放在谁的落井下石技术最高上。却忘了武曌本人。

    上官婉儿隐晦的话语却让他猛然醒悟过来,何必苦苦纠结在抢功之人是谁身上,武曌想看到的不正是自己表忠心,只需要主动毛遂自荐,不管委任与否,都能得她信任。

    首先凡是姓武的是不可能亲自审,太著名的走狗酷吏也会被议论,那武曌肯定会先找个无名小卒胡乱审一审,以示公正。

    想到这唐冠眼前一亮。可随即又意识到什么,骇然看向上官婉儿。

    “可怕的上官婉儿,难怪她能称量天下。”唐冠心中那久违的恐惧终于再次被挖掘了出来,他以前害怕的正是这个。

    上官婉儿似乎是鼓足了所有勇气说出这番话来。只是不想看到一件简单的事情放到唐冠眼前却难如登天。

    良久后唐冠发出苦笑,他突然发现自己在她面前相形见绌,自己千思百转不敌她道听途说。巾帼女相,称量天下。好在她的聪明不是针对他的。

    这样一颗玲珑剔透的心现在却归了自己,唐冠突然觉得自己好辛运。他能看出上官婉儿美眸中的不安。

    是的,若是以前的她说出来,指不定唐冠会做出什么来,可是现在却不一样,唐冠连自己的命运都敢交出来,更别提这就是她的本性。

    其实上官婉儿也是挣扎了半天,才说出这些话来,她久居宫中,论在朝时间比起半路杀出的唐冠还要多了几倍有余,原本这段时间正是她显露头角,参与政事的时候,可现在却成了唐冠身边的小女人。

    可就如之前所言,她想帮唐冠,她读懂了自己情郎的心,或者说她看到了唐冠脑后的反骨!

    可是说完她又后悔了,何况唐冠不止她一个女人,一时间,上官婉儿有些忐忑起来。

    这时唐冠却将她往怀中紧了紧道:“答应我,不要骗我。”

    这有些突然的话语落到上官婉儿耳中,让她娇躯一颤,唐冠心中其实也有些复杂,他确实有点害怕刚才那样的她,万一有一天她把这份可怕拿来针对身边的人,这是唐冠不想看到的,他明白让一个女孩心甘情愿的和其他人分享一份爱是不可能的。

    林雨薰是唐冠放在手心中的另一个女子,她聪慧却不用心机,比上官婉儿多了一份善良,上官婉儿是唐冠见过的所有女子中,唯一一个可以和武曌相提并论的奇女子。

    而上官婉儿与唐冠近在咫尺,两人间呼吸可闻,她从下定决心就此委身唐冠的那一刻,就没想过要害他,但是想起唐冠会用同样的神态,同样的语气对另一个女子,她就有一种难言的愤怒。

    可是上官婉儿终究还是温声道:“我答应你。”

    唐冠闻言傻笑望着上官婉儿道:“那你给大爷笑一个。”

    此话一出,所有气氛顿时消弭,上官婉儿闻言俏脸一板。

    随即,她勉力脱离了唐冠怀抱,唐冠见状不死心道:“就一个!”

    她却依然不言不语,坐到床边轻轻将花鞋除去。

    唐冠似乎养成了一定奴性,一见到她白皙小脚,便想去打水。

    可直到为其梳洗时,唐冠还在不死心的喋喋不休。

    “笑一个呗,你都和我说话了,肯定不生气了。”

    “不笑老的快,老了我就不要你了!”

    上官婉儿任由其握住小脚在水中洗刷,她已经习惯了唐冠的抚摸,她知道有一天眼前这个少年会成为她的丈夫,上官婉儿满是温柔的望着低头伺候还喋喋不休的唐冠。

    突然,她很想满足他这个要求,对他笑一下,可是唐冠的下一句却让她这个念头一下就没了。

    “你不笑就不笑,那大爷给你笑一个吧!”(。。)

第二百四十三章:无良校长卖小七() 
(看书评区很多书友说那张序是败笔,其实那是我后来特意添上的,书友可能觉得这样一来就剧透了,提前得知了结局,其实不是,染指只能保证那个序有他的用处,到了完本时,大家就会明白,另外情节很快就会有一个大转折)

    

    这朝朝暮暮相对,日日夜夜共处未必是真,这分分合合不聚,离离散散不合也未必是假。

    而唐冠在与上官婉儿不断靠近的路上,却应了这样一首引以为证的小诗:

    未卜三生愿,频添一段愁。

    闷来时敛额,行去几回头。

    上官婉儿将本性晒于唐冠眼前,倒是让唐冠有些自惭形秽,此女对政治的敏感远超他的预料,若不是有太平公主横插一刀,来了个狮子搏兔,两人一朝为敌,唐冠能预料到自己恐怕未必是其对手。

    但毫无疑问上官婉儿终究对唐冠卸掉了心防,两日来话也逐渐多了起来,只是唐冠还是未见其笑貌。

    此间儿女私情暂且一笔带过,唐冠本以为诸王入京必然会早于弘文馆开馆,没想到他们犹如龟爬,似乎进行着与武曌最后的拉力,又是两日,长安依然风平浪静。

    长安,饱舍。

    此时暮更初响,唐冠却已经起身。

    “你歇下吧,我有些事要进宫。”

    唐冠见自己的动作吵醒了枕边人,出声安抚道。

    上官婉儿揉着惺忪的睡眼慢慢起身。在床上半跪着身子伸手帮唐冠整理衣物,两人间动作倒是像极了老夫老妻。

    唐冠伸开双臂。任上官婉儿小手灵活游走。

    上官婉儿一边为其更衣一边说道:“弘文馆开馆了?”

    “恩。”唐冠闻言不置可否的轻恩一声,他知道只要她有心。什么事也瞒不过她,与其如此,还不如拿出来商议。

    上官婉儿闻言却没有多说,直到帮唐冠整理衣领时才说道:“要讲的是《五经正义》,你会吧?”

    初起的她声音清冷,唐冠闻音一笑道:“你还真以为我不学无术啊。”

    上官婉儿闻言默不作声,唐冠见收拾完毕,便对其一笑,推门而出。

    上官婉儿待他走后。却从枕下摸出了那本怪书,虽然看不懂,但还是若有所思的一页页翻了起来。

    唐冠出门,一阵冷风吹过,头脑顿时清醒了不少,他知道她是在担心自己进士出身不通明经,其实只是唐冠没有选择那条路而已。

    唐冠见门外马车泊好,知道是常鹰早起,当即便想出门。可走出几步他又想到什么,走到小七门前一阵乱敲。

    “吱啦。”门被打开,小七揉着眼望着唐冠,嘟囔道:“冠哥。干什么?”

    唐冠见状笑道:“带你去上幼儿园。”

    小七:“。。。。。。。。”

    。。。。。。

    大明宫前庭。

    天蒙蒙亮,宫中却见人影绰绰,三省之侧有一经久未开之阁。轰然洞开。

    宫娥太监忙成一团,洗涤擦拭。只见此殿宽阔明快,隔成大小两个区域。大的那块桌案齐备,有香炉在案,有圣贤画像列于其上。

    乍一看还以为如此宽阔的大殿是一个学堂,再一看这还真是个学堂,只是比起民间书院阔气不知多少。

    而在殿后丹陛下,又有一群士子打扮之人束手而立,他们个个一言不发,有的对四周环境大感好奇,偷偷四处打量。

    这群人高矮不等,借着暮色可以分辨出其间年岁最大者看起来也不过十一二岁的少年郎,小的却是只有五六岁启蒙童。

    这一群人身前又站一启蒙孩童,可与身后一干人不同的是,此人竟身着黄袍,看起来胖乎乎的甚是可爱。

    而后面的一干小士子似乎对这小胖子有些畏惧,各个保持着一定距离,不敢直视。

    此胖无他,正是武曌皇孙,李旦之子李成器,难得的是他倒是没有对自己的身份如何在乎,似乎很想进入后面“小伙伴”们的圈子,可是他退一步,其他人便退一步,他进一步,其他人也进一步,书一定要保持着尊敬的距离。

    小胖子试了半天,也只好不了了之,平日他和父亲深居东宫,足不出户,好不容易见到那么多同龄人,却又对自己如此冷淡,一时间心中不由有些失落起来。

    只听人群中有两名半大少年窃窃私语,似乎相熟。

    “姚兄,怎么未见老师?”

    “听家中大人说咱们是要拜入小相公门下。”

    “状元郎?”

    说罢,这少年有些不以为意道:“我爹说他是因为讨好了陛。。。”

    “嘘。”姚姓少年闻言大惊,慌忙阻住同伴说话。

    此间二人年岁最长,一名乃是雍州刺史吴庸之子吴开泰,一名乃是岐州刺史之子姚华。

    两人生于贵族家庭,自小交好,原因自不用多说,吴庸虽然常遭人腹诽,可能混到刺史职位,也不是易于之辈,唐冠私下里被人称为“小相公”,小官自然不敢这样议论,敢这样称呼的都是有银鱼在身的大员。

    是以二人不比周围刚刚接受完启蒙教育的幼童,来这弘文馆便是为了镀金深造一番。

    姚华似乎较为冷静,见吴开泰竟敢议论唐冠,心中不由有些发毛,唐冠的名字在其父辈口中早已传成近妖之人,一入朝,天后便为其将杭州刺史抄家,到了他们这年龄,待个一两年便要博取功名,对于朝中之事姚华还是知之甚详的。

    吴开泰见姚华怕成这样,心中暗暗腹诽一句。他与其父吴庸身材倒是像得紧,年纪轻轻。便大腹便便。

    一时间上到下胖皇孙下到大胖吴开泰都在暗暗等待着他们那无良的“校长”唐冠。

    与此同时,殿前却不紧不慢出现了三人。

    只见走来的三人却是一名内监引领着两名少年。一名正是唐冠,而他身后却跟着一个小尾巴,正是被他拉起的小七。

    唐冠一直苦于无暇教导小七,这时有免费的师资力量,不用白不用。

    而小七自然不大情愿,呐呐的跟在唐冠身后。

    “来了。”

    此时才发现原来除了殿后学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