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教武周》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调教武周- 第19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看到这,常鹰哪还能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不由连连后退几步,面上现出不可思议的模样。

    “怎么会这样。。。不可能。。。”

    唐冠将他视作兄长,没想到这一去竟成永别。

    当即他也顾不得许多,跨前一步,双手紧紧抓住小七臂膀沉声道:“你别哭,告诉我,到底怎么了?”

    唐梁君似乎在极力忍耐,憋红了眼睛,不让懦弱显露出来,良久后竟然逐渐平复下来,但却不回复常鹰的问题。

    他不想说到底怎么了,因为他不相信唐冠会死!

    “那个女人呢。”良久后,唐梁君出声询问道。

    “你说小娘子?”

    “是。”

    常鹰闻言默不作声,他不知道小七为何发生了这么大的变化,上官婉儿是唐冠嘱托他保护的人,在没有弄清事情始末之前,最好还是谨慎对待性情大变的小七。

    唐梁君见状出声道:“常大哥,我一会便告诉你,我想去那个小姐姐那里拿点东西。”

    “东西?”常鹰闻言眉头一皱,可思量片刻后,还是点头道:“好。”

    说罢,两人起身出门,直奔上官婉儿房中,就如我们曾今说过的一道人情,出门在外的男儿归家,女子去接是不吉利的,是以上官婉儿一直候在这里。

    当二人敲开上官婉儿房门,上官婉儿开门见到小七后不由面现喜色,可是左右看了一眼后,立即俏脸一变。

    唐梁君面色之难看自然不用多说,常鹰也满脸阴沉道:“娘娘,小郎君进宫还没有回来。”

    “进宫?”上官婉儿闻言黛眉一皱,还是将门打开放二人进来。

    唐梁君自始至终连她的眼睛都不敢看,他知道唐冠对她的情愫,他与武曌从某一点上来讲是相似的,那就是在没确定唐冠是生是死之前,便要绝对的不相信,他们都不保持着那份希望。

    与此同时,他们也要尽自己最大所能保护好唐冠所在乎的一切。

    人的彻悟与其所承受的痛苦深度是相等的。

    唐梁君话也不说直奔唐冠挂衣之处,一件朝服静静挂在上面,小七伸手拿过,上官婉儿见状黛眉紧皱,似乎意识到了什么。

    不知是因为自惭还是痛苦,唐梁君直到临出门才轻声道:“婉儿姐姐,冠哥很快就会回来的。”

    说罢,便与常鹰一道扬长而去,留上官婉儿站在原地愣愣发呆,似乎整个世界都塌陷了一般。(。。)

第二百九十二章:三生少年冠军候(二十六)() 
唐冠、程务挺战死于落马涧,老将“班师”被抬入凌烟阁中!

    此事根本瞒都不需要瞒,当时是众目睽睽,消息一经走出,可谓是像一颗重磅炸弹,炸的满朝文武泛起轩然大波。

    一时间众说纷纭者有之,幸灾乐祸者有之,不可置信者有之,其中武氏哥俩心情最为复杂,他们花了那么大的力气讨好唐冠,竟然说死就死。

    若是没记错,此人过了这个年,也才仅仅十一岁,这可当真是匪夷所思,人言英年早逝,夭折,天妒英才种种词汇用在他身上一点都不过分,而且还显得不足。

    尽管嫉恨唐冠,鄙夷唐冠的朝臣不在少数,可他们也从不否认唐冠确有奇才,出口皆是文章,小小年纪行起事来也是狠辣果断。

    再说程务挺被武曌下旨抬入凌烟阁一事,这也是建国以来极为轰动的消息,军方各个呆若木鸡,当年薛仁贵被冠战神名号也没有享此殊荣,程务挺一生虽然有功,但也不至于强过薛仁贵。

    可是当他们亲自去祭拜时,才知道消息时真的,凌烟阁二十四幅肖像又添一位,名列第二十五位,这可是军人之圣地。

    武曌一回京便动作连连,没有人知道她这次所谓的“大获全胜”到底发生了什么,只知道文武皆受波连,就在文臣有人暗暗自喜朝中终于少了一个无论做什么都会他被压一头的奇葩时,又一调令猛然传开。

    唐冠的家世鲜少有人清楚,也不知道从哪里冒出来一个名为唐梁君的弟弟竟然受萌阴暂替其兄职位。这可就有点玩味了,看来武曌还是对唐冠念念不忘。

    尤其是武氏哥俩。当看到唐梁君进朝听旨时,差点惊掉眼眶。这可不就是唐冠那个小书童,当真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唐冠身死,很多人也乐得轻松,毕竟朝中有个“小姑父”,不能碰,不能惹,放谁谁都难受。

    这下可好。这才刚死,又蹦出来一个,这唐家还真是实现了“男宠量产化”。

    而且看其模样比唐冠出众不知多少,一时间又让人心情复杂起来,好在这个唐梁君除了模样妖冶以外,似乎并没有太大本事,每日深居简出,鲜少与不相干之人接触。

    就在众人以为就此平息,都在暗喘一口气之际。武曌又连发十一道调令,加紧催办张远辉部搜寻唐冠。

    当然这在外人看来只能心中腹诽,想来也是,两人在朝时说不上如胶似漆。也称得上人尽皆知,就权当武曌不死心的自娱自乐吧,反正苦了的还是那些接命搜索之人。张远辉可真是祸从天降。

    当然这些接二连三的大动作让不少人嗅到了不一样的味道。

    虽然武曌回朝以后还是像以往一般临政听朝,甚至比以前更加仔细认真。可是她御驾亲征,大获全胜的消息在民间引起了轩然大波。威望一下被推倒了顶峰。

    再加上明堂落成在即,一年之内修建明堂,扫平宗室反王,御驾亲征,这不仅让平头百姓觉得只有真命天子与神才能做到,也让他们这些亲身参与进来的大贵族一阵心摇神炫,似乎已经看到了武曌龙袍加身,喝令天下的模样。

    武曌的疯狂还在继续,但是她也产生了一些不为人知的变化,常年陪在其身边的侍女发现自从陛下一回宫,便时不时的去往明堂修建处,在一片叮叮当当声音中发呆。

    而她所站的地方却是她与唐冠最后在长安相处的地方,也是她决定进行这场可笑的御驾亲征之地。

    她的目的达到了,那就是一场胜利,迅速推动民间威望,可是代价大的匪夷所思,无情如她突然觉得自己的心空了,望着眼前梦中天宫,唐冠亲手描绘出的建筑,是他给她最后的礼物。

    他就像一块仙石,在自己需要他的时候降落在了手心,可笑那时自己虽然识货,可还是不够识货。

    当她觉得自己不需要了,正在犹豫要不要将他抛开时,他却自己飞走了,他是有灵性的,帝王不要,便要回归天地,正如他起初所言,他累了,他想回家。

    武曌立于高台之上,晚风习习,凤袍在风中飘拂,她一生遇到了两个触动了她心弦的男人,一个是在飘零无助的少女时代,一个却是在如日中天的此时。

    为什么?她每前行一步,都要付出那么大代价,刺痛了自己,也害惨了别人,就因为她生为女子之身,却得天命眷顾,却受礼法约束?

    她灭杀了自己的骨肉,将自己丈夫诛心,当她想要回头去寻回那个埋藏在记忆里的人时,他却对她说皈依。

    现在!她身为人间帝王,还是保不住她所爱,这帝王,做了又有何用!?

    武曌凤眸微红间从袖中取出一道文书,启开之后一个个名字列在其上,武曌望着最上边大大的唐冠二字,突然笑了。

    随即,接过背后侍女递来的玉笔,竟然提笔缓缓将自己的名字与唐冠二字重合,两人的命运就如同这个字一般疯狂的纠缠在一起。

    。。。。。。。

    命这种东西,信则有,不信则无。

    毫无疑问,古人大多数还是相信的。

    若非如此,岂会有“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莫强求?”

    一为天命,一为人命,一为万物之命。

    就在晚风朝霞中的武曌对自己的命运感到无可奈何与徒然时,也有一女面色憔悴的倚着门栏质疑是不是自己害死了情郎。

    此女生于王侯将相之家,本应受享荣华富贵,怎奈何家破人亡。

    又可怜少女的幸福才刚刚开始,便又结束。

    是不是,对她好之人就该死?

    是不是,她与武曌其实就是一种人,一种本不该禁锢于女儿身的神人?

    是不是,上官婉儿,就不应该叫上官婉儿!?

    又是一月了无音讯,没有人告诉她到底发生了什么,但是她自己也能知道,当唐梁君披上了唐冠的朝服,她便明白了一切。

    “小郎君,到了。”

    门口传来动静,常鹰与唐梁君一道走进,唐梁君抬头望了一眼那每日倚栏盯着门口看个不停的人儿,不由心中不忍。

    是的,她很美,她是唐冠的挚爱,而唐冠却是唐梁君的信仰。

    日渐憔悴的她让常鹰等人都于心不忍,可是事已至此,老王甚至已经每日失魂落魄,连消息也不敢传回家中。

    众人已经不得不接受了这个事实,这怪不得唐梁君不义,义气就是平白牺牲去死?

    那不叫义气,那叫傻子。

    大家都知道谁都不好受,尤其是他,当他穿上这身朝服,望着镜中的自己,这是他曾幻想过的风光。

    唐冠落崖前告诉他:“记住,以后你叫唐梁君。”

    从此,小七便死了,他不能再做那个潦倒不通的小七,他要做唐梁君,他要尽最大所能去挖掘他曾今在唐冠身上所学到的东西,然后他才有资格去寻回信仰。

    唐梁君默默不语走入房中,随即挑起灯盏,拿起他以前看一眼都大感头疼的书来。

    随后一个字一个字的细细比划,这是他这个小扒手这一辈子从未有过的认真。

    他不想再做那个无能的小七,眼睁睁的看着自己的信仰被践踏,被毁灭!(。。)

第二百九十三章:三生少年冠军候(二十七)() 
一口棺木,一支部队,一个被逼的无可奈何的寒门将领,一个心思机巧的副将,一切停留在了长安干道之上。

    女人通过征服食道借以征服男人,男人通过征服**借以征服女人。

    棺材里的躺着的是被世人以为通过征服了女皇的**,才有了今时今日的所谓文豪“唐去病”。

    张远辉遥遥眺望了一下远方连绵巨城,做出了最后的挣扎,对身旁副将道:“这。。。行不行啊?”

    “哎呀,远辉兄,都到这里了,陛下如此紧迫,实出我等意料,一十三道调令,如今咱们终于寻到了“唐殿元”,不负圣命,你怎么还犹豫起来了?“

    这副将言语间有些隐晦的望了一眼身后那口棺木。

    张远辉闻音面上挣扎愈演愈烈,此人为朝中四名寒门将领之一,如今虽然贵为将军,可难免带有草根气息,正因为草根,对于这种“蒙混”之事算不得熟悉,心中恐惧在所难免。

    可思及自己好不容易有了今时今日,正值壮年,那日夜寒暑功夫换来的大好年华绝不能浪费在这种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上,不仅不可能完成,简直就是荒唐。

    虽说军人已服从命令为天职,但这命令实在太离谱。

    想到这,张远辉眼神一定,喝令道:“前行。”

    于是这一干人带着他们寻回的唐冠缓缓驶向了长安。

    至于棺木里躺着的是谁,或者说有没有东西,那就只有他们二人知道了。

    。。。。。。。。

    大明宫。含元殿。

    此殿采光时之庄严宏大,金碧辉煌自不用提。可当殿门紧闭,殿中空无一人时。就会知道这是一个多么阴森的地方。

    这一日早朝散了,有一人却迟迟没有离去,这人是个女子,能进此殿的女子天下只有一人,她的名字叫武曌。

    她端坐龙椅之上,前一刻她还在一本正经的临政听朝,这一刻却有些失魂落魄。

    这时一名内监悄悄从殿门缝隙中溜了进来,小跑上前拜道:“陛下,公主殿下想见您。”

    武曌闻音抬头望了一眼地上的内监。这内监也受周围环境感染,不知道最近主子到底怎么了,表面上看起来似乎没什么变化,可一到了无事之际,就像是换了一个人。

    “让她回去。”

    “陛下。。。公主她。。”内监闻言面现难色,武曌自打回来,母女俩只见了一次面,而且那一次武曌面色肯定好不到哪去,是以太平公主已经不止一次求见了。

    “母后!”

    就在这时。殿门竟被人强行推开,阳光打进,一名少女小跑进殿,这少女生的美貌。身着抹胸罗衫,小跑间玉兔上下起伏。

    赫然是那许久未见的太平公主,自打上次毁容上官婉儿。无论是唐冠还是她都在刻意的回避对方。

    太平公主小跑入殿,在殿下盈盈拜道:“儿臣参见母后。”

    说罢。她便有些楚楚可怜的望着武曌,那名内监见状慌忙屏退。将殿门合闭。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