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斋龙蛇》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聊斋龙蛇- 第5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更有甚者,居然互相之间暗中传递草稿小抄。

    这就是县试……也太宽松了点吧?看衙役来来往往,似乎并不怎么在意这些考生的小动作。虽然常晋前身已经参加过几次县试,但作为后来者他还是第一次见到如此景象,难免有些目瞪口呆。

    正诧异之极,忽见领头那衙役快走几步,摁住一个考生的手臂,而后将对方的左手掰开,抠出一团草稿纸来。

    “贴身夹带,带他去见县尊……”

    几个手下得到命令,立刻将那考生夹出门去。杀一儆百,经过此事,考棚内气氛为之一肃,众考生的动作收敛了许多,再没有刚才的猖狂。

    文章已经做完,但常晋并没有出风头的打算,而是详细检查稳重是否犯有忌讳,确认没有任何纰漏,才一笔一划抄写在答题卷上。

    按照规定,县试时考生作时文需要先打草稿,然后再用正楷字工工整整誊抄到试卷上,这称为“誊真”。

    誊真规矩相当严格,上边不能有随意涂抹填充的痕迹,而且也不可有错别字。一旦试卷上发现有类似问题,试卷就被可能被阅卷官知县大人直接否掉。

    其实以常晋这几个月做时文的水平,即使没有县令暗中提点,想要通过县试也轻易而居。他体内有神笔文气,在消化吸收知识、总结规律方面可以说达到了专家级的水平。

    抄写完毕,看时间差不多到中午,常晋并没有急于查看试帖诗,而是从竹篮中拿出糕点,又让旁边的衙役帮自己打了一碗水,就着在考案上吃了起来。

    这动静引起旁边考生的注意,不少人看红日运行到中天,也纷纷掏出准备好的吃食用餐。

    吃饱喝足,常晋才重新打开试卷,题目是“阴阴夏木啭黄鹂”。

    在前世地球上,这首诗乃是唐朝王维所做,只是在这方世界,却变成了前朝太守王祖的一首名诗。全诗是“积雨空林烟火迟,蒸藜炊黍饷东菑。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山中习静观朝槿,松下清斋折露葵。野老与人争席罢,海鸥何事更相疑。”

    试帖诗和时文一样,同样也是八股。每韵上、下两句为一联,首联“破题”,次联“承题”,三联“起股”,四、五联“中股”,六、七联“后股”,结联“束股”。

    每联一股,合成八股,正如文章的起、承、转、合。

    写试帖诗时,应试者须能背诵平声各韵之字,而且诗内一般不许有重字现象;题目之字,应该在首次两联点出。

    这些要求看似很严格,其实却非常简单,只要做出的诗句与原诗意境相匹配即可。

    常晋思索了一炷香时间,心中已有计较。提起毛笔在草稿上刷刷写起来。

    长夏千章木,浓阴百啭鹂;双襟黄似绣,一带绿成帷。

    叶暗伫踪久,枝高送响迟;舌尖风剪剪,身外雨丝丝。

    坐宛遮云母,歌能斗雪儿;好音难自閟,炎景不曾知。

    杨柳三义路,樱桃四月时;幽情烦鼓吹,写出画中诗。

    写完通读一遍,自觉没有什么需要改动的地方,就重新抄写在答题卷上。

    至此,答题全部结束。

    这方世界中的县试和地球上高考不同之处甚多,比较流行提前交卷。

    这样说明考生才思敏捷,能力过人,因此提前交卷会得到不少的印象分,而且一般还能够得到与县令面试的机会。

    当然,前提是考生的确有真材实料,如果考生交了张白卷,那另当别论。

    面试一旦通过,县令大都会直接取中,这样第二第三场就不用再考,倒是轻松了许多。

    常晋不想出风头,却也不愿耽搁太长时间,因为首场能够得到县令面试的也不过寥寥十几人,所以这个时间必须把握好。

    没等太长时间,便看到衙役领着宋介川朝考棚后方的面阅卷所走去,负责本次县试的县令赵守仁就在里边端坐。

    第一个交卷自然引人注目,宋介川一路走来,引得不少考生扭头看去。若非考试中禁止交头接耳,恐怕大家现在已经议论开了。

    等宋介川交了试卷后,常晋又等了片刻,终于等到第二个考生捧着试卷从面前经过。

    至此,他也将自己所有的草稿纸和试卷按照顺序整理好,举手通知附近巡查的衙役,说自己要交卷。

    等进入房内,常晋先将试卷递上去,接着对赵知县行了个礼,后退几步毕恭毕敬站在那里。

    “常允升呀,字写的很好”赵守仁对他点点头,手持朱笔细看起来。阅读中不时用朱笔在时文上圈点,以示该句出色。

    等待时间不长,便见到赵知县抬起头,面带笑意道:“允升,你已经取中,名字必定在榜上,暂且先下去吧。”

    说完,他又提笔在手中的试卷上写了个“可”字。

    虽然常晋自始至终都保持着轻松,如今心头也不由吁了口气。这一关……总算过去了。

    “学生遵命。”常晋再次施礼,而后退回考棚等开门。

    按照县试规则,没十人开门一次。

    大概过了一个时辰,终于凑齐十个交卷的考生,守门的衙役这才放行。

    只在考棚内待了半日,此刻走出门来,常晋却有种恍如隔世的感觉。

    门口围堵着上百人,正是各位学子陪考的家人。常晋先前叮嘱过小小和邢苏儿,再加上两人并没有想到他会这么早交卷,因此没有在外边等候。

    王启年的书童小松也在门口等待,见到常晋急忙打招呼,接着预祝他考试得中。

    看时间还早,常晋就和小松一起等王启年出考棚。

    约莫在外边等了半个时辰,在他不耐烦之际,见王启年从大门内走出。

    王启年见到常晋也很是兴奋,急冲冲过来揽住他的脖子,兴奋地叫道:“允升,你怎么知道……”

    “清远兄,慎言!”没等他说完,常晋急忙阻拦住话茬。

    “哦……哦……”王启年这才醒的自己得意忘形了,转移话题道:“在考棚里憋了大半天,饭都没吃好。允升,咱们去老董那里喝一杯吧。”

    “也好”常晋点点头。

    怕妹妹担心,常晋特意派小松去家里报信。

    〖

第七十四章县试(3)() 
“允升,这杯酒愚兄要敬你。如果不是你让我背诵那几篇时文,今天怎么会如此轻松。”等老董送上酒菜退下后,王启年满满倒了杯酒,话语中带着几分试探。

    “呵呵,我也不知道会如此巧合”常晋对此早有准备,直说幸运,没曾想竟然真的猜中。接着他又对王启年叮嘱一番,让他不要说于他人知晓。

    王启年自然晓得,如果两人猜中考题的事情传出去,肯定会引来不必要的麻烦,尤其是那些县试中落榜的学子。

    县试闹榜之事,他们不是没听过。因为此时弄得灰头灰脸的学子大有人在。

    两人又喝了几杯酒,看天色不早,这才分开。

    接下来几天,陆续有不少学子看到县里公布的名单,而后去参加初复、再复。

    常晋却省了不少事情,每日只在家中读书练剑,静待面复,也就是提堂试的到来。

    这场面试极为简单,其实前三场考过,县令已经定下名次。如今进行面试,只是想看看录取的考生里边是否有滥竽充数之辈存在。

    只要腹中有几分才学,大都不可能在这关被刷掉。

    因此对于考生来说,这一关很是轻松。

    通衢县本就是大县,此番县试入选的有近百名童生,比他县要高出不少。不过想起此前近千人的基数,却又不算什么,不过是十选一的比例罢了。

    作为县试前最引人注目的一人,宋介川自然领头。至于常晋和王启年,则随着大流进入县衙内。

    书吏一路将他们带进后花园内,此刻虽然是冬寒刚过,但县衙内已经有了几丝碧透嫩绿,遥望远处草色青青,只是一路走来,细看入目仍然是枯黄。

    不过倒是池塘边的几株垂柳吐出嫩芽,给人一种赏心悦目的感觉。

    亭子周围摆放着十几张长桌,上边笔墨纸砚俱全。

    那书吏将他们引到书桌前,一拱手开口道:“诸位稍等,我去请县尊大人过来。”

    片刻,就看到赵知县身着官服,款款走来。

    待众人行过恩师礼后,赵守仁才清了清嗓子,朗声道:“众位学子都是人中龙凤,来日必能成为我大燕栋梁,为我儒门增添色彩。

    今日我便不多说废话了,面试很简单,你们只要以这院内的春光为题,在一炷香内写首诗词即可。”

    为给众人一个宽松的创作环境,赵县令说完后又离开后院。

    写诗……许多考生闻言一怔,随即又恍然。这面试也就走走过场,看样子县尊大人不愿耽搁太多时间将考生一一询问。

    尤其是县令刚才只说让以院内春光为题,并没有规定格律,这样以来,众人就可以尽情施展自己的“才华”了。

    以春光为题做一首诗词,这个自然也难不倒常晋。他只略加思索,脑海中便浮现出一首在古代地球广为流传的名诗。

    说起来这方世界虽然也有儒释道,但朝代却和地球上大不相同,无有魏晋南北朝,更别说唐宋元明清。

    因此常晋“借鉴”起诗词来,却是得心应手。肚里有货,他不用着急,优哉游哉看起院中的景致来。

    哪知他迟迟不去案前,让王启年着急起来,悄悄凑过来低声道:“允升是不是没思路,我刚想了两首,念一首给你听?”

    “呵呵,清远兄,我早已经想好,你就安心吧。”常晋在他的肩头一拍,见其中一条书桌前无人,当即走过去,提笔沾墨唰唰写起来。

    《咏柳》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写完,常晋搁下毛笔,冲着王启年一笑道:“清远兄,你看我写的怎么样?”

    “好诗,好诗!”王启年读罢,立刻大声称赞起来。

    他这一嗓子不要紧,将周围学子纷纷吸引过来,都想看看常晋到底写的什么诗句。

    当然也有不屑之人,就是那宋介川,他冷哼一声,只当二人哗众取宠,想要借机吸引赵县令的注意力罢了。

    “允升这首《咏柳》的确很妙,尤其是一个裁字,实在用得妙。”又一个相熟的学子读完,开口称赞道。

    待这首诗被人大声念出,一时间院内议论纷纷。

    赵县令本在厅内端坐,听到后院乱糟糟一片,不由得皱了皱眉眉头,伸手招来书吏:“你去问问是怎么回事儿,外边为何如此喧哗?”

    那书吏急忙出门,片刻碰着一页纸张归来,略带着兴奋的禀报:“恭喜县尊,贺喜县尊。这群学子中有一人名叫常晋常允升,他做出了一首《咏柳》,引得大家交口称赞。”

    “哦,诗文在何处?”赵守仁面上也露出几分喜色。自古文无第一,武无第二,文人相轻,能够得到大家交口称赞,这首诗一定做得相当不错。如果能够广为流传,不失为通衢县试的一桩佳话。

    “大人请看”那书吏急忙将诗稿奉上。

    “碧玉妆成一树高……”赵守仁用抑扬顿挫的声调读完,心中惊诧不已。先前看他的时文虽然觉得才华超出常人,但也只是中上之姿。不曾想这常晋胆色过人,文气也如此了得。

    这首诗清新脱俗,让人读罢久久不能忘怀,绝对能够称得上是佳篇,足以流传千古。

    常晋和宋介川两人的时文各有妙处,可以说不分秋色。

    不过宋介川背后有人,他原本暗中已经将此人点为案首,只是此诗一出,赵守仁却犹豫起来。

    思索再三,赵守仁终于下定决心。

    很快一炷香烧完,考生们纷纷交卷。

    有常晋的诗文在前面,后边这些学子所做诗句赵守仁只是草草看过,合辙押韵语句通顺即可,根本没有过多为难。

    接着赵县令在县衙内举办一场宴会,招待各位考生。

    席间不提,等酒后分别时,赵守仁特意将常晋留到最后叮嘱了几句。

    ***

    转眼小白已经降临月余,小家伙原本灰白的毛色一天比一天鲜亮。尤其是头顶气运,现在已经三分赤色,更显出是应运而生的妖物。

    不过这家伙一如既往的调皮捣蛋,很是讨人喜爱。

    今日县试放榜,王启年一大早便找上门来,没曾想看到常晋正手里拿跟肉骨头,在院角落和小白逗乐,一副怡然自得的模样。

    小家伙口中呜呜叫着,围着常晋上蹿下跳,甚是凶猛。

    王启年并不知道白虎的来历,只当它是一只不明的大猫,因此并不在意。

    “允升,我真佩服你,县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