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鼎天》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龙鼎天- 第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思虑过后,王妃请侍卫给成吉思汗捎信,说自己头痛不已,让成吉思汗夜晚过来。

    成吉思汗闻讯赶来,看见躺在病床上娇滴滴的爱妃,心痛不已,当即不顾自己的身体虚弱,悉心的照料着王妃。

    是夜,成吉思汗与王妃共处一室。

    深夜,看着王妃那楚楚动人的身姿,****随起,王妃自然是相当迎合,成败全在此一举,成吉思汗的的禽兽行径暴露无遗,王妃只的忍受着这禽兽的蹂躏。

    成吉思汗正享受着那曼妙的感觉,王妃突然眼睛怒目而视,用了十足的力气一口咬掉了成吉思汗的下体,顿时血流如注,成吉思汗疼痛的在床上翻滚。

    侍卫听见声音慌忙冲进帐内,见此情形,个个吓得目瞪口呆。

    王妃忍辱负重已经多时,此时已经完全没有了活下去的希望。

    趁侍卫惊讶之际,冲出账外,径直跑到行宫不远处的黄河边上,一头扎进了滚滚的黄色泥流之中,慌忙追来的侍卫看着那翻滚的泥浆,却毫无任何办法!

    至此,一个精心设计的刺杀行动终于终结,至于被刺之人是否活着,相信这个美丽的王妃永远是看不到了。

    萨里川行宫之中,成百人为了成吉思汗前前后后的忙活着。

    经过几个时辰的抢救,成吉思汗的血是止住了,性命也保全了下来,只是所有的伤痛一下子爆发出来,对于一个年过六旬的老者来说,虽然没死,却也只剩下一口气了。

    如此又过了十几天,成吉思汗的病情丝毫没有好转,成吉思汗自己也感觉大限将至,于是纷纷召集儿子和大臣前来商议军国大事。

    窝阔台和托雷跪倒在成吉思汗榻前。

    成吉思汗吃力的说道:“吾儿,父殆至寿终矣。赖长生天之助力,吾已为汝等建此大帝国。自国之中央达于四方边极之地,皆有一年行程。设若汝等欲保其不致分解,则必同心御敌,一意为汝等之友朋增加富贵。汝等中应有一人承大位。吾死后,汝等应奉窝阔台为主,不得违我遗命。察合台不在侧,应使其勿生乱心。”

    窝阔台和托雷两个都是泪流满面,不停的对着父亲磕头。

    成吉思汗接着愤怒道:“吾死,秘不发丧,万不可让唐兀人得知,待李晛率众来降,将唐兀人,自父母及其子孙,全部斩尽杀绝!”

    喘了半天气之后,成吉思汗对着窝阔台和托雷又曰:“金精兵在潼关,南据连山,北限大河,难以遽破。若假道于宋,宋、金世仇,必能许我,则下兵唐、邓,直捣大梁。金急,必征兵潼关。然以数万之众,千里赴援,人马疲弊,虽至弗能战,破之必矣。”

    成吉思汗弥留之际艰难的说道:“吾死之后,埋葬之地永不让世人所知!”

    言讫而崩!

    宋理宗宝庆三年,金哀宗正大四年,成吉思汗二十二年七月十二日,一代天骄成吉思汗驾鹤西去,寿六十六,葬起辇谷!

第6章 :自小丹青画不成,年来始觉艺方精() 
我静静的合上这本《西夏秘史》,从小到大,我最喜欢读的两个故事一直萦绕在我的心中久久挥之不去,心中无数个疑问总是困扰我夜不能寐、食不安寝!

    这本古老破旧的《西夏秘史》是父亲多年以前在西域某个寺院地洞内获得,书中所记载的内容多为当年西夏国的绝密史料,其珍贵程度无与伦比。大家众所周知,这个由党项族建立起来的西夏国,能用文字记载的能容实在是少的可怜,流传在民间的也只不过是野史奇谭而已!

    成吉思汗真的是死于西夏王妃之手吗?

    西夏末帝是否真如遗言,被成吉思汗的儿子全部屠杀殆尽?

    成吉思汗的陵墓到底所在何处?

    西夏末帝给王妃的四个计策到底是真是假?

    这一切的一切至今还都是一个谜,一个永远也解不开的谜!

    一时间,我脑子纷乱如麻,这才抬起头远远的看着这片黄土地!

    天蓝,真的很蓝!

    一望无际的青天下,飘着忒立独行的几片云朵游荡在天边;高高低低的黄土坡,此起彼伏诉说着这片黄土的沧海桑田;几株郁郁葱葱的老松,矗立在远方的小山上显得生机勃勃;一条巨龙,翻滚着黄色血液冲向东方那广阔神秘的大海。

    每当我站在这慕家崖之上,看着眼前这一望无际的蓝天,漫漫无边的荒山,孤独狰狞的老松,翻江倒海的黄河,我的心里总是空空如也。十几年来,过着与世无争、自由自在的生活,似乎这已经是我人生的全部,一颗不时悸动的心却有那么一丝冲动,冲出这黄土边际,看一看外面的那个世界。

    回想过去,不禁有些暗自神伤。小的时候村中还有很多玩伴,而如今慢慢长大,村中的孩童,要么外出谋生,要么考取功名,要么闯荡江湖,个个都混得有声有色,只有我依旧留在这个黄土高原僻静的小山村中,我内心深处对外面世界那种强烈的渴望压抑的我近乎窒息!

    突然远处传来了熟悉嘹亮的信天游打破了我的思绪:

    “走头头的那个山羊哟哦”

    “三盏盏的那个灯……”

    “哎呀带上的那个铃子哟”

    “噢哇哇得的那个声……”

    “青线线(那个)蓝线线”

    “蓝格英英(的)彩……”

    “生下一个兰花花”

    “实实的爱死人……”

    “五谷里(那个)田苗子”

    “数上高粱高……”

    “一十三省的女儿(呦)”

    “就数(那个)兰花花好……”

    声音越来越远,远的只看见点点白影在黄土地上慢慢移动。每次听到这信天游的声音,我的内心似乎就平静了许多,我经常感叹,我要是能如那个放羊人心无牵挂该有多好。这个画面这个场景不知不觉已经重复了十年了,那个放羊的娃子也长得和我一般大小。

    十年来每当自己心烦意乱的时候,都会跑到这个悬崖边上来看看蓝天,观观黄河,听听歌谣,也许只有大自然的魅力才可以让我如此平静。心情平静下来之后不由得诗兴大发,随口念出一首:

    土黄羊白点,孤松翠绿影,

    天蓝雁南归,雪冬何人来?

    抒发完感慨,看着天色尚早,趁着内心的平静,我试着看能不能突破《斗转星移》的瓶颈。于是我盘腿而坐,怎料刚一提气运功,思绪却回到了三年前。

    三年前,父亲把我叫到密室,亲自拿出这本门家族秘籍来让我潜心修炼,经过三年的修炼,我已经领会了第四层。

    可是这第五层不管自己再怎么去琢磨,如何去练习,始终都无法突破瓶颈,无法参透其中的奥妙。每次练到紧要关头,心中总是一团怒火熊熊燃烧,气息控制不住而不得不放弃!问及父亲原因,父亲也只是半知半解的说心境未到。

    说起练武,从我记忆起,父亲起便是一个严格要求之人!

    记得从三岁起,父亲就教我练习本家族武功,但是直到十四岁前,父亲仅仅教了我一些内功心法,这功夫可谓乏味之极,每天念着同样的口诀,做着同样的动作,十年如一日,无论寒暑,从不间断。

    十五岁后,父亲慢慢才教了一些拳脚功夫,我很多次的问父亲,为什么十年如一日的练习一种武功?这武功拿出去恐怕连村里种地的大婶都打不过,更别提外面“山外有山,人外有人”的武林高手了,就不能教我一点独门绝技的东西吗?

    父亲每次都会言辞凿造,说什么气乃练武之根本,有气才有神,有神才成形,有形便是招,最终才能造就人物合一、形神合一、天人合一的练武最高境界。

    说我只贪图一时的招式华丽和技艺高超,就算习得天下最厉害的武功绝招,也只是生搬硬套,没有任何长进可言!

    就这样,在仿徨中坚定,在坚定中困惑,一路走来我已经练习了整整十八年。这其中的酸甜苦辣也只有自己才能亲身体会,还好我对习武很有兴趣,所以坚持这么多年,虽然乏味但不显枯燥。

    三年前的一日,那日父亲净身烧香,祭祖拜天后,神神秘秘的把我叫到密室,从密室后堂的石床下的暗格下拿出一个很精致的锦盒。

    这个锦盒看上去颇有年代,古意盎然,被一个黄色锦缎包裹的甚是神秘。

    而我却把这个非常好奇的问题给了暗格,而不是父亲手上的那个锦盒。因为从小在密室长大的我,密室的每个角落我都清清楚楚,可是这无缘无故多出来这么一个暗格,我的心里的惊奇可想而知,后来的结果证明,这个用锦缎包裹的盒子更是比这个暗格还让我震惊。

    父亲小心翼翼的褪去锦缎,露出了一个镶满宝石的精致红木小盒子,单单是这个盒子已经是价值不菲的宝物,可不知道这盒子里面的东西要比这个盒子贵重多少。

    父亲在红木宝盒的一个大的翡翠上轻轻一按,盒子的齿轮吱吱作响,刹那间盒子的顶端收了回去,里面一个用锦缎包裹的东西呈现自我面前。父亲就这样这一层层的剥离下去,而我却对里面的东西更是好奇无比。

    我用满是期待的眼睛,看着红木宝盒里面静静的躺着的东西,根据其形状和样式,应该是一本书,只不过不知道是什么书会如此隐秘之极。

    这时父亲打开锦缎,果然如我所料,一本看上去很是古旧的书呈现在我眼前,我揉揉一直紧绷的眼睛,这才发现这本书上面用古篆体写了四个大字“斗转星移”。

    我当时就惊得差点跳了起来,父亲不会是和我开了一个天大的玩笑吧?

    众所周知,《斗转星移》的这种“只有耳闻,不见真传“的武功,早已经在江湖上绝迹几百年了。这武功是什么招式,什么样子,恐怕活在这世上的人没有一个人能说的清楚,而这《斗转星移》这本书如今却活生生的躺在父亲手里的木盒中,真是让我有种醉生梦死的感觉。

    父亲在一旁看我如此惊讶,只是微微笑了笑,什么也都没有说!

    我则看得更加疑惑不解。

    “江湖那些传言都是糊弄世人的障眼法,如此贵重之物,别说是外人,就算在我们家族内也只有为父一人知道,再无第二者!如此保密,一方面为了保全先祖留下来的宝贵遗产;另一方面这里面记载的武功招式威力无穷,如被坏人所得,那将会再次掀起江湖的腥风血雨。所以这本书也只有我们慕容家族长世代临死相传,其他慕容家子弟一概不知!”父亲笑着解释道。

    父亲一眼便看穿了我内心的疑惑,此刻说出来倒是觉得合情合理。

    “爹,你没事吧,你不要吓我呀!?”

    我突然醒悟,慌忙跑到父亲身边,在父亲身上摸来摸去的说道。

    父亲被我的举动惊的膛目结舌,半天才反应过来。

    “您不是说这书是族长世代临死相传……”我惊恐的问道。

    “去去去,一旁站好了,你小子可真会来劲!我现在把书给你看,不是说我要死了!”父亲生气的说道。

    父亲叹了一口气继续说道:“虽然我身体现在依旧健朗,可我年近古稀,我们现在的慕容家族,日益败落,已经不复当年风光异彩,江湖地位一落千丈,我不想让这本书再这么继续的沉睡下去,更不希望我们慕容家族在我的手上继续衰败下去。”

    “我从小看你长大,知道你是个练武好料子,故才下决心让你练习此功,继而光宗耀祖,壮大我慕容家族!”父亲停顿了一下看着我说道。

    我在一旁听的一愣一愣,云里雾里的,一时间一个无形的重担压在我的肩膀上,让我有点近乎窒息的感觉,一时半会还接受不了这个事实。

    “习练本家族最高武功秘籍,那么你就要担当起家族的荣誉与责任,你就要重振慕容家族的武林声望!”父亲严肃的说道。

    我傻傻的点了点头。

    这话说起来简单,做起来岂是一代人所能完成的事情,就被我当时无知的应允了!我也没考虑许多,拿了父亲手中红木宝盒,拉着父亲就去教我练习。

    父亲站在原地似乎并没有要走的意思。

    “虽然我武功尚可,可是这本武功秘籍我却从来没有练习,要练习这门武功必先自废武功从头再来,单纯练习十年以上内功方可!我已年近古稀,伤筋动骨的事情恐怕已经没有可能了,所以你必须自己领悟自己练习,我也从来没练过,更别说教你了!”父亲一脸难色的说道。

    我心里暗想,原来父亲你早有准备阿!直到现在我终于才明白父亲小时候只教我练习内功的原因了。

    “上一个练过此功的人距今已经四百多年了,所以你只能靠自己领悟,会与不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