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神往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诸神往事- 第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简介:所有的新闻都是抄袭历史,所有发生的都是往事。你来过神秘的东北吗?你听说过东北的神奇传说吗?白山黑水之间,传说还在继续。
 136996

第1章 熊山君() 
中国东北,堪称物华天宝,也绝对是人杰地灵。

    黑水白山,水绕山环,沃野千里。广阔的原野、耕地,遍布的森林、湖泊,丰富的煤炭、石油,还有成色最为优质的大豆小麦、玉米高粱。

    浩瀚的黑龙江,松花江,图们江,鸭绿江,嫩江,额尔古纳河,将这片沃土滋润得成为天下粮仓,人间福地。当年的北大荒,在几代人的努力之下,早已成为北大仓了。

    此刻,在小兴安岭的山野之上,有一个身影在驻足观望。西斜的日影,把他的身影拉得更长,像是雪野上横卧的巨人,视觉上更给人以强烈的冲击感。

    这一场雪从早上开始下,直到黄昏时,雪才渐渐停歇。冬日的大雪来得迅速也走得干脆,张目四望,原野尽头都是银装素裹,天地间似乎只有白色。

    即使如此,天气仍然干冷,甚至比下雪的时候更冷。远天是厚厚的、低低的、灰黄色的浊云。东北风呜呜地吼叫,肆虐地在旷野地奔跑,它仿佛握着犀利的刀剑,能刺穿严严实实的厚厚的冬装。如果这时候不小心把脸露在外面,就会被锐利的风划了一刀又一刀,疼痛难熬。

    漫山遍野的都是原始的古老林木,多是红松。这种松树其实并不高大,也没有那么挺拔,但颇见高雅的气质,凸显钢筋铁骨般的身躯,以及那常年可见苍翠的松枝,抬眼望,雪白覆盖之下,其实一片葱笼青翠。疾风扫过,松涛声有时如海啸,有时若兽吼,有时好似美妙的音乐。此时却是傍晚时分,林间劲风穿过,耳边的松涛阵阵,更像是恶鬼索魂。

    老王站在那里有一会儿了,迎着风,不知道在想什么。从嘴里、鼻孔里喷出来的团团热气,在帽檐边凝成了一层层霜花,冻结在皮帽四周,恰似一顶银色的头盔。

    千百里内,连风的低吟都冻结了,万籁无声。踩上去,还好只刚没膝,吱吱嘎嘎地,算是添了独行的伴音。

    这一路迤逦步行而来,足足走了半天。直到日落之前,终于到了眼前的这个目的地。冬天的太阳下山得早,此时有些昏黄的落照,将这个书卷气十足的中年人的身影拉得更加单薄。

    此人在密林的一个不起眼的位置停了下来,静静地看着密林深处,似在沉思,又像是在回忆。半晌之后,他以一种奇怪得难以名说的路线,飞速地转转走走,似乎在走一道迷宫,或者说是在破解一种奇异的阵法。

    这些当然难不住他,因为这原本是他设计的。利用这里的自然条件,尤其是坚硬的红松的生长特性,移栽培植了数年,才最终完成这座已经不曾面世将近两千年的八阵图。在原有的阵图共应有九幅,一幅为八阵正图,其它八幅为八个阵式,即天覆阵、地载阵、风扬阵、云垂阵、龙飞阵、虎翼阵、鸟翔阵、蛇蟠阵。据记载,当初武侯的八阵图,可是具备困死东吴大都督的实力。

    当然,这不可能是武侯的复制,还有他这个惊才绝艳之士的改造。用来作为守护这一片富饶山林的最后的安全之所。这些年人类侵蚀森林行动虽恶劣,但也不至于就会真正地破坏到这里。这些年,开始了对森林的保护与修复,也许这山里的境况会好多了吧。

    心中虽想得纷繁,脚下却不耽误。约一盏茶之后,他走到了一个极其开阔之处。眼前是一条青石板路,显然大雪初霁,便早被主人清理干净。

    他便在地面上跺了跺脚,抖了抖帽子和身上的霜雪,然后平缓地对着前面的雪屋说:“老熊,出来吧。”

    这是一座看起来普通木屋,屋顶是厚厚的雪,烟囱缓缓飘出轻烟。冰天雪地之中,在浓密的参天的针叶林里,自然有一种出世之感。

    木门吱呀一声,出来一位大汉。这大汉身高约一米八,壮如铁塔,面貌粗豪,年龄看起来四十左右,细看却饱含沧桑之色。身上着装也颇有山里人的样子,玄黑色皮大衣的样式更像是大氅,温暖而厚实。头上是黑色的貂皮帽子,轻而且暖。脚上是一双常见样式的高腰户外运动鞋,说不清什么牌子。

    这一身打扮不土不洋,说不出是什么风格,甚至也没有什么传说中的混搭之美。但是此人眉宇间的气息,让人很容易就感受到,深山老林里,居然还能让人感受到如此久居上位者的气场。而这身打扮,也因此而使人生出此人随意而为宗师的不同凡俗的感觉。

    “老王,多年不见!”大汉一边往前迎,一边热情地伸出手来与老王握手。

    老王伸手与熊山君紧握了一下,接着诧异地仔细看了几眼,发现熊山君不但浑身散发一种巨大的随时可以暴发之巨力。身上更有许多不易察觉的棕色的刺芒,裸露出衣衫的双手及脸面上也隐约可见。定睛细看,又觉得并不真切,虽是若有若无,却又流转着森然的寒光,让人一看就知是某种了不得的功法。

    “恭喜熊山君撼天功大成!近年想必是有些奇遇吧。”老王也不作伪,非常开心地说。

    “哈哈!最近是有些收获。三年前我在张广才岭那边遇到一位化形的万年人参仙子,与其游历数月,不只功法受益,就连身心也觉得颇为顺承天道。上个月,又派人送我的一些上好的参花,这也是于我大有裨益呀。王兄弟,一起进来品尝一下。”熊山君大笑,也不隐瞒。

    “一别十八年了。我儿子都十二岁了。这里居然还是老样子。”老王面色如水,言语中而丝毫感受不到什么情绪波动,但眼中,还是有些怀念之色。

    “进屋吧。你儿子在我这儿挺好的。”大汉转身,脸上依旧满是笑容,做出一个请进的手势。

    老王也不客套,抬脚便走进屋里。这样子,不像做客,居然像是久别归家曾长期居住于此的游子。

第2章 暗潮生() 
熊山君的住所,外面看起来无比平凡的木屋,不过三间的样子。进来就会发现,竟是一处相当气派的大厅,足可以供百人聚会。看来,这木屋与之前的守护阵法一样,都是神秘的所在。

    屋子是纯粹的木制,都是百年红松原木,粗豪不事雕琢,与远山近林融为一体。步入室内就会发现,室内的陈列大气而不俗气,简单而不单调。中间一张红木大椅,宽大威风,坐北朝南,当是主位。

    在客位对应的地方,东西各有四张同样的红木椅。大椅的后面是一道屏风,画的是白山黑水,北国风光。这种室内布局的感觉,更有点像梁山泊的聚义大厅。

    室内没有电灯,在几个重要的方位上,摆设着照明的居然是数十块鸡蛋大小的夜明珠。

    天然夜明珠是极稀有和罕见的,由于其颜色美丽,半透明,无须任何光照,即永久主动发光,并且发光能量较大。

    这种萤石类的宝贝虽不算太过稀缺,但此处居然有如此多,甚至堪称价值连城,着实让初见的人咋舌。光线的明暗映衬,更显得大厅里深邃非常。

    这里与其说是大厅,倒不如说是大殿,能够自然地散发一种王者之气。

    现在偌大的大厅里,并没有别人。

    老王径直走到主位上坐了,而那位被称作老熊的大汉也并没有什么不快的神情,不但没有不快,甚至还带着一些巴结讨好的表情,甚至亲自端过来早已备好的香茶。

    坐定之后,生怕冷场,接着说起故事来。

    “我跟你提到的这位人参仙子,你也不陌生。你听过那个故事吧?就那个人参童子,帮助一个老头子治好了老太婆的病,后来受不住钱财引诱,把人参童子用药放倒了,卖给了有钱人。这个仙子就是那个童子,她那时以童子模样入世,体会尽世态炎凉,增加道行修为。“

    这熊山君居然还挺喜欢讲故事,故事讲得还挺招人听:”听说故事时我还纳闷,人参童子就这么容易被陷害了,坏人怎么没受什么报应啊。见到参仙子之后才知道,一切都不过是幻化,只为看破世情。唉,真是太厉害了,比我们都高一个境界。哎,老王,这故事你听过吧?”

    “挺不错啊。差不多可以给励志小读物写篇稿子了。我儿子呢?”老王表情虽波澜未起,但言语之中,似乎不大高兴,却也不像有多大担心。

    “一会儿就到了,绝对没有对令公子不利之处。”老熊讪讪一笑,随后就正色地说:“老王,不用这个办法,估计还不容易请得动你来这里。”

    “十八年前,我就下决心不再过问你们山里的事。”老王的表情无比的平和,甚至有些拒人于千里之外的样子。

    见熊山君并不接话,轻叹一声。随之又想到了什么,呵呵一笑:“这些年,退耕还林,植树造林,保护生态,你都成二级保护动物了。寅大将比你还厉害,都一级保护了。我可比你们差远喽。你还有什么难处,非得用这种方式找我过来,你知道,这里也不需要我指手画脚了。”

    说完,老王居然有些落寞,甚至有些伤感,或者是其他的什么情绪。似乎这个人,不大会大喜大悲,也不会惊惶失措,也许根本没有什么可以让他在意的吧。

    “如果不是这个东西,我堂堂熊山君,坐镇偌大的小兴安岭,统领生灵数十万,怎么会出此下策?”

    说着,熊山君居然郑重地从怀中取出一物,谨慎地放在红木茶几上。

    这物约三寸见方,半寸厚,质地似乎是非木非石,非金非玉。室内光线充足,但仍觉得看不清晰,似乎小东西,把光线都吸收了,而事实上这根本不大可能。

    三九严冬,大殿内虽然并不寒冷,温度也并不高,而这个东西一拿出来,室内竟然陡然升温,有盛夏烈日灼烧之感。

    手触摸上去,却没有什么特殊之处,只是如美玉般湿润,让人感觉颇为受用。

    老王觉得只是刚刚这小小的一下接触,就给人打坐多日的感觉,收获匪浅。当然了,以他和熊山君这样的人物来说,并不会生出占有之欲,事实上,带来的益处也是极其有限的。

    在这样的层次上,若是生出无妄的悭吝之心,反而是更大的害处,将使得自己永远无法窥望那无尽至境。

    从老王看来,这个东西的奇异之处并不止如此,这小小的东西,竟然似乎在隐隐传达一种远方的召唤,或者说,在指引着什么方向,让人不由自主的追随。

    一见此物,老王本来平静的神情,就有点发怔。随即又仔细看了看,然后便陷入了深思。

    熊山君也没有打扰,坐在旁边,仿佛木雕泥偶。半个时辰的光景,两人连茶都没有喝过一口。

    “哪儿来的?”老王没头没脑的问。

    “鹤岗。半月前,有个煤矿挖到的,当时只是小圈子的人觉得怪异,也没有发现其他的特别之处。正好被寅老大的一个徒孙发现,觉得不凡,花了小高价就收了过来,然后就匆匆安排人送交到寅老大手上。寅老大觉得事关重大,连夜过来找我。”熊山君缓缓地说。

    “其实最近很多事情也在表明,人间的戾气也深厚了,暗潮汹涌,真是令人担忧啊。”老王此时插话道。

    “是啊。寅大将路上遇到一个孩子,看到他的样子有几分眼熟,又发现了归老三当年送你的长命锁,知道是贤侄。这孩子也不一般呢,跟寅老大聊得欢,就带到我这里来了。让我捎个信给你,他们去找老三了。“熊山君显得话语凝重。

    稍停了一下,接着说:”把大家找来,打算一起来参详一下,想个应对之策。千百年来,有类似这么奇怪的东西出世,怕是要出点大事。这一片山水,已经和平了很久了,估计也没办法适应血雨腥风了。这次找你来,再顺便看看,能不能找到胡老四和黄老五,兄弟齐心,也未必就会遇到解决不了的事。戾气嘛,也该想法子化解一下了。”

第3章 中山国() 
老王道:“诚然如此。归老三在天池里静修,也许已窥天道,还走在你我之前呢。他不爱走动游玩,找到不难。胡老四和黄老五行踪不定,你们估计也多年未曾通过音讯,找到他们怕有些难度吧。”

    熊山君接着道:“的确不好找。先找一处重要的祭祀之所,留下独门的标识信号,应该很快就会出现了。毕竟,在这几千里方圆,胡黄二仙的名头还是大得没边,相传颇为灵验,我们估计就在左近。”

    老王略沉默了一下,幽幽地说:“都找找吧,这次估计真得有点大事发生了。”

    “这东西到底是什么来历?”

    过了好半晌,他才长嘘一口气,缓缓说道:“这应该是王子夜之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