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扮仙记》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扮仙记- 第54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鲁氏族长阴沉着脸许久,让人给燕城去信,这事不是鲁地一家的事情。合该大家一起商量商量。鲁氏族长要拉燕城下水,这是人之常情。

    可惜没能同燕城结亲,不然还能利用这点姻亲关系,为鲁地多寻些庇护。

    鲁氏子弟对于族长去燕城求助,心里也有些抵触,一来,他们这般行事,肯定就落了燕城一头。

    二来,人家燕城给他们种大米已经是恩情,如何还要给你庇护,若是你连这点本事都没有,人家燕城为何要同你合作。这话也只能等着燕城那边的回复后在慢慢的讨论。

    就如同这些人想的一样,燕少城主心怀百姓,不过也没到天下大同的地步呢。

    眼下人家还是以燕城为重,自己都顾不来呢,还顾着别人,那是蠢蛋。

    燕城主回信很客气,燕城因为安置秦地流民,自顾不暇,给京都的贡粮,自己还没准备出来呢,怕是帮不上鲁地的忙。

    在燕城主看来,鲁地寻求帮助,无非是同燕城借粮,送往京都罢了。所以委婉的拒绝了。

    可燕少城主的回信就没有这么客气了,燕城同鲁地合作耕种,我燕城得四成米粮,你们若是没有能力抱住供给燕城的四成米粮,燕城为何要同你们合作,

    秦地那边那么多的沃土,他们燕城可不是非得在鲁地收着四成粮食的。

    而且人家燕少城主早就说过,他燕城出来的大米,一粒米都不能流到京都。意思你们看着办,给京都一粒米,这个合作就没了。

    好吧事情就同鲁地那边担心的一样,敢跟京都打擂台的燕少城主那就不会是个好鸟。

    人家既然给你一线生机,就不会那么好说话。

    如今的鲁地肯定是不能没有燕城的大米的,这是百姓唯一的活路,那就只能违背没给他们留活路的京都了。

    人家燕少城主那句一粒米不能流入京都,那就相当于是把鲁氏给挤兑到同京都对立的立场上去了。有这个力量没这个力量都得扛住。

    鲁氏虽然不愿意给人挡枪,可没法子,他们不挡枪,那就得同京都那边送粮食,真要是送了粮食,鲁地那是一点的生机都没有了,

    王上也好,齐氏也好,可没有要鲁地缓过劲来的意思。更不会估计到鲁地的百姓声息问题。

    所以鲁地就穷光棍了,没有力量,可他们有流民呀。

    就有了鲁地那边很无赖的折子,要粮食没有,百姓温饱还没解决呢。

    要是王上真的非要贡粮,鲁地唯一能拿得出手的就是流民,只能把那些流民送到京都,让王上亲自同他们讨要贡粮了。

    好吗,这折子在朝堂上一亮相,多少的官员嘴巴都合不上了。

    这么多年也没听说过那个地方敢如此的无赖呢。

    这就是相当于用委婉的方式在表达,你别逼我,不让我要造反了。这要是换成强盛时期的齐氏肯定是不能容的,问题是现在齐氏也就只能甩甩脸子了。

    官员们都在想怕是鲁地情况真的不容乐观,不然鲁氏好歹那也是四大氏族之一,肯定是要面子的,不会如此。就是反也得不能用这么无赖的法子。

    王上那边还因为没能把乔氏带进京都,心情不畅呢,就出了鲁地这样的事情,简直是不把王权放在眼里。

    刚要发作鲁氏,而接着,秦氏那边又上了折子,秦地干旱已过,秦地的大片土地还荒芜着呢,秦地不能就这样了,还请王上给秦地人口,让秦地尽快恢复耕种。

    秦地的人口都到燕城开荒去了,哪找人给你去恢复耕种呀。

    这话丞相大人当朝就说了。可人家秦氏那派的官员,跟鲁地一样,用了同一种无赖的方法,穷光棍。

    反正他们这些秦氏子弟,在京都也是给别人卖命,索性那就谁都别消停吧,他们再怎么本事,沾光的也不是他们秦地百姓了,给齐氏的人卖命,秦氏子弟不愿意。

    别看人家鸟悄的撤走了小一半的家族子弟了,可剩下的一大半,都是能在朝上露脸的,人家就是三不五时的出个小难题,也足以让京都朝堂见天不舒服。

    这不是鲁氏才发难,他们就跟着敲边鼓吗。没人,怎么可能呢,王上修剪驻仙台多少人工,多少的兵丁呀,难道农耕不比驻仙台重要吗。

    在王上跟前这么说,王上肯定是震怒的,对他老人家来说那就没有比驻仙台更加重要的事情。

    可人家秦地的官员下句话都准备好了,用的还是那种很通俗,很王上的想法把王上的怒火给封上的。

    一句话,若是驻仙台真能引来神仙,神仙能在一个荒芜贫瘠,连百姓都没几个的地方驻留吗,所以王上还是先把秦地的人丁兴旺起来吧。

    很粗暴的就把王上那点妄念给堵住了。

    脑子有坑的人,思想跟正常人不一样,大臣们苦口婆心的劝都不管用,可用同样坑的脑子想一想,王上就跟着发愁了,还真不能让仙人委屈了,在那样的地方驻留。

    丞相大人见王上怒火之后,竟然真的在考虑秦地十室九空的问题,都惊呆了。

    头一次知道,往日他们规劝王上竟然是用错了方法呢。

    把驻仙台的人给还回去耕种,那是不可能的。王上有坑的脑袋很傻很天真:“既然如此,就让燕城把流民给秦地还回去吧,这样的话也能缓解燕城的压力,连贡粮都不用在发愁了。”

    朝堂上好寂静,王上可真会想,一举两得呢。

    不过你就不想想人家百姓来回奔走为什么,回秦地等着饿死去吗。

    人家在燕城连房子,土地都有了,为何要回秦地去。来回折腾路上风光有那么好吗。

    最重要的是,燕城主那就是你亲儿子,也不会这么听话的好不好。太头疼了。

    丞相大人:‘这个,这个怕是要找个口才好的人去同燕城主交涉。’

    所有人都吐槽了,那不是找死吗。丞相大人您说的真的太委婉了。

    所以京都大半官员最近都在生病。没法子,这事做不得。光跑这么一趟,人家就得问你傻不傻,让人怀疑智商。

    媳妇儿子闺女都受惊了,燕少城主可不是就这么点小动作就没了,鲁地那边先是耍无赖不给贡粮,然后就是上折子,要钱,要粮食,要许多安抚流民的物力。

    让偶秦地开始上折子要补偿,要重建,要人,要钱。好吧现在王上桌子上堆得都是这些要钱,要粮,要人的折子。

    王上一时半会的肯定顾不上想乔氏进京。

    就这样人家燕少城主还攒对着燕城主跟着上了折子呢,安置秦地百姓用多少银两,每年耗费多少粮食,药草。以及布匹,盐巴。样样不缺的列出来一个单子。

    直接让人送去京都,这算是账单。

    王上被燕城,秦地,鲁地三面挤兑,就是一分银子没往外拿,可心里也足够蹿火的了。

    朝堂上见天的没别的事,都是催账的,谁家帝王如此没有威严。

    而且刚好就一起要粮食,要钱,要东西,这事想也知道背后有黑手。王上日日在王宫里面发怒,连修出来那点仙风道骨,忍气之术都要飞了。

    而丞相大人还在任劳任怨的想,到底是哪惹到这三个氏族了,怎么就同时发难呢。这可真是太刺手了。

    王上就是想要收拾这些氏族,也该一个个的下手吗。

    等到燕城少夫人被刺客围攻掠夺未遂的事情传到京都的时候,丞相的人腰板都直不起来了。蠢呀,怎么就这么蠢呀,难怪能够让三个氏族一块发难呢。燕城那是好惹的吗。王上但凡有点心也该知道,先把秦地给收拢到手里之后在图谋其他吗。

第五百五十二章 好处() 
    连朝堂上的官员们都把这个目标对准了上座的王上,真的这个世界上除了燕少城主估计就这位对长相并不是很出奇的乔氏如此上心了。

    王上对于仙人的执着,虽然嘴上不怎么承认,他们这些揣摩圣意的臣子真的心知肚明。可叹燕城乔氏为盛名所累呀。

    幸好燕少城主是个心宽的,不然女人家家的惹出来这等风波,日子该当多不好过呀。想到这里,诸位大人都觉得自家王上手段不入流,而且实在是浅显,哪怕是你用电离心计什么的,也能稍显些手段呀。

    上面的王上可不知道下面的臣子怎么想的,他自认为他干的这事没人知道。虽然说手下不顶用,任务失败了,可要找到他头上不可能。他的人做事很是放心,不会留下这样的尾巴。

    所以当着朝臣的面,还能对此传闻,感叹两声,燕城地界竟然如此不安稳,到底是蛮荒之地。还很大度的表示,若是燕城主对家小不放心,可尽管移居京都。

    这话说的可真是好大方。

    朝臣们想,这东西要是送过去燕城,他们家王上又给人家送过去一则笑料。

    装的跟这事真不是你做的是的,人家燕氏父子真没有那么傻。

    不管王上怎么用一副儒雅的表象在展示自己的无辜。燕城跟秦地鲁地送过来要钱粮的折子都在与日俱增。弄得朝堂上下都阴云密布的

    明知道没有款项往下拨,看到这些东西依然让那些管着钱粮的大人们每日都唉声叹气的,不光他们烦,他们还要去烦王上。即便是不拨款,没钱,那也得从王上的嘴巴里面说出去这话。他们说了不算的。

    大人们看着王上都是幽怨的,你说好好的你招呗人家燕城的少夫人做什么呀,鲁地,秦地都跟燕城那边接触的挺好的,赈灾的事情,从来都是自行解决,没让京都操过心,现在好了,人家不在白干活了,人家在要报酬了,给还是不给,拿什么给。

    王上被逼的没法子那是很能出昏招的人,不然也不会有让人去绑架乔木来京都的事情了。

    燕城主这边刚接到王上口谕,说是燕城真的不太平,不介意城主大人把家眷送到京都定居的消息,燕氏父子还没把人给打发回去呢,接着人家京都的王上又牛逼了一个大的。

    他家公主下嫁了。而且一次就嫁出来。鲁氏,秦氏,燕城各一个。还挺公平。

    乔木都愤怒了,鲁地的女人被儿子给挤兑回去了,秦氏的女人在燕城还赖着不走呢,咋地,看着她好欺负呀,抢不走,还要拿公主换不成。

    来了公主,她乔木往哪搁呀,她还能跟公主争名分呀。呸,气糊涂了,她就不跟人争名分,燕阳那就是她乔木的。

    实在是太巧了,燕城主最近在少城主府跟孙子孙女欢乐时候多,刚巧就碰上了,乔木听到消息炸毛这一幕。

    就看到向来在他面前,低头,恭顺,很是懂些道理的儿媳妇,咬牙切齿的说了一句:“老不要脸的,当他家闺女多值钱呀。”

    燕城主都惊呆了,这是说谁呀,这是他燕城少夫人能说的话吗,这他妈的就玄幻了呀。

    燕少城主相当的淡定:“公主们的陪嫁还是很丰盛的。”

    乔木黑脸,斜眼就飞过去一个刀锋。燕城主整个人都不好了。这这,这。手指头抖动半天。

    还是思喜贴心:‘祖父,父亲说公主的嫁妆很多的,我也要很多的嫁妆。’

    好吧,这话要是放在往常,跟公主比嫁妆,那是要犯上的。可放在如今,孩子的娘都敢骂公主的爹老不要脸了,这也就没什么了。

    燕城主尽量不让自己显得那么受惊,淡定的安抚孙女:‘乖,祖父肯定不会亏了我们思喜的。’

    然后让人把孙女带走,咱们成年人说说正事吧。

    燕少城主:“咳咳,父亲大人,京都那边送了公主过来,不知道要让小二,小三他们谁成亲。”

    燕城主闭眼,被儿子这两声接地气的招呼给堵心了,后悔不该让儿子整天的跟一群粗汉混,听听这话说的,他燕城的二公子,三公子,那都是成了小二,小三了。

    不过这不是重点:“王上的意思,公主怕是给你的。”

    燕少城主冷哼,藐视天下的样子让乔木看的心动不已,就听燕少城主:“王上的意思,还让我燕氏家小进京呢?”好吧儿子的意思就是王上的意思算个屁。

    燕城主都觉得自己跟儿子比少了点霸气,看看边上的乔氏,儿子不娶公主不是问题,他也不愿意儿子让齐氏的女人给拴上,他的后院都没有齐氏的女人。

    可儿子要是为了乔氏不娶公主,燕城主心里那道坎就有点过不去,叫劲呀。

    生硬的说来了一句:“不过一个女人,倒也不至于同京都如何。”意思就是这不能成为燕城同京都断交的原因。

    燕少城主:“所以让让小二,小三娶呀。”

    婚姻多神圣呀,虽然乔木是绝对爱好和平的,可也知道京都在这么作下去,肯定不会同燕城和平共处的,不管是小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